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浓度丝裂霉素C对准分子术后家兔角膜上皮下混浊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朱冬梅 王新 +4 位作者 刘平 李铮 刘永瑞 李金柳 高延庆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92-396,共5页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C(MMC)预防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后上皮下混浊(haze)的最低有效浓度。方法:90只成年日本大耳白兔常规行LASEK手术,根据术中应用MMC浓度的不同分为5组,第1~5组每组18只,右眼药物浓度分别为200.00、20.00...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C(MMC)预防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后上皮下混浊(haze)的最低有效浓度。方法:90只成年日本大耳白兔常规行LASEK手术,根据术中应用MMC浓度的不同分为5组,第1~5组每组18只,右眼药物浓度分别为200.00、20.00、2.00、0.20、0.02mg/L,左眼未用药为对照组。于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检查haze级别、角膜上皮、内皮,角膜取材电镜检查。结果:5组术后角膜上皮愈合时间均为3~4d,不同时间内皮细胞计数5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aze形成第1~4组轻于第5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5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镜检查显示第1~4组术后角膜基质内成纤维细胞轻度活跃,到3个月时恢复正常,第5组、对照组术后基质内成纤维细胞增生明显活跃,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结论:MMC可预防LASEK术后haze形成,最低有效浓度可达到0.20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 丝裂霉素C 角膜上皮下混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膜减轻PRK术后角膜上皮下混浊和屈光回退研究进展
2
作者 黄琼 胡燕华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80-283,共4页
角膜上皮下混浊(haze)和屈光回退是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后的两个最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羊膜曾被广泛地用于眼表重建,并且疗效显著;近几年来,在一系列动物实验中表明羊膜能减少haze的形成。它能减少PRK后早期角膜炎症反应,... 角膜上皮下混浊(haze)和屈光回退是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后的两个最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羊膜曾被广泛地用于眼表重建,并且疗效显著;近几年来,在一系列动物实验中表明羊膜能减少haze的形成。它能减少PRK后早期角膜炎症反应,保护角膜细胞免受凋亡;在晚期修复反应中它能减少活化角膜基质细胞的增生,减少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和分泌。这样,羊膜通过调节haze形成和屈光回退的病理生理过程来减轻haze和屈光回退的发生,将其用于人类提高PRK疗效显示出有希望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膜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 角膜上皮下混浊 屈光回退 PRK术 近视 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柔比星对兔眼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后角膜上皮下混浊(Haze)的影响
3
作者 李娜 樊郑军 +2 位作者 石芊 王静 隋艳来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17-618,624,共3页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初步观察应用多柔比星对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PRK)术后角膜上皮下混浊(Haze)的影响,评估其抑制PRK术后Haze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旨在探讨PRK术中多柔比星替代丝裂霉素C应用的可行性。方法新...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初步观察应用多柔比星对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PRK)术后角膜上皮下混浊(Haze)的影响,评估其抑制PRK术后Haze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旨在探讨PRK术中多柔比星替代丝裂霉素C应用的可行性。方法新西兰白兔10只(20眼),其中右眼为多柔比星治疗的实验组,左眼为丝裂霉素C治疗的对照组,两组兔眼均行PRK激光切削校正-8.00 D后,分别用0.2 g·L-1多柔比星或0.2 g·L-1丝裂霉素C的棉片处理,分别于术后1 d、1周、2周、3周、4周在裂隙灯下观察角膜上皮愈合及Haze情况。结果术后1周,两组所有兔眼角膜上皮均已完全愈合。实验组3眼术后1 d即出现角膜基质片状炎性浸润灶,其中2眼治疗后角膜基质炎性浸润灶消退,另1眼形成浅层斑翳;实验组其余7眼及对照组10眼均未见Haze。结论多柔比星虽然可能引起角膜基质非感染性炎症反应,但在抑制PRK术后细胞增殖方面或具有与丝裂霉素C类似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柔比星 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 角膜上皮下混浊(Haze) 丝裂霉素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M6001对兔LASEK术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晓玲 高晓唯 +3 位作者 胡裕坤 郭云林 李晓虹 李文静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31-634,共4页
背景近年来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在准分子激光术后创伤修复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目的探讨MMPs抑制剂GM6001对兔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下磨镶术(LASEK)术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形成的影响。方法27只新西兰白兔... 背景近年来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在准分子激光术后创伤修复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目的探讨MMPs抑制剂GM6001对兔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下磨镶术(LASEK)术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形成的影响。方法27只新西兰白兔双眼行一10.00D激光切削的LASEK,手术后动物被随机分为GM6001组、氟米龙组和阴性对照组,术后分别用150Ixmol/L的GM6001滴眼液、质量分数0.1%氟米龙和氧氟沙星滴眼液点眼。每天在裂隙灯下对兔LASEK术后角膜上皮下haze进行观察和分级。分别于术后2、4、8周各组随机选取6只眼行角膜共焦显微镜检查,制备角膜组织切片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行角膜组织的超微结构检查。结果LASEK术后2周和4周,阴性对照组haze分级较高的眼数多于GM6001组和氟米龙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M6001组和氟米龙组haze分级水平均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P〈0.01),但GM6001组和氟米龙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周组3个组间haze分级的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8周GM6001组术区前部基质内角膜成纤维细胞数均较对照组和氟米龙组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对照组和氟米龙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ASEK术后GM6001组和氟米龙组兔角膜上皮细胞的形态改变、胶原纤维排列的紊乱情况均轻于阴性对照组。结论GM6001通过抑制LASEK术后MMPs对角膜基质的降解,从而抑制角膜基质成纤维细胞的增生及胶原纤维的合成,减少haze的形成,其疗效与氟米龙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 基质金属蛋白酶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 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下磨镶术 角膜上皮下混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弃瓣中乙醇残留含量检测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吴震 吴化宇 +4 位作者 蔡娟娟 陈言 李水仙 李淑霞 杜娜娜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6-178,共3页
目的检测分析化学浸润法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弃瓣中乙醇残留含量。方法 20例40眼行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中采用体积分数20%乙醇浸润、平衡液冲洗后分离制作角膜上皮游离瓣,取出弃瓣及时密封备检,继续完成手术。观察上皮瓣... 目的检测分析化学浸润法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弃瓣中乙醇残留含量。方法 20例40眼行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中采用体积分数20%乙醇浸润、平衡液冲洗后分离制作角膜上皮游离瓣,取出弃瓣及时密封备检,继续完成手术。观察上皮瓣制作、术后刺激症状、上皮愈合、视力恢复和术后Haze情况,检测上皮瓣中乙醇残留量。结果制作中未发生不全角膜上皮瓣。术后刺激疼痛感觉分值为(2.52±1.46)分。术后5 d新生上皮1级32眼,2级8眼。术后12周检查Haze:0.5级3眼,1级2眼。角膜上皮弃瓣中均有乙醇残留,每只弃瓣乙醇残留量(0.205 2±0.041 0)μL。结论使用乙醇浸润法经平衡液冲洗制作的上皮瓣仍含有一定量的乙醇残留,可能是术眼术后刺激症状及并发Haze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 角膜刺激症状 角膜上皮下混浊 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后角膜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mRNA表达的变化
6
作者 钟一声 程枫 +3 位作者 周颖明 廉井财 王康孙 邓伟 《眼科研究》 CSCD 2000年第3期204-206,共3页
目的 研究角膜上皮下混浊 (haze)形成的发生机制 ,检测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 (PRK)后角膜上皮和基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PDGF)表达的变化。方法 新西兰白兔施行PRK后 1,2 ,3月用裂隙灯显微镜观察haze形成情况 ,并用原位核酸分... 目的 研究角膜上皮下混浊 (haze)形成的发生机制 ,检测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 (PRK)后角膜上皮和基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PDGF)表达的变化。方法 新西兰白兔施行PRK后 1,2 ,3月用裂隙灯显微镜观察haze形成情况 ,并用原位核酸分子杂交方法 ,检测角膜上皮和基质PDGFmRNA的表达。结果 正常角膜上皮细胞有PDGFmRNA表达 ,基质层无表达 ;PRK后角膜上皮细胞PDGFmRNA表达增加 ,术后 2月表达最强 ,且基质中亦有轻微表达。上皮细胞PDGFmRNA表达强弱与haze形成的轻重密切相关。结论 PDGF参与PRK后伤口愈合过程 ,且调节着haze的形成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K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角膜上皮下混浊 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SEK术后Haze的发病机制与防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7
作者 谭业双 刘磊 李新宇 《眼科新进展》 CAS 2007年第7期546-548,共3页
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中保留了尚存活性的角膜上皮层,能减轻术后角膜上皮下混浊(Haze)形成。可能的原因是减少了眼表组织中白介素-1分泌和转化生长因子-β含量,降低了凋亡介导下的角膜创伤愈合。通过术中预防性使用抗代谢药物... 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中保留了尚存活性的角膜上皮层,能减轻术后角膜上皮下混浊(Haze)形成。可能的原因是减少了眼表组织中白介素-1分泌和转化生长因子-β含量,降低了凋亡介导下的角膜创伤愈合。通过术中预防性使用抗代谢药物、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细胞因子拮抗剂等药物以及手术治疗等方法,从而预防或减轻Haze形成,提高角膜屈光手术的稳定性和预测性。本文就近年来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术后Haze的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 角膜上皮下混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K术后房水中TGF-β_1含量与haze的相关性 被引量:2
8
作者 周颖明 钟一声 +2 位作者 廉井财 石海云 王康孙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2年第1期1-3,81,共4页
目的探讨兔眼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 (photorefractkeratectomy ,PRK)术后 3个月房水中TGF - β1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与角膜上皮下混浊 (haze)形成的关系。 方法 5 2只新西兰白兔 ,取 4只兔 (8眼 )作术前对照 ;另 48只兔 (96眼 )平均分两... 目的探讨兔眼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 (photorefractkeratectomy ,PRK)术后 3个月房水中TGF - β1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与角膜上皮下混浊 (haze)形成的关系。 方法 5 2只新西兰白兔 ,取 4只兔 (8眼 )作术前对照 ;另 48只兔 (96眼 )平均分两组 ,行PRK术 ,即切削深度为 10 0 μm组和 15 0 μm组 ,消融直径 5 6mm。于术后 3、7、2 1d及 1、2、3个月抽取房水并同时记录haze分级 ,ELISA法测定房水中TGF - β1含量。 结果PRK术后两种切削深度的兔眼角膜上皮均于 5~ 7d愈合 ;haze均自术后 2周开始形成 ,术后 2个月时达到高峰 ,3个月时明显下降。但15 0 μm切削组术后 3个月时 ,haze仍较 10 0 μm组明显 ,伴有房水中TGF - β1含量的相应改变 ;15 0 μm切削组在术后7d和 3个月时 ,haze和TGF - β1含量均明显高于 10 0 μm切削组。 结论PRK术后TGF - β1影响haze的形成并具有一种剂量依赖的关系 ,而且与切削深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 房水 转化生长因子-β1 角膜上皮下混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