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安全性
被引量:
10
1
作者
梁庆玲
李世迎
+2 位作者
段平
刘勇
阴正勤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852-858,共7页
目的观察视网膜下间隙移植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ABMSCs)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安全性。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研究方法。于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纳入在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就诊并行视网膜下间隙移植ABMSCs的PDR患者4例4眼...
目的观察视网膜下间隙移植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ABMSCs)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安全性。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研究方法。于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纳入在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就诊并行视网膜下间隙移植ABMSCs的PDR患者4例4眼,其中男3例,女1例;平均年龄55岁;平均糖尿病病程10年,治疗前血糖均控制良好。所有入组患者进行常规眼科检查,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进行视力、裂隙灯显微镜、彩色眼底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结果所有患者在成功接受移植手术后均未出现任何全身及眼部不适。彩色眼底照相及OCT观察到移植的细胞存在于视网膜下间隙,并持续至移植术后1个月。FFA检查显示,后极部荧光素渗漏在术后1~3个月逐渐减轻,无灌注区范围无明显变化;1例术前伴有黄斑水肿患者FFA及OCT检查显示水肿逐渐消退,疗效持续至术后3个月。2例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分别由术前的手动/眼前(0 ETDRS)和数指/50 cm(0 ETDRS)提高至术后的20/20(84 ETDRS)和20/200(38 ETDRS),2例患者在移植前后视力稳定在20/100。所有患者在术后第3个月行移植眼全视网膜光凝,后续按照常规玻璃体手术治疗DR处理,均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视网膜下间隙移植ABMSCs治疗PDR是安全的,移植细胞发挥了局部抗炎的作用,未发现细胞的增生反应及循环改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视网膜
病变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视网膜下腔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视网膜色素变性大鼠视网膜下的分化
被引量:
4
2
作者
霍冬梅
董方田
+1 位作者
于伟泓
高斐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832-835,共4页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视网膜色素变性(RP)大鼠体内的分化。方法Lewis大鼠腹腔注射3%NaIO3100mg/kg,建立大鼠RP模型,将体外培养的MSCs植入视网膜下腔,用免疫荧光标记法对MSCs进行追踪,并观察术后第1、2、3、4、5周MSCs在该...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视网膜色素变性(RP)大鼠体内的分化。方法Lewis大鼠腹腔注射3%NaIO3100mg/kg,建立大鼠RP模型,将体外培养的MSCs植入视网膜下腔,用免疫荧光标记法对MSCs进行追踪,并观察术后第1、2、3、4、5周MSCs在该微环境中的分化。结果术后第1周即可见MSCs位于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层与光感受器细胞层,但全角蛋白(PCK)及Rhodopsin标记阴性,第3周开始可见MSCs在体内表达PCK及Rhodopsin。结论MSCs植入RP模型大鼠视网膜下腔后可存活,主要分布于RPE层和视锥、视杆细胞层,并表达RPE细胞和光感受器细胞的表面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NaIO3
视网膜下腔移植
分化
视网膜
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安全性
被引量:
10
1
作者
梁庆玲
李世迎
段平
刘勇
阴正勤
机构
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眼科医院
出处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852-858,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3CB96700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1101103)。
文摘
目的观察视网膜下间隙移植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ABMSCs)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安全性。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研究方法。于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纳入在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就诊并行视网膜下间隙移植ABMSCs的PDR患者4例4眼,其中男3例,女1例;平均年龄55岁;平均糖尿病病程10年,治疗前血糖均控制良好。所有入组患者进行常规眼科检查,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进行视力、裂隙灯显微镜、彩色眼底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结果所有患者在成功接受移植手术后均未出现任何全身及眼部不适。彩色眼底照相及OCT观察到移植的细胞存在于视网膜下间隙,并持续至移植术后1个月。FFA检查显示,后极部荧光素渗漏在术后1~3个月逐渐减轻,无灌注区范围无明显变化;1例术前伴有黄斑水肿患者FFA及OCT检查显示水肿逐渐消退,疗效持续至术后3个月。2例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分别由术前的手动/眼前(0 ETDRS)和数指/50 cm(0 ETDRS)提高至术后的20/20(84 ETDRS)和20/200(38 ETDRS),2例患者在移植前后视力稳定在20/100。所有患者在术后第3个月行移植眼全视网膜光凝,后续按照常规玻璃体手术治疗DR处理,均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视网膜下间隙移植ABMSCs治疗PDR是安全的,移植细胞发挥了局部抗炎的作用,未发现细胞的增生反应及循环改善效果。
关键词
糖尿病
视网膜
病变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视网膜下腔移植
Keywords
Diabetic retinopathy
Autologous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
Subretinal transplantation
分类号
R587.2 [医药卫生—内分泌]
R774.1 [医药卫生—眼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视网膜色素变性大鼠视网膜下的分化
被引量:
4
2
作者
霍冬梅
董方田
于伟泓
高斐
机构
中国协和医院眼科北京协和医院眼科
北京航空工业中心医院
出处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832-835,共4页
文摘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视网膜色素变性(RP)大鼠体内的分化。方法Lewis大鼠腹腔注射3%NaIO3100mg/kg,建立大鼠RP模型,将体外培养的MSCs植入视网膜下腔,用免疫荧光标记法对MSCs进行追踪,并观察术后第1、2、3、4、5周MSCs在该微环境中的分化。结果术后第1周即可见MSCs位于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层与光感受器细胞层,但全角蛋白(PCK)及Rhodopsin标记阴性,第3周开始可见MSCs在体内表达PCK及Rhodopsin。结论MSCs植入RP模型大鼠视网膜下腔后可存活,主要分布于RPE层和视锥、视杆细胞层,并表达RPE细胞和光感受器细胞的表面标志。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NaIO3
视网膜下腔移植
分化
视网膜
变性
Keywords
mesenchymal stem cells
NaIO3
transplantation in subretinal space
differentiation
retinal degeneration
分类号
R774.1 [医药卫生—眼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安全性
梁庆玲
李世迎
段平
刘勇
阴正勤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视网膜色素变性大鼠视网膜下的分化
霍冬梅
董方田
于伟泓
高斐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