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05篇文章
< 1 2 7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视神经管减压术与单纯激素冲击疗法对视神经管骨折患者视力预后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张桐 王凡寅 +4 位作者 杨娟 关文明 崔极哲 刘旭阳 刘桂琴 《临床眼科杂志》 2015年第3期251-253,共3页
目的分析视神经管减压术与单纯激素冲击疗法在治疗视神经管骨折上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2005年8月至2014年6月经CT证实的视神经管骨折患者共51例(51只眼),其中24例行视神经管减压术,27例行大剂量激素冲洗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 目的分析视神经管减压术与单纯激素冲击疗法在治疗视神经管骨折上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2005年8月至2014年6月经CT证实的视神经管骨折患者共51例(51只眼),其中24例行视神经管减压术,27例行大剂量激素冲洗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视神经管减压术组患者术后7 d视力提高者10例,有效率42%,单纯激素冲击组患者甲强龙500 mg冲击3 d,减量至300 mg冲击3 d,再改成口服强的松片(每公斤体重0.8 mg),逐渐减量,冲击治疗开始至第7天,视力提高者9例,有效率33%,两个治疗组对比,(P=0.539>0.05)对比组之间的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视神经减压术与单纯激素冲击治疗对视神经管骨折患者的视力预后在一定时间段内疗效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管减压术 激素冲击疗法 视神经管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鼻内窥镜下经筛蝶窦入路视神经管减压术的护理 被引量:3
2
作者 谭其玲 余蓉 辜德英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879-879,共1页
关键词 鼻内窥镜 视神经管减压 护理 视神经管外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行鼻内窥镜下视神经管减压术的33例视神经管骨折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林秋美 姜迎春 王君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8期184-185,共2页
目的:探讨对进行鼻内窥镜下视神经管减压术的33例视神经管骨折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眼眶病与眼整形科收治的33例视神经管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这33例患者均... 目的:探讨对进行鼻内窥镜下视神经管减压术的33例视神经管骨折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眼眶病与眼整形科收治的33例视神经管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这33例患者均进行优质护理,然后观察其治护的效果。结果:这33例患者均成功地完成了手术,其手术的平均用时为(61.4±8.6)min,术中的平均出血量为(158.1±18.8)ml,住院的平均时间为(11.6±2.3)d,且其术后均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仅有1例患者出现切口轻度感染的症状(经处理后其症状消失)。术后,这33例患者的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有3例患者的视力恢复至0.6,有10例患者的视力恢复至0.4,有8例患者的视力恢复至0.3,其余患者的视力均恢复至0.1或0.2。结论:对进行鼻内窥镜下视神经管减压术的33例视神经管骨折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显著,能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窥镜下视神经管减压术 视神经管骨折 优质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神经管区的临床应用解剖研究 被引量:23
4
作者 李健 廖建春 陆书昌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98-101,共4页
对50个成人尸头和30个干性颅骨标本的视加经管区进行了显微解剖学研究,测最了视神经管的长度、口径及管壁的厚度,观察了视神经管内壁的毗邻结构关系,还测量了一些与视神经管减压术有关的数据.讨论了经鼻外筛、蝶窦视神经管减压术时值得... 对50个成人尸头和30个干性颅骨标本的视加经管区进行了显微解剖学研究,测最了视神经管的长度、口径及管壁的厚度,观察了视神经管内壁的毗邻结构关系,还测量了一些与视神经管减压术有关的数据.讨论了经鼻外筛、蝶窦视神经管减压术时值得对意的若干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管 后筛窦 蝶窦 减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镜经鼻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11例诊治体会 被引量:7
5
作者 李强 潘亚文 +6 位作者 梁文涛 张建生 贺振华 赵海 杨文桢 杨虎 史雪峰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99-301,共3页
目的探讨经鼻神经内镜下视神经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总结11例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的病例,伤后3 d内行神经内镜经鼻视神经管减压术。结果 2例视力由术前的手动分别恢复到术后的0.08和0.1,1例视力由术前的光感恢复... 目的探讨经鼻神经内镜下视神经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总结11例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的病例,伤后3 d内行神经内镜经鼻视神经管减压术。结果 2例视力由术前的手动分别恢复到术后的0.08和0.1,1例视力由术前的光感恢复到术后的0.05;1例视力由术前的眼前无光感恢复到术后的0.4,1例由术前无光感恢复到术后有光感。6例术后视力无恢复。结论神经内镜经鼻视神经管减压术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视神经病变 神经内镜 视神经管减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入路视神经管减压开放术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9
6
作者 鞠学红 李若葆 +2 位作者 鞠晓华 王金平 王道奎 《眼科新进展》 CAS 2004年第4期283-284,共2页
目的 探讨视神经管及有关结构在经颅视神经管减压开放术中的意义。方法 利用显微解剖和大体解剖学技术对 30个成人尸头和 5 0个颅骨的视神经管及有关结构进行观察。结果 视神经管颅口镰状襞在视神经上形成压迹者占15 .0 % ;与视神经... 目的 探讨视神经管及有关结构在经颅视神经管减压开放术中的意义。方法 利用显微解剖和大体解剖学技术对 30个成人尸头和 5 0个颅骨的视神经管及有关结构进行观察。结果 视神经管颅口镰状襞在视神经上形成压迹者占15 .0 % ;与视神经相贴者占 6 6 .7% ;与视神经间有间隙者 18.3% .视神经管上壁前部厚后部薄 ,其长度为 (10 .0± 0 3)mm。视神经管颅口大于眶口。两侧视神经之间的夹角为 6 3.2°± 5 .8°。视神经管颅口与颈内动脉和眼动脉起始部关系密切。管内段眼动脉行于视神经腹侧 ,并有分支入视神经。结论 经颅视神经管减压术应切开镰状襞 ,利用视神经与颅正中矢状面的角度可确定视神经管上壁的位置。手术过程中应注意保护颈内动脉和眼动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管 减压术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例颅骨视神经管及其周围关系的观察与测量 被引量:6
7
作者 胡圣望 胡松林 +1 位作者 宋铁山 吴立连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57-60,共4页
采用100个颅底(水平锯开颅顶),对视神经管进行测量,全长均值男11.0mm,女10.46mm;眶口的直径均值男4.48mm,女4.92mm;眶口横径均值男4.13mm,女3.38mm.视神经管口前缘点至眼眶前缘上、下、内、外四壁各点的距离均值分别为:男8.87、6.50、8... 采用100个颅底(水平锯开颅顶),对视神经管进行测量,全长均值男11.0mm,女10.46mm;眶口的直径均值男4.48mm,女4.92mm;眶口横径均值男4.13mm,女3.38mm.视神经管口前缘点至眼眶前缘上、下、内、外四壁各点的距离均值分别为:男8.87、6.50、8.89、8.82mm;女8.72、6.00、8.22、7.35mm.视神经管眶口内侧缘中点至筛前孔、筛后孔、内眦部眶缘的距离均值分别为男34.4、20.7、43.96mm;女31.42、19.94、42.97mm.颅正中矢状轴与视神经管中轴的夹角均值男37.42度,女36.44度.两侧视神经管眶口均值男29.45mm,女27.51mm.并对眶口和颅口的形态进行了观察和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 视神经管 解剖学 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神经管骨折的CT诊断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振常 宋维贤 +2 位作者 兰宝森 鲜军舫 田其昌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6年第1期6-7,22,共3页
本文对85例视神经管骨折的临床与CT所见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受伤原因中车祸36例,撞伤13例,摔伤11例,击伤或砸伤12例,其他伤少见。均有明显视力下降,其中失明无光感达78例。85例均行骨算法高分辨率CT扫描,显示视... 本文对85例视神经管骨折的临床与CT所见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受伤原因中车祸36例,撞伤13例,摔伤11例,击伤或砸伤12例,其他伤少见。均有明显视力下降,其中失明无光感达78例。85例均行骨算法高分辨率CT扫描,显示视神经管内壁骨折66例,内、上壁骨折11例,上壁骨折3例,粉碎骨折5例,伴有邻近眶壁或蝶窦骨折71例。视神经管骨折容易造成失明,因此外伤失明的患者早期行CT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管骨折 CT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神经管减压术在颅脑损伤合并视神经损伤早期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朱晟 姚洁民 +2 位作者 陈俭 魏风 谢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27期167-168,共2页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合并视神经损伤患者早期行视神经管减压术的临床意义及诊疗经验。方法:收集我院2005年1月~2010年7月收治的颅脑损伤合并视神经损伤患者72例,术前检查明确合并视神经管骨折患者37例为联合治疗组,采取常规治疗加视神经...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合并视神经损伤患者早期行视神经管减压术的临床意义及诊疗经验。方法:收集我院2005年1月~2010年7月收治的颅脑损伤合并视神经损伤患者72例,术前检查明确合并视神经管骨折患者37例为联合治疗组,采取常规治疗加视神经管减压术;而术前检查未发现视神经管骨折患者35例为常规治疗组,采取常规治疗。通过术后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视力的恢复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分别有4例和1例患者术前诊断完全失明,治疗后仍无法恢复;而在其他的患者中,联合治疗组中术后视力大于0.5的人数(18例)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8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损伤伴视神经损伤患者,应严密观察和早期诊断,积极把握手术指征,及早行视神经管减压术,从而减轻视力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视神经损伤 视神经管减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内镜眶尖和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创伤性视神经病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振霖 李源 +3 位作者 张孝文 刘贤 李鹏 孙亚南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38-240,243,共4页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眶尖和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创伤性视神经病的疗效和影响因素。方法对该科2004年10月~2005年11月41例(42眼)经鼻内镜眶尖和视神经管减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眼中,21眼视力获得提高,有效率50.00%。伤...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眶尖和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创伤性视神经病的疗效和影响因素。方法对该科2004年10月~2005年11月41例(42眼)经鼻内镜眶尖和视神经管减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眼中,21眼视力获得提高,有效率50.00%。伤后有残余视力和无眶尖骨折者疗效优于伤后无光感和有眶尖骨折者(P<0.05)。伤后7d内接受手术和无视神经管骨折者术后视力提高百分比较7d后手术者和有视神经管骨折者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内镜眶尖和视神经管减压术是治疗创伤性视神经病的有效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疾病 鼻内镜 视神经管减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不同重建技术对视神经管骨折诊断效能及漏误诊原因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邵举薇 向述天 +1 位作者 杨亚英 苏伟 《临床误诊误治》 2016年第4期97-101,共5页
目的分析CT不同重建技术对视神经管(optic canal,OC)骨折的诊断效能及漏误诊原因,以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2014年3月经临床及CT检查诊断OC骨折6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行单纯轴位高分辨率CT(HRCT)扫描漏诊19例,轴... 目的分析CT不同重建技术对视神经管(optic canal,OC)骨折的诊断效能及漏误诊原因,以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2014年3月经临床及CT检查诊断OC骨折6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行单纯轴位高分辨率CT(HRCT)扫描漏诊19例,轴位扫描加曲面重建(cueved planar reformation,CPR)漏诊14例,轴位扫描加容积再现技术(volume rendering technique,VRT)漏诊16例,轴位扫描加二维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format,MPR)全部确诊。5例误诊均因轴位扫描所致,其中将颈内动脉钙化斑块误认为骨折碎片4例、前床突骨嵴状突起误认为管内骨折碎片1例。诊断效能显示,轴位扫描加MPR的诊断灵敏度及特异度均为100.00%,单纯轴位扫描诊断特异度为0;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分析显示,轴位扫描加MPR对OC骨折诊断的准确性最佳。结论 OC骨折需行轴位HRCT扫描结合MPR、CPR、VRT等后处理技术共同诊断,以轴位HRCT扫描加MPR诊断效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管骨折 视神经疾病 视神经损伤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漏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路内镜下视神经管减压术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芝胜 黄利 +2 位作者 赵云峰 陶锦强 陈基贤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0年第3期76-76,共1页
关键词 视神经 鼻内镜 视神经管减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蝶窦和视神经管多层螺旋CT的测量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丽庭 仇沂洲 +2 位作者 刘丹 王绍美 王琦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38-140,共3页
目的为经鼻内镜蝶窦手术、视神经管减压术提供影像解剖学基础。方法利用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对40例鼻及鼻窦正常病例行蝶窦、视神经管有关解剖数据的影像学测量。结果两侧视神经管各壁长度均值:内侧壁(12.08±0.62)mm,外侧壁(10.16... 目的为经鼻内镜蝶窦手术、视神经管减压术提供影像解剖学基础。方法利用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对40例鼻及鼻窦正常病例行蝶窦、视神经管有关解剖数据的影像学测量。结果两侧视神经管各壁长度均值:内侧壁(12.08±0.62)mm,外侧壁(10.16±1.73)mm,上壁(9.16±1.17)mm,下壁(10.24±1.35)mm;两侧视神经管及蝶窦有关径线均值:视神经管颅口处左右径(5.57±0.95)mm,上下径(4.53±0.78)mm;中部左右径(4.40±0.67)mm,上下径(4.36±0.67)mm;眶口处左右径(5.09±0.85)mm;上下径(5.90±0.98)mm;鼻小柱前缘中点到蝶窦前壁中点的距离(70.8±5.4)mm;蝶窦最大左右径(17.83±4.38)mm,最大上下径(18.40±3.76)mm,最大前后径(23.19±6.73)mm。结论利用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可以准确方便的测量蝶窦和视神经管的解剖结构,对该部位的经鼻内镜手术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解剖学 视神经管 蝶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筛窦入路视神经管减压术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2
14
作者 鞠晓华 赵恒珂 +4 位作者 王岱君 鞠学红 曹焕军 李光宗 朱世杰 《眼科新进展》 CAS 2006年第2期124-126,共3页
目的为经筛窦行视神经管减压等手术的开展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100个颅骨用大体解剖学及显微解剖学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观察、测量和统计分析。结果后筛房可分为后筛窦型、最后筛窦型、混合型3类。后筛房向上外可扩展至视神经管上壁,形... 目的为经筛窦行视神经管减压等手术的开展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100个颅骨用大体解剖学及显微解剖学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观察、测量和统计分析。结果后筛房可分为后筛窦型、最后筛窦型、混合型3类。后筛房向上外可扩展至视神经管上壁,形成视神经上隐窝者占26·94%±20.43%.蝶上筛房的出现率为25.50%±2.12%.筛孔可分为筛前、筛中及筛后3种孔,根据此3种孔出现情况的组合不同,又可以分为筛前后孔型、筛前中后孔型及筛中孔型3种类型。结论筛窦变异类型较多,经筛窦行视神经管减压等手术应熟悉筛窦区的结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筛窦 视神经管 显微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与成人视神经管显微外科解剖学比较 被引量:2
15
作者 胡福广 王忠 张庆俊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69-572,共4页
目的 :研究小儿视神经管解剖特点 ,为小儿颅底外科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 :35例无颅眶疾病、经福尔马林固定的尸头 ,成人组 2 0例 ,小儿组 1 5例。在手术显微镜下测量视神经管的颅口、眶口、顶、底、内、外侧壁等参数。结果 :小儿颅口宽 ... 目的 :研究小儿视神经管解剖特点 ,为小儿颅底外科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 :35例无颅眶疾病、经福尔马林固定的尸头 ,成人组 2 0例 ,小儿组 1 5例。在手术显微镜下测量视神经管的颅口、眶口、顶、底、内、外侧壁等参数。结果 :小儿颅口宽 4 35± 0 .5 8mm ,管顶长 6 95± 1 .2 4mm ,管底长 4 6 3± 0 .2 6mm ,内侧壁长 6 5 2± 1 .0 8mm ,外侧壁长 6 4 5± 0 .97mm。眶口宽 4 6 1± 0 .6 7mm ,高 4 93± 0 .2 9mm。小儿视神经管为实质型 ;成人视神经管依蝶窦、筛窦气化程度分为三型 :倒U型 ;C型 ;D型。结论 :小儿视神经颅内段较管腔内段相对较长 ;管壁厚 ,呈实质型 ,无狭部存在 ;至成人管顶伸长是管底的 3倍 ;颅口硬膜返折部短且边缘圆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管 显微解剖 成人 儿童 显微外科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步进式控制性低血压技术在视神经管微创减压手术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世云 吴文灿 +1 位作者 涂云海 陈超巧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38-1041,共4页
目的探讨如何减少实施控制性低血压对视神经管减压手术患者带来的不良影响。方法选择40例择期行视神经管减压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持续控制性低血压组)和B组(步进控制性低血压组),n=20。检测并计算手术开始时(T0)、切蝶窦前1 min(T1... 目的探讨如何减少实施控制性低血压对视神经管减压手术患者带来的不良影响。方法选择40例择期行视神经管减压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持续控制性低血压组)和B组(步进控制性低血压组),n=20。检测并计算手术开始时(T0)、切蝶窦前1 min(T1)、切开视神经鞘膜后1 min(T2)和送入术后恢复室后10 min(T3)的动脉-静脉乳酸含量差(Da-jvL),并进行鼻内镜术野质量评分(SESFQ)、手术时间(OT)及观察统计术后24 h内有肌肉酸痛和头痛等不良反应的患者人数。结果两组患者T1、T2和T3时点的Da-jvL较T0均有明显增加(P<0.05),A组T1、T2和T3时点的Da-jvL明显高于B组(P<0.05),B组T2时点的Da-jvL较T1和T3有明显增加(P<0.01);B组T1和T2时点的SESFQ评分明显高于A组(P<0.05),且B组T3时点的SESFQ评分明显低于T1和T2时点(P<0.05);A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步进式控制性低血压技术能有效改善围术期组织细胞不良代谢,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能提高视神经管减压手术患者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性低血压 鼻内镜 视神经管减压术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下视神经管减压术的手术配合体会
17
作者 于海青 陈玮 +2 位作者 章玉菊 刘琳 王淑芹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13-13,共1页
关键词 视神经管减压术 鼻内镜下 手术效果 配合体会 术前视力 视神经管骨折 视神经减压术 术后视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8例报告 被引量:1
18
作者 席永强 杨松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9-19,共1页
关键词 显微视神经管减压术 外伤性视神经损伤 治疗 疗效满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神经管骨折的CT三维重建评价 被引量:1
19
作者 程钢炜 牟文斌 +1 位作者 金征宇 赵家良 《协和医学杂志》 2013年第2期128-133,共6页
目的探讨应用高分辨CT影像学重建技术评价视神经管骨折的可行性。方法对1只京豺犬的双侧视神经管在去除软组织后选取16个解剖标志点,由两个观察者独立测量;利用16层螺旋CT采用0.10mm间隔进行重建性扫描,根据一侧视神经管的解剖学形态,... 目的探讨应用高分辨CT影像学重建技术评价视神经管骨折的可行性。方法对1只京豺犬的双侧视神经管在去除软组织后选取16个解剖标志点,由两个观察者独立测量;利用16层螺旋CT采用0.10mm间隔进行重建性扫描,根据一侧视神经管的解剖学形态,选取合适的CT重建阈值参数,包括多平面重建技术(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表面重建技术(surface rendering technique,SRT)、容积再现技术(volume rendering technique,VRT)、空间处理重建技术(InSpace)的窗宽、窗位、明亮度、透度、厚度等,使得重建的CT影像与实际形态相符。利用该参数系统对所有观察者间一致性高的测量点采用旋转平面投影法进行CT下的空间测量,结果与解剖学测量值进行比较。对9只京豺犬双侧视神经管按照常见骨折类型(包括撕脱骨折、青枝骨折、分离骨折、塌陷骨折、粉碎骨折)制作骨折模型,应用前述阈值参数系统,分别使用被遮表面显示法(surface shaded display,SSD)、最大强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VRT和InSpace共4种重建显示技术进行重建,结果与视神经管正常解剖形态和骨折形态进行比较。利用仿真内窥镜(virtual endoscopy,VE)技术对视神经管骨折的CT影像进行二次重建,并与形态学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InSpace三维CT重建技术结合旋转平面投影法测量各径线空间长度,是一种可靠的量化手段。应用该技术的测量结果与解剖学测量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SSD、VRT、InSpace技术均可以反映视神经管的整体空间形态,但在不同的骨折类型,各重建方法的敏感性(对骨折模型的显示程度)和准确性(辨别骨折的具体形态)有差异。InSpace重建模式对多数骨折类型均有较好的显示效果,但是对塌陷性骨折的整体显示效果差于SSD。SSD技术对于如塌陷性骨折显示效果良好,而对于明显移位的锐性骨折片显示效果逊于InSpace和VRT。MIP重建法显示各类骨折的效果均不理想。VRT重建法的整体显示骨折的效果介于InSpace和SSD之间。结合MPR重建技术,可以提高诊断骨折的敏感性。VE技术可以清晰地显示视神经管的内部形态改变,并对骨折进行较好的鉴别,所得影像的空间效果感及表面的起伏立体感十分明显。结论新一代多层CT扫描及重建技术是一种可行的视神经管骨折诊断手段。通过不同重建方法的综合运用,可以满足视神经管骨折的三维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管 计算机断层扫描 三维重建 仿真内窥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神经管显微减压开放术治疗视神经损伤16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斌 刘绍光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6期58-58,共1页
关键词 视神经损伤 减压开放术 视神经管 治疗 显微 效果满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