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角加速度计发展综述 被引量:23
1
作者 吴校生 陈文元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2007年第4期458-463,共6页
介绍了国内外各种角加速度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阐述了角加速度计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通过分析角加速度计的发展趋势,结合现有角加速度计的特点及不足,文中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微流体惯性质量角加速度计。微流体角加速度计只敏感输入轴上... 介绍了国内外各种角加速度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阐述了角加速度计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通过分析角加速度计的发展趋势,结合现有角加速度计的特点及不足,文中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微流体惯性质量角加速度计。微流体角加速度计只敏感输入轴上的角加速度,对外界输入的线加速度或振动能够较好地隔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加速度计 应用 综述 微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加速度计在战术导弹制导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葛致磊 周军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5期328-330,共3页
以一般战术导弹为背景,文中研究了线加速度计和角加速度计组合作为传感器件的使用方案,并根据极点配置原理提出了一种通用的导弹控制系统设计方法。文中以某型导弹为例进行了数学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实现对导弹姿态的稳定和... 以一般战术导弹为背景,文中研究了线加速度计和角加速度计组合作为传感器件的使用方案,并根据极点配置原理提出了一种通用的导弹控制系统设计方法。文中以某型导弹为例进行了数学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实现对导弹姿态的稳定和对过载指令的跟踪。同传统的线加速度计和速率陀螺组合相比,所提出的控制方案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廉、工作可靠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加速度计 导弹控制系统 极点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浮飞轮式精密角加速度计
3
作者 邹桂根 陆爱珍 林明邦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1991年第2期48-52,47,共6页
角加速度计是用来测定物体角运动、角姿态和角位置参数的传感器。本文介绍一种最新研制成的以液浮伺服飞轮为敏感元件的角加速度计,具有精度高、可靠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本文叙述了该角加速度计的设计方案、工作原理,试验结果及... 角加速度计是用来测定物体角运动、角姿态和角位置参数的传感器。本文介绍一种最新研制成的以液浮伺服飞轮为敏感元件的角加速度计,具有精度高、可靠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本文叙述了该角加速度计的设计方案、工作原理,试验结果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加速度计 传感器 液浮惯性飞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浮飞轮式角加速度计的研制 被引量:3
4
作者 邹桂根 林明邦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35-141,共7页
液浮飞轮式角加速度计的研制邹桂根,林明邦(仪器工程系)关键词角加速度计,液浮飞轮,随遇平衡,伺服系统中图法分类号TH824近10年来,美国、日本等技术发达的国家都致力于研制角加速度计以替代利用陀螺、线加速度计布阵的角... 液浮飞轮式角加速度计的研制邹桂根,林明邦(仪器工程系)关键词角加速度计,液浮飞轮,随遇平衡,伺服系统中图法分类号TH824近10年来,美国、日本等技术发达的国家都致力于研制角加速度计以替代利用陀螺、线加速度计布阵的角加速度间接测量法,因为后者是将感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加速度计 液浮飞轮 随遇平衡 伺服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普勒加速度计扭振测量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黄震 刘彬 《计量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76-279,共4页
报告了一种基于激光多普勒角加速度计原理进行扭振测量的新方法,分析了工作原理,推导出光路部分的数学模型,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测量方法的可行性。由高相干激光器发出激光投射到转轴同一个截面上2点,两束反射光发生多普勒频移,通过光学配... 报告了一种基于激光多普勒角加速度计原理进行扭振测量的新方法,分析了工作原理,推导出光路部分的数学模型,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测量方法的可行性。由高相干激光器发出激光投射到转轴同一个截面上2点,两束反射光发生多普勒频移,通过光学配置,使前后两个时刻光信号在光探测器上发生光学混频,进而直接测量到转轴转动角加速度,实现扭振测量。与其它激光多普勒扭振测量方法相比,极大地扩大了扭振测量的动态范围,对大型回转机械运行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学 扭振测量 激光多普勒技术 角加速度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角加速度传感器的数学模型 被引量:1
6
作者 张荣祥 孟君毅 魏恭 《计量学报》 CSCD 1993年第3期205-208,共4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全新构思的角加速度传感器,给出了振动摆上所受的力矩曲线,并用理论计算的方法给出了两种数学模型。
关键词 传感器 角加速度计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入角加速度测量的柔性飞行器姿态控制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博伦 周荻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225-2233,共9页
讨论大气层外细长型柔性飞行器的姿态控制问题,该问题的本质是在测量器件附加柔性影响的情况下控制刚体姿态跟踪指令。提出动态面姿态控制方法,以实现姿态指令跟踪。建立柔性形变的2阶动态模型,结合刚体角速度与柔性形变的关系建立非线... 讨论大气层外细长型柔性飞行器的姿态控制问题,该问题的本质是在测量器件附加柔性影响的情况下控制刚体姿态跟踪指令。提出动态面姿态控制方法,以实现姿态指令跟踪。建立柔性形变的2阶动态模型,结合刚体角速度与柔性形变的关系建立非线性模型并设计卡尔曼滤波器。针对轨控发动机质心偏移等因素产生的干扰力矩,引入角加速度计的测量,经过陷波滤波器处理后得到各轴向的估计力矩,将其作为卡尔曼滤波器的输入。仿真结果表明,对于柔性飞行器,采用所提出的状态估计及控制方法,可以保证姿态跟踪误差在0.5°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飞行器 动态面控制 卡尔曼滤波器 角加速度计 陷波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深地探测的光纤重力梯度仪测量原理与研制进展
8
作者 王文伯 陈彦钧 +8 位作者 朱兰鑫 黄慧敏 操玉文 曹新宇 周子奇 周桐 何妍 时方朔 李正斌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09-819,共11页
发展深地探测技术对于推进地球物理发展有重要意义.基于重力梯度的深地传感技术具备自身独有的优势,可以有效弥补现有主要方法的局限.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纤Sagnac干涉仪的重力梯度测量原理,将重力梯度转化为角加速度并利用光纤角加速... 发展深地探测技术对于推进地球物理发展有重要意义.基于重力梯度的深地传感技术具备自身独有的优势,可以有效弥补现有主要方法的局限.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纤Sagnac干涉仪的重力梯度测量原理,将重力梯度转化为角加速度并利用光纤角加速度计进行精密传感.本文设计了重力梯度原型样机,并利用ANSYS有限元仿真论证了其可行性与稳定性,在此基础上对光纤重力梯度原型样机进行了长达14天的连续静态测试,得到角加速度测量本底噪声低于3×10^(-10)rad·s^(-2)·Hz^(-1/2),对应重力梯度测量噪声达0.68 E·Hz^(-1/2).基于光纤Sagnac干涉仪的重力梯度测量没有对传感单元一致性的要求,无需复杂的环境控制与辅助设备,测试结果展现了其高灵敏度特性以及应用于深地探测的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地探测 重力梯度 光纤角加速度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多孔介质三维重建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美玲 郭若愚 +2 位作者 肖梅峰 刘彤 傅荟瑾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05-513,共9页
为了研究固相转换器内部流体的流动状态,将动态退火系数的模拟退火算法与基于改进的状态更新的随机重建方法相结合,提出一种对固相转换器这类多孔介质进行软件重建的三维随机重建策略.首先对显微CT采集得到的多孔介质图像进行处理,得到... 为了研究固相转换器内部流体的流动状态,将动态退火系数的模拟退火算法与基于改进的状态更新的随机重建方法相结合,提出一种对固相转换器这类多孔介质进行软件重建的三维随机重建策略.首先对显微CT采集得到的多孔介质图像进行处理,得到基于孔隙相与固体相的二值化图像,并将其作为参考模型;然后在保持多孔介质孔隙率不变的前提下对多孔介质进行重建,实现了对其采样、图像处理与重建的过程.实验结果表明,该策略可以提升重建速度与渗透率的精度,重建模型与参考模型的两点相关函数与孔隙分形维数有很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加速度计 多孔介质 孔隙率 两点相关函数 模拟退火 格子玻尔兹曼方法 孔隙分形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求实、开拓、进取,提供更多、更精良的惯性器件
10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1997年第2期55-55,共1页
求实、开拓、进取,提供更多、更精良的惯性器件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第八O三研究所,已有四十年惯性技术科研及产品研制的历史。四十年来,不但研制出众多类型的惯性器件,建立了具有先进技术、设备及生产手段的光纤陀螺国家实验室,惯... 求实、开拓、进取,提供更多、更精良的惯性器件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第八O三研究所,已有四十年惯性技术科研及产品研制的历史。四十年来,不但研制出众多类型的惯性器件,建立了具有先进技术、设备及生产手段的光纤陀螺国家实验室,惯性器件实验室,环模实验室,惯性器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器件 速率陀螺 角加速度计 惯性技术 光纤陀螺 框架式 电子磁罗盘 光学探测器 捷联系统 实验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