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ASEK术中改良角膜上皮瓣的制作及应用观察
1
作者 刘兴强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5-26,共2页
接受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LASEK)治疗的近视患者896例(1772眼),术中采用改良上皮瓣制作方法——撕囊法。术后第1、3天裂隙灯检查见角膜透明、上皮完整、角膜上皮瓣周缘吻合良好,未见上皮瓣移位、溶解或碎片;术后屈光度... 接受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LASEK)治疗的近视患者896例(1772眼),术中采用改良上皮瓣制作方法——撕囊法。术后第1、3天裂隙灯检查见角膜透明、上皮完整、角膜上皮瓣周缘吻合良好,未见上皮瓣移位、溶解或碎片;术后屈光度及裸眼视力均在6个月内趋于稳定;裸眼视力达到和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者,术后2周时为1577眼(占89%),术后6个月时为1680眼(占94.8%),术后1a时为1686眼(占95.2%);术后屈光回退率6个月时为4.8%,1a时为4.9%;术后角膜上皮下雾样混浊(Haze)。2周时为269眼(占15.18%),6个月时为98眼(占5.53%),按Fantes标准分级均为0.5~1级。表明采用撕囊法制作角膜上皮瓣的LASEK治疗近视疗效确切、安全,上皮瓣存活良好,可降低Haze发生率及屈光回退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 角膜 角膜上皮 角膜上皮下雾样混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