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依达拉奉对大鼠视神经钳夹伤后视网膜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周海燕 高晨 +3 位作者 周丽雅 张景科 王小梅 田蔓男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13-1116,1121,共5页
目的探讨大鼠视神经钳夹伤致视网膜细胞凋亡过程中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含量和依达拉奉对视网膜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健康清洁级SD大鼠192只(384眼),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对照组、治疗组,每组各48... 目的探讨大鼠视神经钳夹伤致视网膜细胞凋亡过程中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含量和依达拉奉对视网膜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健康清洁级SD大鼠192只(384眼),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对照组、治疗组,每组各48只。对照组、治疗组用视神经钳夹法制作大鼠视神经夹挫伤模型;治疗组造模后腹腔注射依达氉拉奉30mg·kg-1,用生理盐水稀释后每隔12h腹腔注射给药。给药时间为30min,共14d。分别于造模后3d、6d、10d、14d处死大鼠。光镜下观察各组不同时间点视网膜结构,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视网膜切片TUNEL荧光标记,2’,7’-二氯双氢荧光素双乙酸酯为标记探针,通过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各组不同时间点视网膜细胞内2’,7’-二氯双氢荧光素的荧光强度。以AnnexinV/PI双染色法通过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各组不同时间点视网膜细胞凋亡率。结果造模后3~14d,正常组及假手术组视网膜细胞偶见TUNEL阳性标记;对照组见大量TUNEL阳性标记细胞,但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视网膜细胞中ROS的表达量在造模后3d、6d、10d、14d时正常组分别为32.530±2.203、43.600±3.635、32.800±1.952、45.330±2.902,治疗组分别为84.507±3.754、65.130±5.308、63.400±5.226、66.990±6.320,对照组分别为92.830±2.875、99.900±0.100、99.300±1.212、92.470±2.159,每个时间点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正常组和对照组比较、正常组和治疗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假手术组与正常组间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细胞总凋亡率也明显升高,造模后3d、6d、10d、14d时正常组分别为(9.550±0.325)%、(10.380±0.642)%、(11.540±1.224)%、(10.520±0.839)%,治疗组分别为(22.960±2.574)%、(27.590±1.369)%、(33.950±4.580)%、(25.810±2.170)%,对照组分别为(35.510±3.086)%、(37.550±2.357)%、(40.220±5.011)%、(34.320±3.351)%,每个时间点治疗组和对照组、正常组和对照组、正常组和治疗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假手术组与正常组间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依达拉奉通过清除ROS,抑制了视网膜细胞凋亡,具有一定的视网膜细胞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视神经钳夹 活性氧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瞳孔温热疗法对大鼠视神经钳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学群 姜利斌 +4 位作者 李志华 张崚 马瑾 谢君 刘磊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85-390,共6页
目的探讨经瞳孔温热疗法(TTT)阈下反应对BN大鼠视神经钳夹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阈下TTT对BN大鼠视网膜进行照射后3d,通过逆行标记RGCs的方法,对TTT+视神经钳夹组(A组)、TTT+假手术组(B组)、单纯视神经钳夹组(C... 目的探讨经瞳孔温热疗法(TTT)阈下反应对BN大鼠视神经钳夹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阈下TTT对BN大鼠视网膜进行照射后3d,通过逆行标记RGCs的方法,对TTT+视神经钳夹组(A组)、TTT+假手术组(B组)、单纯视神经钳夹组(C组)和空白对照组(D组)在视神经钳夹后1、2、4周进行RGCs计数并比较;检测视网膜TTT阈下反应的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观察TTT阈下反应对视网膜的影响。结果视神经钳夹后4周,A组RGCs数显著高于C组(P=0.006),而1周和2周时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B组和D组的RGCs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视网膜经阈下TTT干预后,HSP70表达高于对照眼。阈下TTT照射能引起视网膜组织形态上的改变。结论阈下TTT可显著提高视神经钳夹4周后RGCs的存活数量;其保护机制可能与诱导视网膜内源性HSP70表达、启动内源性保护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瞳孔温热疗法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视神经钳夹 热休克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状体损伤对视神经钳夹伤大鼠视网膜节细胞存活和轴突再生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双 姜发纲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26-229,共4页
目的观察视神经钳夹伤大鼠晶状体损伤对视网膜节细胞存活和轴突再生的影响。方法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8只)、对照组(8只)和处理组(16只)。正常组不作任何处理;对照组行单纯双眼视神经钳夹伤;处理组行视神经钳夹伤,同时双眼玻璃... 目的观察视神经钳夹伤大鼠晶状体损伤对视网膜节细胞存活和轴突再生的影响。方法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8只)、对照组(8只)和处理组(16只)。正常组不作任何处理;对照组行单纯双眼视神经钳夹伤;处理组行视神经钳夹伤,同时双眼玻璃体注射5μL生理盐水,依据注射方式的不同分为晶状体损伤组和晶状体未损伤组。7d后荧光金逆行标记视网膜神经节细胞,14d后行视网膜铺片和节细胞计数,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视网膜生长相关蛋白(growth associated pro-tein-43,GAP-43)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的表达。结果正常组和对照组的视网膜节细胞计数分别为(1987±154)mm-2和(908±123)mm-2,晶状体损伤组和晶状体未损伤组分别为(1206±134)mm-2和(800±112)mm-2。晶状体损伤组存活的节细胞数与对照组和晶状体未损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显示晶状体损伤组视网膜GAP-43和GFAP的表达亦比对照组和晶状体未损伤组强。结论晶状体损伤能促进视神经钳夹伤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存活,并增强视网膜GAP-43和GFAP的表达,促进轴突的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损伤 视神经钳夹 生长相关蛋白43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大鼠视神经钳夹伤后外侧膝状体神经元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婷 姜利斌 +3 位作者 谢君 陈菲 杨冬梅 金玉兰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05-510,共6页
背景研究证实绿茶提取物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全身应用可到达视神经及视网膜组织,对视网膜缺血一再灌注和视神经钳夹伤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具有保护作用,但EGCG对视神经损伤后RGCs上位神经元的影响目前尚未见报道... 背景研究证实绿茶提取物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全身应用可到达视神经及视网膜组织,对视网膜缺血一再灌注和视神经钳夹伤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具有保护作用,但EGCG对视神经损伤后RGCs上位神经元的影响目前尚未见报道。目的探讨EGCG对大鼠视神经钳夹伤后外侧膝状体(LGN)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48只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EGCG组、视神经钳夹+生理盐水组、视神经钳夹+EGCG组,每组12只。用40g微型视神经夹于大鼠右眼球后约2mm处夹持视神经60S建立视神经钳夹伤模型,假手术+EGCG组、视神经钳夹+EGCG组大鼠于造模前2d始每日腹腔内注射EGCG(25mg/kg)共5d,后改为口服(2mg/kg),视神经钳夹+生理盐水组大鼠以同样的方法注射生理盐水。于造模4周后处死大鼠并取脑组织,用Nissl染色法计数外侧膝状体背侧核(dLGN)神经元数目,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Westernblot法观察神经丝蛋白(NF-L)在LGN的表达,比较各组大鼠dLGN中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细胞数量。结果视神经钳夹伤后4周,假手术+EGCG组左侧、右侧dLGN神经元数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06、P=0.561);视神经钳夹+生理盐水组、视神经钳夹+EGCG组钳夹同侧dLGN神经元数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94、P=0.646),对侧dLGN神经元数量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0、P=0.015),而视神经钳夹+EGCG组钳夹对侧dLGN神经元数量高于视神经钳夹+生理盐水组(P=0.007);NF-L检测可见视神经钳夹+EGCG组钳夹对侧LGN的NF-L表达量高于视神经钳夹+生理盐水组(P=0.002);dLGN的nNOS阳性细胞计数在正常对照组、假手术+EGCG组、视神经钳夹+EGCG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视神经钳夹+生理盐水组钳夹对侧dLGN的nNOS阳性细胞高于视神经钳夹+EGCG组(P=0.000)。结论EGCG对大鼠视神经钳夹伤后LGN的神经元可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EGCG抑制了nNOS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外侧膝状体 神经保护 视神经钳夹 神经型一氧化氮合成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自由基清除剂对鼠视神经挫伤后视网膜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5
作者 周海燕 高晨 +4 位作者 张景科 周丽雅 王小梅 田蔓男 魏志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0-44,共5页
目的探讨大鼠视神经钳夹伤致视网膜细胞凋亡过程中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in,ROS)的含量和依达拉奉(edaravone,MCI-186)对视网膜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192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对照组、治疗组,每组各4... 目的探讨大鼠视神经钳夹伤致视网膜细胞凋亡过程中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in,ROS)的含量和依达拉奉(edaravone,MCI-186)对视网膜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192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对照组、治疗组,每组各48只。对照组、治疗组用视神经钳夹法制作大鼠视神经夹挫伤模型;治疗组造模后腹腔注射依达拉奉30mg/kg,用生理盐水稀释后每隔12h腹腔注射给药。给药时间为30min,共14d。于实验的3、6、10、14d处死大鼠。2′,7′-二氯双氢荧光素双乙酸酯(DCFH-DA)为标记探针,通过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各组不同时间点视网膜细胞内2′,7′-二氯双氢荧光素(DCF)的荧光强度;以AnnexinV/PI双染色法通过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各组不同时间点视网膜细胞凋亡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特征;透射电镜观察各组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s)的超微结构改变。结果造模后3~14d,视网膜细胞中活性氧的表达量和细胞总凋亡率在3、6、10、14d时每个时间点对照组较治疗组和正常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手术与正常组间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透射电镜检查显示:治疗组大鼠RGCs细胞核、染色质、细胞器损伤较对照组有明显减轻。结论依达拉奉通过清除ROS,阻止了RGCs凋亡,具有一定的视网膜细胞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基清除剂 视神经钳夹 视网膜细胞 活性氧 凋亡 超微结构 依达拉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