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图像增强和α角度模型的K均值小麦冠层分割算法的改进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小虎 黄芬 +4 位作者 陈佳悦 高翔 刘铭 姚霞 朱艳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13-421,共9页
[目的]本文旨在克服光照不均引起的低对比度、反光、阴影、光斑及遮挡等对大田复杂背景下小麦冠层图像分割的干扰。[方法]设计了一种结合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ulse coupled neural network,PCNN)与同态滤波的自适应图像增强和基于L*a*b*... [目的]本文旨在克服光照不均引起的低对比度、反光、阴影、光斑及遮挡等对大田复杂背景下小麦冠层图像分割的干扰。[方法]设计了一种结合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ulse coupled neural network,PCNN)与同态滤波的自适应图像增强和基于L*a*b*颜色空间α角度模型的K均值聚类分割算法。首先,将小麦冠层图像转换到HSI颜色空间,采用自适应算法对HSI空间的I分量进行增强处理,适当调节饱和度S分量,补偿光照强度分布不均,去除阴影及拉大对比度;其次,将增强处理后的图像映射到L*a*b*颜色空间,提取a*、b*分量建立α角度模型;最后,基于α进行K均值聚类分割处理。[结果]拔节前后光照强度不一、光照不均的冬小麦冠层图像的分割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一定程度避免基于L*a*b*颜色空间α角度分量K均值聚类的过分割现象;改善基于HSI空间H分量K均值聚类的欠分割缺陷,且对光斑、阴影遮挡、反光突出的图像分割更完整准确。[结论]本算法可为大田复杂背景下光照多变的作物冠层图像分割提供参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冠层图像分割 图像增强 脉冲耦合神经网络 同态滤波 α角度模型 L*a*b*颜色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角度混合高斯模型的纸币图像识别算法 被引量:3
2
作者 唐东明 王元庆 《电子测量技术》 2013年第4期52-57,共6页
针对金融领域的应用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双面网格特征和多角度混合高斯模型的纸币图像识别算法。该算法使用双面网格作为特征提取方法,并根据类内、类间距离求取网格划分数量,证明双面网格特征相较单面网格特征的优势。然后针对不同倾... 针对金融领域的应用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双面网格特征和多角度混合高斯模型的纸币图像识别算法。该算法使用双面网格作为特征提取方法,并根据类内、类间距离求取网格划分数量,证明双面网格特征相较单面网格特征的优势。然后针对不同倾斜角训练多角度混合高斯模型作为分类器,省去对整幅图像进行旋转的预处理过程,简化识别流程。改进的高斯密度判决函数进一步降低了时间消耗。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识别率可以达到100%,识别速度4ms/张,准确性和实时性都得到了很好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提取 双面网格特征 分类器 角度混合高斯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角度—相似度转换模型的义原相似度计算
3
作者 黄洪 屠肖龙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97-603,共7页
义原的相似度是基于《知网》计算词语、句子相似度的基础.最早的义原相似度计算方法是刘群等提出的根据义原距离转换为义原相似度的方法,之后许多研究者在计算公式中引入了其他影响相似度计算的因素.这些因素本质上都可以由父节点深度... 义原的相似度是基于《知网》计算词语、句子相似度的基础.最早的义原相似度计算方法是刘群等提出的根据义原距离转换为义原相似度的方法,之后许多研究者在计算公式中引入了其他影响相似度计算的因素.这些因素本质上都可以由父节点深度、父节点到第一个义原的深度和父节点到第二个义原的深度等三个基本因素组成.将这三个因素作为基本变量,分析变量对义原相似度的影响方式并构建角度—相似度转换模型,实现了根据义原角度转换为义原相似度的方法.最后,通过实验分析比较新方法与同类方法在区分度、正区分度和距离误差上的优势,验证了其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原相似度 角度—相似度转换模型 知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协同分析模型的安全访问控制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晓平 季浩 +1 位作者 吴敏 石慧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9-173,共5页
文章提出一种多角度模型用于共享模型信息,根据设计者的访问目的和权限,通过模型的网格简化和细节特征简化实现对敏感信息的隐藏,结合安全访问控制机制,保护设计者的知识产权不被侵犯;通过实例,说明多角度模型结合访问控制方法在模型共... 文章提出一种多角度模型用于共享模型信息,根据设计者的访问目的和权限,通过模型的网格简化和细节特征简化实现对敏感信息的隐藏,结合安全访问控制机制,保护设计者的知识产权不被侵犯;通过实例,说明多角度模型结合访问控制方法在模型共享和信息安全上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设计 CAE分析 角度模型 访问控制 基于特征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布加固弯剪扭复合受力的钢筋混凝土箱梁抗扭性能的模型试验 被引量:18
5
作者 李忠献 景萌 +1 位作者 苏标 王秀存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38-44,69,共8页
对碳纤维布(CFS)加固复合受力的钢筋混凝土箱梁的抗扭性能进行试验研究。设计制作4根矩形钢筋混凝土箱梁模型和1套抗扭试验装置,对其中3根箱梁采用不同方式的CFS加固,并对4根箱梁进行不同弯剪扭复合受力下抗扭性能的模型试验;根据试验... 对碳纤维布(CFS)加固复合受力的钢筋混凝土箱梁的抗扭性能进行试验研究。设计制作4根矩形钢筋混凝土箱梁模型和1套抗扭试验装置,对其中3根箱梁采用不同方式的CFS加固,并对4根箱梁进行不同弯剪扭复合受力下抗扭性能的模型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对比分析加固后箱梁承载力的提高和刚度的变化,从而得出CFS的加固效果;深入研究加固后箱梁纵筋和箍筋的应力变化以及CFS的应变情况,从而得到CFS加固提高箱梁抗扭承载力的工作机理;应用变角度空间桁架模型对箱梁模型的抗扭承载力进行理论计算,并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理论值与试验值符合较好,其比值的平均值为1.076,标准差为0.0692,变异系数为0.0643。最后得出结论,CFS加固能有效地提高弯剪扭复合受力下箱梁的抗扭承载力,利用变角度空间桁架模型能较精确地计算CFS加固的箱梁的抗扭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箱梁 复合受力 抗扭性能 碳纤维布(CFS) 模型试验 角度空间桁架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体育训练器中关节旋转器旋转角度动态优化 被引量:2
6
作者 宋喜涛 裴晶晶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06-209,共4页
为了有效提升多功能体育训练器的全局性能,对其重要部件关节旋转器旋转角度进行合理优化是十分必要的。由此,提出一种基于动力学的关节旋转器旋转角度动态优化方法。多功能体育训练器是由关节旋转器、圆形中央框架、防护设备及电机传动... 为了有效提升多功能体育训练器的全局性能,对其重要部件关节旋转器旋转角度进行合理优化是十分必要的。由此,提出一种基于动力学的关节旋转器旋转角度动态优化方法。多功能体育训练器是由关节旋转器、圆形中央框架、防护设备及电机传动设备组成的,同时探究其内在原理与训练优势。建立直角坐标系准确展现人体和关节旋转器之间的关系,获取空间某个物体方位值,完成关节旋转器运动控制。结合动力学原理,研究上肢进行运动旋转时形成的动力方程,构建关节旋转器旋转角度推导模型,明确其旋转角度最优取值范围。仿真结果证明,所提方法可以大幅减少关节旋转器摩擦系数,让关节旋转器使用状态更为灵活,达到多功能体育训练器稳定安全的使用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体育训练器 关节旋转器 动态优化 动力方程 角度推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导电织物的关节弯曲角度测量传感器 被引量:3
7
作者 周国鹏 赵冉 +1 位作者 刘腾子 戴厚德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40-446,共7页
柔性电容式拉伸传感器,可用于测量关节弯曲和肌肉拉伸等人体动作,具有低功耗,线性度高等优点,作为新一代可穿戴传感器在运动检测、医疗康复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但现有电容式拉伸传感器存在应变灵敏度(Gauge Factor,GF)不高的缺点,导... 柔性电容式拉伸传感器,可用于测量关节弯曲和肌肉拉伸等人体动作,具有低功耗,线性度高等优点,作为新一代可穿戴传感器在运动检测、医疗康复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但现有电容式拉伸传感器存在应变灵敏度(Gauge Factor,GF)不高的缺点,导致在关节微小弯曲测量方面精度较低。针对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无机硅胶和导电织物的分段式结构柔性电容式应变传感器。传感器采用不同杨氏模量硅胶设计了非线性结构的介电弹性体,并以柔性导电布作为电极。同时,建立了传感器的关节弯曲角度感知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由于采取了分段式结构设计,因此稳定性好,提高了在中等应变情况下(0~50%)的应变灵敏度因素(GF=1.5)。将其安装于手套上测试,弯曲角度预测模型能够对关节弯曲角度进行较好的预测。该柔性电容式应变传感器制作工艺简单,可低成本大规模制造。其分段式结构设计与角度传感模型适用于医疗康复训练和机器人操控等创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电容式传感器 关节弯曲角度 角度传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三角的布料建模弯曲约束模型
8
作者 汪洋 董洪伟 钱晓宇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20年第7期108-111,共4页
为了解决二面角弯曲约束模型存在的计算复杂和存在局限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位置动力学的弯曲约束模型。所提模型使用角度弯曲约束模型的虚拟三角形构建约束,该约束创建方法受底层网格剖分的影响较小。同时引入全局弯曲参数,该参数与传... 为了解决二面角弯曲约束模型存在的计算复杂和存在局限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位置动力学的弯曲约束模型。所提模型使用角度弯曲约束模型的虚拟三角形构建约束,该约束创建方法受底层网格剖分的影响较小。同时引入全局弯曲参数,该参数与传统的刚度常数相比可以更加精确地控制弯曲变形。实验结果证明:与当前已使用的二面角弯曲约束模型相比,所提模型在虚拟三角形中操作计算,提高了模拟质量和收敛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度弯曲约束模型 几何约束 布料仿真 布料弯曲约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2020年锡林郭勒草原植被覆盖时空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孙斌 王燕 +3 位作者 郭晔 吴家敏 李长龙 黄海广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22,共12页
锡林郭勒盟生态地位十分重要,因此定量分析其植被覆盖度时空分布变化特征及驱动因素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首先针对草原植被结构特征,基于优化的多角度像元二分模型构建了锡林郭勒草原2000~2020年植被覆盖度数据集,然后分析了覆盖度的时... 锡林郭勒盟生态地位十分重要,因此定量分析其植被覆盖度时空分布变化特征及驱动因素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首先针对草原植被结构特征,基于优化的多角度像元二分模型构建了锡林郭勒草原2000~2020年植被覆盖度数据集,然后分析了覆盖度的时空变化特征,最后利用地理探测器研究了植被覆盖度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00~2020年锡林郭勒草原植被覆盖度呈“东高西低”的分布格局,不同生态功能区覆盖度差异较大,覆盖度主要集中在0.2~0.6;不同生态亚区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呈现波动增长趋势。(2)锡林郭勒草原不同生态功能区植被覆盖度变化差异明显,整体呈上升趋势,显著上升区为11.99%,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南部落森林草原生态亚区南部,锡林郭勒典型草原生态亚区北部和西部,阴山山地落叶灌丛-草原生态亚区的东部和内蒙古高原荒漠草原生态亚区中部和东南部;14.21%的像元覆盖度显著下降,集中分布在大兴安岭南部落森林草原生态亚区北部、锡林郭勒典型草原生态亚区中部条带状区域和南部以及坝上高原草原与农业生态亚区,需要重点关注。(3)湿润程度是锡林郭勒草原植被覆盖度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降水的影响力次之,两者与覆盖度均为正相关关系,且湿润指数对中等覆盖度区域影响力较大;气温对覆盖度的驱动力最小,两者为负相关关系。该研究期望为锡林郭勒草原生态保护与合理利用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度像元二分模型 地理探测器 生态功能区 气候驱动 锡林郭勒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台角速率的高速摄像测量方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亮 沈湘衡 +1 位作者 张宁 赵玉艳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2011年第1期97-101,120,共6页
针对精确测量转台角速率在转台性能评价中的重要性问题,提出一种测量转台角速率的高速摄像方法.该方法利用平行光管作为可测目标固定在转台上,目标的空间位置与转台转动的角位置相对应,在转台转动过程中,通过高速相机记录目标空间位置... 针对精确测量转台角速率在转台性能评价中的重要性问题,提出一种测量转台角速率的高速摄像方法.该方法利用平行光管作为可测目标固定在转台上,目标的空间位置与转台转动的角位置相对应,在转台转动过程中,通过高速相机记录目标空间位置实现测量,并采用像元细分技术定位的方法来提高测量精度,细分精度达到0.03个像元.利用该方法对某型号的低速转台进行了试验数据采集及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误差分析结果表明,在转台角速率为0.2°/s时,该方法的测速精度可达到3.405×10-4,完全可以用于高精度转台的角速率测量.由于高速相机的采样频率较高,因此,实现了转台瞬时角速率的测量.该方法的非接触测量方式实现了对转台角速率的客观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测量 惯性技术 高速摄像 角速率 转台 亚像素 空间角度模型 测速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融合分割和LASSO回归的实时车道偏离预警 被引量:6
11
作者 许小伟 陈乾坤 +2 位作者 蔡永祥 史延雷 曾佳辉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0-58,共9页
在有路面污染、标识干扰等复杂高速道路环境下,车道偏离预警系统的鲁棒性和实时性会变差。为此提出一种利用两种算法融合分割和LASSO回归模型进行车道线检测和偏离预警的新方法。首先,分别采用TopHat算法和OTSU算法分割出车道线背景并... 在有路面污染、标识干扰等复杂高速道路环境下,车道偏离预警系统的鲁棒性和实时性会变差。为此提出一种利用两种算法融合分割和LASSO回归模型进行车道线检测和偏离预警的新方法。首先,分别采用TopHat算法和OTSU算法分割出车道线背景并进行“与”运算融合,据此准确提取出车道信息;其次,分两步检测车道线,第一步基于概率Hough变换进行直线检测,将检测出的车道线位置设为动态ROI区域并进行卡尔曼滤波跟踪处理,第二步是基于LASSO多项式回归模型对车道线再次进行参数估计和拟合,以改善使用最小二乘法时的过拟合问题;最后,根据设置的虚拟车道线和角度模型进行车道偏离预警决策。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在复杂道路环境下的平均正检率为96.07%,检测速率可达到32 ms/帧,即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实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道偏离预警 车道线检测 TopHat算法 OTSU算法 图像融合 LASSO回归 角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BN-HMM的人体动作识别 被引量:7
12
作者 杨世强 罗晓宇 +2 位作者 李小莉 杨江涛 李德信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169-176,共8页
动作识别使得机器能够对人体动作的意图进行判别理解,进而实现高效的人机交互。提出一种肢体角度模型,实现在三维空间中对人体动作进行表示,该模型具有一定的不变性,计算复杂度低。针对传统的基于混合高斯的隐马尔可夫模型(GMM-HMM)的... 动作识别使得机器能够对人体动作的意图进行判别理解,进而实现高效的人机交互。提出一种肢体角度模型,实现在三维空间中对人体动作进行表示,该模型具有一定的不变性,计算复杂度低。针对传统的基于混合高斯的隐马尔可夫模型(GMM-HMM)的动作识别,提出深度置信网络模型(DBN)和隐马尔可夫模型相结合的动作识别模型,构建了一种非线性的基于条件限制玻尔兹曼机(CRBM)的DBN深度学习模型,深层次结构使其建模能力更强,且能够结合历史信息建模,更适用于动作识别。实验表明该算法具有较高的识别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作识别 肢体角度模型 隐马尔可夫模型 条件限制玻尔兹曼兹曼机 深度置信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垃圾土边坡失稳离心模拟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侯瑜京 彭仁 +3 位作者 张雪东 王存 梁建辉 贾程宏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41-249,共9页
垃圾围城现象在中国十分明显,其潜在的危害是在极端气候和环境条件下,由于强降雨和渗滤液回灌引起有效应力降低,从而导致填埋体发生滑坡,甚至演化为流滑现象。本文根据中国城市垃圾土的特点,配置了垃圾土试样并制作模型,采用大型土工离... 垃圾围城现象在中国十分明显,其潜在的危害是在极端气候和环境条件下,由于强降雨和渗滤液回灌引起有效应力降低,从而导致填埋体发生滑坡,甚至演化为流滑现象。本文根据中国城市垃圾土的特点,配置了垃圾土试样并制作模型,采用大型土工离心机针对不同龄期的垃圾土边坡在多种工况组合条件下进行了模型试验。为了使模型边坡在高加速度场下达到破坏,开发了变角度模型箱。在离心机转动过程中,通过调整模型箱的角度来增加边坡的坡度,直至垃圾土边坡模型达到破坏。试验过程中同时监测模型变形,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了垃圾土边坡变形及失稳的一般性规律。本文同时给出一种离心模拟试验中模型边坡安全储备的估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模拟 角度模型 垃圾土 边坡失稳 渗滤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钢纤维混凝土梁纯扭作用下极限扭矩计算方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邱继生 姚谦峰 郅彬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1-76,122,共7页
根据预应力钢纤维混凝土梁的受力特点,考虑预应力和钢纤维对梁抗扭强度的影响,利用变角度空间桁架模型通过理论推导得出预应力钢纤维混凝土梁在纯扭作用下的极限扭矩计算公式并与已有的试验进行了比较。该公式将预应力和钢纤维的作用等... 根据预应力钢纤维混凝土梁的受力特点,考虑预应力和钢纤维对梁抗扭强度的影响,利用变角度空间桁架模型通过理论推导得出预应力钢纤维混凝土梁在纯扭作用下的极限扭矩计算公式并与已有的试验进行了比较。该公式将预应力和钢纤维的作用等效为纵向和横向钢筋的面积来进行计算,具有概念明确,推导过程清晰,精度较高,与普通混凝土梁的极限扭矩计算公式衔接好等优点,可以方便的应用于结构设计及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 钢纤维混凝土 角度空间桁架模型 极限扭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工业环境技术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与区域比较研究
15
作者 高红贵 汪成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1-35,共5页
基于环境技术效率提升流程的视角,将环境技术效率提升过程分为3个阶段。结合1998-2011年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对我国省域环境技术效率空间溢出效应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工业环境技术效率值整体偏低,区... 基于环境技术效率提升流程的视角,将环境技术效率提升过程分为3个阶段。结合1998-2011年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对我国省域环境技术效率空间溢出效应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工业环境技术效率值整体偏低,区域环境技术效率呈现差异特征,东部沿海地区的环境技术效率值高于中西部地区;2环境技术效率的空间集聚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已经形成,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和开放度对环境技术效率表现出正效应,对外贸易程度对环境技术效率表现出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技术效率 角度SBM模型 空间溢出效应 区域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thod to determine installing angle of conical point attack pick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送永 崔新霞 +1 位作者 杜长龙 付林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6期1994-2000,共7页
In order to obtain the determining method of the installing angle and decrease the performance indices (cutting force and wearing rate) of the pick,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installing angles (impact angle, inclina... In order to obtain the determining method of the installing angle and decrease the performance indices (cutting force and wearing rate) of the pick,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installing angles (impact angle, inclination angle and the skew angle) were studied, and the static model of installing angles of the pick was built.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impact angle, the tip angle of pick and the kinematics parameters of the pick were built, too. Moreover, the mechanic models of the maximum clearance angle and the wearing angle of the pick were set up. To research the relationships of the installing angles and the change law of the wearing angle along with the kinematics parameters, the simulation was done. In order to verify the correctness of the models, the cutting experiments were done by employing two picks with different pick tip angle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utting force is the smallest when the direction of the resultant force of pick follows its axis, and the relationship derived among the installing angles should be satisfied. In addition, to decrease the cutting force and the wearing of the pick, the tip angle of pick should not be larger than the half o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minimum wearing angle and the impact angle of the pick, and the clearance angle must not be less than zer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ical point attack pick cutting force installing angle wearing angle clearance angl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ntrol of acrobot based on Lyapunov function 被引量:1
17
作者 赖旭芝 吴敏 佘锦华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4年第2期210-215,共6页
Fuzzy control based on Lyapunov function was employed to control the posture and the energy of an (acrobot) to make the transition from upswing control to balance control smoothly and stably. First, a control law base... Fuzzy control based on Lyapunov function was employed to control the posture and the energy of an (acrobot) to make the transition from upswing control to balance control smoothly and stably. First, a control law based on Lyapunov function was used to control the angle and the angular velocity of the second link towards zero when the energy of the acrobot reaches the potential energy at the unstable straight-up equilibrium position in the upswing process. The controller based on Lyapunov function makes the second link straighten nature relatively to the first link. At the same time, a fuzzy controller was designed to regulate the parameters of the upper control law to keep the change of the energy of the acrobot to a minimum, so that the switching from (upswing) to balance can be properly carried out and the acrobot can enter the balance quickly. The results of simulation show that the switching from upswing to balance can be completed smoothly, and the control effect of the acrobot is improved great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ROBOT fuzzy control Takagi-Sugeno fuzzy model model-free fuzzy contr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lectric field distribution in 75 kA drained aluminum reduction cell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相鹏 李劼 +3 位作者 赖延清 陈江 高增梁 刘业翔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0年第1期62-67,共6页
Current distribution in a drained aluminum reduction cell is critical due to its influence on the current efficiency, electrolysis stability, anodes and cathodes integrity. A finite element model was developed to simu... Current distribution in a drained aluminum reduction cell is critical due to its influence on the current efficiency, electrolysis stability, anodes and cathodes integrity. A finite element model was developed to simulate the electric field in a 75 kA drained aluminum reduction cell. The current distribution and influences of the cathode inclination angle and anode-cathode distance (ACD)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relatively large horizontal current density appears in the aluminum film, and the maximum value reaches 600 kA/m2. As the cathode inclination angle increases from 2° to 15°, the maximum current density of the metal pad increases by 15%, while the maximum current density of the aluminum-wettable coating layer decreases by 27%. The influence of the ACD on the current distribution is not obvio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ained aluminum reduction cell electric field finite element model cathode inclination angle anode-cathode dista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