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蝶形视网膜色素上皮营养不良患者的多模式眼底影像学特征
1
作者
郑志坤
张娟
+2 位作者
黎铧
李娟娟
张利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63-869,共7页
目的:探讨蝶形视网膜色素上皮营养不良(BPD)患者的多模式眼底影像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16-01/2019-07经多模式影像检查确诊BPD的患者18例36眼的眼底彩照、红外照相、自发荧光、荧光造影、脉络膜造影、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及眼底血流...
目的:探讨蝶形视网膜色素上皮营养不良(BPD)患者的多模式眼底影像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16-01/2019-07经多模式影像检查确诊BPD的患者18例36眼的眼底彩照、红外照相、自发荧光、荧光造影、脉络膜造影、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及眼底血流成像OCT(OCTA)等多模式眼底影像检查。结果:典型的眼底彩色照相可显示色素异常沉着而呈现的蝶翅样病变外观,病变进展后蝶形外观不明显,而相应区域萎缩;红外照相显示BPD患者的眼底黄色病灶,表现为白色高亮影像;自发荧光可有斑片状、点状所勾勒的蝶翅表现,也可有以上特征重叠的表现,当病变进展萎缩明显时,自发荧光不能显示典型的蝶形改变,但可以反映出色素上皮细胞的破坏程度范围;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和脉络膜造影除了显示蝶形病变外,能更为精准地显示血管病变情况,尤其是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检查;OCT显示病变位于视网膜色素上皮(RPE)之上与光感受器之间。随病变进展,色素上皮表现相应扩大的损伤,继发CNV者可见突破RPE的高反射信号;OCTA显示病变对视网膜深层和浅层损伤不明显,但脉络膜血流信号不同程度丢失,可敏感检出CNV的血流影像。结论:多模式眼底影像技术提供了BPD患者病变发生发展的影像特征,有助于临床医生更加深入地认识该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色素上皮图形状营养不良
蝶形
多模式影像
脂褐质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腺病毒载体介导的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视觉电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
1
2
作者
徐旭
高明宏
+1 位作者
禹海
周润海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1153-1155,共3页
目的:观察重组腺病毒介导的色素上皮衍生因子(Ad-PEDF)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视网膜电流图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大鼠24只,随机分为正常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再灌注+Ad-CMV组,缺血再灌注+Ad-PEDF组,以前房加压的方法制备大鼠...
目的:观察重组腺病毒介导的色素上皮衍生因子(Ad-PEDF)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视网膜电流图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大鼠24只,随机分为正常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再灌注+Ad-CMV组,缺血再灌注+Ad-PEDF组,以前房加压的方法制备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再灌注+Ad-CMV组,缺血再灌注+Ad-PEDF组分别玻璃体腔注射Ad-CMV或Ad-PEDF1μL(滴度3.8×109/PFU),每组按照时间点12,24,72,168h分为4亚组,以ERG分别测量双眼各时期ERGb波、Ops波波幅。结果:缺血再灌注后ERGb及Ops波幅明显降低,与正常组相比在各时间点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缺血再灌注组ERGb波及Ops波幅24h降低最为明显,与缺血12,72,168h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AD-PEDF能够明显促进ERGb波及Ops波幅恢复,与缺血组、缺血再灌注+AD-CMV在各时间点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腺病毒介导的色素上皮衍生因子玻璃体腔注射能够促进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
缺血再灌注损伤
色素
上皮
衍生因子
基因治疗
视网膜
电流
图
神经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后极部环状脉络膜营养不良多模式眼底影像学特征
3
作者
刘鹏飞
胡玉章
王婷婷
《临床眼科杂志》
2022年第6期512-515,共4页
目的观察分析后极部环状脉络膜营养不良多模式影像特点。方法4例(8只眼)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例,女性3例。年龄36~76岁,平均52.8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5年。随访6个月至2年。矫正视力0.3~0.5。经眼底照相、自发荧光、相干光层析成像...
目的观察分析后极部环状脉络膜营养不良多模式影像特点。方法4例(8只眼)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例,女性3例。年龄36~76岁,平均52.8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5年。随访6个月至2年。矫正视力0.3~0.5。经眼底照相、自发荧光、相干光层析成像术(OCT)、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视野和视网膜电图(ERG)检查,归纳出该病的临床特点及眼底影像学特征。结果8只眼均呈围绕视神经和颞侧血管弓的对称性萎缩性病变,黄斑部受累相对较轻。自发荧光可见病灶区清晰的环形低荧光。30度视野检查示环状视野缺损,90度视野示中央视敏度下降显著,周边视野未见异常。结论后极部环状脉络膜营养不良是一种罕见疾病,早期视网膜色素上皮(RPE)退行性改变,并逐渐累及脉络膜毛细血管、光感受器细胞层,最终引起进行性视力减退、夜视力下降、色觉异常。目前没有明确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
营养不良
多模式影像
视网膜
色素
上皮
萎缩
自发荧光
视网膜
电
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蝶形视网膜色素上皮营养不良患者的多模式眼底影像学特征
1
作者
郑志坤
张娟
黎铧
李娟娟
张利伟
机构
云南大学附属医院眼科
出处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63-869,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81860171)
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医学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No.D-2019021)
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医学后备人才培养计划(No.H-2018020)。
文摘
目的:探讨蝶形视网膜色素上皮营养不良(BPD)患者的多模式眼底影像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16-01/2019-07经多模式影像检查确诊BPD的患者18例36眼的眼底彩照、红外照相、自发荧光、荧光造影、脉络膜造影、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及眼底血流成像OCT(OCTA)等多模式眼底影像检查。结果:典型的眼底彩色照相可显示色素异常沉着而呈现的蝶翅样病变外观,病变进展后蝶形外观不明显,而相应区域萎缩;红外照相显示BPD患者的眼底黄色病灶,表现为白色高亮影像;自发荧光可有斑片状、点状所勾勒的蝶翅表现,也可有以上特征重叠的表现,当病变进展萎缩明显时,自发荧光不能显示典型的蝶形改变,但可以反映出色素上皮细胞的破坏程度范围;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和脉络膜造影除了显示蝶形病变外,能更为精准地显示血管病变情况,尤其是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检查;OCT显示病变位于视网膜色素上皮(RPE)之上与光感受器之间。随病变进展,色素上皮表现相应扩大的损伤,继发CNV者可见突破RPE的高反射信号;OCTA显示病变对视网膜深层和浅层损伤不明显,但脉络膜血流信号不同程度丢失,可敏感检出CNV的血流影像。结论:多模式眼底影像技术提供了BPD患者病变发生发展的影像特征,有助于临床医生更加深入地认识该病。
关键词
视网膜色素上皮图形状营养不良
蝶形
多模式影像
脂褐质
特征
Keywords
pattern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 dystrophy
butterfly-like pattern
multimodal imaging
lipofuscin
features
分类号
R774.5 [医药卫生—眼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腺病毒载体介导的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视觉电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
1
2
作者
徐旭
高明宏
禹海
周润海
机构
沈阳军区总医院眼科
出处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1153-1155,共3页
文摘
目的:观察重组腺病毒介导的色素上皮衍生因子(Ad-PEDF)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视网膜电流图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大鼠24只,随机分为正常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再灌注+Ad-CMV组,缺血再灌注+Ad-PEDF组,以前房加压的方法制备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再灌注+Ad-CMV组,缺血再灌注+Ad-PEDF组分别玻璃体腔注射Ad-CMV或Ad-PEDF1μL(滴度3.8×109/PFU),每组按照时间点12,24,72,168h分为4亚组,以ERG分别测量双眼各时期ERGb波、Ops波波幅。结果:缺血再灌注后ERGb及Ops波幅明显降低,与正常组相比在各时间点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缺血再灌注组ERGb波及Ops波幅24h降低最为明显,与缺血12,72,168h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AD-PEDF能够明显促进ERGb波及Ops波幅恢复,与缺血组、缺血再灌注+AD-CMV在各时间点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腺病毒介导的色素上皮衍生因子玻璃体腔注射能够促进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功能恢复。
关键词
视网膜
缺血再灌注损伤
色素
上皮
衍生因子
基因治疗
视网膜
电流
图
神经保护
Keywords
retina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pigment epithelium derived factor
gene therapy
eletroretinogram
neu roprotection
分类号
R774.1 [医药卫生—眼科]
R773.4 [医药卫生—眼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后极部环状脉络膜营养不良多模式眼底影像学特征
3
作者
刘鹏飞
胡玉章
王婷婷
机构
成都爱迪眼科医院
出处
《临床眼科杂志》
2022年第6期512-515,共4页
文摘
目的观察分析后极部环状脉络膜营养不良多模式影像特点。方法4例(8只眼)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例,女性3例。年龄36~76岁,平均52.8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5年。随访6个月至2年。矫正视力0.3~0.5。经眼底照相、自发荧光、相干光层析成像术(OCT)、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视野和视网膜电图(ERG)检查,归纳出该病的临床特点及眼底影像学特征。结果8只眼均呈围绕视神经和颞侧血管弓的对称性萎缩性病变,黄斑部受累相对较轻。自发荧光可见病灶区清晰的环形低荧光。30度视野检查示环状视野缺损,90度视野示中央视敏度下降显著,周边视野未见异常。结论后极部环状脉络膜营养不良是一种罕见疾病,早期视网膜色素上皮(RPE)退行性改变,并逐渐累及脉络膜毛细血管、光感受器细胞层,最终引起进行性视力减退、夜视力下降、色觉异常。目前没有明确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脉络膜
营养不良
多模式影像
视网膜
色素
上皮
萎缩
自发荧光
视网膜
电
图
Keywords
Choroidal dystrophy
Multimode image
Atrophy of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
Autofluorescence
ERG
分类号
R773.4 [医药卫生—眼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蝶形视网膜色素上皮营养不良患者的多模式眼底影像学特征
郑志坤
张娟
黎铧
李娟娟
张利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腺病毒载体介导的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视觉电生理的影响
徐旭
高明宏
禹海
周润海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后极部环状脉络膜营养不良多模式眼底影像学特征
刘鹏飞
胡玉章
王婷婷
《临床眼科杂志》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