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现问题的角度和文献研究的背后——对刘正维《民族调式的“灵魂”效应》等十篇文献的综述式分析
1
作者 魏明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90-94,5,共5页
本文针对所选十篇文章的研究课题和内容概述进行分析。首先,根据所选文献的研究课题,将其进行必要的分类,而后,结合文献作者的背景资料,通过对文献内容概要的梳理,并以"发现问题的角度"和"文献研究的背后"作为脉络... 本文针对所选十篇文章的研究课题和内容概述进行分析。首先,根据所选文献的研究课题,将其进行必要的分类,而后,结合文献作者的背景资料,通过对文献内容概要的梳理,并以"发现问题的角度"和"文献研究的背后"作为脉络,对分类后的文献逐篇分析。旨在说明,在学习参考学术论文时,关注其本身之外的信息可以成为学习者全面、准确把握论文主旨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课题 文献分类 发现问题角度 文献研究的背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写作角度的三种方法
2
作者 康家珑 《写作》 2008年第7期21-23,共3页
观察事物角度不同,效果就不同。苏轼《题西林壁》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写作作为表达思想和情感的一种活动,不管是书面还是口头作文,都有表达角度问题。写作角度,就是指作者表达思想情感的切入点和立足点。角度选... 观察事物角度不同,效果就不同。苏轼《题西林壁》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写作作为表达思想和情感的一种活动,不管是书面还是口头作文,都有表达角度问题。写作角度,就是指作者表达思想情感的切入点和立足点。角度选得准选得巧,主题才会新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角度 《题西林壁》 思想情感 表达思想 口头作文 角度问题 高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研论文写作中的几个具体问题——读稿杂记
3
作者 唐继川 《高等建筑教育》 1991年第4期79-81,78,共4页
作为一个编辑,当读到一篇字迹清楚,稿面整洁,语言流畅,思想新颖,内容深刻,说理透彻的文章,心里的愉悦不亚于作者自己。只是一个是经过艰苦劳动获得了自己满意成果的感受,一个是在众多的稿件中为自己编辑的刊物选到了一篇好作品的感受而... 作为一个编辑,当读到一篇字迹清楚,稿面整洁,语言流畅,思想新颖,内容深刻,说理透彻的文章,心里的愉悦不亚于作者自己。只是一个是经过艰苦劳动获得了自己满意成果的感受,一个是在众多的稿件中为自己编辑的刊物选到了一篇好作品的感受而已。当然,一个编辑也常常会接触到一些令人挠头的文章。这类文章一般还不是由于作者写作马虎,草率成章,因而质量不高,不能录用;而是由于作者写作角度不对,或不善于处理观点和材料的关系,以及其他一些问题,因而不符合刊物的要求。这里,我打算根据自己接触到的一些这类文章的情况,就教研论文写作中的几个具体问题,简单地谈点看法。 一、写作角度问题 选准角度是写好文章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教育研究的范围比较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度问题 艰苦劳动 教育研究 演算过程 研究刊物 结构助词 教学观点 专业刊物 教育科学 教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数学课堂中问题层次推进设计研究
4
作者 范秀华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9年第23期11-12,共2页
本文以初中数学课堂中问题层次推进设计研究为主要内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注重问题层次形式设计,引导学生针对性研究和把握问题设计质量,提升问题层次有效性为主要依据,从掌控好问题难易程度、设计好问题梯度、掌握好问题密度、选择好问... 本文以初中数学课堂中问题层次推进设计研究为主要内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注重问题层次形式设计,引导学生针对性研究和把握问题设计质量,提升问题层次有效性为主要依据,从掌控好问题难易程度、设计好问题梯度、掌握好问题密度、选择好问题角度这几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其目的在于加强问题层次推进设计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价值,旨意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数学 问题层次设计 难易程度 问题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细节处理”对于演员塑造人物的重要性 被引量:2
5
作者 石慧 《艺术科技》 2014年第11期120-120,共1页
对于演员来说,是要塑造出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而人物的性格、环境、行动都是组成人物的重要环节。1什么是"细节处理"细节是帮助我们表现人物性格的鲜明和独特性的有力手段,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是有一个个细节组成的,而要体现... 对于演员来说,是要塑造出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而人物的性格、环境、行动都是组成人物的重要环节。1什么是"细节处理"细节是帮助我们表现人物性格的鲜明和独特性的有力手段,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是有一个个细节组成的,而要体现人物性格的鲜明性和独特性,就必须选取典型的细节,找到人物身上显眼的那一处,而显眼的地方往往就是人物的鲜明特征,也就是人物的标志。我们要进行"细节处理",首先,就要发现细节,剧本提供对人物描写的细节往往是文学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妮 鲜明性 露丝 问题角度 哈罗德 二度创作 男主人公 把花 第一时间 形体动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需要真诚——评“本世纪最后的梦想”
6
作者 四舛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34-34,共1页
编剧赵耀民是有才气的。然而我对他的《本世纪最后的梦想》却不敢恭维,他写得太随意了。从人物构成看,该剧先亮出了个群像架势。毛主席的出场其实大可不必。众星拱月,是个大千世界。这么安排,势必给全剧定下个恢宏的基调。但是到了后来... 编剧赵耀民是有才气的。然而我对他的《本世纪最后的梦想》却不敢恭维,他写得太随意了。从人物构成看,该剧先亮出了个群像架势。毛主席的出场其实大可不必。众星拱月,是个大千世界。这么安排,势必给全剧定下个恢宏的基调。但是到了后来,群像架势却变成了三角关系。更使人吃惊的是,为了不让其他人物登场,蓝波的不少同志都在作者制造的车祸中牺牲了。于是大海变成了小溪,史诗变成了散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耀民 其他人物 三角关系 《茶馆》 这么一来 技巧问题 三四 角度问题 心脏病发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戏微言
7
《上海戏剧》 1984年第2期12-,共1页
谁是戏中主角《朱仙镇》给小观众说了一个岳飞教子的故事。在这出戏里,岳飞始终处于该剧的主导地位。正是岳飞教子所体现出来的人物间的主客关系,使该剧面对的观众就很难说是儿童了。表现角度问题,当然不能说是一成不变的,但是,无论怎么... 谁是戏中主角《朱仙镇》给小观众说了一个岳飞教子的故事。在这出戏里,岳飞始终处于该剧的主导地位。正是岳飞教子所体现出来的人物间的主客关系,使该剧面对的观众就很难说是儿童了。表现角度问题,当然不能说是一成不变的,但是,无论怎么变,人物关系的主客,戏剧矛盾的落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仙镇 角度问题 人物关系 站堂 民歌小调 家里家外 京剧团 大段 徐永 地方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视角研究一道联考解析几何等角题
8
作者 贺凤梅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2年第28期40-42,共3页
圆锥曲线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其中与角度有关的问题,近几年频频出现,牵涉知识较多,包括直线的斜率、相似三角形、解三角形、角平分线、平面向量等内容,综合性强这类问题可以结合等价转化、数形结合等思想,采取一些特殊策略解答.
关键词 角度问题 化归转化 数形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碰撞
9
作者 野鹤 《黄河之声》 2013年第7期102-102,共1页
在碰撞之间人们谁曾去想过结果?过后人们往往不由自主的去想种种可能会产生结果,其实不用去想结果就早已注定,用不着去探究,有更多的时候往往是知道了反倒不好。不知道反倒给了人们更大的空间!在大空间里至少还能喘气。否则是窒息... 在碰撞之间人们谁曾去想过结果?过后人们往往不由自主的去想种种可能会产生结果,其实不用去想结果就早已注定,用不着去探究,有更多的时候往往是知道了反倒不好。不知道反倒给了人们更大的空间!在大空间里至少还能喘气。否则是窒息。在现实中我看到更多的人,宁愿选择去窒息。或许是鬼使神差?或许是命运注定?还是天意?我回答不了,因为自己不同于彼此。我是彼你必然是此。你非要也是彼尽管同为彼其实我已是此了!之所以会变化那就是角度问题了。人生也是如此。角度永远是360度的,你选择转圈看,那是你个人认为彼岸不动此岸在动罢了。如果彼岸在动,你也是静观了360度,而人们从来不去想不动如何去360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碰撞 角度问题 空间 窒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教发展与评估》專欄作者新作评介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芝庆 张红伟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16,共7页
经世需要安身,安身常为了经世。经世与安身,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相辅相成。但是,安身究竟如何经世?经世又怎么反映安身的状况?刘芝庆副教授近期出版的论文集《经世与安身:中国近世思想史论衡》,藉由诸多具体史例,来分析这个重要问... 经世需要安身,安身常为了经世。经世与安身,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相辅相成。但是,安身究竟如何经世?经世又怎么反映安身的状况?刘芝庆副教授近期出版的论文集《经世与安身:中国近世思想史论衡》,藉由诸多具体史例,来分析这个重要问题。本书连同附录在内,共收集11论文,20余万字。两篇序言,分别由武汉大学郭齐勇院长与台湾政治大学林启屏院长写序,两序对于本书作者论述观点、问题角度、观点论辩,甚至是作者本身的性格与才性等等,都有详细的分析与解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世 史例 近期出版 台湾政治大学 才性 问题角度 齐勇 两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当代建筑“优良设计”实践的探索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君璐 《美与时代(城市)》 2016年第8期12-13,共2页
'优良设计'的概念来自1949年瑞士工业同盟举办的一个观光展览会上,由设计师马克斯·比尔首先提出。由于当时的美国消费主义盛行一时,这种'炫耀性消费'和生活方式在欧洲引起了一些设计师的疑问和讨论。'优良设计... '优良设计'的概念来自1949年瑞士工业同盟举办的一个观光展览会上,由设计师马克斯·比尔首先提出。由于当时的美国消费主义盛行一时,这种'炫耀性消费'和生活方式在欧洲引起了一些设计师的疑问和讨论。'优良设计'从威廉莫里斯时代开始,主张使用自然的材料,诚实的装饰,并将工艺与朴素相结合,后来在德国发展成为了一种理性,核心内容是形式追随功能,并适当使用材料。上世纪50年代'优良设计'的概念传到了日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过程 形式追随功能 炫耀性消费 中国馆 文化结合 禅意 主题馆 问题角度 世界设计 理性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课题研究与自我科研素养提升 被引量:2
12
作者 马晖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42-46,64,共6页
在我二十年的教育生涯中,教育科研始终伴我前行。从草根课题到小课题,从规划课题到重点课题,这些课题的提出有的是从优、劣势角度的选择,有的是从问题角度的提炼,还有的是从理论到实践的探索。无论课题提出的背景如何,它们都是以真实的... 在我二十年的教育生涯中,教育科研始终伴我前行。从草根课题到小课题,从规划课题到重点课题,这些课题的提出有的是从优、劣势角度的选择,有的是从问题角度的提炼,还有的是从理论到实践的探索。无论课题提出的背景如何,它们都是以真实的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经历了科学、扎实的研究过程,研究结果最终使学校、师生和自我得到实实在在的发展,所以我称之为“真课题”。真课题研究,是自我科研素养提升的必然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素养 学习态度 问题角度 教学尝试 教育策略 学校特色 科研培训 科研题目 拓展阅读 科研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