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entacam的角膜后前表面曲率半径比值分布及其对角膜屈光力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李鸿钰 李军 宋慧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065-1069,共5页
目的分析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人群角膜后前表面曲率半径比值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其与模拟角膜曲率和全角膜屈光力差值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1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白内障中心诊断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317... 目的分析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人群角膜后前表面曲率半径比值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其与模拟角膜曲率和全角膜屈光力差值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1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白内障中心诊断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317例317眼。术前应用Pentacam眼前节分析仪测量角膜后前表面曲率半径比值及眼前节相关参数,检查质量合格者纳入研究。运用线性相关及回归分析探讨角膜后前表面曲率半径比值与年龄、眼前节参数及角膜曲率差值ΔK(模拟角膜曲率-全角膜屈光力)的关系,并根据真实角膜后前表面曲率半径比值及厚透镜公式计算矫正角膜折射指数。结果正常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人群角膜后前表面曲率半径比值为77.0%~86.0%(81.59±1.69)%,不同眼别及性别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376、0.232)。角膜后前表面曲率半径比值与角膜后表面半径(rp=0.528,P<0.001)、角膜不规则散光(γs=0.151,P=0.007)、眼轴长度(rs=0.149,P=0.010)均呈正相关,与角膜球差(γp=-0.271,P<0.001)、角膜中央厚度(γp=-0.218,P<0.001)、角膜后表面散光(γs=-0.164,P=0.003)均呈负相关,而与年龄、角膜前表面半径、前房深度、角膜前表面散光均无相关性(均为P>0.05)。角膜后前表面曲率半径比值越大,ΔK反而越小,说明模拟角膜曲率与全角膜屈光力的差异越小。矫正角膜折射指数值为1.3250~1.3305(1.3278±0.0001)。结论正常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人群中角膜后前表面曲率半径比值存在偏离正常值情况,且与ΔK呈负相关。采用传统角膜折射指数计算角膜屈光力是不准确的,基于B/F Ratio得到的矫正角膜折射指数1.3278更能反映真实角膜曲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角膜后前表面曲率半径比值 角膜曲率 折射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近视配戴角膜塑形镜对角膜表面曲率半径及前房深度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喻谦 刘娟 付敏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1095-1098,共4页
目的:分析青少年近视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效果及对角膜前后表面曲率半径和前房深度的影响。方法:选择青少年近视患者120例,根据年龄分为11~14岁组58例116眼,15~18岁组62例124眼,均给予长期配戴角膜塑形镜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戴镜前、戴镜6... 目的:分析青少年近视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效果及对角膜前后表面曲率半径和前房深度的影响。方法:选择青少年近视患者120例,根据年龄分为11~14岁组58例116眼,15~18岁组62例124眼,均给予长期配戴角膜塑形镜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戴镜前、戴镜6、12mo裸眼视力、平均屈光度改善情况、中央角膜厚度、角膜曲率变化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裸眼视力比较:戴镜12mo>戴镜6mo>戴镜前,平均屈光度比较:戴镜12mo>戴镜6mo>戴镜前,11~14岁组戴镜6、12mo裸眼视力、平均屈光度优于15~18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央角膜厚度戴镜12mo>戴镜6mo>戴镜前,但戴镜6、12mo,11~14岁组与15~18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角膜前表面曲率半径比较:戴镜12mo>戴镜6mo>戴镜前,11~14岁组戴镜6、12mo眼轴长度大于15~18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后表面曲率半径戴镜前后及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戴镜前、戴镜6、12mo各时间段及组间戴镜前后前房深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配戴角膜塑形镜控制青少年近视具有显著效果,同时有助于改善角膜前表面曲率半径,尤其低年龄近视人群效果较佳,且对前房深度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近视 角膜塑形镜 角膜表面曲率半径 房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轴长度与角膜曲率半径及其比值对儿童青少年屈光不正的影响和定性评估 被引量:24
3
作者 李柯然 李巧林 +2 位作者 徐向忠 蒋沁 蔡江怀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667-1671,共5页
目的:探讨眼轴长度(AL)与角膜曲率半径(CR)及其比值(AL/CR)对儿童青少年屈光状态的影响,评估AL/CR比值对青少年儿童近视的作用和意义。方法:横断面研究。选取2017-12/2018-12在我院首诊的3~16岁疑似屈光不正儿童青少年816例1 632眼,检... 目的:探讨眼轴长度(AL)与角膜曲率半径(CR)及其比值(AL/CR)对儿童青少年屈光状态的影响,评估AL/CR比值对青少年儿童近视的作用和意义。方法:横断面研究。选取2017-12/2018-12在我院首诊的3~16岁疑似屈光不正儿童青少年816例1 632眼,检测AL和CR,并行双眼睫状肌麻痹后验光,记录等效球镜度数(SE)。结果:本研究纳入受检者816例,检出屈光不正者773例(94.7%),其中近视患者以7~14岁者居多(88.6%)。不同屈光度组受检者右眼AL和AL/CR比值均有差异(P<0.001)。近视和中度远视受检者的SE与AL和AL/CR比值均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年龄越大的受检者其SE与AL和AL/CR比值的相关性越强。以睫状肌麻痹验光结果为金标准,AL/CR比值诊断近视的灵敏度为0.880,特异度为0.916,准确度为89.2%,Kappa系数为0.760,ROC曲线下面积为0.954。结论:中度远视、近视、年龄越大的儿童青少年SE与AL、AL/CR比值的相关性更强,其中AL/CR比值对近视的定性诊断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轴 平均角膜曲率半径 AL/CR比值 屈光不正 近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正常人角膜前曲率半径的测量 被引量:1
4
作者 雷鸣 张仲彦 郝江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10-312,共3页
测定统计了云南正常人515例(1030)眼的角膜前曲率半径,结果如下:水平经线前曲率半径为7.728±0.301mm((?)±s);垂直经线前曲率半径为7.627±0.307mm.水平经线与垂直经线间以及男女性别间的测定值存在显著差异,而同性别中左... 测定统计了云南正常人515例(1030)眼的角膜前曲率半径,结果如下:水平经线前曲率半径为7.728±0.301mm((?)±s);垂直经线前曲率半径为7.627±0.307mm.水平经线与垂直经线间以及男女性别间的测定值存在显著差异,而同性别中左右眼间无显著差异,随年龄增大,角膜前曲率半径值呈增大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 曲率半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近视眼角膜前表面高阶像差的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杨璐 刘永琰 +3 位作者 张莉花 周琼 邵毅 刘克政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38-541,549,共5页
目的研究青年人近视眼角膜前表面高阶像差与角膜前表面曲率及散光的相关性,探讨角膜高阶像差的影响因素及变化规律。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选取符合纳入条件的127例(162眼)为研究对象,按角膜曲率>43 D或≤43 D分为A组和B组,其中A组66... 目的研究青年人近视眼角膜前表面高阶像差与角膜前表面曲率及散光的相关性,探讨角膜高阶像差的影响因素及变化规律。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选取符合纳入条件的127例(162眼)为研究对象,按角膜曲率>43 D或≤43 D分为A组和B组,其中A组66例85眼,为高角膜曲率组;B组61例77眼,为低角膜曲率组。而按有无角膜散光又将入选患眼分为Ⅰ组和Ⅱ组,其中Ⅰ组67例94眼,为角膜散光组;Ⅱ组60例68眼,为无角膜散光组。再细分为4个亚组:AⅠ高角膜曲率散光组、AⅡ高角膜曲率无散光组和BⅠ低角膜曲率散光组、BⅡ低角膜曲率无散光组。应用Allegro Oculyzer眼前节分析段系统检测角膜前表面高阶像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各组角膜前表面垂直彗差(Z3-1)、水平彗差(Z3+1)、垂直与水平彗差之和(Z3±1)及球差(Z40)的均方根值,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检测各高阶像差与角膜曲率和散光的相关关系。结果 A组年龄(22±3)岁,角膜曲率(44.53±0.95)D,屈光度等效球镜度数为(5.02±2.23)D;B组年龄(21±3)岁,角膜曲率(41.42±1.04)D,屈光度等效球镜度数为(5.10±2.26)D;Ⅰ组年龄(21±3)岁,角膜曲率(43.21±1.96)D,角膜散光绝对值(1.85±0.69)D,屈光度等效球镜度数为(5.16±2.28)D;Ⅱ组年龄(22±3)岁,角膜曲率(42.98±1.87)D,屈光度等效球镜度数为(4.93±2.20)D。经统计学处理,曲率相关分组中,A组与B组、AⅠ组与BⅠ组、AⅡ组与BⅡ组Z4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0),AⅡ组与BⅡ组的Z3-1及Z3±1分别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0.017)。散光相关分组中,Ⅰ组与Ⅱ组、BⅠ组与BⅡ组的Z3-1及Z3±1分别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Z4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角膜曲率与Z40呈显著正相关(r=0.632,P=0.000),无论是在Ⅰ组还是在Ⅱ组中均呈现这样的显著相关性(分别为r=0.597、P=0.000;r=0.701、P=0.000)。角膜散光与彗差的相关性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角膜前表面曲率与球差存在着明显正相关关系,散光对彗差也有一定影响。这提示我们在进行屈光性手术或治疗中,角膜曲率较大的患眼,因其球差相对较高,更适合非球面技术的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眼 角膜表面 角膜曲率 散光 高阶像差 青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超声乳化手术前后角膜前后表面及不同区域范围角膜参数的变化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明明 夏飞 姜雅琴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157-1162,共6页
目的:比较白内障微创超声乳化手术前后角膜前表面屈光力(ASF)、角膜真实净屈光力(TNP)和总角膜屈光力(TCRP)分布特点及角膜前后表面曲率半径比(B/F ratio)差异。方法:前瞻性研究。收集2020-12/2021-05就诊于潍坊眼科医院行2.2mm微切口... 目的:比较白内障微创超声乳化手术前后角膜前表面屈光力(ASF)、角膜真实净屈光力(TNP)和总角膜屈光力(TCRP)分布特点及角膜前后表面曲率半径比(B/F ratio)差异。方法:前瞻性研究。收集2020-12/2021-05就诊于潍坊眼科医院行2.2mm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156例156眼。术前及术后3mo行Pentacam眼前节生物测量仪检查,收集以角膜顶点和以瞳孔为中心2、4、6mm环上和区域内ASF、TNP和TCRP,以及手术前后B/F ratio。结果:术后3mo,以角膜顶点为中心2mm直径环上和区域内ASF值较术前均无差异(均P>0.05),而4、6mm直径环上和区域内ASF值较术前均有差异(均P<0.05);以瞳孔为中心2mm直径环上及区域内ASF值较术前均无差异(均P>0.05)。以角膜顶点为中心和以瞳孔为中心2、4、6mm直径环上和区域内TNP、TCRP值较术前均有差异(均P<0.05)。术前以角膜顶点为中心和瞳孔为中心在2mm与6mm之间环上和4mm与6mm之间环上TCRP值均有差异(均P<0.0167);在2mm与6mm区域内TCRP值均有差异(均P<0.0167);术后3mo,以角膜顶点为中心和瞳孔为中心环上TCRP值在2mm与6mm之间、4mm与6mm之间均有差异(均P<0.0167),而以角膜顶点为中心和瞳孔为中心区域内TCRP值仅在2mm与6mm直径范围内有差异(P<0.0167)。B/F ratio术前为81.79%±1.87%,术后3mo为80.68%±2.23%(P<0.001)。结论:白内障手术前后以角膜顶点和以瞳孔为中心的不同直径环上及区域内各项角膜屈光力参数会有一定的变化和差异,人工晶状体度数计算的K值选择及基于角膜特性的人工晶状体个体化选择时应予以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表面屈光力 角膜真实净屈光力 角膜屈光力 角膜表面曲率半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形图测量的是整个角膜的屈光力还是前表面的屈光力?
7
作者 梅颖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19年第4期98-99,共2页
“健康中国2030”和“十三五”全国眼健康规划的建设中,健康管理已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人民群众视觉健康需求的不断提升,进一步促进了中国视光产业的蓬勃发展,我国视光产业也在逐渐从传统的配镜业务向视光学疾病诊疗及眼健康管理方... “健康中国2030”和“十三五”全国眼健康规划的建设中,健康管理已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人民群众视觉健康需求的不断提升,进一步促进了中国视光产业的蓬勃发展,我国视光产业也在逐渐从传统的配镜业务向视光学疾病诊疗及眼健康管理方向快速发展。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专业技术提升、现代化管理模式升级等方面的问题,当前视光产业论坛中,众多国内知名视光专家纷纷围绕时下视光行业发展的热点话题进行精彩分享,我们也撷取了一些精彩的发言整理成文章,希望能给眼镜行业的同仁带来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力 角膜后表面 角膜表面 曲率半径 晶状体核 地形图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弹力层下激光角膜磨镶术后眼前节结构的变化 被引量:2
8
作者 徐志伟 伍海建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74-377,共4页
目的:观察前弹力层下激光角膜磨镶术(SBK)对角膜后表面曲率、后表面高度和前房参数等眼前节结构的影响。方法: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接受SBK手术矫正近视患者49例97眼,采用Oculyzer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术前和术后1wk,1、3a的角膜后表面平... 目的:观察前弹力层下激光角膜磨镶术(SBK)对角膜后表面曲率、后表面高度和前房参数等眼前节结构的影响。方法: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接受SBK手术矫正近视患者49例97眼,采用Oculyzer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术前和术后1wk,1、3a的角膜后表面平均曲率、中央角膜后表面高度(PCE)、前房容积(ACV)、中央和周边前房深度(ACD)。应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手术前后各参数的差异。结果:SBK术后各时间点角膜后表面平均曲率与术前比较无差异(P>0.05)。而术后1wk,1、3a的中央PCE、ACV和中央ACD较术前均有所减小(P<0.01)。除术后3a上方周边ACD外,术后各时间点其余各方位周边ACD较术前均有所减小(P<0.05)。结论:SBK术后角膜后表面曲率保持稳定,中央PCE轻度后移,而前房整体变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力层下激光角膜磨镶术 角膜后表面曲率 角膜后表面高度 房容积 房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视眼角膜后表面高度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3
9
作者 李福生 周跃华 《眼科新进展》 CAS 2007年第9期678-681,共4页
目的探讨近视眼角膜后表面高度的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青年近视患者200例(400眼),按屈光度分为4组,应用OrbscanⅡ眼前节分析系统对患者的角膜中央点?最薄点?后表面平均屈光度最大点,以及距中心1.5mm、2.5mm上方、下方、颞上... 目的探讨近视眼角膜后表面高度的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青年近视患者200例(400眼),按屈光度分为4组,应用OrbscanⅡ眼前节分析系统对患者的角膜中央点?最薄点?后表面平均屈光度最大点,以及距中心1.5mm、2.5mm上方、下方、颞上、颞下、鼻上、鼻下、颞侧、鼻侧的后表面高度及相对应的前、后表面曲率、角膜厚度、前房深度进行测量。结果角膜后表面前突极值为(0.024±0.007)mm,多位于颞下(50%)、鼻下(16%)部位。后表面前突极值依次位于后表面平均屈光力最大点(49.75%)、最薄点(33.50%)、旁中心1.5mm颞下(9.25%)和颞侧(8.00%)。后表面平均屈光度最大点、最薄点、中央点3个点的后表面高度在不同近视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部位角膜后表面高度与其影响因素相关分析:后表面平均屈光度最大点:后表面高度与后表面曲率、角膜厚度负相关(r值分别为-0.118、-0.138,P值分别为0.000、0.006);最薄点:后表面高度与后表面曲率、角膜厚度负相关(r值分别为-0.311、-0.113,P值分别为0.000、0.024);中央点:后表面高度与后表面曲率负相关(r值为-0.622,P值为0.000),与前表面曲率正相关(r值为0.105,P值为0.036)。结论角膜后表面前突极值多位于颞下、鼻下部位,依次位于后表面平均屈光力最大点、最薄点和旁中心1.5mm颞下、颞侧;后表面平均屈光度最大点、最薄点?中央点的后表面高度与近视程度无关;影响后表面高度的因素包括后表面曲率、角膜厚度和前表面曲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后表面高度 角膜后表面曲率 0rbscanⅡ眼 节分析系统 近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SIK术后角膜后表面的改变及其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雪娇 胡琦 +3 位作者 周文艳 李雪 王珂萌 吴琼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46-349,共4页
目的研究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后角膜后表面(包括中央和周边区)改变,探索影响其稳定性的因素,为获得理想的术后效果提供新的术前筛选标准。方法本研究入选患者共59例(117眼),屈光不正的等效球... 目的研究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后角膜后表面(包括中央和周边区)改变,探索影响其稳定性的因素,为获得理想的术后效果提供新的术前筛选标准。方法本研究入选患者共59例(117眼),屈光不正的等效球镜范围为-2.75~-11.75D,术中和术后无并发症,于术前和术后3个月分别行Pentacam检查。测量角膜后表面各参数的改变,包括中央6mm区角膜后表面最适球面;周边6mm、7mm、8mm、9mm、10mm环区平均角膜后表面曲率半径。结果术后3个月中央6mm区角膜后表面最适球面曲率半径为6.4087±0.3778mm,与术前(6.3037±0.2479)mm相比显著增加(P<0.001),周边6mm和7mm环区平均角膜后表面曲率半径减小,术前为(6.3450±0.2680)mm、(6.4374±0.2563)mm,术后为(6.3190±0.2473)mm、(6.4170±0.2514)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利用(角膜瓣厚度+切削厚度)/术前角膜最薄点厚度分组,百分比>45%组术后3个月中央6mm区角膜后表面BFS曲率半径较术前显著增加(P<0.001),而周边6mm环区平均曲率半径明显减小(P=0.017);百分比<45%组各参数都无明显改变。结论 LASIK术后,中央6mm区角膜后表面变平,周边6mm和7mm环区变凸。"(角膜瓣厚度+切削厚度)/术前角膜最薄点厚度"百分比小于45%者角膜后表面稳定性较好,该百分比可能作为提高术后可预测性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角膜后表面 最适球面 曲率半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6岁学龄前儿童各屈光参数情况及其与等效球镜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童 于睿 +4 位作者 张凤一 王亚彤 许昊 高洪莲 张磊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89-1195,共7页
目的:探讨3~6岁学龄前儿童各屈光参数的分布情况及其与等效球镜(SE)的关系,并评估各筛查指标在诊断屈光不正方面的准确性。方法:横断面研究。选取同意完成散瞳验光的3~6岁学龄前儿童,共计791名。测量眼轴长度(AL)、角膜屈光力(K),小瞳... 目的:探讨3~6岁学龄前儿童各屈光参数的分布情况及其与等效球镜(SE)的关系,并评估各筛查指标在诊断屈光不正方面的准确性。方法:横断面研究。选取同意完成散瞳验光的3~6岁学龄前儿童,共计791名。测量眼轴长度(AL)、角膜屈光力(K),小瞳孔下电脑验光和散瞳验光后SE,然后计算角膜曲率半径(CR)及眼轴长度/角膜曲率半径(AL/CR)比值。结果:共纳入791名学生,其中男生400人(50.6%),女生391人(49.4%)。AL、CR、AL/CR及SE平均值分别为22.62±0.94mm、7.81±0.29mm、2.90±0.09、+1.95±1.31D。AL、CR及AL/CR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大;男生AL及CR显著大于女生(均P<0.001),男生与女生AL/CR及SE均无差异(P=0.82、0.19)。SE与AL/CR、AL、CR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6、-0.50、0.16。多元线性回归表明:AL/CR每增加1个单位,SE向近视转变10.91个单位。AL/CR筛查近视的灵敏度为94.44%,特异度为90.46%,约登指数为0.84;小瞳孔下电脑验光筛查近视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66.09%,约登指数为0.66;以AL/CR及AL作为筛查近视的指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67、0.809。结论:在难以进行散瞳验光的大规模群体筛查活动中,AL/CR相对于AL和小瞳孔下电脑验光来说,可以更好地评估屈光状态,且其筛查近视及发现远视储备小于同年龄段儿童的效能也相对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儿童 眼轴长度 眼轴长度/角膜曲率半径比值(AL/CR) 远视储备 屈光不正 近视 等效球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羊坊店学区两个年级组小学生AL/CR分布情况的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风磊 肖林 +2 位作者 褚利群 董宁 张拓红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10期1953-1956,共4页
目的:比较眼轴长度与角膜曲率半径比值(AL/CR)>3的人数在不同人群中所占比例的差异,探寻近视防治的监控点。方法:选择北京市羊坊店学区全部小学的一年级、四年级学生2970例。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测量远视力(DVA),光学相干生物测量仪(I... 目的:比较眼轴长度与角膜曲率半径比值(AL/CR)>3的人数在不同人群中所占比例的差异,探寻近视防治的监控点。方法:选择北京市羊坊店学区全部小学的一年级、四年级学生2970例。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测量远视力(DVA),光学相干生物测量仪(IOL Master)测量眼轴长度(AL)及角膜曲率半径(CR)。取有眼测量值统计分析。结果:一年级组1 282例,年龄6.44±0.52岁;四年级组1688例,年龄9.25±0.46岁。一年级组与四年级组相比,AL明显较短(P=0.000);DVA明显较好(P=0.000);AL/CR明显较小(P=0.000);角膜曲率半径值(CR)无显著性差异(P=0.31)。男性与女性相比,AL明显较长(P=0.000);DVA较好(P=0.01);AL/CR明显较大(P=0.000);CR明显较长(P=0.000)。四年级组AL/CR>3人数的比例显著高于一年级组(x^2=644.929,P=0.000)。高龄组中AL/CR>3人数的比例显著高于低龄组(x^2=644.807,P=0.000)。随着远视力的下降,一年级组与四年级组中AL/CR>3人数的比例均显著增高(x^2=82.914,x^2=297.236;P=0.000)。结论:不同学龄组小学生眼球生物学参数的对比分析表明学龄的延长影响学生的视力和眼轴发育。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远视力的下降,存在近视患病危险因素的人数比例增加,群体中近视患病的危险性也相应增加。在对大规模样本进行的眼科研究活动中,应用IOL Master测量眼球的生物学参数具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期 近视防治 IOL MASTER 眼轴长度/角膜曲率半径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递法明片对控制儿童近视的短期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薇薇 邓宏伟 +1 位作者 廖灿鹏 谢辉庭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575-578,共4页
目的:回顾性研究近视儿童口服递法明片后6mo内近视进展情况。方法:收集2012-06/2015-01来我院就诊的3~13岁年龄段的近视患者36例69眼,其中男16例30眼,女20例39眼,双眼经阿托品散瞳验光后根据等效球镜度数分为三组,其中高度近视组(>-6... 目的:回顾性研究近视儿童口服递法明片后6mo内近视进展情况。方法:收集2012-06/2015-01来我院就诊的3~13岁年龄段的近视患者36例69眼,其中男16例30眼,女20例39眼,双眼经阿托品散瞳验光后根据等效球镜度数分为三组,其中高度近视组(>-6.00D)30眼,中度近视组(-3.00^-6.00D)24眼,轻度近视组(<-3.00D)15眼;根据年龄分为两组,其中学龄前组(<6岁)21眼,青少年组(≥6岁)48眼。均口服递法明片,使用前及使用后6mo自身对比分析等效球镜度数、最佳矫正视力、眼轴长度、角膜曲率半径、并计算眼轴(axial length,AL)和平均角膜曲率半径(curvatures radius of cornea,CR)的比值(AL/CR)。结果:服用递法明片后6mo内,轻度和中度近视儿童患者的等效球镜度数、眼轴和AL/CR均较服药前有增加,但只有中度近视儿童患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度近视儿童患者等效球镜度数、眼轴较服药前有增加,AL/CR无明显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学龄前组和青少年组等效球镜度数、眼轴和AL/CR均较服药前增加,但只有学龄前组眼轴和AL/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期口服递法明对于儿童的轻度和重度近视的进展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但是对于儿童的中度近视控制作用不明显;同时短期口服对青少年近视进展控制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对学龄前儿童近视进展控制作用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近视 递法明 眼轴和平均角膜曲率半径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程度近视散光患者TransPRK术后功能性光学区的临床分析
14
作者 谭海波 张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66-1470,共5页
目的:评估术前近视散光大小及角膜前表面曲率对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表面切削术(TransPRK)后功能性光学区(FOZ)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择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78例130眼应用TransPRK治疗,根据柱镜度不同分为:对照组,柱镜度0D;中... 目的:评估术前近视散光大小及角膜前表面曲率对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表面切削术(TransPRK)后功能性光学区(FOZ)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择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78例130眼应用TransPRK治疗,根据柱镜度不同分为:对照组,柱镜度0D;中度散光组,柱镜度-0.50~-2.00D;高度散光组,柱镜度>-2.00~<-6.00D。测量并比较术后6mo三组FOZ大小,分析拟矫屈光度、角膜前表面曲率变化、角膜像差变化、Q值变化与FOZ的相关性。结果:术后6mo,对照组平均FOZ为5.16±0.12mm,中度散光组为5.29±0.23mm,高度散光组为5.49±0.23mm(P<0.001)。高度散光组FOZ明显大于中度散光组和对照组(P<0.05,<0.001);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等效球镜度变化量、角膜总高阶像差(HOAs)变化量、彗差变化量、球差变化量与FOZ均呈负相关(均P<0.05);陡峭曲率(K2)、平均曲率(Km)、角膜散光变化量、Q值变化量与FOZ均呈正相关(均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在去除其他危险因素后,术前K2仍与FOZ呈正相关(P<0.001)。结论:高度散光患者在TransPRK后获得较大FOZ和引入较少彗差。术前陡峭曲率高近视散光眼将取得较大FO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光学区 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表面切削术(TransPRK) 近视散光 角膜表面曲率 角膜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什么是非球面镜片?所有的人都适合非球面镜片吗?
15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17年第19期J0005-J0005,共1页
非球面镜片是镜片表面呈现非球形的弧度,与人眼角膜的形态最接近。非球面镜片的面型是由多像高次方程决定的,是面型上各点的半径均不相同的镜片。镜片的非球面设计是一种补足了镜片球面设计的缺点(像差),在整个镜片的凸面上使用了... 非球面镜片是镜片表面呈现非球形的弧度,与人眼角膜的形态最接近。非球面镜片的面型是由多像高次方程决定的,是面型上各点的半径均不相同的镜片。镜片的非球面设计是一种补足了镜片球面设计的缺点(像差),在整个镜片的凸面上使用了各种曲率半径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球面镜片 曲率半径 表面呈现 高次方程 角膜 设计 面型 凸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