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疗效观察 被引量:30
1
作者 钱彤 黎晓新 +3 位作者 尹虹 梁建宏 齐慧君 于文贞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9-82,共4页
目的评估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玻璃体腔注射1.25mg(0.05mL)avastin治疗BRVO继发黄斑水肿患者39例(39眼)。治疗前及治疗后1、2、3d,3、6、12周进行最佳矫正视力... 目的评估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玻璃体腔注射1.25mg(0.05mL)avastin治疗BRVO继发黄斑水肿患者39例(39眼)。治疗前及治疗后1、2、3d,3、6、12周进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裂隙灯及间接检眼镜检查。治疗前及治疗后6周、12周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彩色眼底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有29、11、2眼分别注射2、3、4次。随访时间3~20个月,平均(4.78±3.91)个月。对比分析治疗前后患者视力及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MT)的改变。结果Avastin玻璃体内注射3、6、12周BCVA均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039,-6.182,-4.189,P=0.000)。Avastin玻璃体内注射6周、12周时CMT平均值均明显减低(t=8.684,5.019,P=0.000)。治疗前病程≤1个月的患者,治疗后3周,视力平均值比病程〉1个月的患者显著提高(P〈0.05)。治疗前黄斑灌注良好者CMT降低的效果可保持到术后12周,无灌注区组CMT降低的效果保持到术后6周。随访中未见与注射及药物有关的眼部和全身不良反应。结论Avastin玻璃体腔注射治疗BRVO引起的黄斑水肿安全有效,病程短者效果则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VASTIN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20
2
作者 明静 谢立科 秦睿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79-884,共6页
黄斑水肿(macular edema,ME)是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anch retinal vein occlusion,BRVO)的常见并发症,也是导致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目前,BRVO继发ME的治疗主要包括黄斑格栅样激光光凝和玻璃体内注射激素或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激... 黄斑水肿(macular edema,ME)是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anch retinal vein occlusion,BRVO)的常见并发症,也是导致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目前,BRVO继发ME的治疗主要包括黄斑格栅样激光光凝和玻璃体内注射激素或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激素类药物主要包括曲安奈德和地塞米松玻璃体植入剂,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包括雷珠单抗、贝伐单抗、阿柏西普、康柏西普。玻璃体切割术是BRVO继发ME一种有前景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珠单抗治疗非缺血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3
作者 刘珏 陈再洪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2期126-132,共7页
目的观察雷珠单抗治疗非缺血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anch retinal vein occlusion,BRVO)继发黄斑水肿(macular edema,ME)的疗效。方法选取于本院行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的27例(27眼)BRVO继发ME患者作为实验组,20例(20眼)正常人... 目的观察雷珠单抗治疗非缺血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anch retinal vein occlusion,BRVO)继发黄斑水肿(macular edema,ME)的疗效。方法选取于本院行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的27例(27眼)BRVO继发ME患者作为实验组,20例(20眼)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对实验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周及治疗后1、2、3、6个月,观察其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眼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entral retinal thickness,CRT)、黄斑中心体积(central macular volume,CMV)及EN FACE图像情况;对正常对照组受试者,在入组当天、入组后1周及入组后1、2、3、6个月时,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进行CRT和CMV检查。结果实验组玻璃体腔注射次数为(3.26±0.59)次,治疗成功率为85.19%;治疗前后眼压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CVA均较治疗前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CRT及CMV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治疗前后各时间段CRT及CMV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CRT及CM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N FACE显示经玻璃体腔内注射抗雷珠单抗治疗后黄斑厚度逐渐下降,视网膜水肿消退,囊腔样改变逐渐消失,光感受器椭圆体带层间结构也逐渐恢复。结论玻璃体腔内注射抗雷珠单抗对治疗非缺血型BRVO继发ME有显著的疗效,EN FACE是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治疗预后有效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腔注射 雷珠单抗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ucentis联合视网膜光凝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 被引量:4
4
作者 傅维娜 陈梅珠 王云鹏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70-273,共4页
目的观察玻璃体内注射Lucentis联合局部视网膜光凝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anch retinal vein occlusion,BRVO)合并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BRVO合并黄斑水肿的患者24例24眼,予以玻璃体内注射10 g·L-1Lucentis 0.05 m... 目的观察玻璃体内注射Lucentis联合局部视网膜光凝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anch retinal vein occlusion,BRVO)合并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BRVO合并黄斑水肿的患者24例24眼,予以玻璃体内注射10 g·L-1Lucentis 0.05 mL 1次,7d后行局部视网膜光凝。观察联合治疗前与治疗后1个月最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凹区视网膜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P1波的振幅密度及潜伏期的变化。结果联合治疗前最佳矫正视力为0.13±0.10,治疗后1个月为0.29±0.21,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其中13眼(54.2%)最佳矫正视力提高3行。联合治疗前黄斑中心凹厚度为(585±154)μm,治疗后黄斑中心凹厚度降为(383±173)μm(P<0.01)。联合治疗后1环、2环、3环P1波振幅密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潜伏期均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玻璃体内注射后3眼出现结膜下出血,1眼白内障加重。结论玻璃体内注射Lucentis联合视网膜局部光凝治疗BRVO合并黄斑水肿,可快速降低CMT,提高视力,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LUCENTIS 多焦视网膜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珠单抗联合Ozurdex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5
作者 白小芳 赵芃芃 +4 位作者 秦梅 卢凤丽 张琴 李思园 谭丛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94-398,共5页
目的通过比较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Ozurdex)联合雷珠单抗与雷珠单抗单药或Ozurdex单药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BRVO-ME)患者的疗效,评价联合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2021年9月就诊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 目的通过比较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Ozurdex)联合雷珠单抗与雷珠单抗单药或Ozurdex单药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BRVO-ME)患者的疗效,评价联合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2021年9月就诊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的38例(38眼)BRVO-ME患者,分为雷珠单抗组(17例17眼,患者仅进行玻璃体内雷珠单抗注射),Ozurdex组(11例11眼,患者仅进行玻璃体内Ozurdex注射),联合组(10例10眼,患者先进行玻璃体内雷珠单抗注射,2周后再进行玻璃体内Ozurdex注射)。记录3组患者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眼压、注药次数,并观察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雷珠单抗组和联合组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4个月、6个月、12个月患者CMT均降低,BCVA均有所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治疗前相比,Ozurdex组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患者CMT均降低,BCVA均有所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治疗后4个月时患者BCVA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MT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雷珠单抗组和联合组相比,Ozurdex组治疗后4个月和12个月患者CMT增加,BCVA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4个月、6个月、12个月,雷珠单抗组与联合组患者CM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雷珠单抗组、Ozurdex组和联合组患者注射次数分别为(7.94±1.34)次、(2.82±0.75)次和(3.78±1.20)次,雷珠单抗组与Ozurdex组和联合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联合组与Ozurdex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和6个月,Ozurdex组和联合组患者均出现眼压升高(均为P<0.05),其中,治疗后2个月和6个月时患者眼压升高最为显著。Ozurdex组和联合组分别有2例2眼、1例1眼发生白内障进展,需要进行白内障手术。3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眼内炎、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结论雷珠单抗单药、Ozurdex单药和联合用药均能有效改善BRVO-ME患者黄斑水肿并提高患者视力,但雷珠单抗单药和联合用药比Ozurdex单药能更好地降低患者CMT并改善视力。同时,与雷珠单抗单药治疗相比,联合用药能减少患者注药次数,降低经济负担,而Ozurdex植入会导致更多类固醇相关副作用,特别是高眼压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雷珠单抗 Ozurdex 黄斑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珠单抗对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视网膜血流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马恒哲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74-878,共5页
目的探讨雷珠单抗对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继发黄斑水肿患者视网膜深层和浅层血流密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BRVO继发黄斑水肿患者62例(62眼)作为病例组,同期以年龄、性别等为匹配条件... 目的探讨雷珠单抗对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继发黄斑水肿患者视网膜深层和浅层血流密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BRVO继发黄斑水肿患者62例(62眼)作为病例组,同期以年龄、性别等为匹配条件选取健康者36人(36眼)作为对照组。采用OCTA扫描模式对两组受试者黄斑区视网膜浅层毛细血管丛(SVC)血流密度、深层毛细血管丛(DVC)血流密度、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域(FAZ)面积、FAZ周长、非圆度指数(AI)及FAZ范围300μm宽度内的血流密度(FD-300)等参数进行测量。病例组患者接受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每月注射1次),治疗后随访6个月,观察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病例组患者各项视网膜血流参数及最佳矫正视力(BCVA)。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病例组患者治疗后的BCVA与各项视网膜血流参数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前病例组患者SVC血流密度、旁中心凹SVC血流密度、DVC血流密度、旁中心凹DVC血流密度、FD-300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前病例组患者黄斑中心凹SVC血流密度、黄斑中心凹DVC血流密度、FAZ面积、FAZ周长、AI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治疗前相比,病例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黄斑中心凹SVC血流密度、黄斑中心凹DVC血流密度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治疗前相比,病例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FAZ面积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治疗后1个月相比,病例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的FAZ面积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病例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AI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病例组患者BCVA随治疗时间的延长逐渐改善,不同时间点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后6个月病例组患者BCVA与黄斑中心凹SVC血流密度、黄斑中心凹DVC血流密度、AI均呈正相关性(r=0.341、0.339、0.308,P=0.013、0.015、0.042),BCVA与FAZ面积呈负相关性(r=-0.337,P=0.017)。结论BRVO继发黄斑水肿患者视网膜血流密度等参数存在异常,经雷珠单抗治疗后部分参数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雷珠单抗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流成像 视网膜毛细血管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与黄斑区光凝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非缺血性黄斑水肿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27
7
作者 刘广峰 洪婷婷 +5 位作者 苗森 孟忻 王华 贾羽颂 付秀稳 汪军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58-661,共4页
目的探讨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与黄斑区光凝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anch retinal vein occlusion,BRVO)继发非缺血性黄斑水肿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临床确诊的BRVO继发非缺血性黄斑水肿患者50例(50眼),依据手术情况将患者分为... 目的探讨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与黄斑区光凝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anch retinal vein occlusion,BRVO)继发非缺血性黄斑水肿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临床确诊的BRVO继发非缺血性黄斑水肿患者50例(50眼),依据手术情况将患者分为2组,康柏西普组26例(26眼)患者接受按需治疗的玻璃体内注射,光凝组24例(24眼)患者接受标准的黄斑区格栅样光凝治疗黄斑水肿。2组分别于术后1周、1个月、2个月、3个月进行复查,观察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和黄斑中心凹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的变化。对比分析2组患眼治疗前后BCVA、CMT的变化,并观察眼部和全身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BCV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柏西普组和光凝组治疗后1周、1个月、2个月、3个月时BCVA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康柏西普组与光凝组治疗后1周、1个月、2个月、3个月时组间比较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3个月,康柏西普组18眼(69.23%)视力提高2行以上;光凝组8眼(33.33%)视力提高2行以上。治疗前2组患者的CMT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柏西普组和光凝组治疗后1周、1个月、2个月、3个月时CMT均较术前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康柏西普组与光凝组治疗后1周、1个月、2个月、3个月时2组间CMT比较均较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康柏西普组首次注药后随访3个月,11眼行重复注射。其中1个月后CMT>250μm重复注射2眼,2个月后重复注射7眼,3个月后重复注射2眼。随访期间50眼均未发生与药物、玻璃体内注射相关的全身不良反应。注射后出现局部球结膜下出血7眼。结论康柏西普治疗BRVO继发的非缺血性黄斑水肿术后视力提高的程度和黄斑区视网膜水肿减轻的程度均优于黄斑区格栅样光凝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柏西普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视网膜光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继发黄斑水肿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林国乔 郑德志 陈伟奇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55-1058,共4页
目的观察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anch retinal vein occlusion,BRVO)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回顾我院确诊为BRVO继发黄斑水肿行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患者31例31眼;随访7.9~12. 8 (9.53&#... 目的观察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anch retinal vein occlusion,BRVO)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回顾我院确诊为BRVO继发黄斑水肿行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患者31例31眼;随访7.9~12. 8 (9.53±1.20)个月。对比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及黄斑中心凹厚度(macular thickness,MT)的变化,记录与药物和治疗方式相关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BCVA为(0. 72±0. 37) LogMAR,末次复查BCVA提高至(0.46±0. 38) LogMAR,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 24,P <0.001)。12例患者视力得到了提高,19例患者视力维持稳定。注药前CMT为(461. 16±146.20)μm,MT为(571.58±242.27)μm;末次复查CMT下降为(264. 68±90.41)μm,MT下降为(272. 29±188.54)μm,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MT:t=6.24,P<0.001;MT:t=5.42,P<0.001)。所有患者随访期间均未见玻璃体出血、视网膜脱离、持续高眼压和眼内炎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BRVO继发黄斑水肿有一定疗效,可以改善视力、减轻黄斑水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康柏西普 眼内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珠单抗联合激光光凝术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继发黄斑水肿疗效观察 被引量:32
9
作者 杨大勇 李琳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69-372,共4页
目的探讨雷珠单抗联合激光光凝术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anch retinal vein occlusion,BRVO)继发黄斑水肿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BRVO继发黄斑水肿患者共90例,随机分为A组(30例)、B组(30例)及C组(30例),分别采... 目的探讨雷珠单抗联合激光光凝术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anch retinal vein occlusion,BRVO)继发黄斑水肿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BRVO继发黄斑水肿患者共90例,随机分为A组(30例)、B组(30例)及C组(30例),分别采用雷珠单抗单纯玻璃体内注射、单纯激光光凝术及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激光光凝术治疗;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黄斑中心凹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眼压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BCVA分别为0.80±0.12、0.72±0.08、0.67±0.06;B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BCVA分别为0.63±0.09、0.60±0.06、0.47±0.04;C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BCVA分别为0.59±0.06、0.54±0.05、0.43±0.04;B、C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BCVA均显著低于A组(F=2.51、2.68、2.91,P=0.03、0.02、0.02)。A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CMT分别为(359.15±77.95)μm、(365.27±53.38)μm、(300.25±39.01)μm;B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CMT分别为(304.32±59.20)μm、(327.68±40.91)μm、(246.23±30.04)μm;C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CMT分别为(209.30±54.39)μm、(264.33±37.80)μm、(208.17±29.34)μm;B、C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CMT均显著小于A组(F=3.78、4.66、5.14,均为P=0.00)。3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95,P=0.64);C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眼压均显著低于A、B组(F=2.45、2.60,P=0.03、0.02)。3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4,P=0.38)。结论相较于单纯应用激光光凝术和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术,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激光光凝术治疗BRVO继发黄斑水肿可有效改善视力,降低CMT,且未加重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珠单抗 激光光凝术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合并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患者继发黄斑水肿后视力损伤程度及危险因素 被引量:9
10
作者 石蕊 肖云芳 +1 位作者 王峰 郑玉萍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39-1142,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糖尿病和非糖尿病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anch retinal vein occlusion,BRVO)继发黄斑水肿后患者视力损伤程度,并探讨视力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就诊于我院的BRVO患者87例92眼,其中糖尿病组38例40眼,非糖尿病组49... 目的对比分析糖尿病和非糖尿病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anch retinal vein occlusion,BRVO)继发黄斑水肿后患者视力损伤程度,并探讨视力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就诊于我院的BRVO患者87例92眼,其中糖尿病组38例40眼,非糖尿病组49例52眼,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黄斑水肿。分别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史及BRVO发病的高危因素,包括体质量指数、高血压病史、血脂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缺血性心脏病等,记录两组患者入院时及治疗后随访1个月、3个月、6个月视力、眼压、黄斑中心凹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并进行对比分析,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认与视力损伤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最佳矫正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随访至1个月时,非糖尿病组患者视力较糖尿病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2,P<0.05)。治疗后随访至3个月和6个月时,两组视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以"远视力>0.5 log MAR"为因变量,各危险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糖尿病(P=0.000)、高血脂(P=0.000)、体质量指数(P=0.000)、眼轴长度(P=0.000)均与BRVO发生后的视力损伤显著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糖尿病(OR=8.222,P=0.014)、高血脂(OR=25.247,P=0.002),体质量增加(OR=1.388,P=0.014)的患者发生BRVO后最终远视力下降的风险显著增加,然而随着眼轴增长(OR=0.213,P=0.000)其最终视力损伤程度则减轻。结论糖尿病患者发生BRVO后,视力损伤程度较非糖尿病患者更加严重,严格控制体质量、血糖和血脂是减轻视网膜静脉阻塞引起的视力损伤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视力损伤 黄斑水肿 糖尿病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囊样水肿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1
作者 高煦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4-76,共3页
观察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intravitreal triamcinolone acetonide,IVTA)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anch retinal vein occlusion,BRVO)继发黄斑囊样水肿(cystoid macular edema,CME)的临床效果。对33例(34眼)BRVO继发CME患者行IVTA治疗... 观察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intravitreal triamcinolone acetonide,IVTA)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anch retinal vein occlusion,BRVO)继发黄斑囊样水肿(cystoid macular edema,CME)的临床效果。对33例(34眼)BRVO继发CME患者行IVTA治疗,并随访1年。随访内容包括最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眼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结果显示术后3d BCVA即有显著提高,且3d-3mo基本稳定,之后开始回退,术后12mo回退到术前水平。术后3-6mo黄斑中心凹厚度(central macularthickness,CMT)接近正常眼,但之后开始回退。所有患者无1例发生继发青光眼、眼内感染、并发性白内障、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等手术并发症。故认为,IVTA治疗BRVO继发CME安全有效,且起效快,效果显著,但效果并不持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黄斑囊样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后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12
作者 尹小芳 叶祖科 +4 位作者 汤秀容 梁影影 黎彦豪 罗书科 卢彦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探讨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后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anch retinal vein occlusion,BRVO)性黄斑水肿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行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BRVO性黄斑水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的... 目的探讨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后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anch retinal vein occlusion,BRVO)性黄斑水肿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行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BRVO性黄斑水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眼别及术前的最佳矫正视力、眼压、病程、阻塞支分布情况、有无高血压病史、术前脉压差、术前黄斑中心凹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有无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根据注射雷珠单抗的次数将患者分为单次注射组和复发组,比较两组之间术前基线资料的差异,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黄斑水肿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14例(114眼)纳入研究,其中单次注射组79例,复发组35例,两组相比,复发组的年龄、基线CMT均显著大于单次注射组(均为P<0.05),其余指标两组间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基线CMT是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后BRVO性黄斑水肿复发的危险因素(年龄:OR=1.080,P=0.01;CMT:OR=1.005,P<0.01)。结论年龄和基线CMT是黄斑水肿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年龄越大、基线CMT越高的患者需重复注射雷珠单抗的风险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珠单抗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对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引发的不同类型黄斑水肿的疗效 被引量:19
13
作者 徐娜 高荣玉 +2 位作者 徐鑫彦 张杰 孙先勇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19-624,共6页
目的研究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conbercept)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继发的不同类型黄斑水肿(ME)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潍坊眼科医院确诊的BRVO继发ME患者共56例56眼,根... 目的研究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conbercept)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继发的不同类型黄斑水肿(ME)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潍坊眼科医院确诊的BRVO继发ME患者共56例56眼,根据初诊时光相干断层扫描(OCT)的ME形态分为浆液性神经上皮层脱离型水肿(SRD)型ME患者15例15眼、黄斑囊样水肿(CME)型ME患者19例19眼和混合型ME 22例22眼,所有患者采用1+PRN的方案进行玻璃体腔注射conbercept 0.5 mg/0.05 ml,随访6个月,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增加超过100 μm时重复注射,比较3个组组内及组间治疗前,治疗后1周、1个月、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BCVA,LogMAR视力)、CMT及每种水肿类型6个月内平均注射次数。结果3个组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BCVA(LogMAR视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组=105.834,P=0.000;F时间=68.070,P=0.000)。治疗后1个月,SRD型ME组BCVA最好,CME型ME组次之,混合型ME组BCVA最差,其中SRD型ME组与混合型M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SRD型ME组BCVA最好,CME型ME组次之,混合型ME组BCVA最差,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各组BCVA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治疗后6个月各组BCVA均较治疗后1周和治疗后1个月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个组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CM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组=68.640,P=0.000;F时间=29.783,P=0.000)。治疗前混合型ME组CMT较SRD型ME组和CME型ME组明显增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各组CMT均较治疗前明显变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各组CMT均逐渐变薄,治疗后1周、1个月、6个月各组CMT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个组患者治疗6个月需注射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479,P=0.000),其中SRD型ME组注射次数均较CME型ME组和混合型ME组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00)。治疗后6个月仍需继续治疗或需接受激光治疗的患者中,SRD型ME患者1例,占6.7%,CME型ME患者3例,占15.8%,混合型ME患者5例,占22.7%。结论玻璃体腔注射cobercept对于治疗BRVO引起的不同类型ME患者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BCVA,减轻ME,其中,SRD型ME患者平均需注射次数最少,疗效最佳;其次为CME型ME患者;混合型ME患者平均需注射次数最多,疗效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柏西普 黄斑水肿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疗效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伏邪理论探讨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治疗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孟姣 郝晓凤 +4 位作者 谢立科 罗傑 孙梅 金琪 苗梦璐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9期74-77,共4页
视网膜静脉阻塞可由多种外邪或内伤邪气侵袭导致脉络瘀阻,血溢脉外,其继发的黄斑水肿为常见并发症且易反复发作。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RVO-ME)是由外感或内生邪气侵袭,伏于体内,累及脾、肝、肾诸脏,以脾胃虚弱、肝肾亏虚等正气... 视网膜静脉阻塞可由多种外邪或内伤邪气侵袭导致脉络瘀阻,血溢脉外,其继发的黄斑水肿为常见并发症且易反复发作。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RVO-ME)是由外感或内生邪气侵袭,伏于体内,累及脾、肝、肾诸脏,以脾胃虚弱、肝肾亏虚等正气虚弱为本,痰湿、气滞、瘀血等积聚于黄斑为标,其本虚标实是伏邪的关键。因此基于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结合八纲、脏腑、三焦辨证,从伏邪理论探讨RVO-ME的治疗,从健脾祛湿、疏肝养肝、益气活血、温补肾阳等方面论治,以期促进RVO-ME消退,减缓RVO-ME复发,提高患者视力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 伏邪理论 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渗湿明目疗法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型黄斑水肿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左韬 赵磊 +1 位作者 张祝强 孙东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326-2329,I0001,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渗湿明目疗法"治疗"阴虚阳亢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2016年10月就诊于我院眼科的"阴虚阳亢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34例(34眼),疗程1-23... 目的:初步探讨"渗湿明目疗法"治疗"阴虚阳亢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2016年10月就诊于我院眼科的"阴虚阳亢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34例(34眼),疗程1-23个月,所有患者均给予"渗湿明目疗法"治疗,包括针刺日1次、直流电血栓通离子导入、天麻钩藤饮化裁方中药汤剂口服,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10天、1个月、2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MT),观察治疗后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及治疗后10天、1个月、2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18±0.09)、(0.27±0.15)、(0.38±0.07)、(0.42±0.14),治疗后各时间点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与治疗后眼压均在正常范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及治疗后10天、1个月、2个月患眼的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分别为(515.42±213.66)μm、(498.45±179.66)μm、(381.34±109.86)μm、(271.34±79.46)μm,治疗10天后CMT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2个月后黄斑水肿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渗湿明目疗法"可以有效提高"阴虚阳亢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的视力,能够促进黄斑水肿的吸收,治疗后眼压正常,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湿明目疗法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阴虚阳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珠单抗联合氩激光视网膜光凝治疗不同时期的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所致黄斑水肿的疗效 被引量:14
16
作者 李仕永 高瑞莹 陈晖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61-1164,共4页
目的研究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氩激光视网膜光凝治疗不同时期的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所致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10月行雷珠单抗联合氩激光治疗的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所致黄斑水肿患者46例(46眼),患者行雷... 目的研究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氩激光视网膜光凝治疗不同时期的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所致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10月行雷珠单抗联合氩激光治疗的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所致黄斑水肿患者46例(46眼),患者行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1周后联合氩激光视网膜光凝治疗。根据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病程将患者分为3组:A组:病程≤1个月(18例);B组:1个月<病程≤3个月(15例);C组:病程>3个月(13例)。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时的最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entral retinal thickness,CMT)的改变,同时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随诊过程中根据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结果及时补充视网膜局部光凝治疗。结果随诊6个月,3组最佳矫正视力组间比较表明在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A组均优于B组,B组均优于C组。3组最佳矫正视力组内比较表明A组和B组最佳矫正视力在治疗后1周明显提高,C组最佳矫正视力在治疗后1个月明显提高,A组至治疗后1个月时视力基本达到最佳,B组和C组至治疗后3个月时视力基本达到最佳。3组的CMT在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时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3组CMT在治疗后1周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与1周、治疗后3个月与1个月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后6个月与3个月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即3组黄斑水肿在持续时间及程度上比较并无明显差别。结论对于不同时期的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所致的黄斑水肿,越早进行雷珠单抗联合氩激光视网膜光凝治疗,患者的预后视力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氩激光视网膜光凝术 雷珠单抗 玻璃体内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7
作者 曹婷婷 陈桂芬 +2 位作者 范玉香 王志学 李朝霞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72-775,共4页
目的通过对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anch retinal vein occlusion,BRVO)在不同时期进行光凝及光凝联合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进行比较,探索治疗BRVO合并黄斑水肿更为有效的方法。方法 75例BRVO患者纳入研究,均为单眼。将所有患者分为... 目的通过对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anch retinal vein occlusion,BRVO)在不同时期进行光凝及光凝联合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进行比较,探索治疗BRVO合并黄斑水肿更为有效的方法。方法 75例BRVO患者纳入研究,均为单眼。将所有患者分为5组,A组14例、病程为3~6个月,B组16例、病程〈3个月,以上两组入选后即行黄斑区局部格栅样光凝及颞上象限局部光凝治疗,C、D、E组均为入选后即行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4 mg,注射后光凝时间分别为2周、4周、6周,每组15例。对比观察5组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m,mfERG)结果。结果 BCVA:5组中以C组BCVA改善最为显著,优于A、B、D、E组(均为P〈0.05)。OCT结果:C组最终黄斑中心凹厚度与A、B、D、E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D、E组均明显低于A、B组(均为P〈0.05)。mfERG结果:C、D、E各组黄斑区(即1、2环)P1、N1波振幅密度分别与A、B组比较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联合光凝治疗BRVO效果优于单纯激光治疗,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2周后行激光光凝治疗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曲安奈德 光凝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合并不同程度黄斑水肿的多焦视网膜电图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陶相宜 董志军 +3 位作者 李玲 付笑笑 乔志燕 郭淑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2357-2359,共3页
目的:分析视网膜颞上分支静脉阻塞合并不同程度黄斑水肿的多焦视网膜电图差异。方法:视网膜颞上分支静脉阻塞合并局限性黄斑水肿15例,弥漫性黄斑水肿19例,黄斑囊样水肿10例,检测多焦视网膜电图一阶反应,分析其N1、P1波振幅密度值及潜伏... 目的:分析视网膜颞上分支静脉阻塞合并不同程度黄斑水肿的多焦视网膜电图差异。方法:视网膜颞上分支静脉阻塞合并局限性黄斑水肿15例,弥漫性黄斑水肿19例,黄斑囊样水肿10例,检测多焦视网膜电图一阶反应,分析其N1、P1波振幅密度值及潜伏期。结果:1环N1波振幅密度和潜伏期在局限性黄斑水肿和黄斑囊样水肿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环P1波振幅密度,在局限性黄斑水肿(70.36±20.28)与弥漫性黄斑水肿(45.03±12.34)、黄斑囊样水肿组(38.71±13.89)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黄斑囊样水肿严重损伤视功能;黄斑水肿表现在多焦视网膜电图上以中心凹处的改变最明显;P1波振幅密度可作为敏感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多焦视网膜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颞上分支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的多焦视网膜电图特征 被引量:4
19
作者 陶相宜 郭淑玲 +3 位作者 石晶 乔志艳 王跃丽 张铁民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73-1176,共4页
目的分析视网膜颞上分支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的多焦视网膜电图各参数的特征。方法对视网膜颞上分支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的病例进行多焦视网膜电图检查,分析其一阶反应,比较不同程度黄斑水肿、患眼与对侧眼N1、P1波振幅密度及潜伏期的... 目的分析视网膜颞上分支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的多焦视网膜电图各参数的特征。方法对视网膜颞上分支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的病例进行多焦视网膜电图检查,分析其一阶反应,比较不同程度黄斑水肿、患眼与对侧眼N1、P1波振幅密度及潜伏期的差异。结果局限性黄斑水肿组1环N1波振幅密度和潜伏期分别为:(25.17±2.45)nV.deg-2、(20.48±5.02)ms,黄斑囊样水肿组分别为(18.26±2.20)nV.deg-2、(24.07±3.49)ms,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40、P=0.035);P1波振幅密度在局限性黄斑水肿组为(63.26±22.02)nV.deg-2,弥漫性黄斑水肿组为(42.03±16.25)nV.deg-1,黄斑囊样水肿组为(41.71±15.24)nV.deg-2,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患眼1环、2环及3~5环N1、P1波振幅密度及N1波潜伏期与对侧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环P1波潜伏期与对侧眼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患眼颞上象限N1波和P1波振幅密度分别为(6.24±3.18)nV.deg-2、(15.53±7.52)nV.deg-2,N1波和P1波潜伏期分别为(22.24±1.93)ms、(40.37±3.56)ms,与对侧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在多焦视网膜电图上表现以中心凹处的改变最明显;P1波振幅密度及N1波潜伏期可做为敏感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多焦视网膜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ucentis联合氪黄激光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祺 冯劼 +1 位作者 李培凤 金翼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48-1149,共2页
目的评价Lucentis联合氪黄激光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0例(40眼)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接受单纯黄斑格栅激光治疗,B组接受单次Lucentis玻璃体注射7 d后联合黄斑格... 目的评价Lucentis联合氪黄激光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0例(40眼)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接受单纯黄斑格栅激光治疗,B组接受单次Lucentis玻璃体注射7 d后联合黄斑格栅光凝治疗。随访6个月,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最佳矫正视力和黄斑中心厚度。结果随访期末,B组最佳矫正视力提高11例(55%),A组最佳矫正视力提高2例(1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6个月2组黄斑中心厚度分别为(419.6±105.0)μm和(320.1±102.0)μm、(328.8±95.0)μm和(198.2±86.0)μm,组间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Lucentis联合氪黄激光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黄斑水肿是一种比传统单纯激光治疗更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CENTIS 黄斑水肿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