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支视网膜静脉闭塞和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新型大鼠模型的建立
1
作者 苗媛 《眼科新进展》 CAS 2007年第9期703-703,共1页
关键词 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 视网膜静脉闭塞 大鼠模型 糖尿病性视网膜 早产儿视网膜 光动力学方法 视力损伤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塞米松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文慧 李一壮 吴永青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372-375,451,共5页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在小鼠血管增生性视网膜病变中不同时期的给药效果,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相互作用。方法:将20只7 d龄C57BL/6J幼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早治疗组和晚治疗组。除对照组外,均建立...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在小鼠血管增生性视网膜病变中不同时期的给药效果,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相互作用。方法:将20只7 d龄C57BL/6J幼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早治疗组和晚治疗组。除对照组外,均建立高浓度氧气诱导的C57BL/6J幼鼠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模型。后2组分别于出生后第7d和第12d起连续5d皮下注射地塞米松注射液(0.5mg/kg.d-1)。17d龄时取幼鼠双眼球作普通病理切片及免疫组化检测,分别检测视网膜新生血管芽内皮细胞核数目及VEGF的表达。结果:模型组视网膜新生血管芽内皮细胞核数目及VEGF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早治疗组与晚治疗组的视网膜新生血管芽内皮细胞核数目和VEGF表达,较模型组均明显减少(P<0.01);早治疗组较晚治疗组也明显减少(P<0.01)。结论:在氧诱导的血管增生性视网膜病变模型中,地塞米松可以抑制视网膜新血管形成和VEGF的表达,而且病变早期应用地塞米松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 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蒙花提取物对高糖下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及VE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夏世刚 彭辉灿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98-799,共2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其病理特征为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能特异性地作用于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是最直接的眼...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其病理特征为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能特异性地作用于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是最直接的眼内新生血管形成因子之一。密蒙花是用于治疗眼部疾病的一种中药,具有维生素P样作用,能降低皮肤和小肠血管的通透性及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增生 VEGF表达 视网膜 花提取物 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腔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视网膜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解正高 陈放 +2 位作者 庄朝荣 马晓蓉 华欣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91-192,共2页
关键词 促红细胞生成素 视网膜结构 玻璃体腔注射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损伤 大鼠 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 缺血-再灌注损伤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