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视觉注意离散性的实验范式 被引量:3
1
作者 陈艾睿 唐晓雨 +1 位作者 王爱君 张明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23-932,共10页
注意离散性是注意间歇性地采集外界信息的特性。文章综述了视觉注意离散性的4种实验范式:(1)车轮错觉范式,刺激强度大、实验条件少、被试任务量小,较早地证实了视觉注意的离散性;(2)视觉探测范式,同时观察了被试的行为表现与电生理信号... 注意离散性是注意间歇性地采集外界信息的特性。文章综述了视觉注意离散性的4种实验范式:(1)车轮错觉范式,刺激强度大、实验条件少、被试任务量小,较早地证实了视觉注意的离散性;(2)视觉探测范式,同时观察了被试的行为表现与电生理信号,确定了视觉注意离散性与神经振荡的关联;(3)线索靶子范式和视觉搜索范式,通过系统地变化SOA大幅提高了行为数据的时间分辨率,直观地探测到注意离散性调制的行为振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注意的离散性 车轮错觉范式 视觉探测范式 线索靶子范式 视觉搜索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我积极表情加工优势效应:来自ERPs的证据 被引量:7
2
作者 谭群 尹月阳 +3 位作者 刘燊 韩尚锋 徐强 张林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20-1130,共11页
基于自我加工优势和内隐积极联想理论,采用视觉搜索范式结合ERPs技术考察个体自我表情加工的特点,并进一步探讨情绪效价和身份信息对面孔加工的直接影响。结果发现:(1)搜索自我快乐表情比自我愤怒表情及两类他人表情速度更快、正确率也... 基于自我加工优势和内隐积极联想理论,采用视觉搜索范式结合ERPs技术考察个体自我表情加工的特点,并进一步探讨情绪效价和身份信息对面孔加工的直接影响。结果发现:(1)搜索自我快乐表情比自我愤怒表情及两类他人表情速度更快、正确率也更高;(2)自我快乐表情对N1、N2、LPP成分的激活显著大于自我愤怒表情及两类他人表情。自我表情加工存在积极加工偏向,且这种加工优势在面孔加工早期视觉编码阶段就已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表情 他人表情 视觉搜索范式 内隐积极联想理论 自我积极偏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听时、空一致性对Pip-and-Pop效应的影响
3
作者 唐晓雨 崔鑫忠 +1 位作者 高敏 袁梦莹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310-1324,共15页
多感觉整合遵循空间原则和时间原则,有研究表明Pip-and-Pop效应产生的原因是多感觉整合,那么Pip-and-Pop效应是否同样遵循空间原则和时间原则呢?本研究采用动态视觉搜索范式,通过两个眼动实验考察空间一致性(实验1)和时间一致性(实验2)... 多感觉整合遵循空间原则和时间原则,有研究表明Pip-and-Pop效应产生的原因是多感觉整合,那么Pip-and-Pop效应是否同样遵循空间原则和时间原则呢?本研究采用动态视觉搜索范式,通过两个眼动实验考察空间一致性(实验1)和时间一致性(实验2)对Pip-and-Pop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1)当视觉目标颜色变化伴随一个同侧的听觉刺激时所产生的Pip-and-Pop效应最大,对侧条件没有发现Pip-and-Pop效应。(2)视听刺激同时呈现所产生的Pip-and-Pop效应最大,随视听刺激呈现时间间隔的增加Pip-and-Pop效应逐渐减弱直至消失。结果表明,视听时、空一致性对Pip-and-Pop效应具有调节作用,这为多感觉整合在产生Pip-and-Pop效应中的作用提供了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p-and-Pop 效应 视听空间一致性 视听时间一致性 动态视觉搜索范式 眼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