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铜绿丽金龟对圆偏振光的行为和视网膜电位反应 被引量:3
1
作者 蒋月丽 郭予元 +4 位作者 武予清 苗进 巩中军 段云 李彤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397-1403,共7页
圆偏振光在地球环境中是很少见的,来自珠宝金龟甲体壁反射圆偏振光是稀有的自然资源之一。铜绿丽金龟Anomala corpulenta Motschulsky与其他珠宝金龟甲一样其体壁能够反射左旋圆偏振光。为了解铜绿丽金龟对圆偏振光的感知能力,本研究利... 圆偏振光在地球环境中是很少见的,来自珠宝金龟甲体壁反射圆偏振光是稀有的自然资源之一。铜绿丽金龟Anomala corpulenta Motschulsky与其他珠宝金龟甲一样其体壁能够反射左旋圆偏振光。为了解铜绿丽金龟对圆偏振光的感知能力,本研究利用室内行为、田间诱集与视网膜电位(electroretinogram,ERG)等方法研究了铜绿丽金龟对圆偏振光的响应。室内行为研究结果表明,铜绿丽金龟对左旋圆偏振光与右旋圆偏振光的趋光反应明显低于非偏振光,避光反应明显大于非偏振光,且对左旋圆偏振光的趋、避光反应均大于右旋圆偏振光。田间选择试验结果显示,铜绿丽金龟对左旋和右旋圆偏振光的选择明显低于非偏振光,且右旋大于左旋圆偏振光。电生理学研究结果表明,左旋和右旋圆偏振光与非偏振光一样,均能引发铜绿丽金龟的ERG反应,且无明显差异。这些研究结果表明铜绿丽金龟体壁能够反射产生左旋圆偏振光,且能够感知和区分左旋和右旋圆偏振光,说明铜绿丽金龟存在偏振视觉,具有圆偏振光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丽金龟 圆偏振光 偏振视觉 趋光行为 视网膜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视网膜振荡电位 被引量:1
2
作者 孙勇 吴星伟 《眼科新进展》 CAS 2001年第2期136-137,共2页
关键词 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电流图 视网膜振荡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康网灵汤剂对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残留视网膜下液患者振荡电位的影响
3
作者 雷晓琴 田冰玉 +2 位作者 刘建国 雷春灵 杨新光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52-354,共3页
目的应用视觉电生理技术观察中药康网灵汤剂对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残留视网膜下液患者的振荡电位(oscillatory potentials,OPs)的影响。方法选取波及黄斑部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并行视网膜成功复位术后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证实黄斑部残留视... 目的应用视觉电生理技术观察中药康网灵汤剂对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残留视网膜下液患者的振荡电位(oscillatory potentials,OPs)的影响。方法选取波及黄斑部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并行视网膜成功复位术后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证实黄斑部残留视网膜下液的患者60例(60眼),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30眼,对照组常规口服迈之灵,康网灵组在此基础上加服中药康网灵汤剂,每天1剂,分3次服,30d为1疗程,共治6个疗程。治疗前、后行视力及视觉电生理检查,观察视力、OPs的变化。结果均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前2组在年龄、病程、视力及OPs总振幅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后康网灵组视力提高的眼数高于对照组、OPs总振幅升高,明显高于对照组。1个月时康网灵组视力>0.50者5眼,对照组2眼,OPs总振幅前者为(84.17±7.96)μV,后者为(74.40±7.39)μV,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康网灵汤剂能促进视网膜循环改善、视力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网灵汤剂 视网膜振荡电位 视网膜脱离复位术 残留视网膜下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巩膜加固术对视网膜振荡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聂晓丽 刘苏冰 +3 位作者 王霞唐 秀侠 辛宝丽 左建平 《眼科新进展》 CAS 1999年第5期320-321,共2页
目的 为了更进一步地了解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进行性近视的疗效和机理。方法 采用日本产Neuropack Four 4104 K 电生理仪,对26 例52 眼高度进行性近视行后巩膜加固术前、术后视网膜振荡电位进行定量分析。结... 目的 为了更进一步地了解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进行性近视的疗效和机理。方法 采用日本产Neuropack Four 4104 K 电生理仪,对26 例52 眼高度进行性近视行后巩膜加固术前、术后视网膜振荡电位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术前、术后振荡电位总振幅经统计学处理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波的潜伏期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本文认为后巩膜加固术可改善视网膜血液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后巩膜加固术 视网膜振荡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视网膜振荡电位及图形视觉诱发电位联合应用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丁莹 付玉兰 +1 位作者 陈子畅 马晓洁 《眼科研究》 CSCD 1999年第4期252-252,共1页
为了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早期发现,有效监测,阻止或降低致盲率,我们对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diabeticmelitus,DM)检测了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aternvis... 为了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早期发现,有效监测,阻止或降低致盲率,我们对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diabeticmelitus,DM)检测了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aternvisualevokedpotent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振荡电位 PVE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糖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电图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刘路宏 叶河江 +3 位作者 段俊国 廖品正 刘爱琴 刘文华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1-53,共3页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ERG和OPs的变化情况,探讨糖尿病对大鼠FERG和OPs的影响。方法将100只大鼠分为正常组10只和糖尿病组90只。糖尿病组用STZ造模,6个月后将符合条件的大鼠纳入观察组。检测6、9个月时大鼠ERG和OPs的表现。结果糖尿病大鼠...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ERG和OPs的变化情况,探讨糖尿病对大鼠FERG和OPs的影响。方法将100只大鼠分为正常组10只和糖尿病组90只。糖尿病组用STZ造模,6个月后将符合条件的大鼠纳入观察组。检测6、9个月时大鼠ERG和OPs的表现。结果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电图a波、b波、OPs振幅有下降趋势,峰潜时延长,与对照组大鼠相比有差异(P<0.01);9个月时糖尿病大鼠a波、b波、OPs振幅降低,峰潜时延迟,与6个月时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或0.05)。结论高血糖可使糖尿病大鼠ERG和OPs振幅下降,峰潜时延长;且随病程的延长其影响逐渐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糖 实验性 糖尿病 大鼠 视网膜电图 视网膜振荡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铃虫蛾复眼光反应特性 被引量:40
7
作者 魏国树 张青文 +1 位作者 周明牂 吴卫国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23-328,共6页
用视网膜电位图 (electroretinogram ,ERG)技术研究了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蛾暗适应过程中对单色光和白光刺激的光感受性变化。结果显示 :(1)依ERG振幅大小 (峰 峰值 ) ,在 34 0~ 6 0 5nm波谱内有 3个大小不等的峰———主峰位于... 用视网膜电位图 (electroretinogram ,ERG)技术研究了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蛾暗适应过程中对单色光和白光刺激的光感受性变化。结果显示 :(1)依ERG振幅大小 (峰 峰值 ) ,在 34 0~ 6 0 5nm波谱内有 3个大小不等的峰———主峰位于绿 黄光区 5 6 2nm ,次峰在蓝光区 483nm ,第 3个峰在近紫外区 40 0nm ,显示其至少有 3种感受器 ;(2 )性别、日龄及暗适应时间长短对其光谱敏感性有影响 ,低龄时雄蛾对单色光刺激较雌蛾敏感 ,高日龄时相反 ;1~ 5日龄内 ,3日龄蛾的视网膜电位 (ERP)值最高 ;随暗适应时间延长 ,其复眼对近紫外区 40 0nm敏感性明显增加 ;(3)一定光强度范围内 ,随单色光和白光光强度增强该蛾复眼的ERP值增大 ,初期增加较缓 ,中期较快 ,呈近似S型曲线 ,显示其复眼具有较强的光强度自调节和适应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复眼 视网膜电位 光谱敏感性 光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通草蛉复眼光感受性 被引量:15
8
作者 闫海霞 魏国树 +3 位作者 吴卫国 闫海燕 张海强 李振波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099-1104,共6页
运用视网膜电位(Electroretinogram,ERG)技术,对中华通草蛉Chrysopasinica Tjedar成虫复眼在暗适应过程中对单色光和白光刺激的光感受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在340-605nm光谱范围内该草蛉的光谱反应表现3个峰,其中最高峰位于... 运用视网膜电位(Electroretinogram,ERG)技术,对中华通草蛉Chrysopasinica Tjedar成虫复眼在暗适应过程中对单色光和白光刺激的光感受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在340-605nm光谱范围内该草蛉的光谱反应表现3个峰,其中最高峰位于562nm,次峰在524nm,第3峰在460nm;(2)一定光强度(LogI=4.5-0)范围内,其复眼ERG值随光强度的增强而增大,呈近线性增长式样;(3)暗适应时间影响其复眼的ERG值大小,在暗适应100min时其ERG值达到稳定;(4)中华通草蛉复眼ERG的波形由4个部分组成:开光反应、正相电位、持续负电位和闭光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通草蛉 复眼 光感受性 视网膜电位 暗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强度对大草蛉成虫感光性和趋光性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6
9
作者 张海强 闫海霞 +2 位作者 刘顺 张乃瑾 魏国树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61-464,共4页
运用视网膜电位(electroretinogram,ERG)技术和行为学方法研究了大草蛉Chrysopapallen3Ramber成虫的光强度反应。结果显示:(1)白光(Log I=4.5~0.0)可引发2h暗适应的大草蛉复眼的电位反应。随光强增强其ERG值呈近线性增大,... 运用视网膜电位(electroretinogram,ERG)技术和行为学方法研究了大草蛉Chrysopapallen3Ramber成虫的光强度反应。结果显示:(1)白光(Log I=4.5~0.0)可引发2h暗适应的大草蛉复眼的电位反应。随光强增强其ERG值呈近线性增大,最强时未出现高端平台,表明该光强范围内其感光性基本一致,且可感受更强的光;(2)一定光强度(Log I=4.0)以上的白光可引发大草蛉较明显的趋光性行为,该行为具有光强域值特征和较明显的光强度依赖性。弱光时(Log I=4.5)无趋光性行为,随光强增大趋光性反应率增大,光较弱(LogI=4.5~1.5)时增大缓慢,较强(LogI=1.5—0.0)时迅速增大,至最强(LogI=0.0)时最大(37.1%),呈一近“J”型式样。避光行为无或很低,且无规律,最大值仅为4.5%。这些结果表明:光强度是大草蛉感光性与趋光性行为的重要决定因素,强光时感光性电位反应与趋光性行为反应基本一致,弱光时则不同,暗示了光强度信息在感光性和趋光性间作用的有条件性和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草蛉 光强度 白光 视网膜电位 趋光性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线技术开启了眼震视图(VNG)测试的全新时代
10
作者 闻雨婷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92-292,共1页
眼震电图(eleclro—nystagmography,ENG)是通过眼球电位图测量并记录眼震的一项技术,有助于判断在多种刺激因素下前庭系统的反应是否正常。这一测试方法已经在临床上应用了近60年,是通过眼周皮肤电极来探测角膜-视网膜电位的变化。
关键词 眼震电图 测试方 视图 视网膜电位 前庭系统 刺激因素 皮肤电极 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