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寻求民族地区法治建设的“多元共识” 被引量:6
1
作者 龚战梅 李志远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6-70,共5页
形成法治共识以及树立法治权威是法治建设的前提,但在传统向现代过渡的转型时期,民族地区多元规范客观存在,并且发挥着一定的社会控制作用。面对这种"多元现实"与"共识必要"的矛盾,如何协调二者以实现"多元共... 形成法治共识以及树立法治权威是法治建设的前提,但在传统向现代过渡的转型时期,民族地区多元规范客观存在,并且发挥着一定的社会控制作用。面对这种"多元现实"与"共识必要"的矛盾,如何协调二者以实现"多元共识"的法治情境,在现阶段民族地区法治建设中显得尤为关键。应从加强地方性立法、通过司法个案认可和创新法治宣传方式等角度寻求"多元共识"的路径,进而推动民族地区的法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法治建设 规范多元 法治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镇监控、村委操办、农民失能:当下民族习惯法订立的实践逻辑——基于贵州省支嘎布依族苗族彝族乡的法律人类学考察 被引量:1
2
作者 温丙存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3-77,146,共6页
与国家法中心主义下的立法程序研究不同,对民族习惯法订立的实践逻辑研究,需从规范多元主义出发展开"过程一事件分析"。基于贵州省支嘎布依族苗族彝族乡的法律人类学考察发现,当下民族习惯法的制定过程为:第一步是国家启动,... 与国家法中心主义下的立法程序研究不同,对民族习惯法订立的实践逻辑研究,需从规范多元主义出发展开"过程一事件分析"。基于贵州省支嘎布依族苗族彝族乡的法律人类学考察发现,当下民族习惯法的制定过程为:第一步是国家启动,村委行动,立约领导小组起草讨论稿;第二步是村委扩大会议审议讨论稿后形成征求意见稿;第三步是群众会讨论修改征求意见稿后形成草案;第四步是乡立约工作领导小组审核草案;第五步是村民会议表决通过,公示并报乡政府备案。深入探究可知,当下民族习惯法订立的实践逻辑呈现出乡镇监控、村委操办、农民失能的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多元 民族习惯法 立约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绎教育概念的逻辑与表达方式 被引量:2
3
作者 曹永国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27,共10页
教育概念及其表达方式是教育理论和实践中最具前提性、基础性问题。如何入思与谈论教育不仅影响教育理论探究指向,而且影响教育实践的具体形态和价值取向。面对日渐五花八门与歧义纷争的教育概念,致力于教育之“清思行动”或“正本清源... 教育概念及其表达方式是教育理论和实践中最具前提性、基础性问题。如何入思与谈论教育不仅影响教育理论探究指向,而且影响教育实践的具体形态和价值取向。面对日渐五花八门与歧义纷争的教育概念,致力于教育之“清思行动”或“正本清源”,梳理教育概念的逻辑演进实为重要。分析教育哲学提供了一种探究教育之典范:缜密思考、理性分析与规范论证。今天,寻绎教育概念与表达方式意味着:须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坚持规范性多元,追寻教育的“本质性特征”,关涉认知与价值统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概念 分析教育哲学 教育人 人的全面发展 规范多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