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TI介质角度叠加逆时偏移 被引量:4
1
作者 秦宁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41-347,I0007-I0008,共8页
常规各向同性逆时偏移方法在处理各向异性问题时会导致层位成像不准确、同相轴能量不聚焦等问题,并且利用拉普拉斯滤波算子等简单滤波方法不能彻底去除成像结果中的强振幅低频噪声。针对这些问题,首先应用声波近似方程模拟qP波在各向异... 常规各向同性逆时偏移方法在处理各向异性问题时会导致层位成像不准确、同相轴能量不聚焦等问题,并且利用拉普拉斯滤波算子等简单滤波方法不能彻底去除成像结果中的强振幅低频噪声。针对这些问题,首先应用声波近似方程模拟qP波在各向异性VTI介质中的传播,在震源激发位置设定平滑的各向同性或椭圆各向异性震源环以压制qSV波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VTI介质逆时偏移的角度叠加实现策略,利用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中不同角度成像结果的叠加压制低频噪声,提高成像精度。模型试算和应用实例偏移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对高陡复杂构造准确成像,且能量均衡、低频噪声压制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向异性 VTI介质 逆时偏移 角度叠加 坡印廷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入射角叠加地震数据波阻抗反演方法 被引量:4
2
作者 李蒙 刘震 +2 位作者 刘敏珠 马跃华 邵文潮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91-1298,I0008,共9页
理论推导与实际资料表明,地震反射分辨率随入射角的增大而显著降低。常规叠后地震资料由不同角度叠前地震数据叠加而成,包含分辨率较低的大入射角反射信息,导致常规叠后地震资料分辨率较低,利用常规叠后地震资料波阻抗反演进行储层预测... 理论推导与实际资料表明,地震反射分辨率随入射角的增大而显著降低。常规叠后地震资料由不同角度叠前地震数据叠加而成,包含分辨率较低的大入射角反射信息,导致常规叠后地震资料分辨率较低,利用常规叠后地震资料波阻抗反演进行储层预测时效果不够理想。本文提出基于小入射角叠加地震数据的波阻抗反演方法,以提高地震反演储层预测能力。以西非深水区A油田浊积岩储层为例,对比分析了小、中、大入射角叠加地震资料及全角度叠加地震资料的特征、储层成像品质和反演结果,认为:相比常规全角度叠加地震数据反演,小入射角叠加地震数据波阻抗反演结果与测井资料更加匹配,可反映更小尺度储层分布,反演结果更加真实、可靠。小入射角叠加数据体波阻抗反演可进一步推广到目前储层预测效果尚不够理想的其他油气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射角 地震分辨率 角度叠加 角度叠加 波阻抗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井条件下深层单河道内部结构地震综合表征技术
3
作者 王健伟 雷蕾 +3 位作者 孙莉 刘梦颖 吴文雯 刘舒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2-80,共9页
海上A气田花港组为大型复合河道沉积,河道横向迁移、纵向叠置,目的层埋深大、已钻井少、地震资料品质差,河道砂体地震识别难度大,难以满足开发精度需求。结合经典河道沉积样式及已钻井特征,利用正演模拟技术明确不同河道沉积样式地震响... 海上A气田花港组为大型复合河道沉积,河道横向迁移、纵向叠置,目的层埋深大、已钻井少、地震资料品质差,河道砂体地震识别难度大,难以满足开发精度需求。结合经典河道沉积样式及已钻井特征,利用正演模拟技术明确不同河道沉积样式地震响应。在此基础上利用地层切片技术刻画复合河道带,综合中小角度叠加数据体、大角度叠加数据体等精确追踪单河道边界,最后在河道内部优选泊松阻抗反演定量预测优势砂体,形成逐级约束的少井条件下深层单河道内部结构地震综合表征技术。根据表征结果在不同河道优势砂体部署调整井位4口,实钻证实不同河道均存在不同的气水界面,表明发育多条河道形成的岩性-构造气藏且具有不同的气水系统,证实了单河道刻画的可靠性。4口井投产后获得平均日产气量20×104m3/d的高产,进一步证实了优势砂体刻画的准确性。该方法有力支撑了A气田的开发调整,天然气地质储量及日产气量均实现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响应特征 复合河道沉积 角度叠加数据体 单河道识别 泊松阻抗反演 优势砂体定量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前分角度道集的瞬时谱差异信息提取及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陈学华 贺振华 +1 位作者 赵岩 钟文丽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9-94,188+195-196,共6页
基于不同角度叠加道集中含流体层地震反射波的振幅(或能量)及其低频信息变化更明显的特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叠前不同角度叠加道集的低频地震信息进行流体识别的方法,即分别对小(近)角度和大(远)角度叠加的地震道集进行瞬时谱分解,再... 基于不同角度叠加道集中含流体层地震反射波的振幅(或能量)及其低频信息变化更明显的特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叠前不同角度叠加道集的低频地震信息进行流体识别的方法,即分别对小(近)角度和大(远)角度叠加的地震道集进行瞬时谱分解,再利用低频分量构建瞬时谱差异信息提取的计算公式,进而得到流体识别剖面。文中应用该方法分别处理了陆上和海上资料,检测的油气异常与实际钻井结果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度叠加道集 瞬时谱分解 低频差异信息 AVO 油气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子粒子群模糊神经网络碳酸盐岩流体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24
5
作者 刘立峰 孙赞东 +2 位作者 韩剑发 赵海涛 能源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91-1000,共10页
根据不同流体性质在角度道集上所反映特征的差异,构建了多属性角度叠加数据体组合流体识别因子.并将量子粒子群与模糊神经网络相结合,利用量子粒子群方法来优化模糊神经网络中的连接权值和隶属函数参数,并进行一系列的改进措施,显著提... 根据不同流体性质在角度道集上所反映特征的差异,构建了多属性角度叠加数据体组合流体识别因子.并将量子粒子群与模糊神经网络相结合,利用量子粒子群方法来优化模糊神经网络中的连接权值和隶属函数参数,并进行一系列的改进措施,显著提高了算法的全局寻优能力.将近远角度叠加数据体组合流体识别因子作为改进模糊神经网络的输入,流体性质作为输出,同时引入"相控流体识别"的思想,利用碳酸盐岩储集相进行控制,建立了碳酸盐岩流体识别模型.通过塔中实际井区进行验证,证明该方法能够提高流体的识别精度,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粒子群 模糊神经网络 部分角度叠加数据体 流体识别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前同时反演方法在流体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44
6
作者 郎晓玲 彭仕宓 +2 位作者 康洪全 凌勇 许建明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4-169,共6页
基于多角度道集和多尺度信息约束的叠前同时反演方法是利用多个角度的叠加数据体,将叠后波阻抗和叠前AVO属性整合到反演流程中,并将地震、测井、地质(包括构造倾角)等多尺度信息作为软约束条件参与反演的方法。应用迭代算法,同时反演出... 基于多角度道集和多尺度信息约束的叠前同时反演方法是利用多个角度的叠加数据体,将叠后波阻抗和叠前AVO属性整合到反演流程中,并将地震、测井、地质(包括构造倾角)等多尺度信息作为软约束条件参与反演的方法。应用迭代算法,同时反演出与岩性和含油气性相关的纵波阻抗、横波阻抗和密度等多种弹性参数,综合判别储层物性和含油气性,降低单纯利用纵波弹性阻抗反演的非唯一性,增强反演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综合利用颜色编码交会分析和三维可视化技术对众多叠前同时反演属性三维数据体在剖面和空间上进行解释,提高了对弹性反演属性的解释能力。将该反演方法和技术思路应用于新疆某油田M地区,优选Xu-White模型估算S波时差曲线,对4个不同角度的叠加数据体进行了叠前同时反演,使用AVO颜色编码交会分析技术预测了工区中砂岩和含油气性分布。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能有效识别储层和流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前同时反演 角度叠加 泊松比 颜色编码交会 流体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VO地震反演在油气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方赟 柯善珍 +1 位作者 陈家敏 刘敬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2-24,共3页
利用AVO分析和地震反演相结合的三维多道全局优化地震反演技术和方法进行叠前反演。结果得到纵横波波阻抗、纵横波速度比、泊松比等相关数据 ;结合岩性贡献概率量板 ,最终得到岩性数据体。将其用于岩性预测和地下含油气信息检测后效果... 利用AVO分析和地震反演相结合的三维多道全局优化地震反演技术和方法进行叠前反演。结果得到纵横波波阻抗、纵横波速度比、泊松比等相关数据 ;结合岩性贡献概率量板 ,最终得到岩性数据体。将其用于岩性预测和地下含油气信息检测后效果良好。由此认为 :本方法能处理各种道集数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VO地震反演 油气预测 应用 全局优化 角度叠加 截距梯度 低频模型 门槛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江凹陷蚌湖向斜周缘岩性油藏识别技术及效果 被引量:8
8
作者 张水山 张三元 +1 位作者 周红艳 易小芹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4年第5期86-90,共5页
潜江凹陷蚌湖向斜周缘为典型的内陆盐湖沉积,油气资源丰富,是岩性油藏勘探的有利地区。该区纵向上岩性组合复杂,横向砂体变化快,砂岩储层与非储层的波阻抗值相近,应用地震属性分析和叠后波阻抗反演等方法难以准确识别储层。通过多年的... 潜江凹陷蚌湖向斜周缘为典型的内陆盐湖沉积,油气资源丰富,是岩性油藏勘探的有利地区。该区纵向上岩性组合复杂,横向砂体变化快,砂岩储层与非储层的波阻抗值相近,应用地震属性分析和叠后波阻抗反演等方法难以准确识别储层。通过多年的攻关研究,提出了以高保真叠前偏移地震资料为基础,以叠前同步密度反演为核心的相控储层预测技术,并重点介绍了叠前同步密度反演中的横波速度估算、叠加角度的划分及流体检测等关键技术。勘探实践表明这些技术是可行的,能有效地识别岩性圈闭,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前时间偏移 叠前同步反演 横波预测 角度叠加 密度预测 流体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井间地震反射波的分析 被引量:15
9
作者 何惺华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6年第5期520-526,共7页
井间地震反射波成像资料可以对井间地层和构造进行精细描述。对井间地震反射波的性质进行了讨论和分析。给出了反射波的基本性质,讨论了反射波系数与入射角的关系;分析了井间地震反射波的特点,反射波大都产生在检波器附近的深度范围,离... 井间地震反射波成像资料可以对井间地层和构造进行精细描述。对井间地震反射波的性质进行了讨论和分析。给出了反射波的基本性质,讨论了反射波系数与入射角的关系;分析了井间地震反射波的特点,反射波大都产生在检波器附近的深度范围,离震源和检波器越远反射能量越弱;讨论了大角度反射现象和大角度反射能量强的原因;利用实际资料对井间反射波的性质进行了分析,提出依据地层速度结构和井间地震观测方式来确定资料中的反射是大角度反射还是广角反射;利用模拟记录对广角反射现象进行了分析,得出波阻抗差为正值时,在临界角处产生广角反射且反射波极性发生翻转的结论;探讨了井间地震反射波振幅与频率等属性随入射角改变而变化的一般规律;提出对于广角反射造成的振幅、频率、相位畸变,可以采用有限角度叠加方法予以消除。实际资料处理证明采用此方法改善了叠加效果,提高了井间地震反射成像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间地震 反射波 广角反射 有限角度叠加 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展弹性阻抗反演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0
作者 牛聪 刘春成 +4 位作者 刘志斌 张益明 何峰 王志红 解吉高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A01期67-71,163+169,共5页
扩展弹性阻抗反演技术是油气勘探领域正在兴起的一项新技术,利用分角度叠加数据及横波、纵波、密度等测井资料,可以联合反演出与岩性、含油气性相关的多种弹性参数,用于综合判别储层的物性及含油气性。本文在简要论述叠前弹性波阻抗反... 扩展弹性阻抗反演技术是油气勘探领域正在兴起的一项新技术,利用分角度叠加数据及横波、纵波、密度等测井资料,可以联合反演出与岩性、含油气性相关的多种弹性参数,用于综合判别储层的物性及含油气性。本文在简要论述叠前弹性波阻抗反演的基本原理及方法的基础上,给出了该方法的反演实例,指出了该方法的应用条件和关键步骤。对X地区含气砂岩的实例研究表明,扩展弹性阻抗反演对含气砂岩具有非常理想的分辨能力,能够可靠地识别含气砂岩的分布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展弹性阻抗反演 角度叠加 弹性参数 储层预测 油气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日趋成熟的勘探方法:德克萨斯南部的3D AVO研究实例
11
作者 MarkE.Gregg 刘社平 《石油物探译丛》 2001年第3期56-65,共10页
在德克萨斯南部Ohgocene Vicksburg构造,通过试验AVO方法,发现含气储层产生清楚的2级AVO异常(在含气储层顶面上小的声阻抗差导致在近炮检距为弱反射,而强烈的负泊松比差导致在远炮检距为强负反射),而干层砂岩则没有。在本区目的层段以寻... 在德克萨斯南部Ohgocene Vicksburg构造,通过试验AVO方法,发现含气储层产生清楚的2级AVO异常(在含气储层顶面上小的声阻抗差导致在近炮检距为弱反射,而强烈的负泊松比差导致在远炮检距为强负反射),而干层砂岩则没有。在本区目的层段以寻找2级AVO异常体为目标,共找到了6个工业气藏圈闭,其中包括2个地层圈闭。用3D可视化软件观察时异常体可从数据中“突出”出来,因此可迅速识别出远景圈闭;并可识别出用常规方法可能忽视的地层圈闭,从而将用常规的界面和构造成图研究实现的20%成功率提高到现在的75%的成功率。此外,还通过2口失利的试验井,分析了低含气饱和度的纯砂岩也可产生2级AVO异常。提醒大家低含气饱和度的砂岩是AVO方法的一个陷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勘探 地震勘探 3DAVO 非双曲线时差 角度叠加 远景圈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信噪比地震资料叠前油气检测方法研究
12
作者 贾明辰 凌勋 +1 位作者 周作铭 刘全艳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0年第F07期159-162,共4页
准噶尔盆地腹部莫索湾地区侏罗系目的层由于埋藏深、储层薄,砂泥岩波阻抗差异小,使用常规的叠后波阻抗反演很难得到满意的储层预测效果。而由于该区地表为沙漠。使得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较低,在叠前道集上很难看到AVO异常响应... 准噶尔盆地腹部莫索湾地区侏罗系目的层由于埋藏深、储层薄,砂泥岩波阻抗差异小,使用常规的叠后波阻抗反演很难得到满意的储层预测效果。而由于该区地表为沙漠。使得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较低,在叠前道集上很难看到AVO异常响应特征,使叠前AVO油气检测技术的应用受到限制。通过对叠前不同角度道集的叠加得到地震资料,再进行井震对比分析,发现能够反映地层流体的变化情况,可以用来进行油气检测。利用多个角度叠加数据体进行同时反演得到的泊松比等弹性参数资料,与已知井油气显示情况符合程度高。该方法结合了叠前地震资料信息丰富和叠加资料信噪比高的优点,为沙漠区低信噪比地震资料叠前反演提供了可行的技术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性油气藏 油气检测 AVO 角度叠加 同时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