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性缺血对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梅 凌运兰 +3 位作者 刘杏 冯官光 易长贤 郑小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749-751,共3页
目的 :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OCT)探讨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CRAO)性缺血对黄斑区视网膜组织结构的影响。方法 :用OCT对单眼CRAO 2 - 3d ,黄斑区视网膜血液循环未完全恢复的患者 14例 (14眼 )和 11例 (11眼 )对侧健眼进行经中心小凹的... 目的 :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OCT)探讨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CRAO)性缺血对黄斑区视网膜组织结构的影响。方法 :用OCT对单眼CRAO 2 - 3d ,黄斑区视网膜血液循环未完全恢复的患者 14例 (14眼 )和 11例 (11眼 )对侧健眼进行经中心小凹的水平和垂直扫描 ,分别测量及计算中心小凹、中心凹及黄斑的平均视网膜神经上皮层 (RNL)厚度。结果 :正常眼中心小凹、中心凹及黄斑平均RNL厚度分别为 (16 9 91± 10 96 ) μm、(176 36± 11 74) μm、(2 5 6 45± 16 95 ) μm ;CRAO黄斑区RNL明显增厚 ,中心小凹、中心凹及黄斑平均RNL厚度分别为 (2 35 6 4± 47 0 2 ) μm、(2 41 84± 49 36 ) μm、(4 0 1 5 7± 5 4 5 3) μm ,与正常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P <0 0 1)。 结论 :CRAO性缺血明显地改变了黄斑区正常视网膜组织结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 体层摄影术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性缺血 视网膜神经上皮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缺血性卒中角度再看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被引量:1
2
作者 周杰 郭珍妮 +5 位作者 姜宇 孙艺宁 岳飞学 宋康佳 张文彬(综述) 王守春(审校)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21-725,共5页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RAO)是眼科急症,通常表现为突然、无痛的单眼视力下降,仅20%患者恢复功能性视力。与未干预的自然病程相比,传统治疗方式可能有害。CRAO被认为是一种轻型缺血性卒中,具有多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且具有较高的心血管...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RAO)是眼科急症,通常表现为突然、无痛的单眼视力下降,仅20%患者恢复功能性视力。与未干预的自然病程相比,传统治疗方式可能有害。CRAO被认为是一种轻型缺血性卒中,具有多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且具有较高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及死亡风险。静脉溶栓治疗已经成为急性缺血性卒中超早期治疗的标准方案而被指南推荐,早期溶栓治疗可改善CRAO视觉预后已在回顾性研究及荟萃分析中得到验证。但在真实世界,CRAO急性期诊疗中仍旧存在患者症状不能被及时识别、不能有效转运、未能与现今国内卒中中心硬件发展有效衔接、未能实现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早期紧急识别与管控等问题依然存在。承借国内卒中中心建设的基础,眼科、急诊、神经科等多学科合作诊疗模式,预期能够为急性CRAO患者提供更及时、有效的溶栓治疗,系统心血管危险因素筛查、评估及制定卒中二级预防措施,改善CRAO患者视觉预后及降低远期心血管疾病及死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视网膜中央动脉 动脉 缺血性卒中 静脉溶栓 动脉溶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春西汀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1例 被引量:2
3
作者 林媛 唐于荣 +1 位作者 李锦平 智淑平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20-320,共1页
关键词 长春西汀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急性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眼动脉和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超声检测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宝涵 赵淑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89-89,共1页
关键词 老年人 缺血性脑血管病 动脉 视网膜中央动脉 超声检查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改变的相关研究
5
作者 张亚清 王拥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8年第12期1161-1162,共2页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诊断视网膜中央动脉硬化的临床应用可行性。方法对21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420只眼)和80例正常对照者(健康体检者,160只眼)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双侧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频谱,测量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峰值(PSV)、舒...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诊断视网膜中央动脉硬化的临床应用可行性。方法对21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420只眼)和80例正常对照者(健康体检者,160只眼)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双侧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频谱,测量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峰值(PSV)、舒张期末血流速度(EDV)及阻力指数(RI)。结果正常组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频谱图形呈三峰二谷或斜三角形;脑血管病患者频谱形态发生改变,收缩期、舒张期血流速度较正常对照组缓慢,RI值显著增大(P<0.05~0.001)。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速度较健康人缓慢,RI值增大;高频彩超可用于视网膜中央动脉硬化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 视网膜中央动脉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饮酒过量诱发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病人的急救护理 被引量:1
6
作者 汤咏梅 杜成芬 方华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0年第12期3190-3191,共2页
关键词 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 饮酒过量 急救护理 诱发 心脑血管系统 神经系统损害 周围神经炎 视网膜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对眼底疾病影响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庞雪艺(综述) 曹云山 张琰(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86,共7页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疾病,与青光眼视神经病变、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等多种眼底疾病密切相关。OSA影响眼底疾病的主要机制与间...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疾病,与青光眼视神经病变、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等多种眼底疾病密切相关。OSA影响眼底疾病的主要机制与间歇性缺氧、交感神经系统激活、全身氧化应激以及炎症反应有关,但具体机制仍待进一步探索。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可改善OSA患者眼底症状,并降低疾病进展的风险。因此,临床医师需要认识到OSA与眼底疾病之间的相关性,了解其对眼底疾病的影响,进而实现对OSA引起的眼底疾病的早诊断和早治疗,降低视觉受损和致盲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青光眼视神经病变 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静脉阻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面部美容填充物致眼动脉及其分支动脉阻塞的临床特征和视力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孙传宾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0-287,共8页
目的总结头面部美容填充物注射引起的眼动脉及其分支动脉阻塞的临床特征和视力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研究。共纳入头面部美容填充物注射后立即出现视力下降、视物重影或上睑下垂等眼科症状的患者26例,收集并分析所有患... 目的总结头面部美容填充物注射引起的眼动脉及其分支动脉阻塞的临床特征和视力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研究。共纳入头面部美容填充物注射后立即出现视力下降、视物重影或上睑下垂等眼科症状的患者26例,收集并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果26例患者中,注射透明质酸者23例,注射自体脂肪者2例,注射干细胞制剂者1例。注射点位于额部8例、额部+眉间4例、眉间3例、眉间+鼻根1例、鼻根4例、鼻翼1例、眼睑4例、颞侧头皮1例。临床表现:眼动脉阻塞2例,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entral retinal artery occlusion,CRAO)7例(其中不完全性CRAO 1例),睫状后短动脉阻塞12例[其中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on-arteritic an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NAION)6例、非动脉炎性后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3例、局限性脉络膜水肿3例],眼外肌麻痹5例(其中眼动脉肌支阻塞4例,动眼神经麻痹1例),上睑下垂4例,瞳孔散大2例。其中6例患者同时发生2种眼部受累表现,包括CRAO+局限性脉络膜水肿2例,NAION+局限性脉络膜水肿1例,NAION+肌支阻塞1例,NAION+动眼神经麻痹1例,上睑下垂+肌支阻塞1例。头颅MRI检查显示新发性脑梗死灶3例。18例视网膜或视神经受累患者中,11例患者表现为完全性CRAO或弥漫性视神经缺血,治疗前后患者视力无改变;7例患者表现为不完全性CRAO或节段性视神经缺血,治疗后患者视力有明显改善。结论头面部美容填充物注射引起的眼动脉及其分支动脉阻塞视力预后差,不完全性CRAO、节段性视神经缺血和初诊时最佳矫正视力≥0.02的患者视力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质酸 自体脂肪 动脉阻塞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后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内动脉狭窄与缺血性眼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朱丹 李琳 +2 位作者 安立春 陈洁 魏世辉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116-1119,共4页
背景颈内动脉狭窄是缺血性眼病的重要病因之一,研究二者的关系有助于明确缺血性眼病的类型,对进一步的治疗具有指导意义。目的探讨颈内动脉狭窄与缺血性眼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或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查,明确至少一侧... 背景颈内动脉狭窄是缺血性眼病的重要病因之一,研究二者的关系有助于明确缺血性眼病的类型,对进一步的治疗具有指导意义。目的探讨颈内动脉狭窄与缺血性眼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或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查,明确至少一侧颈内动脉狭窄率≥60%的颈内动脉狭窄患者20例,包括一侧颈内动脉狭窄者9例及两侧颈内动脉狭窄者11例。对患者进行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及眼底检查,同时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的收缩期血流峰值速度(PSV))、舒张期血流峰值速度(EDV)及阻力指数(RI),对颈内动脉狭窄率与所测各指标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例31侧颈内动脉狭窄者中共24侧有眼部表现(77.4%),主要有单眼一过性黑喙(77.4%)、视物模糊(22.6%)等;发现有眼部阳性体征者12眼(38.7%),均为眼部血管异常;2例患者诊断为低灌注性视网膜病变并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颈内动脉狭窄率和同侧CRA的PSV呈负相关(r=-0.41,R^2=0.168,P=0.021),但与RI无明显相关性(r=-0.26,R^2=0.068,P=0.159)。结论颈内动脉狭窄可引起明显的眼部症状,颈内动脉狭窄所致的眼部视网膜血流改变为低速正常阻力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狭窄 视网膜中央动脉 缺血性眼病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内动脉狭窄引起眼部缺血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郭佳 勇强 +3 位作者 孟忻 辛晨 高新晓 汪军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69-272,共4页
目的观察颈内动脉狭窄引起眼部缺血的临床表现。方法对41例明确诊断为单侧中度及以上颈内动脉狭窄的患者进行眼部常规检查、视网膜中央动脉彩色多普勒血流检查,对其中16例行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患者术前、术后眼部及视网膜中央动脉彩... 目的观察颈内动脉狭窄引起眼部缺血的临床表现。方法对41例明确诊断为单侧中度及以上颈内动脉狭窄的患者进行眼部常规检查、视网膜中央动脉彩色多普勒血流检查,对其中16例行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患者术前、术后眼部及视网膜中央动脉彩色多普勒血流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有31例患侧出现眼部症状,主要表现为一过性黑矇和视物模糊,13例(13眼)有明显眼部缺血的体征。41例患者41只患侧眼视网膜中央动脉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为(7.02±1.71)cm·s(-1),较对侧眼的(9.75±2.81)cm·s(-1)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6例进行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患者,术后患侧视网膜中央动脉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为(11.30±1.59)cm·s(-1),较术前的(6.70±1.37)cm·s(-1)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度及以上颈内动脉狭窄会引起眼部缺血,表现为一过性黑矇、视物模糊等症状,严重者表现为眼缺血综合征。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术可明显改善眼部视网膜中央动脉供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狭窄 眼部缺血 视网膜中央动脉 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中度颈动脉狭窄患者眼部血流动力学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 被引量:5
11
作者 任远 王小敏 +3 位作者 王保君 李新民 李庆博 宋杰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42-446,共5页
目的探讨单侧中度颈动脉狭窄患者眼部血流动力学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并分析各血流动力学参数的临床意义。方法纳入88例176眼单侧中度颈动脉狭窄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A组)及51名51眼健康对照者(B组),采用彩色超声多普勒测量眼动脉... 目的探讨单侧中度颈动脉狭窄患者眼部血流动力学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并分析各血流动力学参数的临床意义。方法纳入88例176眼单侧中度颈动脉狭窄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A组)及51名51眼健康对照者(B组),采用彩色超声多普勒测量眼动脉(OA)、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的收缩期最高血流速度(PSV)、舒张期末期最低血流速度(EDV)、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PSV与EDV比值(S/D)。A组中同一患者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又分为颈动脉狭窄侧(A 1组)、非颈动脉狭窄侧(A 0组),分别比较A 1组、A 0组和B组受试者眼部血流动力学参数差异。评价各参数诊断阈值及效能,同时分析各参数与中度颈动脉狭窄型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结果A 1组受试者OA中PSV(t=3.16,P=0.020)、EDV(t=3.39,P=0.011)均低于B组,A 1组受试者OA中PI(t=3.33,P=0.010)、RI(t=9.92,P<0.01)、S/D(t=3.95,P<0.01)均高于B组;A 1组受试者CRA中PSV(t=16.60,P<0.01)、EDV(t=11.58,P<0.01)、S/D(t=2.77,P=0.016)均明显低于B组;A 0组受试者OA中PSV(t=6.26,P<0.01)、EDV(t=3.66,P<0.01),CRA中PSV(t=4.37,P<0.01)、EDV(t=3.55,P=0.001)均高于A 1组。A 0组受试者OA中PI、RI、S/D均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CRA中S/D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OA中EDV(OR=4.219,95%CI为1.410~12.092,P=0.010)、RI(OR=7.756,95%CI为3.876~15.522,P=0.001)、S/D(OR=3.969,95%CI为3.208~3.597,P=0.003)中OR值均大于1。其中RI对中度颈动脉狭窄型缺血性脑卒中具有较高诊断效能(曲线下面积为0.899,最佳诊断临界值为0.655,敏感度为88.6%,特异度为66.7%)。结论单侧中度颈动脉狭窄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患侧眼血流呈低速高阻力型改变,OA中EDV、RI、S/D为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影响因素,OA的增高可能与脑卒中发生风险增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狭窄 缺血性脑卒中 动脉 视网膜中央动脉 眼部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后缺血性眼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赵晓金 丁相奇 钱立峰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2-174,共3页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后发生缺血性眼病原因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000例不同类型的白内障及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后共13例患者发生缺血性眼病。缺血性视神经病变8例,包括年龄相关性白内障7例,晶状体脱...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后发生缺血性眼病原因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000例不同类型的白内障及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后共13例患者发生缺血性眼病。缺血性视神经病变8例,包括年龄相关性白内障7例,晶状体脱位1例;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5例,包括年龄相关性白内障1例,先天性白内障2例,外伤性白内障2例。患者分别行眼底、视野、眼底血管造影检查确诊后,予以扩张血管、营养神经及对症治疗。结果 8例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治疗后有6例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5例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治疗后2例视力提高,3例视力未恢复。结论由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引起的缺血性眼病,主要与患者本身存有血管性疾病和手术过程中引起视神经缺血、缺氧有关;如及早发现,尽早治疗,视力可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超声乳化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麻醉非眼科手术患者术后发生眼损伤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宁 朴美花 +2 位作者 王美堃 刘楠 冯春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6-159,共4页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非眼科手术患者发生眼损伤的病因和危险因素,为其临床预防和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分析2例全身麻醉非眼科手术后发生眼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例青年女性患者于全身麻醉头低位下行"腹腔镜下全...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非眼科手术患者发生眼损伤的病因和危险因素,为其临床预防和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分析2例全身麻醉非眼科手术后发生眼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例青年女性患者于全身麻醉头低位下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术中眼睑自然闭合,无眼保护措施,术后发生角膜擦伤,对症治疗后完全康复。1例老年男性患者于全身麻醉俯卧位下行"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术后发生缺血性视神经病变(ION),对症治疗后视力部分恢复。结论:角膜擦伤是全身麻醉相关的最常见的眼科并发症,患者大多预后良好。术后视力丧失(POVL)是最严重的并发症,其具体发病原因及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缺乏有效治疗手段,重在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眼损伤 角膜擦伤 术后视力丧失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高压氧治疗透明质酸钠凝胶注射隆鼻术并发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彬 朱丽洁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7年第3期47-50,共4页
目的:观察早期高压氧治疗对透明质酸钠凝胶(hyaluronic acid,HA)注射隆鼻术后并发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我科在2014年12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HA注射隆鼻术后并发症患者17例,这些病例均给予了早期规律的高压氧治疗及常规治... 目的:观察早期高压氧治疗对透明质酸钠凝胶(hyaluronic acid,HA)注射隆鼻术后并发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我科在2014年12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HA注射隆鼻术后并发症患者17例,这些病例均给予了早期规律的高压氧治疗及常规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面部瘀斑面积、红肿程度、视力及面眼部炎症情况的变化。结果:给予早期高压氧治疗后患者面部瘀斑面积明显缩小,视力提高,炎症减轻,大部分患者得到治愈。结论:早期高压氧治疗可改善HA注射隆鼻术后并发症,尤其是面部血管栓塞及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等导致的缺血缺氧性症状,并预防感染、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透明质酸钠凝胶注射 隆鼻术 缺血缺氧性疾病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面部瘀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欣瑙泰注射用血塞通(冻干粉针)
15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5年第7期i002-i002,共1页
活血祛瘀、通脉活络。用于中风偏瘫、瘀血阻络证;动脉粥状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脑栓塞、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见瘀血阻络证者。该药能够增强机体功能,扩张血管,增加脑动脉及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加心脑细胞对缺氧的耐受力,抑制血小板聚... 活血祛瘀、通脉活络。用于中风偏瘫、瘀血阻络证;动脉粥状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脑栓塞、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见瘀血阻络证者。该药能够增强机体功能,扩张血管,增加脑动脉及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加心脑细胞对缺氧的耐受力,抑制血小板聚集,降血脂,降低血液黏滞度,改善微循环等作用。1.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脑动脉粥样硬化、脑血栓、脑栓塞、短暂性脑缺血)脑出血后遗症。2.用于心血管疾病(心绞痛、冠心病、心肌梗死)。3.用于周围血管血流障碍性疾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血稠等)。4.用于视网膜血管阻塞、玻璃体出血、挫伤性出血等。5.用于面肌抽搐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血塞通 冻干粉针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冠状动脉血流量 动脉粥样硬化 视网膜血管阻塞 瘀血阻络证 血栓性脑梗塞 脑出血后遗症 短暂性脑缺血 血小板聚集 血液黏滞度 改善微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