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3-6岁儿童颜色及图形视觉辨认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 1
-
-
作者
张增慧
林仲贤
-
机构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
出处
《心理学报》
1983年第4期461-468,共8页
-
文摘
本研究对120名学前儿童(3—6岁)进行了12种颜色和12种图形的辨认实验。实验刺激用速示器分三种速度(0.01秒、0.05秒、0.1秒)呈现。结果表明:呈现速度对辨认正确率有着明显的影响。3—6岁儿童对颜色和图形的辨认能力均随年龄增长而逐步提高。学前儿童对颜色的辨别,在三种呈现速度条件下,均以对黄、红、绿三色的辨认正确率为最高;对图形的辨认在不同呈现速度条件下出现优势与劣势图形之分。优势图形正确辨认百分比较高,而劣势图形则较低,这种优劣势图形的产生可能与图形的空间结构特性及进行言语“句子化”编码的难易有着密切关系。
-
关键词
图形辨认
颜色
学前儿童
正确率
呈现时间
百分比
辨认能力
实验结果
速度
视觉辨认
-
分类号
B
[哲学宗教]
-
-
题名光源显色性对视觉辨认的影响
被引量:2
- 2
-
-
作者
张一中
-
机构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
-
出处
《心理学报》
1984年第2期193-203,共11页
-
文摘
本实验采用四种不同显色特性的光源分别作为两种类型视标的照明。在同一照度上对各照明条件下的视觉敏度予以测定和计算。结果表明:增加光源显色指数对于颜色背景上黑色视标的辨认能力有所提高;而对于中灰色背景上颜色视标的辨认能力则有所下降。这种效果主要是由于在不同光源照明下,视标与背景的亮度对比变化所致。结果还表明:使用中灰背景颜色视标在辨认效果上优于颜色背景黑视标。对前一类型视标采用高压钠灯照明有助于提高视觉辨别力。这对推广应用这种显色指数较低,但光效率较高的新光源有实际意义。
-
关键词
光源显色性
视觉辨认
颜色视标
辨认能力
视觉敏度
显色指数
照明条件
高压钠灯
亮度对比
中灰色
-
分类号
B
[哲学宗教]
-
-
题名不同光源对视觉辨认的影响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喻柏林
焦书兰
荆其诚
张武田
-
机构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
出处
《心理学报》
1980年第1期46-56,共11页
-
文摘
前言 自然光和各种人工光的光谱组成不同、色温不同、显现颜色的特性也各不相同。但是在相同照度下,各种光源对人眼辨认非采色对象的效果是否一样,照明工程设计人员有着不同的意见。从而影响到照度标准的制定。多数国家如美国和英。
-
关键词
视觉辨认
光源
人眼辨认
照度标准
照明工程
光谱组成
自然光
人工光
设计人员
各不相同
-
分类号
B
[哲学宗教]
-
-
题名照度变化对视觉辨认的影响
被引量:10
- 4
-
-
作者
喻柏林
焦书兰
荆其诚
陈永明
-
机构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
出处
《心理学报》
1979年第3期319-325,共7页
-
文摘
前 言 近年来,关于工业企业和民用照明视觉功能的探讨逐渐多起来,这方面的研究对于制定照度标准和保护视力有着现实意义。我国过去的研究虽获得不少有益结果,但大多是在一般照明环境中、照度一般在几百勒克斯以下,以阅读视力表作为视觉功能指标。本研究是在比较严格控制的近似等效球照度的实验条件下,在1.7-2160Lux照度范围内,控制观察时间,探讨照度变化对视觉辨认的影响。此外,我们还研究了两种背景(亮和暗)对视觉辨认的影响。
-
关键词
视觉辨认
照度标准
等效球照度
视觉功能
民用照明
一般照明
工业企业
保护视力
实验条件
现实意义
-
分类号
B
[哲学宗教]
-
-
题名体育馆比赛厅观众席距离与视觉辨认的关系
被引量:1
- 5
-
-
作者
謝光昭
徐強生
秦劍
譚志民
-
出处
《心理学报》
1964年第4期331-339,共9页
-
文摘
問題 深入地探討体育館內观众席的视觉效果問題,是保証观众“看得好”的首要因素,是合理分布观众席、决定比賽厅平面形式(如圓形、椭圓形、方形、矩形等)的必备前提。决定观众席视觉效果的两大因素是观察距离及观察方位。关于这两个問題,国內外先后都进行过研究,但距离、方位与观众席分区方法的关系等問題,一般多局限在理論方面的討論,不能完全符合于实际情况。要对这些問題进行更深入的探討,必需进行视知觉心理学方面的实驗和研究,非仅靠建筑学知識所能解决,本研究卽试图通过知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对体育館比賽厅观众席距場地距离与視觉辨认的关系进行一些探索。
-
关键词
体育馆
比赛
观察距离
知觉心理学
视觉辨认
研究方法
分区方法
平面形式
建筑学
合理分布
-
分类号
B
[哲学宗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