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比较视觉搜索任务中工作记忆最小化的眼动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苏娟 白学军 +1 位作者 王超 阴国恩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9-53,共5页
采用比较视觉搜索任务和眼动追踪技术,通过增加组成图片的图形数量和改变不同图形的特征属性,考察比较视觉搜索任务是否遵循工作记忆最小化原则以及图形特征加工的优先性问题。结果表明图形数量的增加不影响平均每次注视的图形数量,被... 采用比较视觉搜索任务和眼动追踪技术,通过增加组成图片的图形数量和改变不同图形的特征属性,考察比较视觉搜索任务是否遵循工作记忆最小化原则以及图形特征加工的优先性问题。结果表明图形数量的增加不影响平均每次注视的图形数量,被试平均每次注视1.65个图形,即比较视觉搜索任务仍遵循工作记忆最小化原则。不同图形中颜色和形状都不同的注视时间最短,颜色不同和形状不同在注视时间上差异不显著,表明比较视觉搜索任务中特征维度数量比特征性质在引导注意上具有优先性。事先不规定搜索路径的情况下,被试主要采用系统搜索策略完成比较搜索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视觉搜索任务 工作记忆最小化 眼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觉搜索任务训练对运动员压力下的注意偏向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刘运洲 张忠秋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076-1080,1111,共6页
目的:探讨视觉搜索任务训练对运动员压力情景下的注意偏向及应激反应的影响,为赛前进行针对性的注意训练提供方法和依据。方法:采用视觉搜索任务对32名运动员进行四周(每两天一次)的注意训练,使用点探测任务对训练前、后压力情景下的注... 目的:探讨视觉搜索任务训练对运动员压力情景下的注意偏向及应激反应的影响,为赛前进行针对性的注意训练提供方法和依据。方法:采用视觉搜索任务对32名运动员进行四周(每两天一次)的注意训练,使用点探测任务对训练前、后压力情景下的注意行为进行测试,使用主观感受和心率变异性(HRV)对训练前、后压力情景下的应激反应进行测试。结果:视觉搜索任务训练后压力情景下运动员对负性信息的注意偏向降低,压力感受和状态焦虑降低,HRV的低频/高频比值(LF/HF)和归一化低频(LF-norm)降低、归一化高频(HFnorm)升高。结论:视觉搜索任务训练能够降低运动员压力下的负性注意偏向,减轻其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偏向 运动员 视觉搜索任务 压力 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成年人视觉搜索中的注意特点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卉 赵希希 +5 位作者 赵琦华 黄芳 王延菲 钱秋谨 王玉凤 孙黎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2-107,共6页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成年人在视觉搜索任务中不同工作记忆负荷下的注意特点。方法:选取45例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诊断标准的成年人ADHD患者,以及44例年龄、性别、智商相匹配的健康成年人,通过工作...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成年人在视觉搜索任务中不同工作记忆负荷下的注意特点。方法:选取45例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诊断标准的成年人ADHD患者,以及44例年龄、性别、智商相匹配的健康成年人,通过工作记忆引导的视觉搜索任务来比较两组被试在低工作记忆负荷与高工作记忆负荷条件下的反应时与正确率。结果:在低工作记忆负荷[(823±144)ms vs.(754±123)ms,P<0.01]与高工作记忆负荷[(912±163)ms vs.(851±162)ms,P<0.01]条件下,成年人ADHD组的反应时均大于正常对照组。在两种任务中,低工作记忆负荷的反应时低于高工作记忆负荷下的反应时[ADHD患者,(823±144)ms vs.(912±163)ms,P<0.01;对照,(754±123)ms vs.(851±162)ms,P<0.01],低工作记忆负荷的正确率高于高工作记忆负荷下的正确率[ADHD患者,(95.9±4.3)% vs.(91.2±14.3)%;对照,(95.8±4.2)% vs.(94.4±4.9)%,P<0.01]。结论:成年人ADHD患者在视觉搜索中存在自上而下注意缺陷。此外,视觉工作记忆负荷影响了ADHD患者的注意功能,当视觉工作记忆负荷增加时,注意资源相应减少,搜索效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视觉工作记忆 注意控制 视觉搜索任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机依赖的大学生的情绪觉察特点 被引量:8
4
作者 祖静 张向葵 左恩玲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12-417,共6页
目的:调查手机依赖的大学生的情绪觉察特点,为未来手机依赖干预提供建议。方法:使用手机成瘾倾向量表(MPATS)对548名大学生进行施测,结合聚类分析和高低于平均数一个标准差的标准筛选出手机依赖组和非手机依赖组各40人。使用视觉搜索任... 目的:调查手机依赖的大学生的情绪觉察特点,为未来手机依赖干预提供建议。方法:使用手机成瘾倾向量表(MPATS)对548名大学生进行施测,结合聚类分析和高低于平均数一个标准差的标准筛选出手机依赖组和非手机依赖组各40人。使用视觉搜索任务比较两组对愉悦、中性和悲伤表情面孔觉察的反应时间和正确率。结果:当呈现相同表情面孔时,面孔数量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F(1,468)=11.26,P<0.01],4个面孔的觉察速度快于8个面孔的觉察速度[(1079.1±187.9)ms vs.(1139.2±202.7)ms];当呈现的面孔图片不同时,表情面孔类型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F(1,312)=10.30,P<0.01],悲伤表情的觉察快于愉悦表情的觉察[(941.0±168.5)ms vs.(997.8±152.7)ms]。表情类型和被试分组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F(1,312)=16.55,P<0.01],手机依赖组对悲伤情绪的识别快于非手机依赖组[(975.5±112.4)ms vs(906.4±126.5)ms,P<0.05]。结论:手机依赖大学生对悲伤表情面孔觉察较快,其对愉悦和悲伤情绪的搜索是系列搜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依赖 情绪觉察 视觉搜索任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善良特质在情绪调节行动控制中的内隐优势 被引量:9
5
作者 孙俊才 寻凤娇 +1 位作者 刘萍 张文海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81-794,共14页
基于善良特质在中国人人格修养中的重要价值,本研究以情绪调节的行动控制理论为模型参照,设计了三项行为实验检验善良特质的导向性与内隐情绪调节的关系。研究 1 采用 Stroop 任务,比较高低善良被试判断人际关系词颜色时是否受到色词内... 基于善良特质在中国人人格修养中的重要价值,本研究以情绪调节的行动控制理论为模型参照,设计了三项行为实验检验善良特质的导向性与内隐情绪调节的关系。研究 1 采用 Stroop 任务,比较高低善良被试判断人际关系词颜色时是否受到色词内容的干扰,结果发现,高(vs.低)善良被试对人际关系积极词更敏感;研究 2 采用情绪调节内隐联想测验任务比较高低善良被试的情绪调节内隐态度差异,结果发现高(vs.低)善良被试更倾向于采用控制型情绪调节方式调节情绪;研究 3 在诱发被试负性情绪条件下,采用面孔表情视觉搜索任务间接考察高低善良被试在内隐情绪修复效果上的差异,结果显示高(vs.低)善良被试搜索愤怒背景下高兴面孔的速度更快。三项实验结果一致地表明,高善良特质利他重感情的行动目的性在情绪调节的行动控制中具有内隐优势,对积极的心理健康起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善良 内隐情绪调节 行动控制理论 控制型内隐调节 面孔视觉搜索任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愉快面孔识别优势及其认知神经机制 被引量:4
6
作者 于明阳 李富洪 曹碧华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54-261,共8页
愉快面孔识别优势表现为被试对高兴面孔比对其他情绪面孔的识别正确率更高、反应时更短。大量研究以简笔画和面孔图片为材料,在情绪分类任务和视觉搜索任务中均发现这一优势。该优势存在诊断性价值假说、情绪独特性假说和出现频率假说... 愉快面孔识别优势表现为被试对高兴面孔比对其他情绪面孔的识别正确率更高、反应时更短。大量研究以简笔画和面孔图片为材料,在情绪分类任务和视觉搜索任务中均发现这一优势。该优势存在诊断性价值假说、情绪独特性假说和出现频率假说三种不同的理论解释。近年来,研究者采用ERP技术发现这一优势形成于反应选择阶段,但其起始阶段尚无一致结论。未来可借助f MRI技术进一步研究其认知神经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愉快面孔识别优势 情绪分类任务 视觉搜索任务 神经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