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7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维生素D及二甲双胍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对妊娠结局和视黄醇结合蛋白4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杨翠玲 田俊红 邹远征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16期38-42,共5页
目的分析维生素D与二甲双胍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筛选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20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接受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维生素D治疗... 目的分析维生素D与二甲双胍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筛选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20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接受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维生素D治疗。比较2组糖代谢指标、肾功能、血清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内脂素(visfatin)]及血脂指标[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观察2组妊娠结局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TNF-α、RBP4、visfatin、TC、TG、LDL-C低于对照组,空腹胰岛素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肌酐、24 h尿蛋白总量及血尿素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巨大儿、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以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应用维生素D与二甲双胍共同治疗的效果更好,可维持糖代谢和血脂水平,调节肾功能,稳定RBP4水平,从而改善妊娠结局,并控制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维生素D 二甲双胍 妊娠结局 视黄醇结合蛋白4 血糖 血肌酐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生长停滞特异性蛋白6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关系
2
作者 苏健楠 赵明 +2 位作者 金星 杜永利 李萍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2期76-80,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生长停滞特异性蛋白6(GAS6)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力衰竭(HF)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医院收治的186例AMI合并HF患者,根据随访1年的预后将其分... 目的探讨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生长停滞特异性蛋白6(GAS6)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力衰竭(HF)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医院收治的186例AMI合并HF患者,根据随访1年的预后将其分为预后不良组(61例)和预后良好组(125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两组RBP-4、GAS6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MI合并HF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RBP-4、GAS6水平对AMI合并HF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预后不良组年龄、急性HF占比、N末端前体B型钠尿肽、RBP-4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左室射血分数、GAS6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OR=1.091,95%CI:1.016~1.173)、急性HF(OR=2.468,95%CI:1.030~5.913)、N末端前体B型钠尿肽(OR=1.002,95%CI:1.001~1.003)、RBP-4(OR=1.156,95%CI:1.076~1.242)、左室射血分数(OR=0.829,95%CI:0.725~0.948)、GAS6(OR=0.342,95%CI:0.195~0.599)均为AMI合并HF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血清RBP-4、GAS6水平单独及联合预测AMI合并HF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6、0.790、0.895(P<0.05)。结论血清RBP-4水平升高和GAS6水平降低与AMI合并HF患者预后不良有关,二者联合对AMI合并HF患者预后不良具有良好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视黄醇结合蛋白-4 生长停滞特异性蛋白6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化妆品中视黄醇、视黄醇乙酸酯、视黄醇棕榈酸酯和羟基频哪酮视黄酸酯 被引量:1
3
作者 刘芳芳 黄佳吟 +3 位作者 梁文福 闵曼 付强 冯敬宾 《化学世界》 CAS 2024年第2期111-116,共6页
建立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化妆品中视黄醇、视黄醇乙酸酯、视黄醇棕榈酸酯及羟基频哪酮视黄酸酯的方法。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1.5 mL/min条件下,采用色谱柱Wondasil C18 Superb(4.6 mm×250 mm,5μm)分离,分别在325和35... 建立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化妆品中视黄醇、视黄醇乙酸酯、视黄醇棕榈酸酯及羟基频哪酮视黄酸酯的方法。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1.5 mL/min条件下,采用色谱柱Wondasil C18 Superb(4.6 mm×250 mm,5μm)分离,分别在325和358 nm波长下检测,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分析,并对提取方法、流动相等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不添加四氢呋喃提取样品对含量检测结果无影响;以甲醇为提取液、甲醇-水为流动相,视黄醇、视黄醇乙酸酯和羟基频哪酮视黄酸酯3种化合物在0.02~50.0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视黄醇棕榈酸酯在0.20~50.0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2))>0.999;视黄醇、视黄醇乙酸酯、视黄醇棕榈酸酯和羟基频哪酮视黄酸酯的检出限分别为0.01、0.01、0.04和0.01 mg/L,定量限分别为0.02、0.02、0.10和0.02 mg/L;视黄醇、视黄醇乙酸酯和羟基频哪酮视黄酸酯3种化合物在50.00、20.00、0.02 mg/L三个不同水平质量浓度的加标提取回收率为89.06%~104.30%,精密度为3.45%~3.95%;视黄醇棕榈酸酯在50.00、20.00、0.20 mg/L三个不同水平质量浓度的加标提取回收率为91.66%~103.25%,精密度为3.61%~3.69%。该方法快速、简单、准确,适用于化妆品中视黄醇、视黄醇乙酸酯、视黄醇棕榈酸酯和羟基频哪酮视黄酸酯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妆品 高效液相色谱法 视黄醇及其衍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黄醇结合蛋白测定在新生儿补充维生素A中的应用研究
4
作者 余庆 卢文青 余露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8期1684-1686,共3页
目的:探究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 binding protein,RBP)测定在新生儿补充维生素A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遴选2019.6至2023.12入住我院新生儿、早产儿病房的新生儿纳入研究,依照胎龄不同将28~32 w分为A组,33~36 w为B组,37~42 w为C组,每组... 目的:探究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 binding protein,RBP)测定在新生儿补充维生素A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遴选2019.6至2023.12入住我院新生儿、早产儿病房的新生儿纳入研究,依照胎龄不同将28~32 w分为A组,33~36 w为B组,37~42 w为C组,每组均40例,入院后每日给予维生素A。对比不同胎龄儿在补充维生素A前RBP测定值,分析RBP水平与胎龄关系;三组胎儿补充维生素A前后,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RBP水平变化情况,分析其与补充维生素A的关系。结果:不同胎龄胎儿RBP水平与胎龄呈正相关(r=0.224,P<0.05);治疗前,三组胎儿RBP水平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胎儿RBP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A组胎儿RBP水平变化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RBP水平与补充维生素A呈正相关(r=0.286,P<0.05)。结论:RBP水平与胎龄有一定相关性,RBP测定有助于确定新生儿维生素A水平,可用于临床补充维生素A疗效评价标准,且胎龄小,补充维生素A的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维生素A 视黄醇结合蛋白 胎龄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克多因和2'-岩藻糖基乳糖组合物修复视黄醇对皮肤刺激性的分析
5
作者 张亚 孙欣 王瑞妍 《上海轻工业》 2024年第3期168-170,共3页
将视黄醇添加在护肤品中可以起到抗皱、抗衰老和祛痘等功效,但是很多皮肤耐受性弱的消费者在涂抹完这类产品之后会出现刺痛、红斑、灼烧和过敏等刺激反应,导致视黄醇在护肤品中的应用受到了限制。为了修复由视黄醇造成的皮肤屏障受损,... 将视黄醇添加在护肤品中可以起到抗皱、抗衰老和祛痘等功效,但是很多皮肤耐受性弱的消费者在涂抹完这类产品之后会出现刺痛、红斑、灼烧和过敏等刺激反应,导致视黄醇在护肤品中的应用受到了限制。为了修复由视黄醇造成的皮肤屏障受损,文章创新性地将加入不同比例的依克多因和2'-岩藻糖基乳糖的视黄醇乳液对受试者造模,通过测定损伤皮肤经皮水分散失值(TEWL)的变化情况来评价修复效果。最终得到结论,依克多因和2'-岩藻糖基乳糖的质量比为0.1~15∶1时,对视黄醇造成的皮肤屏障损伤的修复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黄醇 依克多因 2'-岩藻糖基乳糖 皮肤屏障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与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 被引量:19
6
作者 孙亚威 尚可 +3 位作者 刘冬青 郭建政 杨慧 姜海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4-146,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及代谢综合征(MS)的相关性及作用机制。方法将108例T2DM患者根据有无合并MS分为T2DM合并MS组(MS组,57例)和T2DM不合并MS组(NMS组,51例),同时按照RBP4水平差距的三分位法将所有... 目的探讨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及代谢综合征(MS)的相关性及作用机制。方法将108例T2DM患者根据有无合并MS分为T2DM合并MS组(MS组,57例)和T2DM不合并MS组(NMS组,51例),同时按照RBP4水平差距的三分位法将所有患者分为A、B、C 3组,另选择健康体检者37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的血脂、空腹血糖(FPG)等生化指标和RBP4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NMS组和MS组的收缩压、舒张压、TG、LDL、FPG、RBP4显著升高,HDL降低(P<0.05);与A组和B组比较,C组的TG、腰围和大血管并发症明显升高(P<0.05,P<0.01);Pearson分析显示,RBP4与体质量指数(BMI)、腰围、收缩压、舒张压、FPG、TG呈正相关,与HDL呈负相关。logistic分析显示,RBP4、BMI、腰围、FPG、TG、TC是MS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RBP4在T2DM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并促进MS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黄醇结合蛋白质类 糖尿病 2型 代谢疾病 血脂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和视黄醇结合蛋白4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黄漓莉 于健 +4 位作者 周素娴 王莉 彭鹰 刘晓玲 荀靖琼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44-246,共3页
目的检测并分析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及视黄醇结合蛋白4(retinol binding protein 4,RBP4)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关系,以探讨对特定人群DR的诊断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6月到2015年6月桂林医学院附属... 目的检测并分析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及视黄醇结合蛋白4(retinol binding protein 4,RBP4)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关系,以探讨对特定人群DR的诊断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6月到2015年6月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所有患者进行眼底检查必要时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根据眼底情况分为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组、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组,以及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diabetic retinopathy,NDR)组;检测各组空腹血糖(fasting postprandial glucose,FPG)、餐后2h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glucose,2h P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 A1c)、血脂、Hcy、RBP4水平。结果 PDR组的Hcy(17.60±4.47)μmol·L^(-1)、RBP4(16.32±3.57)μg·m L^(-1)及NPDR组的Hcy(13.01±2.80)μmol·L^(-1)、RBP4(12.25±2.45)μg·m L^(-1)水平明显高于NDR组的Hcy(6.99±2.33)μmol·L^(-1)、RBP4(8.89±1.90)μg·m L^(-1),且随着DR病情的进展逐渐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PDR组病程、2h PG、Hb A1c、TG、LDL-C、Hcy、RBP4水平明显高于NPDR组、NDR组(均为P<0.05)。相关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的RBP4与病程、年龄、Hb A1c、FPG、2h PG、TC、TG、LDL-C、Hcy呈显著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对DR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Hb A1c、RBP4、Hcy是影响DR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测定Hcy及RBP4可及早发现DR,为早期筛查及治疗提供一定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网膜病变 同型半胱氨酸 视黄醇结合蛋白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特殊医学用途婴配食品中视黄醇棕榈酸酯和视黄醇醋酸酯 被引量:6
8
作者 李涛 周艳华 +3 位作者 孙桂芳 杨滔 尹伟成 杨庆懿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1-94,共4页
采用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特殊医学用途婴配食品中视黄醇棕榈酸酯和视黄醇醋酸酯的含量。采用氨基柱(150mm×4.6mm,5.0μm)为色谱柱,流动相:正己烷-25%叔丁基甲醚正己烷(体积比955),等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柱温:30℃;进样量... 采用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特殊医学用途婴配食品中视黄醇棕榈酸酯和视黄醇醋酸酯的含量。采用氨基柱(150mm×4.6mm,5.0μm)为色谱柱,流动相:正己烷-25%叔丁基甲醚正己烷(体积比955),等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柱温:30℃;进样量:50μL;紫外检测器波长:325nm。结果表明:视黄醇棕榈酸酯保留时间为3.5min,视黄醇醋酸酯保留时间为6.0min,在0.05~10.0μg/mL呈线性相关(R2=0.999 9),检出限分别为2.0,2.5μg/100g。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中视黄醇棕榈酸酯含量为0.0~817.0μg/100g,精密度为0.9%~9.4%,视黄醇醋酸酯含量为0.0~8 683.0μg/100g,精密度为3.3%~6.3%,不同添加浓度回收率为81.0%~90.0%。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精密度高,分离度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医学用途婴配食品 视黄醇棕榈酸酯 视黄醇醋酸酯 检测 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视黄醇结合蛋白、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15
9
作者 黄振国 王绵 +1 位作者 刘品力 葛秀兰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3-85,共3页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小管损伤标志物尿视黄醇结合蛋白 (RBP)、N 乙酰 β D 葡萄糖苷酶(NAG)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方法测定 79例 2型糖尿病患者尿RBP的含量 ,用比色法测定尿NAG的含量 ,并用多元回归分析糖尿病...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小管损伤标志物尿视黄醇结合蛋白 (RBP)、N 乙酰 β D 葡萄糖苷酶(NAG)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方法测定 79例 2型糖尿病患者尿RBP的含量 ,用比色法测定尿NAG的含量 ,并用多元回归分析糖尿病患者尿RBP、NAG水平与病程、年龄、血糖、血脂、血肌酐及尿白蛋白 (Alb)之间的关系。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尿RBP、NAG排出增多 ,其升高的阳性率分别为 5 0 .6 %、5 8.2 % ,尿Alb增高的阳性率为36 .8% ,尿β2 微球蛋白 (β2 M)升高者占 30 .4 % ,尿RBP、NAG与糖化血红蛋白 (HbA1c)、尿Alb、血肌酐及血脂呈正相关 ,与年龄、病程、体重指数及血压无关。结论 糖尿病肾病早期既存在肾小球亦存在肾小管功能损伤 ,甚至在有些患者 ,肾小管功能损害早于肾小球。对糖尿病患者应重视肾小管功能损伤 ,早期控制糖尿病的糖、脂代谢紊乱 ,保护肾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苷水解酶类 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 尿视黄醇结合蛋白 早期糖尿病肾病 诊断 2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7
10
作者 马钧 黄翠兰 +6 位作者 徐卫东 陈蕾 金一 王煜芳 许华英 沙敏 吴元健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7期1-4,共4页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大血管病变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将106例T2DM患者分为合并大血管病变组58例、未合并大血管病变组48例,选择体检健康者52例作为正常对照组。用免疫比浊法检测三组血清RBP...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大血管病变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将106例T2DM患者分为合并大血管病变组58例、未合并大血管病变组48例,选择体检健康者52例作为正常对照组。用免疫比浊法检测三组血清RBP,按血清RBP水平将T2DM患者分为RBP低水平(RBP≤35 mg/L)组53例、RBP高水平(RBP>35 mg/L)组53例;生化分析仪检测空腹血糖(FPG)、尿酸(UA)、TG、TC、HDL-C、LDL-C、载脂蛋白AⅠ(apo AⅠ)、载脂蛋白B(apo B)、脂蛋白(a)[Lp(a)]、同型半胱氨酸(HCY);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糖化血红白蛋白(Hb A1C);化学发光法检测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Pearson相关分析RBP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T2DM大血管病变的影响因素;比较调脂前后T2DM合并大血管病变患者血清RBP水平变化。结果合并大血管病变组患者血清RBP水平高于未合并大血管病变组及正常对照组(P均<0.05);RBP高水平组年龄、病程、BMI、SBP、FPG、FINS、HOMA-IR、Hb A1c、TG、apo B、Lp(a)、LDL-C、UA及HCY与低水平组比较均升高(P均<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T2DM大血管病变组血清RBP水平与BMI、病程、SBP、FINS、HOMA-IR、apo B、LDL-C、TG、UA、HCY呈正相关(r分别为0.46、0.38、0.41、0.44、0.36、0.40、0.38、0.62、0.80、0.65,P均<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RBP、HCY、Lp(a)、LDL-C是T2DM患者大血管病变的影响因素(OR分别为1.086、1.119、1.514、1.178、3.105,P均<0.05)。T2DM大血管病变患者调脂后血清RBP水平低于调脂前(P<0.05)。结论 T2DMA大血管病变患者血清RBP水平升高,其可能通过导致IR、血脂紊乱等引发或加重T2DM患者大血管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视黄醇结合蛋白 大血管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及转铁蛋白在胃癌术后肠外营养支持中的意义 被引量:33
11
作者 刘慧琳 张丹 +1 位作者 邓祥竹 伦立民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5期113-116,共4页
目的研究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转铁蛋白(TRF)在胃癌术后患者肠外营养支持中的营养监测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胃肠外科行胃癌手术的患者80例,所有患者于胃癌手术后第1天开... 目的研究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转铁蛋白(TRF)在胃癌术后患者肠外营养支持中的营养监测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胃肠外科行胃癌手术的患者80例,所有患者于胃癌手术后第1天开始全肠外营养支持(≥5 d)。分别收集入院常规检查时(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6天的血清标本,并检测血清ALB、PA、RBP以及TRF水平的变化。结果 (1)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6天,血清ALB、PA、RBP以及TRF的浓度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2)术后第1天,血清ALB、PA、RBP以及TRF较术前均下降,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3)术后第6天,血清ALB、PA、RBP以及TRF较手术后第1天均升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4)术后第6天,PA、RBP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B、TRF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ALB、PA、RBP以及TRF可以反映患者营养状况,对胃癌术后患者应用肠外营养支持有一定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蛋白 前白蛋白 视黄醇结合蛋白 转铁蛋白 全肠外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浆视黄醇结合蛋白与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翰卿 牛冬梅 +1 位作者 吴嘉 汪俊军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96-198,共3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binding protein,RBP)水平与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LDL)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分别采用免疫比浊法、ELISA法测定59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binding protein,RBP)水平与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LDL)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分别采用免疫比浊法、ELISA法测定59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62例稳定性冠心病(stabl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SCAD)患者和66例健康人(对照组)血浆RBP及ox-LDL水平。结果 ACS、SCAD患者RBP、ox-LD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ACS组ox-LDL水平高于SCAD组(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血浆RBP分别与ox-LDL(r=0.312,P=0.001)和三酰甘油(TG)(r=0.251,P=0.006)水平呈正相关;ox-LDL分别与总胆固醇(TC)、TG、LDL-C相关。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冠心病患者血浆中RBP(β=0.260,P=0.018)、TG(β=0.496,P=0.000)及HDL-C(β=0.286,P=0.007)共同决定37.9%的ox-LDL水平变化。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浆RBP与ox-LDL水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黄醇结合蛋白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血脂 动脉粥样硬化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诊断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浆内脂素及视黄醇结合蛋白4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慧慧 闫晓光 +2 位作者 马佳妮 张海军 孙哲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33期98-101,共4页
目的 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者血浆内脂素(Visfatin)和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表达水平、两者相关性及其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2014年8月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 目的 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者血浆内脂素(Visfatin)和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表达水平、两者相关性及其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2014年8月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就诊的新诊断T2DM合并NAFLD患者50例(T2DM合并NAFLD组)、不伴脂肪肝的T2DM患者30例(T2DM组)、单纯NAFLD患者(NAFLD组)及正常体检者(NC组)各30例为研究对象。测定各组空腹血糖、血脂、空腹血浆胰岛素、Visfatin和RBP4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探讨Visfatin和RBP4与HOMA-IR、HOMA-β、三酰甘油(TG)、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的相关性。结果 1T2DM合并NAFLD组血浆Visfatin及RBP4水平均显著高于NC组(P〈0.05)。T2DM合并NAFLD组、T2DM组、NAFLD组Visfatin、RBP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相关性分析显示,Visfatin与TG(r=0.472,P〈0.05)、BMI(r=0.221,P〈0.01)、HOMA-IR(r=0.369,P〈0.01)呈正相关,与ISI(r=-0.276,P〈0.01)和HOMA-β(r=-0.470,P〈0.01)呈负相关;RBP4与TG(r=0.411,P〈0.01)、BMI(r=0.217,P〈0.01)、HOMA-IR(r=0.361,P〈0.01)呈正相关,与ISI(r=-0.271,P〈0.01)和HOMA-β(r=-0.469,P〈0.01)呈负相关。3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RBP4为影响Visfatin最显著因素,常数项为零;Visfatin、TG为影响RBP4的最显著因素,常数项为0.216。结论 血浆Visfatin水平的升高,可能与拮抗体内导致IR的因素、改善ISI、调节血脂代谢等作用有关。RBP4水平升高可能参与了IR及T2DM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非酒精性脂肪肝 内脂素 视黄醇结合蛋白4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黄醇结合蛋白4及超敏C反应蛋白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丹玲 孟令宇 +5 位作者 蒲志杰 许颖 韩然旗 吴俊艳 王冬梅 张景义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6期57-59,共3页
目的探讨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方法选取119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是否合并DR及病变的严重程度分为3组,其中无视网膜病变组(NDR组)56例、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SDR组... 目的探讨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方法选取119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是否合并DR及病变的严重程度分为3组,其中无视网膜病变组(NDR组)56例、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SDR组)31例、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PDR组)32例,选择5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NDM组)。所有受试者均测定RBP4、hs-CRP,并测定OCTT及胰岛素释放试验、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及生化指标。结果 NDR组、SDR组、PDR组血清RBP4、hs-CRP水平显著高于NDM组(P<0.01)。血清RBP4与hs-CRP浓度呈正相关(r=0.638,P<0.01)。Logisitic回归分析示血清RBP4、hs-CRP是DR的危险因素。结论血清RBP4、hs-CRP浓度在DR患者中显著升高,两者水平变化与DR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黄醇结合蛋白4 超敏C反应蛋白 2型糖尿病 糖尿病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黄醇结合蛋白与β2微球蛋白联合检测对早期急性肾损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9
15
作者 王乐 韩继斌 +1 位作者 高小娟 刘虹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7期64-67,共4页
目的探讨视黄醇结合蛋白(RBP)与β_(2)微球蛋白(β_(2)-MG)联合检测对早期急性肾损伤(AK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AKI患者130例,非AKI患者128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肌酐、RBP、β_(2)-MG。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 目的探讨视黄醇结合蛋白(RBP)与β_(2)微球蛋白(β_(2)-MG)联合检测对早期急性肾损伤(AK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AKI患者130例,非AKI患者128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肌酐、RBP、β_(2)-MG。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评价血清RBP、β_(2)-MG对早期AKI的诊断价值。结果两组性别、年龄、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非AKI组比较,AKI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评分、利尿剂使用率、脓毒症发生率、肾脏替代治疗率、病死率高,ICU住院时间长,尿酸、胱抑素、α1微球蛋白、白细胞计数高,血清碳酸氢盐水平低(P均<0.05)。入住ICU第1~7天AKI组血清肌酐、RBP、β_(2)-MG水平高于非AKI组(P均<0.05)。且AKI组入住ICU第1~3天血清肌酐、RBP、β_(2)-MG水平升高,入住ICU第1天血清RBP水平即达峰值,第3天血清肌酐、β_(2)-MG水平达峰值。入住ICU第1天,RBP与β_(2)-MG联合诊断AKI的曲线下面积大于血清肌酐(P均<0.05);入住ICU第2天,血清肌酐、RBP、β_(2)-MG诊断AKI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7、0.596、0.638,诊断价值均偏低。入住ICU第3天,RBP与β_(2)-MG联合诊断AKI的曲线下面积高于血清肌酐、RBP、β_(2)-MG单独诊断,且灵敏度高(P均<0.05)。结论血清RBP与β_(2)-MG联合诊断早期AKI的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视黄醇结合蛋白 β_(2)微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视黄醇结合蛋白的增龄变化 被引量:5
16
作者 曹萍 李睿 +1 位作者 沈丹 钟亚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36-339,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onl binding protein 4,RBP4)水平的增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将275例高血压患者分为单纯高血压组(148例)及合并糖尿病组(127例),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3组血浆RBP4水平的变化...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onl binding protein 4,RBP4)水平的增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将275例高血压患者分为单纯高血压组(148例)及合并糖尿病组(127例),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3组血浆RBP4水平的变化,了解血压、血脂、体重指数等对血浆RBP4水平的影响。分析高血压患者增龄变化对血浆RBP4水平的影响。结果单纯高血压组和合并糖尿病组患者血浆RBP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纯高血压组与合并糖尿病组患者血浆RBP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浆RBP4与TG、LDL-C呈正相关(r=0.347,r=0.229,P<0.01)。高血压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加,血浆RBP4水平有逐渐降低的趋势。年龄与RBP4、臀围、体重、体重指数、舒张压、平均动脉压、TG、LDL-C呈负相关(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与糖尿病患者一样,体内存在与RBP4水平增高相关的胰岛素抵抗。而老年高血压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血浆RBP4水平逐渐降低,推测胰岛素抵抗因素在中青年高血压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所占的地位较老年人更加明显和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视黄醇结合蛋白质类 年龄因素 糖尿病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视黄醇结合蛋白与高血压患者的早期肾损害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小玲 邵凤民 +1 位作者 陈晖 程银桢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4期11-12,共2页
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83例高血压患者的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同时测定尿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尿微量白蛋白(MALB)及β2微球蛋白(β2-MG)。结果发现高血压患者尿RBP均较正常对照组高,并随病期的... 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83例高血压患者的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同时测定尿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尿微量白蛋白(MALB)及β2微球蛋白(β2-MG)。结果发现高血压患者尿RBP均较正常对照组高,并随病期的延长有逐渐增高的趋势。尿RBP与MALB、NAG、β2-MG呈正相关。提示在高血压早期阶段,肾小管功能会受到损害,尿RBP可作为诊断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黄醇结合蛋白 高血压 肾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4及血浆结合珠蛋白水平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李宇林 彭军 +1 位作者 文俊杰 郭俊林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7年第11期850-853,共4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及血浆结合珠蛋白(Hp)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广安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的CHD患者140例作为CHD组,另...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及血浆结合珠蛋白(Hp)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广安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的CHD患者140例作为CHD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非CHD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将CHD组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分为3个亚组:急性心肌梗死(AMI)组(n=38)、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n=62)和稳定型心绞痛(SAP)组(n=40)。依据病变支数分为3个亚组:单支病变组(n=27)、双支病变组(n=54)和三支病变组(n=59)。检测各组患者的血清hs-CRP、RBP4、Gensini评分及血浆Hp水平,并分析各指标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依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和x^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法。结果 CHD组患者的血清hs-CRP[(7.29±3.65)vs(2.84±1.16)mg/L]、RBP4[(49.64±8.32)vs(42.07±5.51)ng/ml]及血浆Hp[(95.26±19.14)vs(70.13±16.33)mg/L]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MI亚组患者的血清hs-CRP、RBP4、Gensini评分及血浆Hp水平均显著高于SAP亚组和UAP亚组患者(P<0.05);UAP亚组患者的血清hs-CRP、RBP4、Gensini评分及血浆Hp水平均显著高于SAP亚组患者(P<0.05)。三支病变亚组患者的血清hs-CRP、RBP4、Gensini评分及血浆Hp水平均显著高于双支病变和单支比病变亚组患者(P<0.05);双支病变亚组患者的血清hs-CRP、RBP4、Gensini评分及血浆Hp水平均显著高于单支病变亚组患者(P<0.05)。CHD患者的Gensini评分与血清hs-CRP(r=0.619)、RBP4(r=0.554)及血浆Hp(r=0.592)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CHD患者血清hs-CRP、RBP4及血浆Hp水平显著升高,且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C反应蛋白质 视黄醇结合蛋白质类 结合珠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黄醇结合蛋白检测在临床上的应用 被引量:12
19
作者 郑红 李旭东 徐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9期32-34,共3页
关键词 临床应用 视黄醇结合蛋白 临床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黄醇结合蛋白4与胰岛素抵抗及2型糖尿病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0
作者 孙玉秀 鲁云霞 +3 位作者 王朝红 王亚群 童克婷 朱健生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12期87-89,93,共4页
近年来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对糖尿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肥胖是胰岛素抵抗(IR)和2型糖尿病(T2DM)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发现,脂肪组织不仅是能量储存器官,还可以分泌多种脂肪因子,包括肿瘤坏死因... 近年来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对糖尿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肥胖是胰岛素抵抗(IR)和2型糖尿病(T2DM)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发现,脂肪组织不仅是能量储存器官,还可以分泌多种脂肪因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脂联素、白介素6、抵抗素、瘦素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视黄醇结合蛋白4 胰岛素抵抗 肥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