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土景观研究视野与方法及风景园林学实践 被引量:27
1
作者 钱云 庄子莹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1-35,共5页
乡土景观已成为人居环境学科群中日益受到关注的领域。然而由于该领域研究起步较晚、涉及面广,对其内涵的认识、范畴的界定等尚缺少共识,各学科相关研究的视野与方法也各不相同。力图对各学科既有研究思路和成果进行宏观把握,并着重从... 乡土景观已成为人居环境学科群中日益受到关注的领域。然而由于该领域研究起步较晚、涉及面广,对其内涵的认识、范畴的界定等尚缺少共识,各学科相关研究的视野与方法也各不相同。力图对各学科既有研究思路和成果进行宏观把握,并着重从风景园林学科角度尝试提出乡土景观研究的初步框架。此外,还结合北京林业大学团队近年来持续对哈尼族乡土聚落景观开展的多项研究,对该框架下的具体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期望为后续研究的不断深入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乡土景观 视野与方法 研究内容 哈尼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时期中国国际地位研究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
2
作者 耿密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6-72,共7页
学界关于抗战时期中国国际地位研究成果丰富,但尚有几个重要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研究的时段,不应仅局限于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几大历史事件的分析,而应以整个抗战时期中国国际地位的动态演变为观测对象。抗战时期中国国际地位衡量标准... 学界关于抗战时期中国国际地位研究成果丰富,但尚有几个重要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研究的时段,不应仅局限于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几大历史事件的分析,而应以整个抗战时期中国国际地位的动态演变为观测对象。抗战时期中国国际地位衡量标准的建构,不宜直接套用当代国际地位研究的衡量标准,应在国际体系新陈代谢的大背景下,考虑将收复国权和战时中国对世界的影响作为此时期中国国际地位的衡量尺度。拓展研究视野,坚持国家、民族的视野,突破固化思维,更加客观地评价战时中国国际地位对当今中国的影响。研究的方法,宜将史实叙述与国际政治的理论分析相结合,而不仅仅局限于史实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中国国际地位 衡量标准 研究视野与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穆斯林研究的人类学视角
3
作者 马强 张再利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14,共5页
以人类学的视野与方法,记录、体验、观察、分析当前中国城市穆斯林社的真实生活,将传统上对教的关注,转向对城市穆斯林社区、发展、人口迁移、中外移民、婚姻家庭、文化教育、弱势和边缘人口、归信穆斯林、穆斯林女性等社会生活层面的关... 以人类学的视野与方法,记录、体验、观察、分析当前中国城市穆斯林社的真实生活,将传统上对教的关注,转向对城市穆斯林社区、发展、人口迁移、中外移民、婚姻家庭、文化教育、弱势和边缘人口、归信穆斯林、穆斯林女性等社会生活层面的关注,能够丰富中国伊斯兰教的研究内容,拓宽研究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穆斯林 人类学 视野与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