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硅油眼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特点及临床处理 被引量:12
1
作者 鲍庆 陈佳 +2 位作者 邢怡桥 杜磊 梅海峰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76-578,共3页
目的探讨硅油眼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特点及手术方法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硅油填充术眼复发视网膜脱离者134例(134眼),采用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置换术或巩膜外加压术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评价手术效果。结果 10... 目的探讨硅油眼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特点及手术方法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硅油填充术眼复发视网膜脱离者134例(134眼),采用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置换术或巩膜外加压术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评价手术效果。结果 101眼采用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置换治疗,术后79眼视网膜复位,22眼视网膜复位失败者再次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成功率为78.2%(79/101);视力提高者16眼,不变者56眼,下降者29眼;眼压升高超过25 mmHg(1 kPa=7.5 mmHg)者31眼。33眼采用巩膜外加压治疗,23眼视网膜复位,10眼术后随访中发现视网膜未复位而改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置换术,成功率为69.7%(23/33);视力提高者5眼,不变者16眼,下降者12眼;眼压升高超过25 mmHg者14眼。结论对于下方或较周边的裂孔导致的局限性视网膜脱离,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处于A或B级,屈光介质不影响眼底检查的病例,可选巩膜外加压术;对于裂孔位于后极部或较大裂孔导致的大范围视网膜脱离,并有较广泛的视网膜增殖或视网膜固定皱襞形成,建议选玻璃体联合硅油置换手术,松解牵拉,填充硅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视网膜脱离 硅油眼 玻璃体切割 巩膜外加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油下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复发性视网膜脱离△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国明 张少冲 +4 位作者 曾键 赵铁英 秦波 陈青山 古洵清 《眼科新进展》 CAS 2006年第3期198-199,共2页
目的研究硅油下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硅油填充眼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32例(32眼)硅油填充眼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原因、手术方式、解剖复位和视功能恢复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视网膜脱离复发的原因由PVR引起者21眼,周边未封... 目的研究硅油下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硅油填充眼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32例(32眼)硅油填充眼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原因、手术方式、解剖复位和视功能恢复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视网膜脱离复发的原因由PVR引起者21眼,周边未封闭裂孔所致3眼,巨大裂孔后瓣滑脱5眼,黄斑裂孔未贴伏3眼,手术后均获得解剖复位,视力达0.05以上者共15眼,随访0.5a5眼复发。结论保留硅油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操作简单、安全,取得较好的解剖复位和视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视网膜脱离 硅油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油填充眼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黄 欣 于德康 +1 位作者 王文吉 徐格致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58-361,共4页
目的 探讨硅油填充眼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玻璃体手术并硅油注入后的复发性视网膜脱离患者52例52眼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法筛选危险因素。结果(1)视网膜脱离复发时间为术后10天... 目的 探讨硅油填充眼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玻璃体手术并硅油注入后的复发性视网膜脱离患者52例52眼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法筛选危险因素。结果(1)视网膜脱离复发时间为术后10天至12月,平均4.60个月±2.86个月。(2)视网膜脱离特点:31眼(59.6%)以下方脱离为主,8眼(15.4%)全脱离,5眼(9.6%)颞侧脱离,5眼(9.6%)脱离局限于周边,上方脱离2眼(3.8%),后极部脱离1眼(1.9%)。(3)裂孔部位及形态:33眼(63.5%)有明确裂孔,原裂孔未闭或封闭不良9眼(27.3%)。周边裂孔25眼(75.8%),后极部裂孔4眼(12.1%),黄斑裂孔2眼(6.1%),巨大裂孔2眼(6.1%)。(4)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29眼(55.8%)有明显PVR,4眼合并前部PVR,视网膜明显增厚僵硬者2眼。(5)其他:黄斑下新生血管膜1眼,黄斑囊样水肿1眼,视网膜下重水1眼,硅油进入视网膜下4眼。(6)PVR分级(P=0.023)及既往手术次数(P=0.030)与硅油眼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相关,随PVR分级程度及手术次数的增多,相对危险度逐渐增大。结论 硅油填充眼视网膜再脱离多数为孔源性,再脱离与术中没有充分松解对视网膜的牵引、未完全封闭裂孔或遗漏裂孔和再增殖有关,多以下方为主;术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视网膜脱离 硅油填充眼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后视网膜再次脱离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周永莹 卢谦益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8-61,75,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患者术后视网膜再次脱离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4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进行检查并确诊为RRD的患者403例403眼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行巩膜扣带术35眼,玻璃体切割术(PPV)+玻璃体... 目的探讨影响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患者术后视网膜再次脱离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4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进行检查并确诊为RRD的患者403例403眼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行巩膜扣带术35眼,玻璃体切割术(PPV)+玻璃体空气填充79眼,PPV+玻璃体硅油填充222眼,PPV+玻璃体硅油填充+取油术67眼。术后连续随访至少3个月。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影响RRD术后视网膜一次性未复位的危险因素,并应用Logistic回归构建风险预测模型。结果本组共369眼术后视网膜一次性复位,34眼未复位,一次性复位率为91.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视网膜一次性复位和未复位患者眼轴长度(AL)、手术方式、裂孔位置、裂孔大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由回归方程可知:AL≥26 mm的患者,RRD术后视网膜一次性未复位发生的风险比AL<26 mm的患者增加了4.248倍(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AL、裂孔位置、裂孔大小、手术方式是影响RRD术后视网膜未复位的危险因素(均为P<0.05)。H-L检验P=0.165,ROC分析结果显示,预测RRD术后视网膜是否发生再次脱离的曲线下面积为0.892,95%CI:0.832~0.953,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9.4%和87.3%(P<0.05)。结论AL是影响RRD术后视网膜再次脱离的独立危险因素,且由AL、裂孔位置、裂孔大小、手术方式构建的预测模型可较为精准的预测RRD术后视网膜是否发生再次脱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眼轴长度 复发视网膜脱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心理护理程序护理40例复发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体会 被引量:5
5
作者 杨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1期1984-1984,共1页
关键词 复发视网膜脱离 患者 心理护理 治疗 体会 护理组 医生 用心 程序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度近视眼视网膜脱离术后再脱离的原因及再手术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秦程 孙建国 +2 位作者 高翔 伍莹 谭宣云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70-872,共3页
目的分析高度近视眼视网膜脱离术后视网膜再脱离的原因、再手术的方法及预后。方法对25例(25眼)高度近视眼视网膜脱离复发患者行巩膜外垫压、环扎术、玻璃体手术或玻璃体切割联合巩膜外硅胶垫压、环扎术,术中观察视网膜裂孔的位置、数目... 目的分析高度近视眼视网膜脱离术后视网膜再脱离的原因、再手术的方法及预后。方法对25例(25眼)高度近视眼视网膜脱离复发患者行巩膜外垫压、环扎术、玻璃体手术或玻璃体切割联合巩膜外硅胶垫压、环扎术,术中观察视网膜裂孔的位置、数目,结合前次手术的有关资料,分析视网膜脱离复发原因。随访6个月观察视网膜复位及视力恢复情况。结果视网膜脱离复发的25眼中,新裂孔形成7眼(28.0%),原裂孔封闭不良8眼(32.0%),新裂孔形成和原裂孔封闭不良并存10眼(40.0%);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进展16眼(64.0%)。再次手术:行巩膜扣带术7眼(28.0%),行玻璃体切割术11眼(44·0%),玻璃体切割联合巩膜外硅胶垫压(环扎术)术7眼(28.0%);眼内填充硅油9眼,填充体积分数14%C3F8气体10眼。随访期末,24眼(96.0%)视网膜复位,1眼(4.0%)视网膜复位后再脱离;21眼(84.0%)视力不同程度提高。结论裂孔封闭不良、产生新裂孔及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进展是视网膜脱离复发的主要原因。根据玻璃体视网膜的状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治疗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脱离复发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油眼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寅伟 徐燕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70-370,共1页
关键词 复发视网膜脱离 硅油眼 手术治疗 视网膜脱离手术 眼内填充物 手术情况 复杂性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油填充术后迟发性眼内炎合并晶状体溶解一例
8
作者 王鲜 郑加军 李志敏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47-247,共1页
关键词 晶状体溶解 硅油填充术 迟发性眼内炎 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 复发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复位 右眼视力 玻璃体切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硅油取出结果诸因素的临床分析
9
作者 姜发纲 Klaus W.Ruprecht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53-356,共4页
目的 阐明硅油取出后与视网膜脱离和视力下降有关的各种危险因素。方法 对行硅油取出术的 94眼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有 19眼 (2 0 % )术后出现视网膜脱离 ,30眼 (32 % )视力减退。术前及术后低眼压、术后视网膜前膜、初发病变为视... 目的 阐明硅油取出后与视网膜脱离和视力下降有关的各种危险因素。方法 对行硅油取出术的 94眼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有 19眼 (2 0 % )术后出现视网膜脱离 ,30眼 (32 % )视力减退。术前及术后低眼压、术后视网膜前膜、初发病变为视网膜巨大裂孔及复发性视网膜脱离、初始视力低于 0 0 2等因素是对视网膜解剖复位及视力有影响的危险因素。结论 在用硅油填充等手段治疗视网膜巨大裂孔或复发性视网膜脱离时 ,特别是当初始视力低于0 0 2时 ,医生和患者都应清楚治疗结果不理想的可能性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油取出 复发视网膜脱离 巨大 裂孔 视力低 危险因素 临床分析 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