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矩角控制的永磁同步电动机位置控制系统 被引量:7
1
作者 董砚 孙鹤旭 +1 位作者 包致远 王炜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6-91,共6页
从直接转矩和矢量控制的优缺点分析入手,提出了以矩角为核心的控制策略,分析了电机的矩角特性和定位特性。在矩角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了永磁同步电动机的位置控制方案,并用仿真和实验曲线证明其定位性能。此外,为避免三相电流控制时的相互... 从直接转矩和矢量控制的优缺点分析入手,提出了以矩角为核心的控制策略,分析了电机的矩角特性和定位特性。在矩角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了永磁同步电动机的位置控制方案,并用仿真和实验曲线证明其定位性能。此外,为避免三相电流控制时的相互影响,本文以电流矢量作为直接控制对象,通过预测下一时刻电流误差大小,选取适当电压矢量,从而减小了电流波动,获得很好的电流跟踪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动机 控制 位置控制 电流跟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型ADRC的永磁同步电机转子位置角控制方法 被引量:28
2
作者 刘丙友 竺长安 +1 位作者 郭兴众 孟一博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4-33,共10页
为了实现永磁同步电机(PMSM)转子位置角的快速、精确控制,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型自抗扰控制技术(ADRC)的新型位置角控制策略。首先设计一个原点周围平滑性和连续性更好的新型非线性函数。基于该非线性函数设计了转子位置角控制系统的改进... 为了实现永磁同步电机(PMSM)转子位置角的快速、精确控制,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型自抗扰控制技术(ADRC)的新型位置角控制策略。首先设计一个原点周围平滑性和连续性更好的新型非线性函数。基于该非线性函数设计了转子位置角控制系统的改进型扩张状态观测器(ESO)和改进型非线性误差反馈控制律(NLSEF)。改进型ESO用来观测位置角控制系统的内部状态和扩张状态,扩张状态由非线性因素、内部模型不确定性和外部扰动组成。改进型NLSEF用来抑制残余误差,提供最优位置控制律。最后对基于改进型ADRC的PMSM位置角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在PMSM位置角控制中,改进型ADRC比传统控制策略具有更好的抗干扰能力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型自抗扰控制 转子位置控制 非线性函数 永磁同步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接触球轴承沟位置误差分析及控制 被引量:4
3
作者 张振强 杨浩亮 +2 位作者 朱川峰 刘胜超 焦春照 《轴承》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6-28,共3页
从角接触球轴承的生产实际出发,分析了影响轴承沟位置尺寸的主要工艺因素,结合设计理论分析了沟位置尺寸偏差对轴承凸出量、装配高、径向游隙、轴向游隙、角度游隙和原始接触角等方面的影响,最后给出了保证轴承沟位置尺寸精度的有效工... 从角接触球轴承的生产实际出发,分析了影响轴承沟位置尺寸的主要工艺因素,结合设计理论分析了沟位置尺寸偏差对轴承凸出量、装配高、径向游隙、轴向游隙、角度游隙和原始接触角等方面的影响,最后给出了保证轴承沟位置尺寸精度的有效工艺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球轴承 位置 误差分析 控制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导向钻井偏心重力稳定平台角位置控制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霍爱清 王伟 汪跃龙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196-201,共6页
研究了旋转导向钻井偏心重力稳定平台的系统结构和平台位置控制的基本方法。利用偏心重力稳定平台的初始角位置始终稳定的特点,依靠电机驱动改变稳定平台的转角,以跟踪给定的工具面角。设计了工具面角位置控制的硬件电路,由DSPIC30F401... 研究了旋转导向钻井偏心重力稳定平台的系统结构和平台位置控制的基本方法。利用偏心重力稳定平台的初始角位置始终稳定的特点,依靠电机驱动改变稳定平台的转角,以跟踪给定的工具面角。设计了工具面角位置控制的硬件电路,由DSPIC30F4011芯片、正交编码器以及电机组成控制回路,通过芯片的QEI模块对电机的角位置进行检测,通过程序控制电机的正转、反转及停转实现对角度位置的跟踪控制。设计了相应软件程序并实现了对稳定平台角位置的控制。模拟实验证明所设计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的正确性,实现了对偏心重力稳定平台的角位置跟踪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心重力稳定平台 位置控制 DSPIC30F4011 正交编码器 QE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电机角位置控制实验开发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宁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81-183,共3页
为配合高校学生实验教学,设计了直流电机角位置测量与控制实验系统。该系统基于单片机,采用数字PID控制算法实现对直流电机角位置控制,并采用软件技术实现对PID控制参数的智能化整定。系统具有良好的交互功能,能实时显示当前直流电机角... 为配合高校学生实验教学,设计了直流电机角位置测量与控制实验系统。该系统基于单片机,采用数字PID控制算法实现对直流电机角位置控制,并采用软件技术实现对PID控制参数的智能化整定。系统具有良好的交互功能,能实时显示当前直流电机角位置的变化。经测试,控制系统运行效果良好,该实验系统可用于"自动控制原理"和"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等课程实验教学。并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综合实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PID控制 位置控制 单片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出反馈式神经网络的机械臂轨迹跟踪控制
6
作者 倪元相 刘芳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3-101,共9页
为提高干扰场景下机械臂运动轨迹的跟踪控制精度,提出了基于输出反馈和人工神经网络(ANN)的自适应机械臂控制方案.通过3-DOF机械臂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建模,推导出基于角位置信息的控制策略,其中考虑到了参数不确定性和动力模型误差,提高... 为提高干扰场景下机械臂运动轨迹的跟踪控制精度,提出了基于输出反馈和人工神经网络(ANN)的自适应机械臂控制方案.通过3-DOF机械臂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建模,推导出基于角位置信息的控制策略,其中考虑到了参数不确定性和动力模型误差,提高机械臂对未知干扰的鲁棒性.使用以B样条函数(B-spline)为基函数的ANN,通过基于粒子群优化(PSO)算法的离线训练确定初始控制增益,并通过控制增益的在线更新提供自适应能力,实现跟踪误差和控制成本最小化.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关节空间和笛卡尔空间中均能实现机械臂的准确控制和平滑移动,在有干扰场景下的控制性能显著优于比较方法,适用于激光切割、激光打印等高精度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臂 自适应跟踪控制 人工神经网络 位置 粒子群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型简化磁链法的开关磁阻电机无位置传感器速度控制 被引量:32
7
作者 李珍国 李彩红 +1 位作者 阚志忠 张纯江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2-66,共5页
传统的简化磁链法需要以单相轮流导通和电流斩波控制为前提条件,其中单相轮流导通即在换相角处关断当前相的同时开通下一相的条件使系统的开通和关断角之间存在耦合,不利于在进行无位置传感器速度控制同时实现效率优化或转矩脉动最小化... 传统的简化磁链法需要以单相轮流导通和电流斩波控制为前提条件,其中单相轮流导通即在换相角处关断当前相的同时开通下一相的条件使系统的开通和关断角之间存在耦合,不利于在进行无位置传感器速度控制同时实现效率优化或转矩脉动最小化等要求。为此,本文提出了能够任意给定开通角且其与关断角无关的改进型简化磁链法,并以此搭建了开关磁阻电机(SRM)无位置传感器速度控制系统。所提方法仅需控制系统采取关断角固定和电流斩波控制方式,根据所提的改进型简化磁链法,能够确定关断角位置,并可估算出转速和任意时刻转子位置。最后,所提方法和利用该方法搭建的SRM无位置传感器速度控制系统,通过DSP驱动实验,证明了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磁阻电机 位置传感器速度控制 改进型简化磁链法 可调开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控串联补偿电容器控制角模型及其在静态电压稳定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8
作者 张彦魁 张焰 卢国良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7-22,共6页
提出一个可控串联补偿电容器(TCSC)静态模型,将TCSC基频等值电抗表达为其控制角的显函数并考虑了其自身的功率损耗。将控制角作为状态变量处理,推导了4种典型控制模式下的TCSC牛顿潮流方程并在连续潮流算法中予以实现,并指出恒功率控制... 提出一个可控串联补偿电容器(TCSC)静态模型,将TCSC基频等值电抗表达为其控制角的显函数并考虑了其自身的功率损耗。将控制角作为状态变量处理,推导了4种典型控制模式下的TCSC牛顿潮流方程并在连续潮流算法中予以实现,并指出恒功率控制、恒电流控制和恒相角差控制中所需的控制参考量由系统基本工况下指定线路补偿度的恒阻抗控制获得。用IEEE30母线系统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求解效率及数值稳定性,通过控制角可以方便地获取线路的补偿度。用该模型进行电压稳定分析表明,选择最优的安装位置及合适的控制模式是提高电压稳定性的关键因素。恒阻抗控制对提高电压稳定性的效果是最好的,而不适当的控制模式以及不适当的安装位置则可能导致系统的电压稳定裕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补偿电容器 控制 静态电压稳定 可控 电压稳定性 应用 控制模式 电压稳定裕度 TCSC 阻抗控制 安装位置 恒功率控制 恒电流控制 数值稳定性 静态模型 功率损耗 等值电抗 状态变量 潮流算法 潮流方程 仿真计算 母线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电位置传感器在转角精密定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张伯珩 边川平 +1 位作者 李露瑶 刘国媛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04-507,共4页
本文介绍了光电位置传感器 (Position Sensitive Detectors) PSD的工作原理及在转角精密定位中的应用 .在空间环境 ,要求体积、功耗和重量都很小的条件下 ,采用
关键词 光电位置传感器 零点定位 航天领域 半导体位置探测器 精密定位 旋转机械 位置控制基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平面法在电液位置同步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10
作者 刘乔 易孟林 吴新跃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1期2212-2215,共4页
针对存在非线性和不确定性的电液伺服系统位置同步问题,应用相平面法,对电液同步系统的相平面响应轨迹特性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对变化角的概念。在分析相对变化角特性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相对变化角的Fuzzy-PID复合调节器。仿真结果表... 针对存在非线性和不确定性的电液伺服系统位置同步问题,应用相平面法,对电液同步系统的相平面响应轨迹特性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对变化角的概念。在分析相对变化角特性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相对变化角的Fuzzy-PID复合调节器。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减小同步误差,提高系统的收敛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液位置同步控制 相平面 相对变化 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β角变换的永磁同步电动机混合控制方法
11
作者 尚喆 赵荣祥 牛洪海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208-1211,共4页
为达到永磁同步电动机的高精度控制,抑制转矩脉动,在分析永磁同步电动机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在矢量坐标系下定义了β角并根据电磁转矩方程推导出最大电磁转矩对应的β值.分析了矢量控制下电磁转矩、负载变化与β角的关系.设计了基于β角... 为达到永磁同步电动机的高精度控制,抑制转矩脉动,在分析永磁同步电动机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在矢量坐标系下定义了β角并根据电磁转矩方程推导出最大电磁转矩对应的β值.分析了矢量控制下电磁转矩、负载变化与β角的关系.设计了基于β角观测的混合控制方法,在不同情况下采取频率换向或位置换向的不同控制方式,并设计了过渡控制消除两者切换造成的波动.设定了β角的稳定工作范围,并研究了3种控制方式的切换条件.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根据负载的变化采用不同的控制模式,能够快速响应负载变化并达到较高的控制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动机 混合控制 频率换向 位置换向 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整角机转换模块位置信号的数字化实现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锦园 黄兴城 +1 位作者 刘智力 周云水 《机电工程》 CAS 2011年第8期938-940,共3页
为解决各种位置随动控制系统中位置角度的检测,位置角速度、角加速度的反馈并实现其数字化等问题,将16ZSZ349B-02/4自整角机转换器应用到实际随动控制系统的位置反馈检测中。开展了自整角机转换器的工作原理、转换性能、电路接口的分析... 为解决各种位置随动控制系统中位置角度的检测,位置角速度、角加速度的反馈并实现其数字化等问题,将16ZSZ349B-02/4自整角机转换器应用到实际随动控制系统的位置反馈检测中。开展了自整角机转换器的工作原理、转换性能、电路接口的分析,建立了单片机MSP430Fe427与自整角机转换器之间的电路接口关系,提出了用自整角机转换器将角度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通过单片机对数据实时采集,并对采集的数字信号进行数字滤波,最终实现了位置信号的数字化。研究结果表明:用简易的软件计算代替复杂的硬件设计,节省了成本,提高了产品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整 数字化 位置 随动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分层滑模的塔式起重机防摆与定位控制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丁军 周慧 +2 位作者 叶嵩 郭毓 郭健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5-174,共10页
针对三维空间中呈现二级摆结构的塔式起重机的防摆与定位控制问题,考虑变幅回转联合运行工况,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分层滑模控制方案。首先将塔式起重机系统分为定位子系统、一级摆角子系统和二级摆角子系统,设计了分层滑模控制律;然后设计... 针对三维空间中呈现二级摆结构的塔式起重机的防摆与定位控制问题,考虑变幅回转联合运行工况,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分层滑模控制方案。首先将塔式起重机系统分为定位子系统、一级摆角子系统和二级摆角子系统,设计了分层滑模控制律;然后设计了自适应律,提高了系统对参数的适应性和对外在干扰的抑制性能;最后验证了系统的稳定性并对系统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在受到瞬时扰动时,自适应律可估算出扰动大小,控制器能快速做出反应,调整控制力/力矩以抵消瞬时扰动,使瞬时扰动不对系统的位置以及吊钩和负载的摆角造成明显影响。该文自适应分层滑模控制器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瞬时扰动造成的吊钩和负载的摆动,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控制 分层滑模控制 塔式起重机 防摆 定位 瞬时扰动 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技术位置角的优化策略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昌泽 冯雅茹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1年第6期84-87,92,共5页
为了实现高速情况下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的磁场定向控制策略的进一步优化,以母线电流最小为目标对无位置算法计算所得的电机转子位置进行补偿,针对滑膜观测器的估算位置角误差设计优化策略,通过分析电枢电流与反电动势的关系,推导... 为了实现高速情况下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的磁场定向控制策略的进一步优化,以母线电流最小为目标对无位置算法计算所得的电机转子位置进行补偿,针对滑膜观测器的估算位置角误差设计优化策略,通过分析电枢电流与反电动势的关系,推导出母线电流与位置角的关系,实现基于母线电流的位置优化策略,以提高电机控制效率,最后通过仿真对所研究策略的可行性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母线电流 位置 滑膜观测器 优化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tlab的开关磁阻电机控制系统仿真建模研究 被引量:33
15
作者 纪志成 薛花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015-1021,共7页
在分析开关磁阻电机(SRM)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SRM控制系统仿真建模的新方法。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独立的功能模块,如电机本体模块、速度控制模块、电流控制模块、转角选择模块等,再进行功能模块的有机整合,搭建SRM控制系统的... 在分析开关磁阻电机(SRM)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SRM控制系统仿真建模的新方法。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独立的功能模块,如电机本体模块、速度控制模块、电流控制模块、转角选择模块等,再进行功能模块的有机整合,搭建SRM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系统采用双闭环控制:速度环采用PI控制,电流环采用角位置控制与电流斩波控制相结合的方法,保证了SRM在低速或高速运行时都可获得满意的性能。仿真结果证明了该SRM建模方法的合理性、有效性,为实际电机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调试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磁阻电机(sRM) 仿真建模 MATLAB 位置控制(apc) 电流斩波控制(CC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解法求解EMR系统机器人的服务角 被引量:4
16
作者 黄献龙 梁斌 +1 位作者 陈建新 吴宏鑫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63-67,共5页
在许多应用场合需要知道机器人在可达工作空间范围内作业的适应能力 ,或者说灵活性 ,人们通常以服务角、灵活度、等极值仰角线等作为性能指标。文章首先分析了 EMR系统机器人的结构特点和自由度 ,确定以服务角来衡量系统的灵活性 ;然后 ... 在许多应用场合需要知道机器人在可达工作空间范围内作业的适应能力 ,或者说灵活性 ,人们通常以服务角、灵活度、等极值仰角线等作为性能指标。文章首先分析了 EMR系统机器人的结构特点和自由度 ,确定以服务角来衡量系统的灵活性 ;然后 ,提出了几种求解服务角的方法 ,并详细讨论了如何采用分解法求解服务角。该方法计算量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 机器人 位置控制 分解法 EMR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速横向喷流侧向控制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亚超 阎超 +1 位作者 张翔 孟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73-1079,共7页
为研究来流攻角和喷流位置对横向喷流侧向控制力的影响,通过数值方法模拟了超声速条件下的横向喷流干扰流场,计算得到的壁面沿程压力分布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采用喷流力放大因子和实际作用位置表征喷流侧向控制力的实际作用效果,引入法... 为研究来流攻角和喷流位置对横向喷流侧向控制力的影响,通过数值方法模拟了超声速条件下的横向喷流干扰流场,计算得到的壁面沿程压力分布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采用喷流力放大因子和实际作用位置表征喷流侧向控制力的实际作用效果,引入法向干扰力沿程增加系数来分析弹体表面的压力特征区域对侧向控制力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喷流干扰下,侧向控制力大小不等于喷流设计推力,并带有绕喷流中心位置的低头力矩;低压尾迹区是影响侧向力实际作用效果的决定因素;攻角的增大和喷流位置的后移,分别有助于削弱低压尾迹区的干扰强度和作用范围,从而增强侧向控制力的实际作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向喷流 侧向控制 喷流位置 低压尾迹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旋翼飞行器的反步滑模控制 被引量:17
18
作者 刘春玲 宿峰 王巍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5-60,共6页
针对四旋翼飞行器控制系统存在的建模不精确、控制精度低和鲁棒性差等问题,提出采用反步滑模控制方法控制四旋翼飞行器的姿态及高度。首先在四旋翼飞行器动力学模型基础上改进了姿态及高度的动力学模型,设计了反步滑模控制器。然后采用S... 针对四旋翼飞行器控制系统存在的建模不精确、控制精度低和鲁棒性差等问题,提出采用反步滑模控制方法控制四旋翼飞行器的姿态及高度。首先在四旋翼飞行器动力学模型基础上改进了姿态及高度的动力学模型,设计了反步滑模控制器。然后采用Simlink对所设计的反步滑模控制器进行仿真,并与PID控制方法进行了仿真对比分析。通过对飞行器轨迹跟踪的研究,可知PID控制与反步滑模控制均可使四旋翼飞行器到达指定位置并保持稳定,但反步滑模控制响应时间更短、稳定性高,具有强鲁棒性,验证了文中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旋翼飞行器 反步滑模控制 位置控制 姿态 轨迹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增磁调压转速控制策略 被引量:10
19
作者 成秋良 朱熀秋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1-95,共5页
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存在由多因素引起的转矩脉动,且空载或轻载运行时电流跟踪性能差。基于旋转编码器,给出转子位置角可靠检测方法及转速优化计算公式。通过分析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同时考虑无轴承电机负载效应,提出增磁控制... 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存在由多因素引起的转矩脉动,且空载或轻载运行时电流跟踪性能差。基于旋转编码器,给出转子位置角可靠检测方法及转速优化计算公式。通过分析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同时考虑无轴承电机负载效应,提出增磁控制与电压调节相结合对电机转速进行控制的策略,并给出其优化实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控制策略,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的电机绕组电流脉动程度得到减弱,转速稳定性好、控制精度高,同时可改善其悬浮性能,是一种简捷、有效的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转速控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无轴承电机 电流跟踪 位置检测 转速控制 悬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凸极式永磁无刷直流电机无位置传感型瞬时转矩观测 被引量:10
20
作者 周扬忠 林启星 马俊亭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87-95,11,共9页
电磁转矩的准确观测是实现永磁无刷直流电机(brushless DC motor,BLDCM)直接转矩控制(direct torquecontrol,DTC)的关键。另外,有些BLDCM还具有一定的凸极现象,增加了电磁转矩观测的难度。为此,该文针对凸极式BLDCM-DTC驱动提出一种无... 电磁转矩的准确观测是实现永磁无刷直流电机(brushless DC motor,BLDCM)直接转矩控制(direct torquecontrol,DTC)的关键。另外,有些BLDCM还具有一定的凸极现象,增加了电磁转矩观测的难度。为此,该文针对凸极式BLDCM-DTC驱动提出一种无位置传感器型电磁转矩观测器。该观测器利用BLDCM定子电流状态方程构建一个转子反电动势自适应的定子电流观测器,利用自适应机制推导出转子反电动势辨识值;根据辨识的转子反电动势,采用锁相环输出平稳的转子位置角观测值;基于该观测角,计算出电磁转矩,实现凸极式BLDCM-DTC系统平稳运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观测器观测的电磁转矩与实际值非常接近;无位置传感器DTC系统动态响应迅速,稳态运行平稳,最低运行转速可达33 r/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凸极式永磁无刷直流电机 直接转矩控制 转子位置观测 锁相环 电磁转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