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视前正中核神经元调节睡眠-觉醒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典茹 黄志力 曲卫敏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80-785,共6页
视前正中核(median preoptic nucleus,MnPO)位于下丘脑视前区,主要由GABA能和谷氨酸能神经元组成。研究显示,MnPO在睡眠时大部分细胞放电增加;动物睡眠剥夺后,睡眠张力增高,MnPO区c-Fos表达量增多;毁损大鼠MnPO,睡眠量减少,觉醒量增加。... 视前正中核(median preoptic nucleus,MnPO)位于下丘脑视前区,主要由GABA能和谷氨酸能神经元组成。研究显示,MnPO在睡眠时大部分细胞放电增加;动物睡眠剥夺后,睡眠张力增高,MnPO区c-Fos表达量增多;毁损大鼠MnPO,睡眠量减少,觉醒量增加。MnPO与脑内多个调控睡眠觉醒的核团有神经纤维联系。在MnPO区微注射GABAA受体激动剂,抑制MnPO神经元,导致觉醒相关脑区神经元去抑制,引起觉醒,提示MnPO区GABA能神经可通过抑制觉醒核团来维持睡眠。本文综述MnPO调节睡眠-觉醒作用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前正中核 睡眠 觉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素E2对雌性小鼠下丘脑视前区正中核热敏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及其机制
2
作者 侯晓钰 李娅 +3 位作者 宋宜安 何田慧 张洁 胥建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25,共9页
目的:探讨致热介质前列腺素E_(2)(PGE_(2))对雌性小鼠下丘脑视前区正中核(MnPO)热敏神经元(WSNs)放电活动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制作雌性小鼠MnPO冠状脑片,灌流含有突触阻断剂(STBs)的人工脑脊液(ACSF),改变灌流液温度的同时... 目的:探讨致热介质前列腺素E_(2)(PGE_(2))对雌性小鼠下丘脑视前区正中核(MnPO)热敏神经元(WSNs)放电活动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制作雌性小鼠MnPO冠状脑片,灌流含有突触阻断剂(STBs)的人工脑脊液(ACSF),改变灌流液温度的同时应用膜片钳技术检测神经元的放电频率,鉴定WSNs。32个MnPO WSNs分为基础放电组(n=32)和PGE_(2)组(n=32),采用膜片钳技术检测MnPO WSNs分别灌流ACSF和1μmol·L-1PGE_(2)后的放电频率。选择灌流PGE_(2)后放电频率明显改变且活性良好的MnPO WSNs(n=21),分为PGE_(2)受体E系列前列腺素受体(EP)1拮抗剂(EP1 ant)+PGE_(2)组(n=7)、EP3 ant+PGE_(2)组(n=7)和EP4 ant+PGE_(2)组(n=7),采用膜片钳技术检测MnPO WSNs分别灌流3μmol·L-1EP1 ant和1μmol·L-1PGE_(2)混合液、10μmol·L-1EP3 ant和1μmol·L-1PGE_(2)混合液及10μmol·L-1EP4 ant和1μmol·L-1PGE_(2)混合液后的放电频率。结果:灌流含有STBs的ACSF后,共有188个雌性小鼠的MnPO神经元进行了内在温度敏感系数(以m值表示)的鉴定,其中32个神经元的m值≥0.8,被鉴定为MnPO WSNs,占所有记录神经元的17%。与基础放电频率比较,加入PGE_(2)后MnPO的放电频率明显降低(P<0.05);与PGE_(2)组比较,EP3 ant+PGE_(2)组MnPO WSNs的放电频率百分比改变降低(P<0.05);与PGE_(2)组比较,EP1 ant+PGE_(2)组MnPO WSNs的放电频率的百分比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PGE_(2)组比较,EP4 ant+PGE_(2)组MnPO WSNs的放电频率的百分比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雌性小鼠MnPO存在约17%的WSNs;PGE_(2)可通过突触后的机制经EP3受体直接抑制雌性小鼠MnPO WSNs的放电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 列腺素E2 正中 热敏神经元 EP3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氨酸加压素兴奋视前区正中核谷氨酸能神经元及其机制 被引量:3
3
作者 侯晓钰 宋宜安 +3 位作者 何田慧 高文敏 张洁 胥建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18-422,428,共6页
目的研究精氨酸加压素(AVP)对小鼠视前区正中核谷氨酸能(MnPO^(Vglut2))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Vglut2-tdTomato雄性小鼠制作脑片,通过荧光显微镜找到表达红色荧光蛋白的MnPO^(Vglut2)神经元,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 目的研究精氨酸加压素(AVP)对小鼠视前区正中核谷氨酸能(MnPO^(Vglut2))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Vglut2-tdTomato雄性小鼠制作脑片,通过荧光显微镜找到表达红色荧光蛋白的MnPO^(Vglut2)神经元,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AVP对MnPO^(Vglut2)神经元放电频率的影响;或观察突触传递阻断剂(STBs)对AVP引起的MnPO^(Vglut2)神经元放电频率改变的影响;或观察AVP的V1a受体拮抗剂对AVP引起的MnPO^(Vglut2)神经元放电频率改变的影响。结果与灌流人工脑脊液(ACSF)时比较,灌流ACSF+AVP时,MnPO^(Vglut2)神经元的平均放电频率明显升高(P<0.01),表明AVP可兴奋MnPO^(Vglut2)神经元。与灌流ACSF+STBs时比较,灌流ACSF+STBs+AVP时,MnPO^(Vglut2)神经元的平均放电频率仍明显升高(P<0.001);此外,与灌流ACSF+AVP时比较,灌流ACSF+STBs+AVP时,AVP引起的MnPO^(Vglut2)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增加幅度无明显改变(P>0.05),提示AVP通过突触后的机制直接兴奋MnPO^(Vglut2)神经元。与灌流ACSF+STBs+AVP时比较,灌流ACSF+STBs+AVP+V1a受体拮抗剂时,AVP引起的MnPO^(Vglut2)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增加幅度明显下降(P<0.01),提示AVP通过V1a受体直接兴奋MnPO^(Vglut2)神经元。结论AVP可通过突触后的机制经V1a受体直接兴奋MnPO^(Vglut2)神经元。该研究揭示了AVP作用的MnPO神经元的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氨酸加压素 正中 谷氨酸能神经元 体温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穹窿下器官形态学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殿明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1985年第2期81-84,共4页
穹窿下器官(Subfornical organ,下称SFO)为室周器官之一。位于第三脑室前背侧壁、海马连合腹侧穹窿脚分歧处,适平室间孔平面。在额状切面上可见其在正中线上呈半球状向下突于第三脑室中。在矢状切面则可分为体、背侧柄及腹侧柄三部分。... 穹窿下器官(Subfornical organ,下称SFO)为室周器官之一。位于第三脑室前背侧壁、海马连合腹侧穹窿脚分歧处,适平室间孔平面。在额状切面上可见其在正中线上呈半球状向下突于第三脑室中。在矢状切面则可分为体、背侧柄及腹侧柄三部分。对于SFO的研究虽历史已久,但由于其形体较小,结构复杂,位置特殊,研究技术上存在一定困难,对其结构与功能意义过去一直未完全清楚。近年,随着新技术的使用,特别是从神经生物学、神经生理学、神经药理学及神经行为等多种手段综合科学研究趋势的出现,对SFO的研究又引起了神经学家及神经内分泌学家的重视,对它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价值且对临床一些疾病机制的探讨亦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FO 背侧 毛细血管 空泡 神经组织 神经元 室管膜细胞 视前正中核 胞体 内质网 蛋白体 细胞质 胞浆 高尔基氏器 脑室 粒线体 线粒体 连合下器官 血管紧张肽 寡肽 血管紧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穹窿下器官在大鼠交替性饮水行为中的神经内分泌作用
5
作者 杨振芳 张殿明 +2 位作者 田德润 唐五凤 吴樾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1987年第1期89-92,共4页
电坏坏Sprague-Dawley大鼠的穹窿下器官(SFO)后,脑室内注入血管紧张素Ⅱ100ng,大鼠在T迷宫内左右交替性饮水行为受到明显的抑制,交替性方向正确率明显降低,跑速亦显著减慢,提示SFO在血管紧张素Ⅱ引起的交替性饮水行为中起重要作用。在... 电坏坏Sprague-Dawley大鼠的穹窿下器官(SFO)后,脑室内注入血管紧张素Ⅱ100ng,大鼠在T迷宫内左右交替性饮水行为受到明显的抑制,交替性方向正确率明显降低,跑速亦显著减慢,提示SFO在血管紧张素Ⅱ引起的交替性饮水行为中起重要作用。在破坏了SFO同时又破坏了视前正中核的动物,虽然SFO破坏较小,也能阻断动物的左右交替性饮水行为。本文的实验还提示了血管紧张素Ⅱ可作用于SFO和AV3V(第三脑室前腹部)两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穹窿下器官 血管紧张素 视前正中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