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华民族共同体话语建构的视觉框架及其修辞策略——基于《民族画报》封面图片的分析(1955-2024)
1
作者 张媛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63,共10页
图像作为一种多模态文本,是有效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对《民族画报》1955年创刊到2024年12月共735幅封面图片进行分析,旨在厘清中华民族共同体话语的视觉框架及其修辞策略,并为中华民族共同体话语体系建构提供参考。... 图像作为一种多模态文本,是有效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对《民族画报》1955年创刊到2024年12月共735幅封面图片进行分析,旨在厘清中华民族共同体话语的视觉框架及其修辞策略,并为中华民族共同体话语体系建构提供参考。研究发现,《民族画报》封面图片作为意识形态具象化的重要载体,结合不同历史时期所面临的政治任务和宣传任务,先后采用了五种不同的视觉框架:国家认同框架、共同奋斗框架、政治动员框架、幸福生活框架和国家人格化框架。在党的政治理念指引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话语建构采用“以图动员”“以图表意”和“以图喻情”的视觉修辞,最终经由自我朝向的意义生产,引导少数民族在与图像的共生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画报》 视觉框架 中华民族共同体话语 视觉修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介入下国家形象的视觉框架及其效果——基于推特社交媒体平台中国图像数据的实证分析
2
作者 陈慧敏 陈祉伊 +1 位作者 吴宜檬 金兼斌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48,共8页
视觉建构已经成为国家形象塑造的关键路径之一。生成式人工智能这一新兴媒介技术如何影响国家形象的视觉建构,成为当前智能时代背景下国家形象研究的重要关切。在视觉框架理论观照下,本研究首次开展生成式人工智能介入下社交媒体平台中... 视觉建构已经成为国家形象塑造的关键路径之一。生成式人工智能这一新兴媒介技术如何影响国家形象的视觉建构,成为当前智能时代背景下国家形象研究的重要关切。在视觉框架理论观照下,本研究首次开展生成式人工智能介入下社交媒体平台中国形象的视觉框架更新及其效果的实证探索。以推特平台与中国相关图片数据为分析对象,考察生成式人工智能参与生成(AI生成)图片与非生成式人工智能参与生成(非AI生成)图片主题与美学差异,及其传播效果差异。研究发现,在主题层面,AI生成图像与非AI生成图像拥有共同主题侧重次序,但各主题比例有显著差异;在美学层面,AI生成图片亮度、特征复杂度与构图复杂度更低,色彩复杂度更高;在传播效果层面,AI生成图片引发更多的转发、评论与点赞。其中,亮度和构图复杂度具有显著中介作用。研究对丰富生成式人工智能媒介变革下国家形象的视觉建构机制与效能研究,以及思考未来国家形象视觉建构的可能路径具有理论意义与实践启发。研究方法亦具有一定启发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国家形象 视觉建构 视觉框架 视觉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视觉框架中的意义元分析——以1950年至1953年《人民画报》中的图像为研究对象 被引量:2
3
作者 何辉 蔡惠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3-102,111,共11页
抗美援朝是新中国成立后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之战。大众媒体视觉框架借助意义元和图像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意义元蕴含于视觉框架中,与其他场合显性的战略表达相呼应。《人民画报》关于“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的视觉框架... 抗美援朝是新中国成立后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之战。大众媒体视觉框架借助意义元和图像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意义元蕴含于视觉框架中,与其他场合显性的战略表达相呼应。《人民画报》关于“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的视觉框架基于四种意义元:抗美援朝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帝国主义是纸老虎、抗美援朝是人民战争的延伸、人民志愿军是最可爱的人。借助深层次的意义元,《人民画报》中的图像使广大民众认知战争本质、克服恐惧,充分动员了人民力量赢取战争胜利的决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义元 抗美援朝 《人民画报》 视觉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恐怖袭击事件报道中新闻图片视觉框架构建与视觉语法解析——以《人民日报》为例 被引量:6
4
作者 董媛媛 王鑫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2-36,共5页
恐怖袭击事件报道中新闻图片的视觉框架与视觉语法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媒体往往通过四种框架来呈现观点与立场,分别是受难框架、救援框架、对抗框架以及哀悼框架,同时通过视觉语法进行框架意义的阐释,还原受难框架现场真实感,凝练对抗... 恐怖袭击事件报道中新闻图片的视觉框架与视觉语法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媒体往往通过四种框架来呈现观点与立场,分别是受难框架、救援框架、对抗框架以及哀悼框架,同时通过视觉语法进行框架意义的阐释,还原受难框架现场真实感,凝练对抗框架的叙事结构,展现救援和哀悼框架的情感张力,以达到传播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恐怖袭击事件 新闻图片 视觉框架 视觉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视觉系统框架的新构思 被引量:8
5
作者 田思 袁占亭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7-59,共3页
计算机视觉是人类视觉的模拟。计算机视觉四十多年的发展既取得了成绩也存在不足。在计算机视觉发展过程中,相继提出了三个主要的理论框架:计算视觉理论,基于知识的视觉理论和主动视觉理论。该文对这三个理论框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 计算机视觉是人类视觉的模拟。计算机视觉四十多年的发展既取得了成绩也存在不足。在计算机视觉发展过程中,相继提出了三个主要的理论框架:计算视觉理论,基于知识的视觉理论和主动视觉理论。该文对这三个理论框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一个完善和通用的计算机视觉的系统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 视觉框架 二维图象 三维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视觉系统框架结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孙瑾 顾宏斌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44-47,共4页
计算机视觉系统框架的研究对计算机视觉是十分重要的,它指导着计算机视觉的发展方向。文章对计算机视觉发展几十年来在系统结构框架方面(主要是三维重建理论框架和主动视觉理论框架)所取得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在前人所取得的成果... 计算机视觉系统框架的研究对计算机视觉是十分重要的,它指导着计算机视觉的发展方向。文章对计算机视觉发展几十年来在系统结构框架方面(主要是三维重建理论框架和主动视觉理论框架)所取得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在前人所取得的成果之上,根据现有的实际情况,对原有框架结构进行了一些补充,同时对计算机视觉系统框架提出一些新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 计算机视觉系统框架 三维重建理论框架 主动视觉理论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国家相册”的话语实践:框架分析视野下抗疫纪实影像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 被引量:5
7
作者 何天平 宋航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6-48,49,50,102,共6页
抗疫纪实影像作为对抗疫实践进程的视觉呈现,形成了史料书写、增强家国认同、促进社会整合与共意动员,以及建构国家形象、争取国际话语资源等一系列社会功能。本文从话语生产与国际传播的视角出发,依托视觉框架分析的方法路径,考察抗疫... 抗疫纪实影像作为对抗疫实践进程的视觉呈现,形成了史料书写、增强家国认同、促进社会整合与共意动员,以及建构国家形象、争取国际话语资源等一系列社会功能。本文从话语生产与国际传播的视角出发,依托视觉框架分析的方法路径,考察抗疫纪实影像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疫纪实影像 国家形象建构 视觉框架分析 国际话语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电站室内无人机位姿估计方法
8
作者 张永挺 韩彦微 +2 位作者 林永昌 冯一桐 刘剑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8-145,共8页
变电站室内无人机巡检可有效降低人工巡检作业强度。由于飞行精度要求高,搭载能力有限,仅依靠无人机搭载摄像头与惯性测量单元(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 IMU)数据融合确定位姿无法满足精度要求,为此,提出基于变电站室内已有固定摄像... 变电站室内无人机巡检可有效降低人工巡检作业强度。由于飞行精度要求高,搭载能力有限,仅依靠无人机搭载摄像头与惯性测量单元(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 IMU)数据融合确定位姿无法满足精度要求,为此,提出基于变电站室内已有固定摄像头的泛在物联的多视觉-惯导融合框架,针对室内光线情况对无人机摄像头图像进行强化,并与IMU数据结合得到初步的无人机位置数据。进一步通过在无人机上布设二维码(quick response code,QR码),应用改进后的PnP(perspective-n-point)算法优化无人机位姿数据。飞行结束后在无人机机巢对IMU的累计误差进行校验。实验证明:该方法布设与维护的工作量小,相较仅依靠搭载摄像头与IMU数据融合算法,飞行精度有较大提高,可满足变电站内无人机巡检作业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 室内无人机 位姿估计 视觉-惯导融合框架 改进PnP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视距投影和类词典的三维模型检索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志文 王耀侦 +1 位作者 庞枫骞 李衡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744-2749,共6页
基于视图的三维模型检索中,为使投影后图像更多地保留模型的空间几何特征,充分利用模型库中的类标签信息,提出一种结合自适应视距投影和类词典的三维模型检索方法。从多个角度对三维模型进行自适应视距正交投影,得到多幅包含深度信息的... 基于视图的三维模型检索中,为使投影后图像更多地保留模型的空间几何特征,充分利用模型库中的类标签信息,提出一种结合自适应视距投影和类词典的三维模型检索方法。从多个角度对三维模型进行自适应视距正交投影,得到多幅包含深度信息的二维灰度图像;将监督引入到针对三维模型检索的视觉词袋框架中,构建出类词典;通过特征编码、计算模型之间的相似度实现检索。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更好地描述三维模型的形状,提高了检索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模型检索 自适应视距投影 视觉词袋框架 最大后验概率估计 类词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漏磁内检测的自监督缺陷检测方法 被引量:21
10
作者 刘金海 赵贺 +2 位作者 神祥凯 鲁丹宇 唐建华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80-187,共8页
漏磁内检测是长输管道主要检测方式。目前漏磁内检测数据分析中的缺陷检测方法环境适应性差,需要大量样本为不同环境分别建立检测模型,难以满足实用需求。本文提出一种自监督的缺陷检测方法,可以在少量样本下建立精确缺陷检测模型,克服... 漏磁内检测是长输管道主要检测方式。目前漏磁内检测数据分析中的缺陷检测方法环境适应性差,需要大量样本为不同环境分别建立检测模型,难以满足实用需求。本文提出一种自监督的缺陷检测方法,可以在少量样本下建立精确缺陷检测模型,克服目前缺陷检测方法需要大量样本才能训练精确模型的问题,并且在不同环境下检测效果都有所提升,因此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和迁移性。首先对漏磁内检测缺陷数据进行预处理,接着将缺陷数据自适应的可视化,然后利用视觉表示对比学习的简单框架(SIMCLR)对可视化后的缺陷进行训练获得预训练权重,最后采用深度学习完成对缺陷的识别与定位。试验研究表明,本文设计的自监督检测方法能够有效解决可标记数据少的问题,具有检测精度高,迁移性好,泛化能力强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陷检测 深度学习 自监督 视觉表示对比学习的简单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