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褪黑素对小鼠视交叉上核c-fos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霍艳 李经才 +2 位作者 江岩 刘佳 李宏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61-264,共4页
目的 观察褪黑素对幼龄、老龄及光制颠倒条件下小鼠视交叉上核内c fos基因蛋白和mRNA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冰冻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 ,观察褪黑素对小鼠视交叉上核c fos蛋白水平的影响 ;采用RT PCR法 ,扩增视交叉上核内c fosmRNA ... 目的 观察褪黑素对幼龄、老龄及光制颠倒条件下小鼠视交叉上核内c fos基因蛋白和mRNA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冰冻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 ,观察褪黑素对小鼠视交叉上核c fos蛋白水平的影响 ;采用RT PCR法 ,扩增视交叉上核内c fosmRNA ,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扩增产物。结果 幼龄鼠c fos蛋白水平及mRNA水平均高于老龄鼠 ;光制颠倒条件下 ,c fos蛋白及mRNA水平均受抑制 ;给予褪黑素 ,c fos蛋白及c fosmRNA水平均提高。结论 c fos基因表达水平随年龄增加而降低 ;光制颠倒可抑制c fos基因的表达 ;施用褪黑素 ,c fos基因表达水平提高 ,说明褪黑素可对抗增龄及光制颠倒对c fos表达的抑制作用 ,从而发挥抗衰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裉黑素 小鼠 交叉上 C-FOS 基因表达 抗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哺乳动物昼夜节律组构中的下丘脑视交叉上核和松果腺 被引量:5
2
作者 周先举 俞光第 印其章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6-120,共5页
哺乳动物下丘脑视交叉上核 (SCN)是昼夜节律最主要的起搏器 ,控制着机体的生理和行为的节律。它具有自身内在的节律性 ,同时也受光照周期信号和一些内源性化学物质的调节。松果腺分泌褪黑素 (MEL)受SCN的调控 ,MEL通过作用于SCN上高亲和... 哺乳动物下丘脑视交叉上核 (SCN)是昼夜节律最主要的起搏器 ,控制着机体的生理和行为的节律。它具有自身内在的节律性 ,同时也受光照周期信号和一些内源性化学物质的调节。松果腺分泌褪黑素 (MEL)受SCN的调控 ,MEL通过作用于SCN上高亲和性MEL受体 ,启动第二、第三信使系统 ,调整SCN的昼夜节律活动。这种调整具有时间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上 松果腺 褪黑素 昼夜节律 哺乳动物 下丘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对荷乳腺癌小鼠视交叉上核Period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王俊娟 李胜吾 +5 位作者 刘文 王子静 熊鹏 王颖 贾亚妹 薛红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63-266,共4页
目的观察电针对荷乳腺癌小鼠视交叉上核(suprachiasmatic nucleus,SCN)内Period基因的2个亚型Per1、Per2mRNA的表达及蛋白含量的影响,探讨荷乳腺癌小鼠电针后自发性活动节律变化的分子调控机制。方法将18只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 目的观察电针对荷乳腺癌小鼠视交叉上核(suprachiasmatic nucleus,SCN)内Period基因的2个亚型Per1、Per2mRNA的表达及蛋白含量的影响,探讨荷乳腺癌小鼠电针后自发性活动节律变化的分子调控机制。方法将18只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3组,每组6只。LD驯化10d后关闭光源,使小鼠处于自由运行状态(DD状态)。DD驯化10d后将含有MA-782小鼠乳腺癌细胞株的混悬液接种于模型组及电针组小鼠左侧腋下,建立荷瘤小鼠模型,成瘤后继续监测节律。7d后电针组小鼠进行电针干预,在CT12时相点针刺百会穴和长强穴,连续电针3d;空白组和模型组小鼠均在相同时相点CT12采用相同的方法捆绑固定,不予电针刺激。第3次电针后2h处死动物,切取脑部SCN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测定各组小鼠SCN内Per1、Per2mRNA表达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SCN内PER1、PER2蛋白含量。结果荷瘤小鼠SCN内Per1、Per2mRNA表达水平与空白组相比有明显降低趋势,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后,mRNA表达量较模型组有明显升高趋势,尤以Per2的差异明显(P<0.05)。荷瘤小鼠蛋白表达量与空白组及电针组相比均有明显差异,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T12时相点电针百会和长强穴可以升高荷乳腺癌小鼠SCN内Per1、Per2mRNA的表达水平及其蛋白含量,提示电针对SCN内Per1、Per2等基因的作用,可能更多的是在转录后的翻译水平上,因为蛋白是最终执行功能的分子,这可能是电针调整荷瘤动物节律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荷瘤 交叉上 PER1 PER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视交叉上核内VIP、AVP及SOM样神经元的相互关系──免疫组化双重反应法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王蕾 欧可群 +1 位作者 操高原 陈文玉 《神经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413-416,共4页
视交叉上核具有生物钟功能已为很多实验研究所证实,但其功能机制尚在探索之中。本实验采用双重免疫组织化学反应技术对大鼠视交叉上核内VIP、AVP及SOM样三大神经元群之间的相互联系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1)VIP样扣结... 视交叉上核具有生物钟功能已为很多实验研究所证实,但其功能机制尚在探索之中。本实验采用双重免疫组织化学反应技术对大鼠视交叉上核内VIP、AVP及SOM样三大神经元群之间的相互联系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1)VIP样扣结广泛分布于AVP样神经元周围,数量最多、密度最大;而SOM样扣结贴附于VIP及AVP样神经元的数量次之;(2)AVP样扣结与VIP样神经元之间,VIP样扣结与SOM样神经元之间也形成联系.上述发现为视交叉上核功能机制的研究提供了进一步的形态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P AVP SOM 交叉上 神经元 神经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睡眠剥夺及睡眠恢复后大鼠视交叉上核星形胶质细胞反应及其与神经元的关系 被引量:4
5
作者 惠雪枫 宿长军 +1 位作者 李柱一 张润宁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7期592-595,共4页
目的:探索睡眠剥夺及睡眠恢复后大鼠视交叉上核(SCN)星形胶质细胞的反应及其与神经元的关系。方法:采用水环境小平台法建立大鼠睡眠剥夺模型,12只大鼠随机分为睡眠剥夺(SD)24 h组,睡眠剥夺24 h后恢复睡眠(SR)3 h组,大平台对照组(TC)和... 目的:探索睡眠剥夺及睡眠恢复后大鼠视交叉上核(SCN)星形胶质细胞的反应及其与神经元的关系。方法:采用水环境小平台法建立大鼠睡眠剥夺模型,12只大鼠随机分为睡眠剥夺(SD)24 h组,睡眠剥夺24 h后恢复睡眠(SR)3 h组,大平台对照组(TC)和正常饲养组(NC),每组3只。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Fos神经元在SCN的表达变化。结果:睡眠剥夺后GFAP和Fos在SCN表达明显增强,睡眠恢复后两者表达都降低,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结论:星形胶质细胞可能与神经元共同参与睡眠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剥夺 交叉上 星形胶质细胞 FOS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视交叉上核与室旁核的联系──病毒跨神经元顺行追踪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文玉 王蕾 +3 位作者 欧可群 操高原 张军 马玉琼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1-14,共4页
本实验采用假狂犬病毒(猪疱疹病毒)作为跨神经元追踪示踪物,对下丘脑视交叉上核与下丘脑室旁核的联系进行了研究.实验大鼠于摘除双侧颈上交感神经节后,向单侧眼球内注入假狂犬病毒,术后动物分别存活48、56、72及96h.结果显示:56... 本实验采用假狂犬病毒(猪疱疹病毒)作为跨神经元追踪示踪物,对下丘脑视交叉上核与下丘脑室旁核的联系进行了研究.实验大鼠于摘除双侧颈上交感神经节后,向单侧眼球内注入假狂犬病毒,术后动物分别存活48、56、72及96h.结果显示:56h组仅在视交叉上核内有极少数的细胞被病毒感染;72h组机交叉上核内被病毒标记的细胞增多,定劳核内也出现了被病毒感染的神经元,主要集中在背内侧帽区;96h组在室旁核内被病毒感染的神经元增加,除背内侧帽区外,其它亚孩也出现了被病毒感染的神经元;各实验组的亚室旁带未见有被病毒标记的神经元.以上表明视交叉上核的传出纤维直接投射到室旁核,两核团神经无间可能存在有直接的突触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上 假狂犬病毒 跨神经元追踪 室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鼩下丘脑视交叉上核传入联系的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苏军达 刘世熠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53-358,共6页
用HRP逆行追踪技术,探讨了“灵长类原宗”树鼩下丘脑视交叉上核的传入联系.证明向单侧视交叉上核微电泳HRP后,至少在23个脑区出现标记细胞,而且大多出现在注射同侧。发现了过去未见报道过的新的标记区:(1)扣带前回皮质... 用HRP逆行追踪技术,探讨了“灵长类原宗”树鼩下丘脑视交叉上核的传入联系.证明向单侧视交叉上核微电泳HRP后,至少在23个脑区出现标记细胞,而且大多出现在注射同侧。发现了过去未见报道过的新的标记区:(1)扣带前回皮质,(2)伏隔核,(3)丘脑连结核,(4)视前外侧区,(5)下丘脑外侧区,(6)无名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QU 下丘脑 交叉上 传入联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节细胞与视交叉上核AVP神经元联系的研究Ⅱ.假狂犬病毒顺行追踪与免疫荧光双重标记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军 欧可群 +4 位作者 吴良芳 陈文玉 操高原 王蕾 马玉琼 《神经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42-146,共5页
为进一步揭示视网膜节细胞与视交叉上校精氨酸血管加压素神经元间有无直接的联系,本文将假狂犬病毒注入大鼠眼球内通过顺行追踪结合免疫荧光双重标记法观察到:(1)视交叉上核神经元被病毒感染的时间始于病毒注入后56h,并随存活时间... 为进一步揭示视网膜节细胞与视交叉上校精氨酸血管加压素神经元间有无直接的联系,本文将假狂犬病毒注入大鼠眼球内通过顺行追踪结合免疫荧光双重标记法观察到:(1)视交叉上核神经元被病毒感染的时间始于病毒注入后56h,并随存活时间的延长而增多;(2)呈绿色荧光的病毒感染神经元见于双侧视交叉上核,注射对侧优于同侧,主要位于视交叉上核的腹外侧部和嘴侧份,个别散在于二者之外;(3)视交叉上核内个别病毒感染的神经元可同时呈精氨酸血管加压素的红色荧光,此类双标神经元系病毒由视网膜节细胞顺行运输并跨突触传给视交叉上核的精氨酸血管加压素神经元所致。表明视网膜节细胞与视交叉上核的精氨酸血管加压素神经元间有直接的突触性联系。这一结果为视交叉上核节律机制和精氨酸血管加压素神经元的机能调控提供了进一步研究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狂犬病毒 免疫荧光 交叉上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交叉上核昼夜节律的化学解剖学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军 吴良芳 欧可群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10-416,共7页
关键词 下丘脑 交叉上 昼夜节律 解剖 化学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果腺褪黑激素对大鼠下丘脑视交叉上核AVP、VIP日周分泌节律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罗振国 陆振山 《神经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41-346,共6页
本文通过建立松果腺切除模型和松果腺褪黑激素注射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显微图象分析技术,分析了褪黑激素对下丘脑视交叉上核糖氨酸血管加压素、血管活性肠肽神经元昼夜分泌节律的不同影响。结果表明,褪黑激素影响血管活性肠肽神... 本文通过建立松果腺切除模型和松果腺褪黑激素注射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显微图象分析技术,分析了褪黑激素对下丘脑视交叉上核糖氨酸血管加压素、血管活性肠肽神经元昼夜分泌节律的不同影响。结果表明,褪黑激素影响血管活性肠肽神经元的昼夜分泌节律,而对血管加压素神经元无此影响,推测血管加压素神经元可能是视交叉上核昼夜节律起搏器作用的内在结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上 下丘脑 松果腺褪黑激素 AVP VI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交叉上核脑片与NIH/3T3成纤维细胞共培养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11
作者 左晓虹 蔡彦宁 +3 位作者 李宁 于顺 张燕莉 陈彪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01-606,共6页
目的建立视交叉上核(suprachiasmatic nucleus,SCN)脑片与NIH/3T3成纤维细胞共培养的分子时钟诱导模型。方法选用7日龄SD大鼠,分离SCN脑片或皮层脑片,分别与NIH/3T3细胞共培养,分为SCN共培养组和对照组皮质共培养组,6d后连续24h每间隔6... 目的建立视交叉上核(suprachiasmatic nucleus,SCN)脑片与NIH/3T3成纤维细胞共培养的分子时钟诱导模型。方法选用7日龄SD大鼠,分离SCN脑片或皮层脑片,分别与NIH/3T3细胞共培养,分为SCN共培养组和对照组皮质共培养组,6d后连续24h每间隔6h收集NIH/3T3细胞,抽提细胞总RNA,实时定量RT-PCR检测时钟基因Per1mRNA水平。结果SCN共培养组Per1的表达均表现明显的节律性(P=0.001),对照组大脑皮质共培养组Per1基因表达均无明显节律性变化。结论成功建立SCN脑片与NIH3T3细胞共培养模型并诱导细胞内分子时钟的节律性表达,为研究SCN调控外周组织细胞生物节律提供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昼夜节律 表达 交叉上 PER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摘除双侧眼球对大鼠视交叉上核节律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操高原 欧可群 +1 位作者 陈文玉 马玉琼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29-233,共5页
成年Wistar雌鼠57只,随机分为实验组30只,行双眼摘除术。对照组27只。术后4周将各组动物体重相近的每3只列为一个配伍组,分别在09:00~10:00、17:00~18:00、23:00~24:00三个时间处死... 成年Wistar雌鼠57只,随机分为实验组30只,行双眼摘除术。对照组27只。术后4周将各组动物体重相近的每3只列为一个配伍组,分别在09:00~10:00、17:00~18:00、23:00~24:00三个时间处死。将含有视交叉上核的脑组织经固定、恒冷箱切片后,用免疫组化ABC法染色显示视交叉上核内含VIP或AVP的神经元,微机图像分析仪上测量光镜下这两种神经元的相对切面面积及平均免疫反应强度。结果:(1)对照组不同时间处死的动物VIP能神经元切面面积以23:00~24:00最大,09:00~10:00次之,17:00~18:00最小,呈昼夜节律变化,AVP能神经元也以23:00~24:00最大,但在09:00~10:00和17:00~18:00间差异无显著性;(2)摘除双眼后各时间组间VIP能神经元和AVP能神经元切面面积均不再显示显著性差异。提示实验组动物视交叉上核的这两种神经元功能活动的昼夜节律已发生改变;(3)实验组和对照组动物的VIP能神经元和AVP能神经元平均免疫反应强度在所测的三个时间中,均未见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上 日周节律 眼球摘除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节细胞投射到视交叉上核AVP神经元的研究——假狂犬病毒跨神经元追踪结合胶体金免疫电镜双重标记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军 欧可群 +2 位作者 吴良芳 陈文玉 操高原 《神经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43-246,共4页
用9 只成年SD 大鼠向单侧眼球玻璃体内注入假狂犬病毒3~4 μl,存活72 h 或96 h 后灌注、取材、Epon 812 包埋,行免疫电镜胶体金标记。结果:(1)两个时间组视交叉上核内精氨酸血管加压素神经元被胶体金标记;... 用9 只成年SD 大鼠向单侧眼球玻璃体内注入假狂犬病毒3~4 μl,存活72 h 或96 h 后灌注、取材、Epon 812 包埋,行免疫电镜胶体金标记。结果:(1)两个时间组视交叉上核内精氨酸血管加压素神经元被胶体金标记;(2)假狂犬病毒感染的视交叉上核神经元以含病毒颗粒为特征;(3)视交叉上核内少量神经元既含病毒颗粒又被精氨酸血管加压素胶体金标记。本研究结果首次证实视网膜节细胞与视交叉上核内的少数精氨酸血管加压素神经元之间有直接的突触联系,提示此类精氨酸血管加压素神经元可能直接接受来自视网膜的光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狂犬病毒 免疫电镜 AVP神经元 交叉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摘除松果腺对大鼠视交叉上核节律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章为 欧可群 余承思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57-60,共4页
成年Wistar雄性大鼠20只,实验组10只,行松果腺摘除术;对照组10只。术后30d将实验组、对照组动物各半数在09:00~10:00和16:00~17:00分别处死。用免疫组化ABC法显示视交叉上核内含VIP的神... 成年Wistar雄性大鼠20只,实验组10只,行松果腺摘除术;对照组10只。术后30d将实验组、对照组动物各半数在09:00~10:00和16:00~17:00分别处死。用免疫组化ABC法显示视交叉上核内含VIP的神经元;微机图像分析仪上测量其光镜下的切面面积及平均免疫反应强度。结果:(1)对照组不同时间处死的动物VIP样神经元切面面积09:00~10:00大于16:00~17:00,呈节律性变化。(2)摘除松果腺后各时间组间VIP样神经元切面面积的差异无显著性,提示实验组动物视交叉上核的VIP样神经元功能活动的日周节律已发生改变。(3)对照组和实验组动物的VIP样神经元平均免疫反应强度在所测的两个时间中均未见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丘脑 交叉上 日周节律 松果腺摘除 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交叉上核的内源性昼夜节律以及光、谷氨酸和NO的调制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文雁 刘世熠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61-164,共4页
自从发现视交叉上核(SCN)中有直接的视网膜下丘脑投射纤维以来,SCN的内源性节律及其调节机制受到广泛重视,已成为令人感兴趣的新课题。对哺乳动物的24h昼夜节律而言,SCN是主要的启步者,但SCN内源性的振荡节律又受... 自从发现视交叉上核(SCN)中有直接的视网膜下丘脑投射纤维以来,SCN的内源性节律及其调节机制受到广泛重视,已成为令人感兴趣的新课题。对哺乳动物的24h昼夜节律而言,SCN是主要的启步者,但SCN内源性的振荡节律又受到环境光暗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上 昼夜节律 谷氨酸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睡眠剥夺后GFAP在大鼠视交叉上核星形胶质细胞的表达
16
作者 惠雪枫 李小记 +1 位作者 宿长军 饶志仁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33-435,共3页
为探索大鼠视交叉上核星形胶质细胞对睡眠剥夺及睡眠恢复的反应,本研究采用水环境小平台法建立大鼠睡眠剥夺模型,12只大鼠随机分为睡眠剥夺24h组,睡眠剥夺24h后恢复睡眠3h组,大平台对照组和正常单独饲养组,每组3只。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 为探索大鼠视交叉上核星形胶质细胞对睡眠剥夺及睡眠恢复的反应,本研究采用水环境小平台法建立大鼠睡眠剥夺模型,12只大鼠随机分为睡眠剥夺24h组,睡眠剥夺24h后恢复睡眠3h组,大平台对照组和正常单独饲养组,每组3只。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神经胶质酸性蛋白(GFAP)在视交叉上核的表达变化。结果如下:睡眠剥夺后GFAP在视交叉上核表达明显增强,睡眠恢复后表达降低。以上结果提示:星形胶质细胞可能参与睡眠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剥夺 交叉上 星形胶质细胞 GFAP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节细胞与视交叉上核AVP神经元的联系 Ⅰ.CB-HRP顺行追踪与免疫组化双重标记(英文)
17
作者 张军 欧可群 +1 位作者 吴良芳 陈文玉 《神经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43-147,共5页
本文运用CB-HRP顺行追踪与免疫组化双重标记技术研究视网膜节细胞与视交叉上核内AVP神经元间的联系,结果:(1)AVP神经元主要聚集在视交叉上核背内侧,散在分布于腹内侧和背内腹外交界区域;(2)HRP标记的节细胞轴突除主要投射到腹... 本文运用CB-HRP顺行追踪与免疫组化双重标记技术研究视网膜节细胞与视交叉上核内AVP神经元间的联系,结果:(1)AVP神经元主要聚集在视交叉上核背内侧,散在分布于腹内侧和背内腹外交界区域;(2)HRP标记的节细胞轴突除主要投射到腹外侧外,还少量投射到背内侧AVP神经元间;(3)标记终末形成的膨体有些与AVP神经元的突起(树突)密切接触,还有个别贴附在AVP神经元胞体上.提示:视网膜节细胞轴突终末与视交叉上核内AVP神经无间可能有突触联系.为昼夜节律机制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认识的形态学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膜节细胞 交叉上 ABV神经元 CB-HR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对人视交叉上核加压素mRNA表达的影响
18
作者 刘荣玉 周江宁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86-289,共4页
目的 观察长期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 ,对于人视交叉上核 (SCN)加压素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的脑组织为福尔马林固定 ,石蜡包埋标本。切片厚度 :6 μm。SCN连续切片每隔 30 0 μm取片一张 ,用原位杂交的方法 ,显示该切片上加压素mRN... 目的 观察长期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 ,对于人视交叉上核 (SCN)加压素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的脑组织为福尔马林固定 ,石蜡包埋标本。切片厚度 :6 μm。SCN连续切片每隔 30 0 μm取片一张 ,用原位杂交的方法 ,显示该切片上加压素mRNA的表达。采用IBAS KAT图像分析系统定量分析SCN加压素mRNA表达信号。结果 实验组SCN加压素mRNA的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 (分别为 44 33± 16 2 8,990 9± 70 4,P =0 0 2 )。实验组SCN表达加压素mRNA的细胞总数与对照组相比亦降低 47% (分别为 1330 6± 36 5 9、2 4939± 1393,P =0 0 3)。在对照组或实验组 ,加压素mRNA总量与脑重量和死后延搁时间均无显著性相关。结论 服用糖皮质激素抑制SCN加压素mRNA的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交叉上 加压素mRNA 睡眠紊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视交叉上核加压素基因表达的昼夜节律改变
19
作者 刘荣玉 周江宁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2期88-90,共3页
目的 探讨人视交叉上核加压素mRNA表达与昼夜节律的关系。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和生物图像分析技术定量分析 2 5例受试者 ,视交叉上核加压素mRNA表达水平。结果 人视交叉上核加压素mRNA表达呈现明显的昼夜变化 ,白天加压素mRNA表达水平... 目的 探讨人视交叉上核加压素mRNA表达与昼夜节律的关系。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和生物图像分析技术定量分析 2 5例受试者 ,视交叉上核加压素mRNA表达水平。结果 人视交叉上核加压素mRNA表达呈现明显的昼夜变化 ,白天加压素mRNA表达水平比夜间高 40 %。结论 人视交叉上核加压素mRNA的昼夜节律性表达可能是在基因水平调控人体生物节律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昼夜节律 交叉上 加压素 原位杂交 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光子显微镜用于在体监测小鼠视交叉上核Ca^(2+)动态变化的方法学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聪 马腾飞 +2 位作者 张晨 王元银 王烈成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583-1587,共5页
目的通过颅底暴露手术联合双光子荧光成像技术实现在体记录视交叉上核(SCN)神经元钙离子活动信号并研究其活动规律的新型方法。方法对麻醉小鼠实行颅底暴露手术,通过双光子荧光显微镜对已注射钙指示剂的活体小鼠SCN核团钙信号进行实时... 目的通过颅底暴露手术联合双光子荧光成像技术实现在体记录视交叉上核(SCN)神经元钙离子活动信号并研究其活动规律的新型方法。方法对麻醉小鼠实行颅底暴露手术,通过双光子荧光显微镜对已注射钙指示剂的活体小鼠SCN核团钙信号进行实时动态测定。结果成功建立一套小鼠颅底暴露SCN核团手术方法,术后应用双光子显微镜清晰地检测到SCN核团钙离子荧光信号,也能够实现稳定的在体细胞钙离子成像,并发现不同自发反应细胞中钙离子活动规律差异。结论通过颅底暴露手术,利用双光子显微镜成功实现了实时监测SCN区域神经元钙离子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光子 荧光成像技术 在体 钙成像 交叉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