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磁测深中视电阻率假异常现象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苏发 汤井田 +1 位作者 何继善 温佩琳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1995年第4期14-16,共3页
通过电磁场在导电介质中的性质及三层K型断面与二层D型断面视电阻率曲线的对比分析,探讨了假异常现象产生的物理机制,为正确识别真假异常及地电断面的解释作了有意义的工作。
关键词 电阻率 假异常 测深曲线 电磁感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率测深中磁性层的视电阻率响应 被引量:3
2
作者 阎述 陈明生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8-42,共5页
频率测深理论曲线现有的计算公式都是把各层介质的磁导率看成等于真空磁导率μ_0的情况推演出来的,这对沉各岩层通常适宜的。但还有一些磁性岩层(铁磁性矿床或基性火成岩)其磁导率将导致频率测深视电阻率值的增高。从这点出发,文中就频... 频率测深理论曲线现有的计算公式都是把各层介质的磁导率看成等于真空磁导率μ_0的情况推演出来的,这对沉各岩层通常适宜的。但还有一些磁性岩层(铁磁性矿床或基性火成岩)其磁导率将导致频率测深视电阻率值的增高。从这点出发,文中就频率测深中磁性层的视电阻率响应进行了理论公式的推导和实算。结果表明:磁性层对频率测深视电阻率曲线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在频率测深方法中利用磁导率来探测磁性层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测深 磁性层 电阻率曲线 测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物探方法在碎屑岩地区找水中的应用——以云南宣威大路边村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郑智杰 曾洁 +2 位作者 甘伏平 陈吉礼 卢秀华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32-440,共9页
为探索地球物理方法在碎屑地区找水应用的有效性,文章以云南宣威大路边村为研究对象,选取高密度电阻率法、联合剖面法、音频大地电磁法对碎屑岩层进行找水研究。结果表明:三叠系上统飞仙关组(T1f)碎屑岩富水性中等,含水性较均匀;受地面... 为探索地球物理方法在碎屑地区找水应用的有效性,文章以云南宣威大路边村为研究对象,选取高密度电阻率法、联合剖面法、音频大地电磁法对碎屑岩层进行找水研究。结果表明:三叠系上统飞仙关组(T1f)碎屑岩富水性中等,含水性较均匀;受地面场地狭窄限制,高密度电法及联合剖面法测线长度有限,探测深度较浅,受碎屑岩电阻率小的影响,其找水应用效果不佳,在可探测的深度范围内较难识别基岩裂隙等找水有效异常,需结合其他物探方法甄别异常;音频大地电磁法找水应用效果相对较好,具有较高的横向分辨率,可有效识别碎屑岩中的断裂破碎带及构造裂隙带,表现为相对低阻异常特征;视电阻率单支测深曲线能有效分辨不同深度的岩土层结构,具有较高的纵向分辨率,对裂隙破碎带有较好指示意义。在地面场地较为狭窄的碎屑岩地区开展找水工作,音频大地电磁法结合视电阻单支测深曲线能取得较好效果,以音频大地电磁法确定碎屑岩地区中的裂隙发育带位置,以视电阻单支测深曲线确定裂隙发育带的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电阻率 联合剖面法 音频大地电磁法 电阻率测深曲线 碎屑岩 找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P-1型数字式电磁测深仪
4
《煤炭科学技术》 CAS 1988年第1期29-31,63,共4页
本文介绍了该仪器使用了微机、较特殊的选频电路等新技术后,其仪器的测量速度、精度、抗干扰性和重复性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提高。
关键词 测深 DP-1 测量速度 电磁信号 选频 测深 电阻率曲线 地震勘探方法 频率稳定度 直流电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频率测深量板
5
作者 煤炭科学研究院地质勘探研究所频率测深课题组 《煤炭科学技术》 CAS 1980年第9期15-21,68,共8页
简要介绍了电磁频率测深理论量板的数学处理方法、用途、主要技术指标及其初步应用效果等问题.
关键词 频率测深 量板 地电断面 电阻率 实测曲线 电场分量 测深 电阻率 测深 垂直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频大地电磁法在怀化方石坪村红层找水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邬健强 甘伏平 +3 位作者 张伟 刘永亮 魏巍 朱超强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18-924,共7页
文章采用音频大地电磁法,在怀化方石坪村红层进行找水应用研究。结果表明:(1)音频大地电磁法在该红层区是一种有效的物探方法,虽然该红层区电阻率值低,电性差异小,但音频大地电磁法是综合利用岩土层(体)的电性特征和磁性特征来分辨异常... 文章采用音频大地电磁法,在怀化方石坪村红层进行找水应用研究。结果表明:(1)音频大地电磁法在该红层区是一种有效的物探方法,虽然该红层区电阻率值低,电性差异小,但音频大地电磁法是综合利用岩土层(体)的电性特征和磁性特征来分辨异常,电性差异对其影响相对较小;(2)数据处理的结果能很好地指示出异常特征和比较具体的异常位置,推断结果与钻井验证结果基本一致,最大涌水量为82.94 m^3·d^(-1);(3)钻孔处视电阻率测深曲线ρ_s能有效地对地下电性结构进行评价,其K曲线将ρ_s曲线中的微弱变化进行放大,突出异常,标示该红层区地下异常比较具体的深度和分层位置,分层结果与钻孔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频大地电磁法 红层 视电阻率测深曲线ρs K曲线 方石坪村 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亚东—格尔木地学断面岩石圈电性研究 被引量:23
7
作者 郭新峰 张元丑 +2 位作者 程庆云 高锐 潘渝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1990年第2期191-202,共12页
在格尔木—亚东剖面上进行了大地电磁(MT)测量,共30个测深点,获取了最大周期为1万秒的大地电磁测深数据,为深入研究青藏高原的岩石圈电性特征,为编制青藏高原GGT断面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 本文采用二维张量阻抗对实测资料进行了数据处理... 在格尔木—亚东剖面上进行了大地电磁(MT)测量,共30个测深点,获取了最大周期为1万秒的大地电磁测深数据,为深入研究青藏高原的岩石圈电性特征,为编制青藏高原GGT断面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 本文采用二维张量阻抗对实测资料进行了数据处理,获取了沿主轴方向的E极化和H极化的两种视电阻率曲线及相应的判别参数。在考虑横向及地表电性不均匀,而产生曲线畸变的基础上,首先进行了一维形式化解释,然后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进行了二维反演,提出一种自动网格剖分技术,使有限元方法能较为灵活方便地用于复杂构造模型的数值拟合中,得到了格尔木—亚东剖面30个测点的二维地电模型。我们发现在青藏高原有一普遍存在的壳内高导层,深度在15—25km,在雅鲁藏布江两侧还发现深度在45—70km范围变化的第二高导异常层位。文章初步探讨了某些电性特征层的成因和作用,并提出了相应的地质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学断面 大地电磁测深 岩石圈 二维反演 电阻率曲线 张量阻抗 电模型 电性特征 构造模型 拟断面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聚类静态校正法 被引量:7
8
作者 许建荣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20-723,共4页
大地电磁测深法中的静态效应校正一直是国内外电法勘探界人士广泛关注的问题 ,并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法 ,其中的曲线平移校正法仍是目前的主要手段。然而当曲线平移校正法用于面积性勘探时 ,剖面间的视电阻率经过校正后会产生系统偏差 ,而... 大地电磁测深法中的静态效应校正一直是国内外电法勘探界人士广泛关注的问题 ,并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法 ,其中的曲线平移校正法仍是目前的主要手段。然而当曲线平移校正法用于面积性勘探时 ,剖面间的视电阻率经过校正后会产生系统偏差 ,而且两条测线相交处各测线视电阻率可能不一致 ;另一方面 ,此法可能将由实际地质构造变化引起的曲线幅值突变也视为静位移被消除 ,造成有用信息丢失。因此本文提出平面聚类静态校正法 ,该法可在平面先进行汉宁滤波 ,再将测区各测点的视电阻率曲线进行聚类分析 ,自动实现以构造单元分区校正的目的。此法的应用实例与同一地段的地震剖面对比 ,两者有很好的可比性 ,说明此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率 静态校正 构造单元 大地电磁测深 地震剖面 静态效应 电法勘探 平面 曲线 实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非均匀介质中电导率按深度作σ=(σ_0+σ_(1Z))~αe^(βz)(α>0)变化时势的分布
9
作者 邓本让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1979年第2期53-61,共9页
关于连续半空间的界面上具有直流点电源势的分布问题,是电法勘探的基本问题之一,若想求出一般的分析表达式是比较困难的,但想找到各种各样特殊情况下的解答仍然是可能的。 本文的目的,主要解答在单层介质中电导率按深度作σ=(σ0+σ1z... 关于连续半空间的界面上具有直流点电源势的分布问题,是电法勘探的基本问题之一,若想求出一般的分析表达式是比较困难的,但想找到各种各样特殊情况下的解答仍然是可能的。 本文的目的,主要解答在单层介质中电导率按深度作σ=(σ0+σ1z)αeβz(α>0)变化时势的分布问题(这种情况不难推广到多层介质中去)。并结合实际构造了两类视电阻率函数。 从本文的结果上看,它既推广了[1]的结果对应部分,也推广了[2]的结果对应部分,尤其推广Sampaio,E.S.(1976)结果[4]中有关重要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率 电法勘探 非均匀介质 分布问题 多层介质 半空间 三极排列 测深曲线 电阻率 直流电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