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沉默视黄酸核受体α损伤大鼠原代海马神经元的钙兴奋性 被引量:1
1
作者 江伟 喻琴 +8 位作者 龚敏 毕扬 张赟 陈立 瞿平 魏小平 刘友学 陈洁 李廷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76-980,964,共6页
目的:了解视黄酸核受体α(RARα)对大鼠神经元功能的必要性。方法:采用组织消化原代贴壁法分离培养大鼠原代海马神经元,利用腺病毒载体特异沉默RARα;利用Real-Time PCR分析沉默RARα对神经元视黄酸(RA)信号各受体以及神经细胞标志物的... 目的:了解视黄酸核受体α(RARα)对大鼠神经元功能的必要性。方法:采用组织消化原代贴壁法分离培养大鼠原代海马神经元,利用腺病毒载体特异沉默RARα;利用Real-Time PCR分析沉默RARα对神经元视黄酸(RA)信号各受体以及神经细胞标志物的影响;利用活细胞钙影像分析沉默RARα对神经元钙兴奋性的影响。结果:免疫荧光显示,分离培养的细胞90%表达神经元标志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腺病毒转染效率可达80%。PCR结果显示,RARα沉默后RARα表达降低75%(P<0.01),其他受体均显著降低(P<0.01),但RARβ显著上调(P<0.05)。活细胞钙影像显示,沉默组钙兴奋性显著降低(P<0.05),全反式视黄酸(ATRA)预处理24h能显著增强钙兴奋性(P<0.01)。结论:RARα的缺失能显著降低原代海马神经元的神经元标志物NSE的表达,并显著损伤神经元的钙兴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代海马神经元 视黄酸 视黄酸核受体α 钙兴奋性 基因沉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视网膜中视黄酸转运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黄佳 瞿小妹 褚仁远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06-1010,共5页
目的了解视黄醇(RA)转运系统在豚鼠近视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2周龄英国短毛豚鼠48只,随机分为形觉剥夺组(n=24)和正常对照组(n=24)。形觉剥夺组随机取1只眼,用白色半透明眼罩遮盖形成形觉剥夺,遮盖时间为2周,干预前后均采用睫状肌麻... 目的了解视黄醇(RA)转运系统在豚鼠近视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2周龄英国短毛豚鼠48只,随机分为形觉剥夺组(n=24)和正常对照组(n=24)。形觉剥夺组随机取1只眼,用白色半透明眼罩遮盖形成形觉剥夺,遮盖时间为2周,干预前后均采用睫状肌麻痹后带状光检影法测定其屈光不正状态,用CinescanA/B型超声仪测定玻璃体腔深度和眼轴长度。处死后取视网膜,用HPLC法测定视网膜中的RA水平,Westernblot法定量检测视网膜中视黄酸结合蛋白-Ⅰ(CRABP-Ⅰ)和视黄酸核受体-β(RAR-β)的蛋白水平,并用Real-timePCR法测定其mRNA水平。结果形觉剥夺后模型眼的等效球镜为(-3.82±0.13)D,对照眼为(1.99±0.5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76,P<0.01);形觉剥夺组眼轴长度为(8.346±0.047)mm,对照组眼轴长度为(7.888±0.042)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43,P<0.05)。形觉剥夺组视网膜RA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34,P<0.01);模型眼视网膜中CRABP-Ⅰ和RAR-β的含量较对照组均提高(P<0.05)。结论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眼视网膜中RA转运系统水平显著上升,RA可能是近视发展的信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黄酸转运系统 形觉剥夺性近视 视黄酸结合蛋白-Ⅰ 视黄酸核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肺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徐迎雪 迟永良 +5 位作者 伊晓倩 刘改红 张栋斌 季加富 司尚坤 苏帆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3-79,共7页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大鼠失血性休克(HS)致肺损伤的影响并探讨潜在机制。方法选择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36只,16~17周龄,体重400~6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三组:假手术组(SH组)、失血性休克组(HS组)和参附注射液组(SF组),每组1...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大鼠失血性休克(HS)致肺损伤的影响并探讨潜在机制。方法选择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36只,16~17周龄,体重400~6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三组:假手术组(SH组)、失血性休克组(HS组)和参附注射液组(SF组),每组12只。SH组麻醉后仅分离出右股静脉和股动脉,不行动静脉置管,HS组和SF组制备HS大鼠模型。HS组经静脉导管进行液体复苏,复苏液为所失自体血加1.5倍失血量的复方氯化钠注射液与生理盐水10 ml/kg,SF组复苏液为所失自体血加1.5倍失血量的复方氯化钠注射液与参附注射液10 ml/kg,灌注时间约60 min。于术后24、48 h随机处死6只大鼠,取肺组织检测湿重与干重比(W/D),采用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IL-17、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浓度,采用PCR法检测肺组织视黄酸相关孤核受体γt(RORγt)、叉头翼状螺旋转录因子3(Foxp3)、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mRNA表达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RORγt、Foxp3、HIF-1α、水通道蛋白1(AQP1)和AQP5蛋白含量,肺组织行HE染色后在光镜下观察病理学改变并行肺损伤评分。结果与术后24 h比较,术后48 h SF组肺组织W/D、IL-6和IL-17浓度、RORγt和HIF-1αmRNA表达量及蛋白含量、肺损伤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IL-10和TGF-β浓度、Foxp3 mRNA表达量及蛋白含量、AQP1蛋白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与SH组比较,术后24、48 h HS组和SF组W/D、IL-6、IL-17、IL-10和TGF-β浓度、RORγt、Foxp3和HIF-1αmRNA表达量及蛋白含量、肺损伤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AQP1、AQP5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5),光镜下可见肺泡结构破坏,肺泡间质充满大量水肿液,其间浸润着大量炎性细胞。与HS组比较,术后24、48 h SF组W/D、IL-6和IL-17浓度、RORγt和HIF-1αmRNA表达量及蛋白含量、肺损伤评分明显降低(P<0.05),IL-10和TGF-β浓度、Foxp3 mRNA表达量及蛋白含量、AQP1和AQP5蛋白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光镜下可见肺泡结构紊乱改善,水肿程度减轻,炎性细胞数量减少。结论参附注射液可调节促炎因子IL-6、IL-17与抗炎因子IL-10、TGF-β平衡,升高肺组织AQP1、AQP5蛋白含量,降低肺组织W/D和肺损伤评分,减轻HS大鼠肺损伤,机制可能与调节HIF-1α-RORγt/Foxp3平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附注射液 失血性休克 肺损伤 缺氧诱导因子1Α 视黄酸相关孤受体γt 叉头翼状螺旋转录因子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RA和9-cis-RA对缺氧缺糖损伤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江伟 温恩懿 +7 位作者 龚敏 瞿平 毕杨 张赟 魏小平 刘友学 陈洁 李廷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2595-2598,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构型视黄酸[全反式视黄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9顺式视黄酸(9-cis-retinoicacid,9-Cis-RA)]对缺氧缺糖损伤的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且通过何种受体途径作用。方法实验分组为:未刺激组(0μmol/L RA);1、5、10μmol/... 目的探讨不同构型视黄酸[全反式视黄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9顺式视黄酸(9-cis-retinoicacid,9-Cis-RA)]对缺氧缺糖损伤的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且通过何种受体途径作用。方法实验分组为:未刺激组(0μmol/L RA);1、5、10μmol/L,20μmol/L ATRA;1、5、10、20μmol/L9-CisRA。倒置显微镜观察缺氧缺糖损伤前后细胞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研究经不同浓度ATRA和9-Cis-RA刺激的缺氧缺糖损伤PC12细胞凋亡水平。ELISA监测ATRA和9-Cis-RA处理4 h后PC12细胞的LDH释放水平以了解其细胞膜损伤水平的差异。结果 ATRA组细胞凋亡率在1μmol/L浓度时与未刺激组无显著差异(P>0.05),从5μmol/L起随着浓度的增高凋亡率显著增高(P<0.05),在10、20μmol/L浓度组均显著高于相同浓度的9-Cis-RA组(P<0.05)和未刺激组(P<0.05);而9-Cis-RA在20μmol/L组凋亡率低于未刺激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水平在ATRA刺激组从5μmol/L起随浓度的增高而显著性增高(P<0.01),在5、10、20μmol/L浓度均显著高于未刺激组和9-Cis-RA组(P<0.05),而在各浓度9-Cis-RA组与未刺激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RA信号系统中ATRA特异激活retinoic acid receptors(RARs),而9-Cis-RA同时激活RARs和retinoid X receptors(RXRs)。结论在缺氧缺糖损伤的PC12细胞ATRA可通过激活RARs受体途径发挥促凋亡效应,但这种效应可以被激活RXRs受体途径而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反式视黄酸 9顺式视黄酸 视黄酸核受体 视黄醇X受体 PC12细胞 缺氧缺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期边缘型维生素A缺乏对新生鼠RARα、Src和NMDAR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陈丽君 任兰 +3 位作者 刘祖银 李廷玉 陈洁 张萱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00-505,共6页
目的探讨孕期边缘型维生素A缺乏(MVAD)对新生鼠海马中视黄酸核受体α(RARα)、肉瘤基因Src和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1(NMDAR1)表达的影响。方法构建孕期维生素A正常(VAN)和MVAD大鼠模型(VAN组和MVAD组);分离培养新生鼠原代海马神经元,... 目的探讨孕期边缘型维生素A缺乏(MVAD)对新生鼠海马中视黄酸核受体α(RARα)、肉瘤基因Src和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1(NMDAR1)表达的影响。方法构建孕期维生素A正常(VAN)和MVAD大鼠模型(VAN组和MVAD组);分离培养新生鼠原代海马神经元,免疫荧光染色鉴定;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新生鼠海马组织及体外培养的原代海马神经元中RARα、Src和NMDAR1的mRNA和蛋白表达;利用钙影像仪检测原代海马神经元钙兴奋性。结果免疫荧光染色显示,分离培养的新生鼠原代海马神经元95%表达神经元标志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MVAD组新生鼠海马组织和原代海马神经元中RARα、Src、NMDAR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VAN组(P<0.05);MVAD组新生鼠海马神经元的钙兴奋性明显低于VAN组(P<0.05)。结论孕期MVAD会降低海马RARα、Src和NMDAR1的表达,可能与孕期MVAD影响幼鼠的学习记忆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期 边缘型维生素A缺乏 视黄酸核受体α 肉瘤基因 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