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程化血糖管理在改善无明显视网膜病变的2型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的效果分析:基于视觉电生理和OCTA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唐娟 兰芬 +7 位作者 孟林霞 张琴琴 戴传强 雷证 方其林 李盈 吴小利 李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2888-2899,共12页
目的应用视觉电生理和光学相关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探讨无明显视网膜病变的2型糖尿病性白内障(DC)患者术前视网膜功能差异,以及全程化血糖管理在改善DC患者术后视力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检测不同2型糖尿病(T2DM)病程、空腹血糖(FBG)... 目的应用视觉电生理和光学相关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探讨无明显视网膜病变的2型糖尿病性白内障(DC)患者术前视网膜功能差异,以及全程化血糖管理在改善DC患者术后视力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检测不同2型糖尿病(T2DM)病程、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状态下,DC患者术前与术后视觉电生理(N75、P100、明视FERG、暗视FERG)、视盘旁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pRNFL)和视盘旁放射状毛细血管网血流密度(ppVD)变化差异,以及全程化血糖管理干预情况下上述数据变化趋势。结果随着T2DM病程延长、FBG和HbA1c升高,术后各时间点单独分析,患者N75和P100潜伏期逐渐变长,暗视FERG、暗视FERG、p RNFL和ppVD数值均逐渐下降,同时患者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均逐渐下降(P<0.05)。与术后1周比较,A组(未采取全程化血糖管理)视力在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逐渐增加,但术后1年时呈下降趋势,B组(采取全程化血糖管理)术后1个月时视力逐渐趋于稳定,且术后各时间点B组视力均优于A组;结果显示A组N75和P100均高于B组,同时A组明视FERG、暗视FERG、pRNFL和ppVD(%)均低于B组,并且A组患者N75和P100术后各时间点呈现逐渐延长趋势,明视FERG、暗视FERG、pRNFL和ppVD(%)呈现逐渐下降趋势,但B组患者上述数据在DC术后3个月逐渐趋于稳定,接近于该组术前水平(P<0.05)。在全程化血糖管理状态下,术后1周时N75和P100虽然均达到最长时间,明视FERG和暗视FERG、pp VD下降至最低,pRNFL呈现高度水肿状态,但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时间点N75、P100和pRNFL呈现逐渐下降趋势,明视FERG、暗视FERG和ppVD(%)逐渐上升(P<0.05),术后3个月至1年各时间点比较,上述指标整体趋势稳定,接近于术前水平(P>0.05)。结论基于视觉电生理和OCTA定量分析,在无明显视网膜病变的DC患者中,随着糖尿病病情加重,患者视网膜功能呈现下降趋势,但全程化血糖管理可以有效改善DC患者视网膜功能,提高术后视觉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视觉生理 OCTA 全程化血糖管理 视网膜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脱离高危眼中高度近视眼多焦视网膜电图和传统视觉电生理改变 被引量:10
2
作者 石一宁 陈建华 +1 位作者 郑红 常宝琴 《眼科新进展》 CAS 2006年第2期117-119,共3页
目的 观察视网膜脱离高危眼中的高度近视眼的视觉电生理改变,了解视功能损害程度。方法回顾我院门诊高度近视患者24例48眼,分别与高度近视伴对侧视网膜脱离20眼、正常人48眼对照组进行传统视觉电生理F-ERG、F-VEP、M-ERG(一阶反应,f... 目的 观察视网膜脱离高危眼中的高度近视眼的视觉电生理改变,了解视功能损害程度。方法回顾我院门诊高度近视患者24例48眼,分别与高度近视伴对侧视网膜脱离20眼、正常人48眼对照组进行传统视觉电生理F-ERG、F-VEP、M-ERG(一阶反应,first order kernel,FOK)联合检测。结果与正常人对照组相比,高度近视的各项F-ERG a、b波表现为振幅下降明显(P〈0.05),同时潜伏期下降(P〈0.05),F-VEP P100改变无明显差异(P〉0.05);但高度近视的各项RERG a、b波振幅下降程度没有高度近视伴对侧视网膜脱离眼明显(P〈0.05),F-VEP P100与高度近视伴对侧视网膜脱离眼相比无明显改变(P〈0.05)。M-ERG高度近视眼1-6环中心凹振幅密度下降、a。b波振幅下降介于对侧视网膜脱离眼和正常人眼之间(P〈0.05),高度近视眼b波潜伏期延长在3~6环介于对侧视网膜脱离眼和正常人眼之间(P〈0.05)。结论 联合应用传统视觉电生理、M-ERG,为观察视网膜脱离高危眼的高度近视视功能受损提供了敏感客观依据,能定量、定性评价黄斑部后极部视网膜、视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视功能 视觉生理 多焦视网膜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前后视觉电生理变化的临床观察
3
作者 张华 王旭 +1 位作者 藤克禹 戴军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52-452,共1页
本研究对33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etinal detachment,RD)手术患眼,分别于手术前后行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及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检测,分析手术对受损的视网膜细胞功能的改善作用.报告如下.
关键词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手术治疗 视觉生理 图形视觉诱发 闪光视网膜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视觉电生理研究进展
4
作者 李璐(综述) 陈长征(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62-864,共3页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指可发生于未成熟儿的以视网膜血管异常增生为特征的视网膜血管疾病,是造成儿童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之一。ROP虽以视网膜血管发育异常为主要临床特征,但临床观察及动物实验证实,ROP同样影响视网膜视神经的...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指可发生于未成熟儿的以视网膜血管异常增生为特征的视网膜血管疾病,是造成儿童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之一。ROP虽以视网膜血管发育异常为主要临床特征,但临床观察及动物实验证实,ROP同样影响视网膜视神经的发育,引起视网膜和视神经功能的异常,出现视网膜电图(ERG)暗视视杆反应、暗视振荡电位、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的异常,此外,对患儿屈光系统的发育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就ROP动物模型及ROP患者视觉电生理的特点及屈光系统的异常发育与病变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视觉生理 屈光不正 视网膜 新生血管 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鸟枪弹样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视觉电生理
5
作者 常青 王文吉 《眼科新进展》 CAS 2001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 了解鸟枪弹样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自身的电生理改变特点及特征性的 ERG表现。方法 诊断明确的 7例 (14只眼 )鸟枪弹样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未用药物干预前2~ 7a的视网膜电生理的长期随访。结果 随着疾病的发展 ,ERG和 EOG均出现... 目的 了解鸟枪弹样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自身的电生理改变特点及特征性的 ERG表现。方法 诊断明确的 7例 (14只眼 )鸟枪弹样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未用药物干预前2~ 7a的视网膜电生理的长期随访。结果 随着疾病的发展 ,ERG和 EOG均出现异常。其中最早的 ERG改变为锥细胞 ERG潜伏期延长 ;随之杆细胞 ERG b波振幅下降 ,锥细胞ERG b波的振幅下降较晚 ;a波振幅的下降晚于 b波 ,且下降不成比例 ,出现典型负相ERG。结论 负相 ERG可作为诊断此疾病的特征性 ERG,它表明疾病主要累及视网膜神经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枪弹样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电图 电图 视觉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临床用视网膜电图和视觉诱发电位两用仪的研制
6
作者 钟龙云 张培仁 +1 位作者 孔令方 寿天德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375-380,共6页
介绍了以单板机为基础的ERG(Electroretinegran)和VEP(Visual EvokedPotential)检测仪器。采用平面发光管产生弱光刺激,以皮肤电极检测电信号,并用迭加和滤波方法对信号进行处理,得到视网膜电图和视觉诱发电位。
关键词 生理 视网膜电图 视觉诱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色素变性的多焦视网膜电图 被引量:4
7
作者 吴德正 江福钿 +5 位作者 梁炯基 罗苔青 马娟妹 高汝龙 黄时洲 吴乐正 《眼科研究》 CSCD 2000年第4期346-349,共4页
目的研究视网膜色素变性(RP)的多焦视网膜电图(ERG)特性和评价多焦ERG应用价值。方法检测了 12例(24眼)RP患者的多焦 ERG,测试野为26.6°×22.1°,记录 103个部位的反应,同时检测全视... 目的研究视网膜色素变性(RP)的多焦视网膜电图(ERG)特性和评价多焦ERG应用价值。方法检测了 12例(24眼)RP患者的多焦 ERG,测试野为26.6°×22.1°,记录 103个部位的反应,同时检测全视野 ERG。结果RP眼在各个环的a波和b波潜伏期、b波振幅密度和振幅之和均较正常值有显著延长和降低(P<0.05或P<0.01)。50%患眼在第1环可记录到潜伏期正常、振幅密度和总和均降低的b波,而75%患眼的全视野ERG呈平坦反应。结论 多焦ERG能更有效地评价RP的黄斑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色素变性 多焦视网膜电图 视觉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豚鼠图形视网膜电图的记录方法和波形特点 被引量:3
8
作者 马飞 余继锋 +2 位作者 郭群 李莉 张作明 《眼科新进展》 CAS 2005年第6期532-534,共3页
目的探讨豚鼠图形视网膜电图(patem electroretinogram,PERG)的记录方法和波形特点,为今后在视觉电生理研究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RETI-port系统,氯化银环状角膜电极为记录电极,自制不锈钢针状电极为参考电极置于记录眼颞侧皮下.84... 目的探讨豚鼠图形视网膜电图(patem electroretinogram,PERG)的记录方法和波形特点,为今后在视觉电生理研究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RETI-port系统,氯化银环状角膜电极为记录电极,自制不锈钢针状电极为参考电极置于记录眼颞侧皮下.846合剂麻醉后于明适应状态下记录成年豚鼠不同参数情况下的PERG.结果成年豚鼠PERG波形趋势较为明显,N1波在25 ms左右,P1波在47 ms左右,而N2波在94 ms左右,与人类较为相似,潜伏期较稳定;P1~N2幅值为2~6μV;随着空间频率的增加(0.12~0.02 cpd),幅值随之降低,幅值与空间频率呈负相关,当空间频率0.02~0.01 cpd时,幅值变化不明显;随着时间频率(刺激频率)的增大(2~8 Hz),幅值略有降低;随着对比度的增加(30%~97%),幅值随之增加,幅值与对比度呈正相关;随着平均亮度的增加,幅值随之增加,幅值与平均亮度呈正相关.结论成年豚鼠PERG波形以及变化趋势与人类较为相似,记录条件较为稳定,可以为模型动物应用于临床视觉电生理的相关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形视网膜电图 豚鼠 视觉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儿童多焦视网膜电图的特征 被引量:3
9
作者 封利霞 赵堪兴 鞠宏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08-310,共3页
目的研究正常儿童多焦视网膜电图的波形特征,为相关临床及科研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VERISScienceTM4.2多焦电生理系统对30例正常儿童双眼分别进行mfERG的一阶反应检查,对不同离心度及不同视网膜区域的波形特征进行分析。结果mfERG反... 目的研究正常儿童多焦视网膜电图的波形特征,为相关临床及科研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VERISScienceTM4.2多焦电生理系统对30例正常儿童双眼分别进行mfERG的一阶反应检查,对不同离心度及不同视网膜区域的波形特征进行分析。结果mfERG反应振幅密度随离心度增加而减小,上下半侧视网膜反应无明显差异,与颞侧视网膜相比,鼻侧视网膜反应振幅密度降低,潜伏期延长。结论mfERG可用于研究不同离心度和不同视网膜区域的反应,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焦视网膜电图 正常儿童 视觉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青年人多焦视网膜电图的特点及记录方式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莉 张作明 +1 位作者 郭群 龙潭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96-298,共3页
目的 观察正常青年多焦视网膜电图 (mERG)特点 ,比较不同记录条件对mERG结果的影响。方法 健康青年 15例 ( 3 0眼 )按单眼及双眼同时记录的不同顺序随机进行检测 ,并在同一眼上采用不同电极分别记录。结果 被试者的mERG中注视点区域... 目的 观察正常青年多焦视网膜电图 (mERG)特点 ,比较不同记录条件对mERG结果的影响。方法 健康青年 15例 ( 3 0眼 )按单眼及双眼同时记录的不同顺序随机进行检测 ,并在同一眼上采用不同电极分别记录。结果 被试者的mERG中注视点区域波幅值最高 ,随离心度增加而降低 ,峰时值也呈相似变化 ,注视点区域峰潜时最长。单眼分别检测与双眼同时检测时 ,各相应指标无显著差异 ,而使用不同电极检查结果有显著差异。结论 采用单眼分别记录或双眼同时记录mERG对检查结果没有明显影响 ,不同记录电极对检查结果影响较大 ,其中jet角膜接触镜电极记录的效果比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焦视网膜电图 记录方法 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猪多焦视网膜电图的记录方法及特点 被引量:2
11
作者 翁传煌 李世迎 +2 位作者 曾玉晓 陈中山 阴正勤 《眼科新进展》 CAS 2007年第8期594-596,共3页
目的 研究小型猪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m,mfERG)的记录方法及特点.方法 应用罗兰电生理系统中的RETI scan软件对5只小型猪正常眼行mfERG检查,记录波形成分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对P1波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见... 目的 研究小型猪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m,mfERG)的记录方法及特点.方法 应用罗兰电生理系统中的RETI scan软件对5只小型猪正常眼行mfERG检查,记录波形成分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对P1波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见第1~6环反应密度逐渐下降,波幅值逐渐升高;N1波幅值和潜伏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1波上半野反应密度和波幅值较下半野高,峰潜时值较短;N1波上半野波幅值较下半野高,峰潜时值较长.结论 应用mfERG对实验动物进行检查,可以客观评估动物视网膜后极部功能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焦视网膜电图 小型猪 罗兰生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图形视网膜电图记录方法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程海霞 袁松涛 刘庆淮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0-53,共4页
背景由于小鼠与人类基因的高度同源性和眼病的高度相似性,小鼠已更多地用于人的眼病模型,视网膜电图(ERG)作为无创性检查手段,是评价小鼠眼病模型视功能不可替代的手段,但目前实验中多采用闪光ERG(FERG)进行检查,只能评价视网... 背景由于小鼠与人类基因的高度同源性和眼病的高度相似性,小鼠已更多地用于人的眼病模型,视网膜电图(ERG)作为无创性检查手段,是评价小鼠眼病模型视功能不可替代的手段,但目前实验中多采用闪光ERG(FERG)进行检查,只能评价视网膜外层的功能,采用图形ERG(PERG)评价小鼠视网膜内层功能的研究较少。目的探讨小鼠PERG的记录方法、波形特点及影响因素,为视觉电生理在小鼠眼模型研究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6周龄清洁级雄性C57BL/6N小鼠30只,采用德国RETLport视觉生理检测系统进行PERG检测,记录电极为自制针灸针电极,置于角膜缘,参考电极和地电极分别置于颊部和尾部皮下,明适应状态下记录小鼠不同时间频率(0.5、1.0、2.0、4.0Hz)、不同空间频率(0.05、0.10、0.20cpd)下的PERG,分析同一时间频率和空间频率组合下不同对比度(95%和99%)、不同通频带(1~100Hz、5~30Hz)设置对小鼠PERG的影响,探讨PERG不同的参数设置对小鼠PERG记录结果的影响。结果正常成年小鼠PERG波形趋势较为明显,N1波约出现在37ms,P波约出现于86ms,N1-P波振幅值为2~6μV。不同的空间频率、时间频率及对比度的设置均影响小鼠电生理的幅值,其中时间频率分别为0.5、1.0、2.0、4.0Hz时,所测得的N1-P波的振幅均值分别为(3.40±0.71)、(5.08±0.88)、(3.21±1.54)、(3.85±1.96)μ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43,P=0.00)。在电磁波干扰明显时,通频带设置在5~30Hz时可以得到质量较好的波形,并不影响其记录的振幅值。刺激屏对比度设置为99%、叠加次数为200次时可记录到明显而稳定的波形。结论成年小鼠PERG波形以及变化趋势与人类较为相似,PERG可以作为在体评价小鼠视网膜内层功能的指标用于眼科的实验室研究,合理的参数设置和标准化记录条件可提高记录结果的可比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视觉生理 图形视网膜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电图的研究和应用(一)
13
作者 费一坚 方谦逊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38-42,共5页
近年来,神经电生理和视觉生理研究的进展及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视觉电生理检查法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已初步形成了一套系统的、能从外周到中枢对整个视觉系统进行功能检测的方法.视网膜电图(ERG)就是其中最早的一项视觉电生... 近年来,神经电生理和视觉生理研究的进展及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视觉电生理检查法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已初步形成了一套系统的、能从外周到中枢对整个视觉系统进行功能检测的方法.视网膜电图(ERG)就是其中最早的一项视觉电生理检查法,它是视网膜对适宜视觉刺激所产生的综合电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 电图 视觉生理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适应视网膜电图——一种客观的暗适应功能检测方法
14
作者 鲍永珍 黎晓新 徐秀兰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2-73,共2页
目的探讨用电生理方法检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的暗适应过程。方法利用标准杆体反应的记录条件检测再适应视网膜电图(Re-ERG)。52例正常眼Re-ERG的b波振幅随暗适应时间的延长呈现由无到有、由小到大并趋于稳... 目的探讨用电生理方法检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的暗适应过程。方法利用标准杆体反应的记录条件检测再适应视网膜电图(Re-ERG)。52例正常眼Re-ERG的b波振幅随暗适应时间的延长呈现由无到有、由小到大并趋于稳定的过程,达到最高值的时间平均为(27.08±2.58)min。结果不同时期的DR眼Re-ERG结果显示DR患者的暗适应功能下降,下降幅度与病变的严重程度呈平行关系。未出现DR的糖尿病患者组与正常组相比其Re-ERG的b波振幅无统计学差异结论Re-ERG是一种客观的暗适应功能检测方法,但不能作为DR的早期诊断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适应视网膜电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正常对照 暗适应功能 生理方法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焦视网膜电图检查的护理 被引量:2
15
作者 任广花 王文荣 +1 位作者 张玲 房婧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4年第4期69-69,共1页
目的 探讨多焦视网膜电图 (multifocalelectroretinogram ,MERG)检查的护理。方法 总结 15 3例 3 0 6只眼MERG检查的检查前、中、后的护理 ,强调心理护理和宣传教育。结果 所有患者均能配合、顺利完成MERG检查。结论 MERG是一种新... 目的 探讨多焦视网膜电图 (multifocalelectroretinogram ,MERG)检查的护理。方法 总结 15 3例 3 0 6只眼MERG检查的检查前、中、后的护理 ,强调心理护理和宣传教育。结果 所有患者均能配合、顺利完成MERG检查。结论 MERG是一种新视觉电生理技术 ,其检查有其特殊性 ,术前宣传教育及术中良好的护理是促进患者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焦视网膜电图 护理 视觉生理技术 角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高眼压作用下鼠眼胶质筛板形态、力学特性及视网膜功能学的改变
16
作者 钱秀清 张景茜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08-108,共1页
目的研究慢性高眼压作用下筛板形态、力学特性和视觉功能的变化规律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方法通过烙闭上巩膜静脉后在球结膜下注射氟尿嘧啶建立大鼠慢性高眼压动物模型,选取1、2、4和8周4个时间点进行测试。对同一只大鼠,首先在体进行... 目的研究慢性高眼压作用下筛板形态、力学特性和视觉功能的变化规律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方法通过烙闭上巩膜静脉后在球结膜下注射氟尿嘧啶建立大鼠慢性高眼压动物模型,选取1、2、4和8周4个时间点进行测试。对同一只大鼠,首先在体进行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和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测试,获得视觉电生理数据;之后取大鼠筛板组织制作冷冻切片,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对选择的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ROI)进行逐点扫描,获得ROI表面形貌图和弹性模量分布图,结合表面形貌图、弹性模量图及图像处理技术获得筛板和视神经轴突的弹性模量;最后,对筛板组织冷冻切片进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β3-Tubulin和细胞核免疫荧光染色,获得筛板区组织形态学结果。结果高眼压作用1周时F-ERG的波形幅值下降,F-VEP的幅值同样在1周时下降;胶质筛板弹性模量在1周后显著下降,视神经轴突弹性模量在4周后显著下降;GFAP面积分数在8周时显著下降,筛板组织微观结构发生明显重塑;Tubulin染色面积分数在2、4周时下降,视神经节细胞轴突明显丢失。结论高眼压作用下视觉感光功能与传导能力下降,筛板发生重塑,其力学特性改变,视网膜功能受损与筛板组织的力学特性改变、RGC轴突丢失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结膜下注射 视网膜功能 闪光视觉诱发 闪光视网膜电图 慢性高眼压 冷冻切片 视觉生理 视觉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临床与基础视网膜电生理学习班”圆满结束
17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5-45,共1页
“国际临床与基础视网膜电生理学习班”于2011年12月3~6日在重庆成功举办。这次学习班由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办,来自全国各大医院的140名眼科医师参加了培训,这是我国首次举办具有国际水平的视觉电生理学习班。
关键词 视觉生理 学习班 视网膜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国际 临床 眼科医师 大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甲醇中毒后期的视觉电生理表现 被引量:6
18
作者 田维龙 李建东 +1 位作者 杨培良 李海生 《眼科研究》 CSCD 1991年第1期32-35,共4页
报导了11例(22只眼)急性甲醇中毒后期的视觉电生理检查结果。其中发现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的b波振幅、闪光视诱发电位(FVEP)、图像视网膜电图(PERG),图像视诱发电位(PVEP)的主波振幅和峰时呈显著异常,P<0.001。结果表明急性甲醇中... 报导了11例(22只眼)急性甲醇中毒后期的视觉电生理检查结果。其中发现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的b波振幅、闪光视诱发电位(FVEP)、图像视网膜电图(PERG),图像视诱发电位(PVEP)的主波振幅和峰时呈显著异常,P<0.001。结果表明急性甲醇中毒后期不仅损伤视网膜外层,而且还波及视网膜内层的神经节细胞和视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中毒 视觉生理 视网膜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功率微波对家兔视觉电生理功能及组织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汪峰 余争平 张广斌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263-1266,共4页
采用高功率电磁波直接辐照家免全身后,即刻分别测试家兔的视网膜电流图(Electro-retino-gram,ERG);随后即刻取材,包埋固定,分别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下观察其视觉器官的组织结构。结果表明,高场强的高功率微波辐照可造成家兔眼视网膜... 采用高功率电磁波直接辐照家免全身后,即刻分别测试家兔的视网膜电流图(Electro-retino-gram,ERG);随后即刻取材,包埋固定,分别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下观察其视觉器官的组织结构。结果表明,高场强的高功率微波辐照可造成家兔眼视网膜组织的即刻损伤,对家兔视觉电生理功能可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作用强度与辐照剂量和辐照时间存在一定的量效、时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微波 视觉生理 组织结构 视网膜损伤 家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中毒致球后视神经炎的视觉电生理表现一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志锐 郭守智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36-236,共1页
关键词 视觉生理检查系统 球后视神经炎 生理表现 头颅CT检查 苯中毒 闪光视网膜电图 图形视诱发 临床视觉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