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人近视眼视网膜周边离焦分布特征及其与屈光度的相关性分析
1
作者 曲诗佳 宋芬 +3 位作者 李煜桐 白绍虎 唐颖 王雁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25-630,共6页
目的探讨成年人近视眼视网膜周边离焦分布特点及其与屈光度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选取2024年1—3月于天津市眼科医院就诊的近视患者270例,年龄18~46岁,选取右眼数据进行分析。采用客观验光仪测量球镜度和柱镜度,并计算等效球... 目的探讨成年人近视眼视网膜周边离焦分布特点及其与屈光度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选取2024年1—3月于天津市眼科医院就诊的近视患者270例,年龄18~46岁,选取右眼数据进行分析。采用客观验光仪测量球镜度和柱镜度,并计算等效球镜度(SE);采用Pentacam眼前节图像分析仪测量角膜曲率参数角膜平坦曲率(K1)、角膜陡峭曲率(K2)和平均角膜曲率(Km);采用IOLMaster光学生物测量仪测量中央角膜厚度(CCT)、眼轴长度(AL)。采用多光谱屈光地形图测量以黄斑中心凹为中心53°范围内的视网膜周边离焦;根据视网膜周边离焦数据将其分为半侧翘起型、火山口型、马鞍型和相对平坦型,分析各类型特征及其与屈光度等的相关性。结果各视网膜周边离焦类型中,半侧翘起型186眼(占68.63%),火山口型45眼(占16.61%),相对平坦型36眼(占13.28%),马鞍型3眼(占1.11%)。其中,火山口型平均SE最低,为(-6.18±1.50)D;相对平坦型平均SE最高,为(-3.88±0.87)D。不同视网膜周边离焦类型间SE、球镜度值和AL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5.469、17.928、3.431,均P<0.05),其中半侧翘起型SE和球镜度显著低于相对平坦型,火山口型SE和球镜度显著低于半侧翘起型和相对平坦型,半侧翘起型AL显著长于相对平坦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视网膜周边离焦类型眼间CCT、K1、K2和Km总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861、1.761、2.603、2.248,均P>0.05)。球镜度值与上方、下方和颞侧周边离焦均呈负相关(r=-0.269,P<0.001;r=-0.176,P<0.01;r=-0.292,P<0.001)。SE与上方、下方和颞侧视网膜周边离焦均呈负相关(r=-0.199,P=0.018;r=-0.221,P=0.009;r=-0.327,P<0.001)。年龄与上方和颞侧视网膜周边离焦均呈正相关(r_(s)=0.213,P<0.001;r_(s)=0.181,P=0.003);与鼻侧视网膜周边离焦呈负相关(r_(s)=-0.138,P=0.023)。结论成人视网膜周边离焦类型中半侧翘起型占比最多,火山口型平均SE最低,相对平坦型平均SE最高。上方、下方和颞侧的周边离焦与球镜度存在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防控 屈光度 视网膜周边离焦 多光谱屈光地形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视患儿配戴角膜塑形镜后的视网膜周边离焦 被引量:7
2
作者 帅钰 于嘉 +3 位作者 张晶 郭玉娟 刘曦 周跃华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83-986,991,共5页
目的应用多光谱屈光地形图(MRT)分析近视患儿配戴角膜塑形镜(OK镜)后视网膜周边不同区域的离焦情况。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21年1月至4月在成都中医大银海眼科医院验配OK镜的近视患儿128例128眼(右眼),于戴OK镜前采用角膜地形图仪测量... 目的应用多光谱屈光地形图(MRT)分析近视患儿配戴角膜塑形镜(OK镜)后视网膜周边不同区域的离焦情况。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21年1月至4月在成都中医大银海眼科医院验配OK镜的近视患儿128例128眼(右眼),于戴OK镜前采用角膜地形图仪测量患儿角膜陡峭曲率、角膜平坦曲率、陡峭子午线方向的角膜偏心率和平坦子午线方向的角膜偏心率,光学生物测量仪测量患儿戴OK镜前的中央角膜厚度、基线眼轴长度(AL1)及戴OK镜1年后的眼轴长度(AL2),MRT获取患儿戴OK镜1年后视网膜离焦量(RDV)。根据戴OK镜1年后不同眼轴年增长量(CAL)将研究对象分为SAL组(CAL≤0.3 mm)和LAL组(CAL>0.3 mm),比较两组患儿戴OK镜1年后视网膜周边0°~10°、>10°~20°、>20°~30°、>30°~40°、>40°~53°范围内的平均离焦量(分别记为:RDV 0°~10°、RDV10°~20°、RDV20°~30°、RDV30°~40°、RDV40°~53°)以及视网膜0°~53°范围内总体离焦量的平均值(TRDV),视网膜上方、下方、颞侧、鼻侧四个象限的平均离焦量(分别记为:RDV-S、RDV-I、RDV-T、RDV-N),分析视网膜周边不同区域离焦情况对眼轴增长的影响。结果戴OK镜1年后,SAL组患儿视网膜周边RDV20°~30°、RDV30°~40°、RDV40°~53°、TRDV、RDV-I、RDV-T均低于LAL组(均为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L1与CAL呈负相关(P<0.05);其他眼部生物参数、年龄、视网膜周边RDV0°~10°、RDV-S及RDV-N与CAL均无相关性(均为P>0.05);视网膜周边RDV10°~20°、RDV20°~30°、RDV30°~40°、RDV40°~53°、TRDV、RDV-I、RDV-T与CAL均呈正相关(均为P<0.05)。结论近视患儿视网膜周边10°~53°范围的离焦状态与眼轴增长密切相关,RDV越低眼轴增长越缓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光谱屈光地形图 视网膜周边离焦 眼轴长度 角膜塑形镜 近视患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中度近视儿童青少年周边视网膜离焦状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守宽 刘千千 +4 位作者 彭庆生 高洪莲 孙昕 姜俊 张磊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08-813,共6页
目的探讨低中度近视儿童青少年周边视网膜离焦状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横断面研究。281例6~15周岁双眼近视儿童青少年纳入研究,仅选择右眼数据分析。进行睫状肌麻痹验光及眼轴长度(AL)、平均角膜曲率(AveK)测量后,按照等效球镜度(SE)分... 目的探讨低中度近视儿童青少年周边视网膜离焦状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横断面研究。281例6~15周岁双眼近视儿童青少年纳入研究,仅选择右眼数据分析。进行睫状肌麻痹验光及眼轴长度(AL)、平均角膜曲率(AveK)测量后,按照等效球镜度(SE)分为低度近视(LM)组(-3.00 D≤SE≤-0.50 D)和中度近视(MM)组(-6.00 D≤SE<-3.00 D);根据AL[AL1组(23.00 mm≤AL≤24.00 mm)]、AL2组(24.00 mm0.05)外,TRDV、RDV-30、RDV-45、RDV-15-30、RDV-30-45、RDV-45-53、RDV-S、RDV-I、RDV-N均显著正向增加(均为P<0.05)。根据AL和AveK分组比较结果显示,AL2组患者TRDV、RDV-30、RDV-45、RDV-15-30、RDV-30-45、RDV-45-53、RDV-S、RDV-I、RDV-N均显著高于AL1组(均为P<0.05);AL3组患者TRDV、RDV-30、RDV-45、RDV-15-30、RDV-30-45、RDV-45-53、RDV-S、RDV-N均显著高于AL2组和AL1组,RDV-I、RDV-T均显著高于AL1组(均为P<0.05);AveK1组患者TRDV、RDV-30、RDV-45、RDV-15-30、RDV-30-45、RDV-45-53、RDV-S、RDV-I均显著高于AveK2组(均为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TRDV、RDV-45、RDV-30-45、RDV-45-53、RDV-S、RDV-N与年龄和AL均存在正相关,与SE和AveK均存在负相关;RDV-30、RDV-15-30、RDV-I与AL均存在正相关,与SE、AveK均存在负相关;RDV-T仅与AL存在正相关;RDV-15与年龄、SE、AL、AveK均不存在相关性。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是RDV-45-53、RDV-S的影响因素;AL是TRDV、RDV-30、RDV-45、RDV-15-30、RDV-30-45、RDV-45-53、RDV-S、RDV-T的影响因素;AveK是RDV-I的影响因素;SE对各范围RDV均不存在显著影响。结论低中度近视儿童青少年周边视网膜离焦已基本达到远视离焦状态,其中AL相对较短的患者远视离焦量最少。在年龄、SE、AL、AveK四种因素中,年龄、AL和AveK均能影响低中度近视儿童青少年周边视网膜离焦,而AL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周边视网膜离焦 眼轴长度 等效球镜度 多光谱屈光地形图 角膜曲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