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弱视视觉刺激软件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嘉毅 李红 +1 位作者 肖启国 何湘珍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1740-1741,共2页
目的:弱视治疗软件与指导视觉刺激训练疗效对比研究。方法:共治疗79例101眼,采用遮盖加指导视觉刺激训练32例42眼,采用遮盖加视觉刺激软件训练47例59眼。结果:视觉刺激软件训练组,总有效率为98.3%,其中治愈50眼,治愈率为84.7%,进步8眼为... 目的:弱视治疗软件与指导视觉刺激训练疗效对比研究。方法:共治疗79例101眼,采用遮盖加指导视觉刺激训练32例42眼,采用遮盖加视觉刺激软件训练47例59眼。结果:视觉刺激软件训练组,总有效率为98.3%,其中治愈50眼,治愈率为84.7%,进步8眼为13.6%,无效1眼为1.7%;指导视觉刺激训练组,总有效率为90.5%,其中治愈28眼,治愈率为66.7%,进步10眼为23.8%,无效4眼为9.5%。两组患儿有效率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弱视治疗软件对儿童弱视疗效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视 遮盖 视觉刺激训练 视觉刺激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觉刺激状态下电针阳陵泉穴的fMRI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黄心洁 赵仓焕 +1 位作者 周全 高鹏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观察视觉刺激状态下电针足少阳胆经阳陵泉穴(GB34)引起的人脑血液动力学响应变化,剖析电针作用与脑功能之间的关联性。方法:12例健康自愿者纳入BOLD-fMRI实验;视觉刺激任务应用闪烁棋盘方格,频率8Hz;检测受试者在静息状态、视觉刺... 目的:观察视觉刺激状态下电针足少阳胆经阳陵泉穴(GB34)引起的人脑血液动力学响应变化,剖析电针作用与脑功能之间的关联性。方法:12例健康自愿者纳入BOLD-fMRI实验;视觉刺激任务应用闪烁棋盘方格,频率8Hz;检测受试者在静息状态、视觉刺激任务、视觉刺激状态下电针双侧阳陵泉穴时的大脑响应功能区的激活,并分别进行分析比较;最后以图像数据重组方法(reblocked方法)处理结果。结果:视觉刺激任务时见左脑干及左小脑枕叶激活及左脑、边缘叶、海马旁回(BA19)、右脑颞中回、颞下回(BA37)等部位激活;电针状态时见左脑额上回、右脑额叶(BA31)等部位激活;视觉刺激任务下电针双侧阳陵泉见左侧额叶中央前回(BA6)、左侧额下回(BA9)、左侧颞上回(BA22)、顶叶楔前叶(BA7)、左侧顶下小叶(BA40)、右脑额叶(BA31)等部位激活。结论:视觉刺激状态下电针阳陵泉穴引起与人体运动相关的多个区域激活(BA6,BA7),其原因在于,电针与视觉刺激相结合后,通过大脑整合多个皮质区域,引起与人体运动功能相应的脑功能网络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刺激状态 电针 阳陵泉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旋多巴联合视觉刺激训练治疗青少年屈光不正性弱视 被引量:7
3
作者 贺志华 李炎 张丽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63-1165,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左旋多巴和视觉刺激训练治疗青少年屈光不正性弱视的研究效果。方法:选取2013-05/2016-05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青少年屈光不正性弱视64例68眼进行本次研究,将其按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32例33眼)与对照组(32例35眼)。对照组... 目的:探讨应用左旋多巴和视觉刺激训练治疗青少年屈光不正性弱视的研究效果。方法:选取2013-05/2016-05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青少年屈光不正性弱视64例68眼进行本次研究,将其按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32例33眼)与对照组(32例35眼)。对照组采取视觉刺激训练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左旋多巴治疗。24wk后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以及治疗前后P-VEP、视觉敏感度的变化。结果:治疗24wk结束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1%)明显高于对照组(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对照组的P-VEP P100波幅升高,潜伏期缩短,但观察组的效果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旋多巴和视觉刺激训练联合治疗青少年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效果显著,能够较好地纠正其视觉敏感度,改善视神经传导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不正性弱视 左旋多巴 视觉刺激训练 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材的视觉刺激及人体心理生理响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张悦 李超 +1 位作者 郭叶莹子 赵广杰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6-166,共11页
木材是与人类生活密不可分的天然生物材料,其优良的美学特性被广泛地应用在家具以及建筑内外装饰领域。木材特有的颜色与纹理等外观特征将引起注目者的视觉刺激,进而引起心理和生理的响应过程。在木材的视觉刺激表征,以及心理生理响应... 木材是与人类生活密不可分的天然生物材料,其优良的美学特性被广泛地应用在家具以及建筑内外装饰领域。木材特有的颜色与纹理等外观特征将引起注目者的视觉刺激,进而引起心理和生理的响应过程。在木材的视觉刺激表征,以及心理生理响应的试验测定与科学评价方面,研究多采用主观的问卷或评价量表来表达,近年来通过运用先进技术监测人体心理和生理指标为量化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方法。本文为了进一步梳理木材视觉刺激引起的心理和生理响应活动,聚焦木材视觉特性研究领域,系统地归纳了国内外木材视觉刺激的表征方法,总结了由木材视觉刺激引起的人体心理和生理响应方面的主要研究内容及进展。在综合分析基础上,凝炼出该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3个科学问题:木材视觉刺激引起人体心理生理响应过程的精准评价,多感官通道交互与协同作用机制,木质居住环境对人体心理生理健康的影响。旨在为木制品视觉设计或木质室内空间舒适感营造提供理论基础,并为今后开展木质环境学,尤其木材视觉特性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提供技术性参照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 视觉刺激 心理响应 生理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视觉刺激的人体平衡能力评测系统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肖金壮 睢少坤 +2 位作者 王洪瑞 程亮 许艳伟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98-502,共5页
为了更客观地评测人体在各方向上的平衡能力,本研究将人体平衡过程在外部激励下的完整动力学模型,合理简化为二阶线性系统,并将调节时间作为反映系统响应速度快慢的指标;同时,通过采用各方向等概率随机视觉激励,避免受测者对评测过程的... 为了更客观地评测人体在各方向上的平衡能力,本研究将人体平衡过程在外部激励下的完整动力学模型,合理简化为二阶线性系统,并将调节时间作为反映系统响应速度快慢的指标;同时,通过采用各方向等概率随机视觉激励,避免受测者对评测过程的预准备.通过以PC/104为核心控制器和以QNX为实时操作系统构建的评测系统及其界面,为被测者提供视觉激励源,并利用力平台检测装置采集重心波动信息,同时提取调节时间作为评测平衡能力的指标.以16名健康大学生为对象的实验,结果表明,正常人平衡调节时间的参考范围为4~8s,人体在前后方向的平衡能力要优于左右方向.该系统可对其平衡受损方向进行定量客观评定,可更好地满足临床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视觉刺激 平衡能力 PC104 QNX 调节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飞行模拟器的立体视觉刺激脑机接口系统 被引量:3
6
作者 毛玲 魏士松 +2 位作者 张灵维 章栩苓 周正东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946-2954,共9页
为了提高脑控虚拟现实(VR)飞行模拟驾驶的准确率,提出一种基于桌面式虚拟现实技术的立体视觉刺激脑机接口(BCI)系统。该系统运用自主研发的桌面式虚拟现实视觉刺激子系统提供平面视觉刺激和立体视觉刺激2种刺激模式。结合Emotive EPOC+... 为了提高脑控虚拟现实(VR)飞行模拟驾驶的准确率,提出一种基于桌面式虚拟现实技术的立体视觉刺激脑机接口(BCI)系统。该系统运用自主研发的桌面式虚拟现实视觉刺激子系统提供平面视觉刺激和立体视觉刺激2种刺激模式。结合Emotive EPOC+脑电设备采集用户的稳态视觉诱发电位(SSVEP)信号并传输至OpenVIBE脑电处理模块,利用OpenVIBE脑电处理模块对脑电信号进行滤波处理、特征提取和BCI分类器训练,然后运用训练好的BCI分类器在线对脑电信号进行采集和分类并实时转换为飞行控制指令,实现对虚拟现实(VR)飞行模拟器的在线操控。研究结果表明:在刺激频率为8.57,10,12和15 Hz及采集时间窗口为1.5 s的条件下,与平面视觉刺激相比,立体视觉刺激模式下的脑机接口分类器的平均准确率提升了6.5%,由此可见,立体视觉刺激能够诱发用户产生更具激励性的脑电响应,有利于提高脑控飞行模拟驾驶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桌面式虚拟现实 立体视觉刺激 稳态视觉诱发 脑机接口 飞行模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觉刺激仪、凸透镜和三棱镜综合训练对儿童近视眼AC/A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陈连萍 俞慧燕 《眼科新进展》 CAS 2006年第1期45-47,共3页
目的研究CAMP视觉刺激仪、凸透镜和三棱镜(CAMP+CONVEX+PRISM,CCP)3者结合应用对儿童近视眼异常调节性集合与调节比率(AC/A)的影响。方法对年龄6~16岁的330名患者,根据其年龄分为6~12岁组和12~16岁组;按隐斜性质分为内隐斜组和外隐斜... 目的研究CAMP视觉刺激仪、凸透镜和三棱镜(CAMP+CONVEX+PRISM,CCP)3者结合应用对儿童近视眼异常调节性集合与调节比率(AC/A)的影响。方法对年龄6~16岁的330名患者,根据其年龄分为6~12岁组和12~16岁组;按隐斜性质分为内隐斜组和外隐斜组;按近视程度分为高度组、中度组、低度组,分别进行CCP综合训练3个月,记录训练前后AC/A及隐斜度。结果大多数内隐斜患者经过训练,AC/A及内隐斜度减小。但外隐斜患者AC/A变化不明显,6~12岁患者外隐斜度也无明显改变,12~16岁患者外隐斜度减小。结论CCP综合训练对恢复异常的AC/A,治疗调节性隐斜视有一定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刺激 凸透镜 三棱镜 青少年 近视A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的高频视觉刺激控制器的设计 被引量:4
8
作者 何超文 林霖 喻德旷 《电子技术应用》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5-37,41,共4页
研究稳态视觉诱发电位需要视觉刺激器生成高频刺激信号。而传统的刺激器在产生高频图像刺激时的准确性和同步性极差,并且使用不便、刺激模式单一。鉴于此,设计了一个高频视觉刺激控制器,以FPGA为控制器并采用硬件描述语言Verilog HDL设... 研究稳态视觉诱发电位需要视觉刺激器生成高频刺激信号。而传统的刺激器在产生高频图像刺激时的准确性和同步性极差,并且使用不便、刺激模式单一。鉴于此,设计了一个高频视觉刺激控制器,以FPGA为控制器并采用硬件描述语言Verilog HDL设计程序,实现图像刺激的生成。实验结果显示,设计的视觉刺激控制器具备时间精度高、准确性高和同步性好的优点,能有效地生成高频刺激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诱发电位 稳态反应 高频 视觉刺激控制器 FP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SMVEP的脑-机接口视觉刺激探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贵彤 张志敏 +3 位作者 柴晓珂 路阳婷 樊瑜波 牛海军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18年第5期313-316,共4页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稳态运动视觉刺激诱发电位(SSMVEP)的方环运动刺激,并与目前常用的视觉刺激方式(牛顿环运动、方形闪烁和圆形闪烁)进行比较。方法选择9名受试者,分别采用四种刺激方式诱发脑电信号,采用典型相关分析(CCA)进行模式识别,...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稳态运动视觉刺激诱发电位(SSMVEP)的方环运动刺激,并与目前常用的视觉刺激方式(牛顿环运动、方形闪烁和圆形闪烁)进行比较。方法选择9名受试者,分别采用四种刺激方式诱发脑电信号,采用典型相关分析(CCA)进行模式识别,并结合识别准确率与主观评分结果对刺激评价。结果方环运动诱发的脑电信号识别准确率(82.8%±14.1%)与牛顿环运动(83.3%±11.5%)相当,无显著性差异,但二者都低于方形闪烁(98.3%±4.1%)和圆形闪烁(99.2%±1.8%);图形形状对相同刺激模式(运动及闪烁)诱发的脑电信号识别准确率没有显著影响;方环运动的主观评价优于牛顿环运动、方形闪烁和圆形闪烁。结论方环运动刺激可以有效诱发脑电信号,并降低图形闪烁带来的不适感,可以作为视觉刺激应用于基于SSMVEP的BCI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态运动视觉诱发电位 视觉刺激 准确率 舒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T与LCD技术的视觉刺激显示性能评价 被引量:6
10
作者 罗粟 詹长安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34-942,共9页
为了定量评价两种技术在视觉研究实验中的适用性,本文根据文献分析和视觉研究需求设计了显示器性能测试系统与测试流程,对一台阴极射线管(CRT)显示器和两台通用液晶显示器作为视觉刺激显示设备的关键性能进行测试。结合心理物理学理论,... 为了定量评价两种技术在视觉研究实验中的适用性,本文根据文献分析和视觉研究需求设计了显示器性能测试系统与测试流程,对一台阴极射线管(CRT)显示器和两台通用液晶显示器作为视觉刺激显示设备的关键性能进行测试。结合心理物理学理论,特别是韦伯定律,详细地分析和比较了各项测试结果。实验结果显示所有的显示器有不同的Gamma特性,需要进行相应的Gamma校正之后才能线性呈现图像的灰度级;CRT显示器在响应时间上具有绝对优势,但屏幕空间均匀性和独立性较差;相比于CRT显示器,LCD显示器具有较高的亮度和较好的空间均匀性和独立性,但是响应时间偏慢,而且相邻两帧图像之间独立性较差。这些测试结果表明,CRT显示器仍然是高动态特性视觉刺激显示的首选,而LCD显示器可以用于呈现对空间亮度一致性和空间的独立性要求高,但对响应速度要求不高的视觉刺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显示器 阴极射线管显示器 韦伯定律 视觉刺激 性能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的视觉刺激系统设计
11
作者 曹翔 《宜春学院学报》 2011年第12期42-45,共4页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大量的接触电脑、电视等电子产品,以及过度用眼,使眼病发病率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更方便有效的医疗仪器对眼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经过对视觉诱发电位进行研究,设计出一套基于FPGA的视觉刺激系统。该系统以显示器为...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大量的接触电脑、电视等电子产品,以及过度用眼,使眼病发病率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更方便有效的医疗仪器对眼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经过对视觉诱发电位进行研究,设计出一套基于FPGA的视觉刺激系统。该系统以显示器为刺激源,FPGA为核心控制器,采用硬件描述语言VHDL编写VGA硬件控制程序。经测试系统能较好的对视觉进行刺激,使大脑产生需要的诱发电位。该视觉刺激系统具有可靠性高,通用性和扩展性好等优点,并且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和良好的市场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刺激 视觉诱发电位 FPGA V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巴丝肼联合高压氧与激光辅助视觉刺激治疗帕金森病冻结步态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志宁 龚爱平 +4 位作者 吕尤 郑结弟 何金 谷瑞丽 曹幸毅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32期61-63,共3页
目的:探讨多巴丝肼联合高压氧与激光辅助视觉刺激治疗帕金森病冻结步态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2年3月徐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02例帕金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 目的:探讨多巴丝肼联合高压氧与激光辅助视觉刺激治疗帕金森病冻结步态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2年3月徐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02例帕金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接受多巴丝肼联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高压氧联合激光辅助视觉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新版冻结步态调查问卷、帕金森病统一评定量表-Ⅲ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尿酸、血清铁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巴丝肼联合高压氧与激光辅助视觉刺激治疗帕金森病冻结步态的效果显著,可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认知水平,改善运动症状及生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高压氧 视觉刺激 冻结步态 多巴丝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商场的室内布置和视觉刺激对人流路线的影响
13
作者 John Zacharias 朱懿 张良皋 《华中建筑》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33-137,共5页
关键词 商场 室内布置 室内环境 视觉刺激 人流线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000伏特的视觉刺激 http://www.neostream.com/
14
作者 丹丹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08年第10期94-94,共1页
世界会变得更热闹或疯狂,其中一个原因是来自网络上各种千奇百怪的内容设计,但这也是让全世界的人们最抓狂的理由!知识无国界,作怪也无国界,所以最具设计创意的网站更红得有理啦!
关键词 视觉刺激 网站 无国界 内容设计 设计创意 网页 伏特 设计工作室 网络 想象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觉皮层功能检测中旋转光栅作为刺激方式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梁平 丁新生 +1 位作者 张志强 邵庆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1423-1424,共2页
目的:观察旋转光栅刺激下皮层功能核磁共振的成像情况,探讨视皮层功能测定中有效便捷的视觉刺激方式。方法:以旋转光栅作为视觉刺激,采用组块设计方式,以1.5T磁共振成像系统采集17例视力正常者和9例弱视患者的视皮层BOLD-fMRI数据。观... 目的:观察旋转光栅刺激下皮层功能核磁共振的成像情况,探讨视皮层功能测定中有效便捷的视觉刺激方式。方法:以旋转光栅作为视觉刺激,采用组块设计方式,以1.5T磁共振成像系统采集17例视力正常者和9例弱视患者的视皮层BOLD-fMRI数据。观察分析不同任务/控制状态下对应皮层的成像部位。结果:旋转光栅含有多种视觉刺激成分,所有受检者均获得了与相应视觉刺激对应的视觉皮层反应脑图,且各组反应趋势基本一致。结论:旋转光栅是视皮层功能测定中良好便捷的视觉刺激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刺激 旋转光栅 视皮层功能测定 功能核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8051F320的大鼠视觉图形刺激系统设计及实现
16
作者 师黎 贾帅锋 +2 位作者 罗勇 杨科峰 朱民杰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8-71,共4页
针对目前已有大鼠视觉图形刺激系统存在的灵活性差、扩展性弱和成本高等问题,设计并实现了一种新型的视觉图形刺激系统.系统上位机采用VB软件编程产生刺激图形,下位机在刺激图形改变或移动时,向外界输出一个同步脉冲到采集设备.测试结... 针对目前已有大鼠视觉图形刺激系统存在的灵活性差、扩展性弱和成本高等问题,设计并实现了一种新型的视觉图形刺激系统.系统上位机采用VB软件编程产生刺激图形,下位机在刺激图形改变或移动时,向外界输出一个同步脉冲到采集设备.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很好满足视觉刺激的要求,具有易扩展、成本低等优势,能产生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刺激 C8051F320 同步脉冲 V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觉提示刺激对听觉掩蔽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陈瑜 谢凌云 《声学技术》 CSCD 2010年第4期400-405,共6页
传统用于声音压缩编码的掩蔽效应模型是在单一听觉模式下获得的,而现今的多媒体技术是视听交互模式。在有视觉刺激情况下,人耳声音的掩蔽特性是否会发生变化?为了研究视觉刺激对听觉掩蔽效应的影响,从视觉与听觉心理的相互关联性入手... 传统用于声音压缩编码的掩蔽效应模型是在单一听觉模式下获得的,而现今的多媒体技术是视听交互模式。在有视觉刺激情况下,人耳声音的掩蔽特性是否会发生变化?为了研究视觉刺激对听觉掩蔽效应的影响,从视觉与听觉心理的相互关联性入手进行了窄带噪声掩蔽纯音和宽带噪声掩蔽纯音两类心理声学实验。实验采用恒定刺激法,在听觉判断的同时给被试呈现三种不同提示状态的视觉刺激,对在200~7700Hz的频率范围内的噪声掩蔽阈值进行实验测定,并将结果与无视觉状态的实验结果相比较。对实验结果进行了信度检验、效度分析和显著性分析之后,利用相关视觉提示促进理论和注意能量分散理论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理论解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掩蔽效应 视听交互 视觉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视觉辅助刺激下运动想象大脑皮层因果连接网络特性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边琰 赵丽 +1 位作者 傅星 綦宏志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85-692,共8页
基于运动想象(MI)的脑-机接口系统(BCI)被认为是一种很有潜力的运动功能康复方法,但是经典MIBCI使用时存在个体差异性大、识别率较低的问题。采用视觉辅助刺激范式可以增强MI特征,并能有效提高BCI识别的准确率。然而在不同的视觉辅助刺... 基于运动想象(MI)的脑-机接口系统(BCI)被认为是一种很有潜力的运动功能康复方法,但是经典MIBCI使用时存在个体差异性大、识别率较低的问题。采用视觉辅助刺激范式可以增强MI特征,并能有效提高BCI识别的准确率。然而在不同的视觉辅助刺激范式下,MI任务期的大脑皮层因果连接响应特征及其面向运动功能康复的神经生理学意义却鲜有报道。设计4种不同类型的视觉辅助刺激范式,包括不同的动态/非动态视觉刺激及简单/复杂想象任务范式,选取MI任务期大脑运动感觉相关皮层7个感兴趣区域,利用孤立有效相干法(iCoh),对11名被试beta频段4种实验范式构建单尾单样本t检验(P<0.01)平均因果脑网络,并分析网络的平均度分布、聚类系数、全局效率、中介中心度参数。结果表明,相比于简单想象任务非动态视觉刺激范式,复杂想象任务动态视觉刺激范式平均度分布由2.143提高为2.429,聚类系数由0.634提高为0.767,全局效率由0.393提高为0.417。复杂想象任务动态刺激范式下,辅助运动皮层和顶上小叶、顶下小叶存在因果连接关系,辅助运动皮层成为脑网络中的关键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 运动想象 视觉刺激 脑网络 孤立有效相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觉生理刺激联合立体视觉训练治疗儿童弱视临床观察 被引量:18
19
作者 尹峥 夏旭光 +5 位作者 黄慕贞 李婷 郝琦琦 江铭 唐蕊 郑志涌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927-929,共3页
目的:评价对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包括屈光参差性弱视)进行视觉生理刺激联合立体视觉训练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采取综合治疗和传统治疗分组对照,设立治疗组(综合疗法组)和对照组(传统治疗组)。对照组使用传统戴镜,遮盖加精细用... 目的:评价对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包括屈光参差性弱视)进行视觉生理刺激联合立体视觉训练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采取综合治疗和传统治疗分组对照,设立治疗组(综合疗法组)和对照组(传统治疗组)。对照组使用传统戴镜,遮盖加精细用目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加用CAM光珊治疗仪,多色光谱刺激仪,后像弱视红光治疗仪,海丁格氏刷等生理刺激综合疗法,待视力达到0.4以上时,加用立体视觉训练,初期使用同视机训练,待视觉三级功能建立后使用家用立体视觉训练仪(实体镜cherioscope,红绿立体图片Tranaglyphs)进行立体视加强巩固训练。结果:两组病例随诊2~7a,治疗组中基本治愈率达86.3%,治疗前后基本治愈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治疗组的立体视锐度的正常率明显提高,由治疗前的11.0%提高到84.0%。治疗后两组间旁中心注视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31.95,P〈0.01)。结论:视觉生理刺激联合立体视觉训练法是治疗弱视较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生理刺激 立体视觉 儿童弱视 屈光不正性弱视 弱视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媒体视觉生理刺激及立体系统训练联合常规综合治疗对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双眼立体视觉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20
作者 王君君 《罕少疾病杂志》 2022年第5期48-49,64,共3页
目的观察多媒体视觉生理刺激及立体系统训练联合常规综合治疗对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双眼立体视觉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153眼)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为研究对象,依照区组随机化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74眼)和观察组43例(79眼)。对照... 目的观察多媒体视觉生理刺激及立体系统训练联合常规综合治疗对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双眼立体视觉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153眼)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为研究对象,依照区组随机化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74眼)和观察组43例(79眼)。对照组实施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则在其基础上联合多媒体视觉生理刺激及立体系统训练。对比治疗3个月后两组疗效(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弱视疗效评价标准),观察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儿双眼融象功能及双眼立体视觉功能正常率(Titmus立体视检测图),比较治疗3个月后患儿交叉视差、非交叉视差(立体视觉检查图)。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双眼融象功能正常率、双眼立体视正常率、交叉视差、非交叉视差正常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媒体视觉生理刺激及立体系统训练联合常规综合治疗能促进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视力恢复,重建双眼立体视觉功能,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媒体视觉生理刺激 立体系统训练 屈光不正性弱视 双眼立体视觉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