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视觉诱发电位分离格栅模式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诊断效能分析
1
作者
余乔
刘歆
+2 位作者
胡倩
刘万凝
曲勃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34-938,共5页
目的评价视觉诱发电位分离格栅模式(Ic-VEP)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诊断中的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方法选取自2014年11月至2023年2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眼科的POAG患者52例(104眼)作为POAG组,按照单纯随机抽样原则...
目的评价视觉诱发电位分离格栅模式(Ic-VEP)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诊断中的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方法选取自2014年11月至2023年2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眼科的POAG患者52例(104眼)作为POAG组,按照单纯随机抽样原则抽取同时段非青光眼患者40例(80眼)作为对照组。采用柯谛亚视觉电生理检测仪及Humphery自动视野计检测Ic-VEP信噪比和平均偏差等指标。通过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Ic-VEP在POAG中的诊断效能。结果Ic-VEP定性检查的灵敏度为92.3%,特异度为80.0%,准确度为88.0%,AUC为0.873(95%CI:0.793~0.953);IcVEP定量检查的灵敏度为91.3%,特异度为81.3%,准确度为87.0%,AUC为0.863(95%CI:0.804~0.922);Ic-VEP定性、定量检查结果分析显示,早期POAG灵敏度(81.3%,88.4%)均略低于中晚期(82.0%,93.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1,P=0.981;χ^(2)=0.037,P=0.847)。结论Ic-VEP对POAG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不仅对中晚期POAG具有诊断意义,还可早期发现POA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诱发电位分离格栅模式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诊断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分离格栅模式视觉诱发电位对开角型青光眼早期诊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
1
2
作者
汪丽娟
蒋正轩
陶黎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51-954,共4页
目的探讨分离格栅模式视觉诱发电位(ic-VEP)定性模式检查在开角型青光眼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青光眼早期诊断提供客观敏感而有效依据。方法随机选择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68例(82眼)和正常对照者47例(76眼),分别进行ic-VEP与视...
目的探讨分离格栅模式视觉诱发电位(ic-VEP)定性模式检查在开角型青光眼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青光眼早期诊断提供客观敏感而有效依据。方法随机选择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68例(82眼)和正常对照者47例(76眼),分别进行ic-VEP与视野、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RNFLT)进行多元相关分析,分析ic-VEP在开角型青光眼诊断中的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青光眼组和正常对照组年龄、屈光度和中央角膜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青光眼组患者的眼压、视野、RNFLT和ic-VEP与正常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青光眼组患者中,ic-VEP信号噪音比(SNR)与屈光度、眼压、视野和RNFLT的相关性分析表明,ic-VEP SNR与眼压、视野和RNFLT损伤显著相关(P<0.01)。ic-VEP检测开角型青光眼的敏感度为90.2%,特异度为88.2%。ic-VEP与视野检查及RNFLT损伤的一致性较好。结论 ic-VEP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视野、RNFLT的损伤和ic-VEP SNR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分离
格
栅
模式
视觉
诱发电位
信噪比
视野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弱视儿童由棋盘格和条栅刺激产生的视觉诱发电位的比较
被引量:
4
3
作者
刘钰
陈林义
《眼科新进展》
CAS
2003年第4期264-265,共2页
目的 用视觉诱发电位探讨弱视儿童对刺激信号的不同处理方式,更好地指导临床。方法 以斜视性弱视儿童作受试对象。用棋盘格和水平、垂直条栅作为刺激图形,在不同的空间频率下分别记录视觉诱发电位。对N75和P100峰的潜伏期做分析比较。结...
目的 用视觉诱发电位探讨弱视儿童对刺激信号的不同处理方式,更好地指导临床。方法 以斜视性弱视儿童作受试对象。用棋盘格和水平、垂直条栅作为刺激图形,在不同的空间频率下分别记录视觉诱发电位。对N75和P100峰的潜伏期做分析比较。结果 斜视性弱视眼由棋盘格诱发的反应在中高空间频率下显著长于由条栅诱发的反应。结论视 觉系统对棋盘格和条栅刺激采取了不完全相同的处理机制,而斜视性弱视对于棋盘格刺激的处理影响更大。在临床上,用中、高空间频率的棋盘格刺激产生的视觉诱发电位反应来检查弱视更敏感、更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
诱发电位
条
栅
棋盘
格
斜视性弱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视觉诱发电位分离格栅模式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诊断效能分析
1
作者
余乔
刘歆
胡倩
刘万凝
曲勃
机构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眼科
贵州省人民医院眼科
山东财经大学统计交叉科学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34-938,共5页
基金
沈阳市科学技术计划(20-205-4-042)。
文摘
目的评价视觉诱发电位分离格栅模式(Ic-VEP)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诊断中的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方法选取自2014年11月至2023年2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眼科的POAG患者52例(104眼)作为POAG组,按照单纯随机抽样原则抽取同时段非青光眼患者40例(80眼)作为对照组。采用柯谛亚视觉电生理检测仪及Humphery自动视野计检测Ic-VEP信噪比和平均偏差等指标。通过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Ic-VEP在POAG中的诊断效能。结果Ic-VEP定性检查的灵敏度为92.3%,特异度为80.0%,准确度为88.0%,AUC为0.873(95%CI:0.793~0.953);IcVEP定量检查的灵敏度为91.3%,特异度为81.3%,准确度为87.0%,AUC为0.863(95%CI:0.804~0.922);Ic-VEP定性、定量检查结果分析显示,早期POAG灵敏度(81.3%,88.4%)均略低于中晚期(82.0%,93.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1,P=0.981;χ^(2)=0.037,P=0.847)。结论Ic-VEP对POAG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不仅对中晚期POAG具有诊断意义,还可早期发现POAG。
关键词
视觉诱发电位分离格栅模式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诊断效能
Keywords
isolated-check visual evoked potential
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
diagnostic efficiency
分类号
R775 [医药卫生—眼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分离格栅模式视觉诱发电位对开角型青光眼早期诊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
1
2
作者
汪丽娟
蒋正轩
陶黎明
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
合肥普瑞眼科医院
出处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51-954,共4页
基金
安徽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编号:KJ2016A340)
2017年度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项目(编号:gxyqZD2017033)
文摘
目的探讨分离格栅模式视觉诱发电位(ic-VEP)定性模式检查在开角型青光眼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青光眼早期诊断提供客观敏感而有效依据。方法随机选择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68例(82眼)和正常对照者47例(76眼),分别进行ic-VEP与视野、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RNFLT)进行多元相关分析,分析ic-VEP在开角型青光眼诊断中的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青光眼组和正常对照组年龄、屈光度和中央角膜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青光眼组患者的眼压、视野、RNFLT和ic-VEP与正常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青光眼组患者中,ic-VEP信号噪音比(SNR)与屈光度、眼压、视野和RNFLT的相关性分析表明,ic-VEP SNR与眼压、视野和RNFLT损伤显著相关(P<0.01)。ic-VEP检测开角型青光眼的敏感度为90.2%,特异度为88.2%。ic-VEP与视野检查及RNFLT损伤的一致性较好。结论 ic-VEP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视野、RNFLT的损伤和ic-VEP SNR相关。
关键词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分离
格
栅
模式
视觉
诱发电位
信噪比
视野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
Keywords
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
isolated-check visual evoked potential
signal-to-noise ratio
visual field
the thickness of 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
分类号
R775.1 [医药卫生—眼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弱视儿童由棋盘格和条栅刺激产生的视觉诱发电位的比较
被引量:
4
3
作者
刘钰
陈林义
机构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眼视光系
中国科技大学儿童弱视斜视研究治疗中心
出处
《眼科新进展》
CAS
2003年第4期264-265,共2页
文摘
目的 用视觉诱发电位探讨弱视儿童对刺激信号的不同处理方式,更好地指导临床。方法 以斜视性弱视儿童作受试对象。用棋盘格和水平、垂直条栅作为刺激图形,在不同的空间频率下分别记录视觉诱发电位。对N75和P100峰的潜伏期做分析比较。结果 斜视性弱视眼由棋盘格诱发的反应在中高空间频率下显著长于由条栅诱发的反应。结论视 觉系统对棋盘格和条栅刺激采取了不完全相同的处理机制,而斜视性弱视对于棋盘格刺激的处理影响更大。在临床上,用中、高空间频率的棋盘格刺激产生的视觉诱发电位反应来检查弱视更敏感、更可靠。
关键词
视觉
诱发电位
条
栅
棋盘
格
斜视性弱视
Keywords
visual evoked potential
square-wave grating
checkerboard
strabismic amblyopia
分类号
R774.1 [医药卫生—眼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视觉诱发电位分离格栅模式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诊断效能分析
余乔
刘歆
胡倩
刘万凝
曲勃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分离格栅模式视觉诱发电位对开角型青光眼早期诊断的临床观察
汪丽娟
蒋正轩
陶黎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弱视儿童由棋盘格和条栅刺激产生的视觉诱发电位的比较
刘钰
陈林义
《眼科新进展》
CAS
200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