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种类及视觉面积对河岸景观的影响——以通州运河森林公园为例 被引量:9
1
作者 张昶 王涵 王成 《中国城市林业》 2019年第5期18-24,共7页
文章针对北京平原城市河岸森林资源景观功能与视觉质量提升的需求,结合主观美景度评价方法,重点利用客观的眼动分析方法分析景观视觉质量及其植物影响,结果表明:1)增加水生植物能够提高河岸杨柳景观的美景度,作用最好的是芦苇,其次是荷... 文章针对北京平原城市河岸森林资源景观功能与视觉质量提升的需求,结合主观美景度评价方法,重点利用客观的眼动分析方法分析景观视觉质量及其植物影响,结果表明:1)增加水生植物能够提高河岸杨柳景观的美景度,作用最好的是芦苇,其次是荷花、千屈菜;2)河岸杨柳景观美景度值从春季到冬季在季节内波动式上升,但在3月、8月、11月季节交替月份出现下降拐点,且冬季至次年春季是美景度值最低的时段;3)河岸杨柳景观有叶期(4—11月)比落叶期(12月—次年3月)视觉注视时间长,且水生植物群落比杨柳群落能够获得更多的注视(其中芦苇、荷花、千屈菜的视觉吸引力依次递减);4)杨柳景观的观赏视线范围广泛,但注视点长时间停留在水体、杨树、柳树、水生植物群落的交界区域;5)减少杨树视觉面积比例能够提升河岸杨柳景观林的视觉质量,但存在28%的临界值,低于该值时,观测者持续注视集中点会向杨柳树群落范围外转移,杨柳群落会失去河岸景观的主体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景度 眼动分析法 水生植物 视觉面积比例 河岸杨柳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