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规范性重构与教育正义的范式转型 被引量:1
1
作者 吕寿伟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3-41,共9页
今天的教育正义理论往往以价值预设的方式为教育现实提供规范和准则,并以此作为衡量教育秩序正当性的道德依据。这是一条以康德哲学为基础、以罗尔斯正义论为范型的规范化的教育正义理论建构路径。教育正义的规范道路建立在霍布斯、卢... 今天的教育正义理论往往以价值预设的方式为教育现实提供规范和准则,并以此作为衡量教育秩序正当性的道德依据。这是一条以康德哲学为基础、以罗尔斯正义论为范型的规范化的教育正义理论建构路径。教育正义的规范道路建立在霍布斯、卢梭、康德等人的自由理论之上,然而它在自由理解上的偏狭以及对既存的教育事实的无视,使其成为脱离现实的教育正义。教育正义的分析模式力图超越对形式性原则的论证和阐明,而从当前已然存在的社会前提和教育现实中勾勒教育正义理论的规范体系,使教育正义理论被赋予巨大的实践潜力。但分析的正义并非要完全替代规范的正义,而是要作为一种批判和矫正的力量,警醒我们在对教育正义的追求过程中不要出现对教育制度存在氛围的完全遗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正义 社会自由 规范性重构 教育现实 伦理正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寂与复兴:公共行政中的公共利益理论 被引量:5
2
作者 陈天祥 黄宝强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60-172,共13页
在公共行政领域,围绕着何为良好行政以及如何确保良好行政形成了两种截然对立的观点,在这两种观点中,公共利益成为焦点。在视理性中立和效率最大化为良好行政典范的古典公共行政理论和实证主义行政科学那里,公共利益被工具理性、效率准... 在公共行政领域,围绕着何为良好行政以及如何确保良好行政形成了两种截然对立的观点,在这两种观点中,公共利益成为焦点。在视理性中立和效率最大化为良好行政典范的古典公共行政理论和实证主义行政科学那里,公共利益被工具理性、效率准则以及经验有效性等一系列理性追求所遮蔽,长期得不到重视。虽然夏博特对公共利益做了认真的分析性审查,但他对公共利益理论的有效性诉求仍然是实证主义倾向的。直到20世纪60年代末由于政府合法性危机而兴起的公共行政重建运动,公共利益才被以黑堡学派为核心的一些规范取向的重建者重新发掘和建构,成为他们表达对兼具政治责任和伦理关怀、更为积极且重要的公共行政诉求的核心概念。但基于规范性视角重构的公共利益理论仍然存在一种内在的张力,在后续的关于公共利益的思考中,这种张力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行政 公共利益 实证性遮蔽 规范性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形式人类学到社会有机体——霍耐特批判的社会哲学之解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周爱民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9-38,共10页
在近十多年中,霍耐特不断尝试建构一种批判的社会哲学。建构批判的社会哲学需要回答规范性基础问题、识别问题、转型问题。以这三类问题为线索,可以清晰梳理霍耐特的批判的社会哲学及其所遭遇的理论困难。霍耐特早期的《社会病理学》以... 在近十多年中,霍耐特不断尝试建构一种批判的社会哲学。建构批判的社会哲学需要回答规范性基础问题、识别问题、转型问题。以这三类问题为线索,可以清晰梳理霍耐特的批判的社会哲学及其所遭遇的理论困难。霍耐特早期的《社会病理学》以形式人类学为基础,回答了规范性基础问题,但却忽视了识别问题与转型问题。在其新著《自由的权利》中,他利用规范性重构的方法重新框定了社会病理现象,把它们限定在法律自由与道德自由领域中。然而,这种限定影响了对识别与转型问题的回答,前者变为对个体病理的诊断,后者则变为对个体的再教育。同时,强调过度法治化对个体病理的影响,也会造成病理对象指涉的不明确性。霍耐特的最新研究回答了社会病理对象的指涉问题,同时试图利用社会有机体思想限定社会病理现象,但是仍然遗留了一些值得继续思考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病理学 规范性基础 规范性重构 社会有机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