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多特征融合的图像主体显著性判断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刘晨曦
褚晶辉
吕卫
王建
-
机构
天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出处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4年第9期150-154,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61002030)
-
文摘
从视觉角度来说,视觉显著性图像是指主体突出的图像,比起内容散乱的图像,此类图像往往更能吸引用户的关注,也更符合用户对图片检索的使用需求。提出了一种图像主体视觉显著性判断方法,采用"中心围绕"计算原则在多特征融合的基础上应用支持向量机训练,建立了一个分类模型,并且可以给出表征图像显著程度的得分。实验表明,该模型有较高的分类正确率,并且将该模型应用于图像检索重排序、图像上传自动审核等应用时,可以得到更接近人工操作的结果,降低人力资源成本。
-
关键词
视觉主体显著性
“中心围绕”操作
局部二值模式
视觉显著图
支持向量机
-
Keywords
visual object saliency
“center-ground”operation
Local Binary Pattern(LBP)
visual saliency map
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
-
分类号
TP39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
-
题名视觉运动知觉脑机制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3
- 2
-
-
作者
罗艳琳
罗跃嘉
-
机构
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科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2-135,共4页
-
基金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070262)。
-
文摘
视觉研究是探索脑功能的一个重要研究途径。该文对视觉运动通路与色彩的关系、视觉运动知觉的产生、对于视觉信息的不同阶段的处理以及立体视觉等若干问题进行了回顾与讨论,并概述了其中若干理论及其争论,提出了未来视觉研究可能存在的问题与研究方向。
-
关键词
视觉运动知觉
脑机制
实验范式
信息选择
主体视觉
视觉通路
知觉相似性
运动能量
-
Keywords
visual motion perception, brain mechanism, experimental paradigm.
-
分类号
R338.3
[医药卫生—人体生理学]
R812.2
[医药卫生—放射医学]
-
-
题名当代艺术中的中国符号与身份想象
被引量:3
- 3
-
-
作者
周计武
-
机构
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
-
出处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8-112,共5页
-
基金
2012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视觉文化研究"(项目编号:12JZD019)阶段性成果之一
-
文摘
当代艺术一直处于传统与现代、自我与他者的文化张力之中。为了在国际艺术场中获得更加有利的位置,许多艺术家选择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符号来表达自我的感受。对于当代艺术中的中国符号,艺术理论界主要有四种声音:艺术阴谋论、妖魔化中国论、文化殖民论和艺术协商论。我们赞同第四种观点,因为当代艺术是官方、市场、民间等各种力量相互博弈的结果。他者的凝视是界定文化身份、建构自我形象的差异性要素。不过,他者的眼光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既有西方主义,又有传统主义,更有革命主义。正是多重的眼光建构了多元的视觉主体和自我身份。
-
关键词
当代艺术
中国符号
文化身份
文化殖民
论他者
视觉主体
想象
-
Keywords
Contemporary Art
Chinese Sign
Cultural Identity
Cultural Colonization
The Other
-
分类号
J0
[艺术—艺术理论]
-
-
题名用艺术记住历史
- 4
-
-
作者
司棋
-
机构
深圳
-
出处
《电影评介》
2001年第7期26-27,共2页
-
文摘
Z珍珠港,在人们 的意识中,它远 不只是一个著名 港口、一个美丽海湾的代指,在很大的程度上,它是人类一段历史的浓缩象征,同时也是军国主义卑鄙和残暴的见证。五十年前的轰鸣和呼啸虽然早已消逝在时间的尘埃里,但五十年前的记忆却永远的定格下来,成为人类一个不灭的永恒。《珍珠港》的问世,就是艺术家们以电影的形式对那用血与火构成的历史的一次纪念与反省。在这个意义上,《珍珠港》不需要戏说,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拒绝虚构。因为它所表现的是人们既熟悉而又无法忘记的历史。因此,《珍珠港》作为五十年后以艺术的眼光对珍珠港当年历史的一次审视。
-
关键词
珍珠港事件
五十年
战争
爱情纠葛
“物”
视觉主体
道德伦理
表现载体
情感冲突
血与火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