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素质规模经营主体培育:经验凝结·关键问题与未来思路
1
作者 张倩 郑立 姚志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7期251-257,共7页
高素质规模经营主体培育能够为全面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居民共同富裕提供人才保障。采用2016—2022年湖北省农民培育数据,总结了培育经验,提出了关键问题与未来发展思路。研究得出:培育对... 高素质规模经营主体培育能够为全面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居民共同富裕提供人才保障。采用2016—2022年湖北省农民培育数据,总结了培育经验,提出了关键问题与未来发展思路。研究得出:培育对象以男性为主,女性参与职业培训数量逐年提升;年龄偏大,学历普遍偏低,但显现出了“年轻化、高学历”的新气象,培训对象由“单一化”主体向“多元化”主体转变。培训项目专业化程度高,带动农民增收效果显著,但也存在培训对象需求多样化,培训师资兼业化,培训规模大,精准性差,培训项目资金来源单一等问题。基于此,未来需要开展分层分类培育项目,提升培训课程内容的精准性,需要建立专业化的导师队伍,推动小而精的小班教学模式,拓宽培育项目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提升培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素质规模经营主体培育 经验凝结 关键问题 农民增收 未来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融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Logit模型的天津118份调研样本的实证分析
2
作者 程璐 李彩霞 张艺伟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0期65-72,共8页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是带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主要动能,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在运营中仍面临资金约束的问题,因此需要拓展其融资渠道。本文基于对天津市118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的调研数据,从融...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是带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主要动能,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在运营中仍面临资金约束的问题,因此需要拓展其融资渠道。本文基于对天津市118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的调研数据,从融资意愿方面,运用Logit模型分析了影响其融资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的融资需求较强,不同的组织形式和经营规模的主体在融资需求上存在显著差异,并且存在融资渠道单一的问题。另外,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的经营者年龄、人员规模、年经营收入和资金需求、经营者对农业融资政策的了解程度、金融机构利率水平等均对其融资意愿产生关键影响。基于实证分析结果,结合实地走访调研资料,本文提出改善经营人员知识结构、提高主体发展水平、优化农业信贷产品等缓释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融资约束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 融资需求 融资意愿 LOGI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规模经营主体融资障碍研究——以内蒙古为例 被引量:4
3
作者 温翠青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6-98,共3页
我国传统劳动密集型农业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迫切须向资本密集型农业转型,然而转型所需筹集的农业发展资金是实现农业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一大瓶颈。本文以内蒙古为例,结合内蒙古当地的农业经营发展特点,分析包括家庭农... 我国传统劳动密集型农业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迫切须向资本密集型农业转型,然而转型所需筹集的农业发展资金是实现农业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一大瓶颈。本文以内蒙古为例,结合内蒙古当地的农业经营发展特点,分析包括家庭农场、农业专业生产合作社和公司农场在的内蒙古农业规模经营主体在引导农业向资本密集型农业转型过程中所遇到的融资障碍。为解决内蒙古农业规模经营主体融资障碍,文章提出了加大金融服务和信贷支持力度、加强内蒙古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完善农业规模经营政策法律体系、积极促进内蒙古众筹农业发展以及健全内蒙古农业的风险转移机制等改善并解决内蒙古农业规模经营主体融资障碍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规模经营主体 融资障碍 农村金融结构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规模经营主体的融资难题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1
4
作者 宋洪远 吴比 《农村金融研究》 2018年第2期56-60,共5页
2016年,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联合东北农业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分别在黑龙江、河南、浙江三省,针对专业大户、合作社和农业企业三类农业规模经营主体的发展状况、金融需求等主要问题开展了问卷调查,收回有效调查问... 2016年,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联合东北农业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分别在黑龙江、河南、浙江三省,针对专业大户、合作社和农业企业三类农业规模经营主体的发展状况、金融需求等主要问题开展了问卷调查,收回有效调查问卷2400余份。论文在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农业规模经营主体的发展特征和融资现状,并提出了金融支持其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规模经营主体 农村金融 农村金融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郊农业规模经营主体参与农地流转问题研究
5
作者 库妮都孜.司地克 李江风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4-25,共2页
本文以农地流转参与主体为研究对象,从行业壁垒较高、流转沟通困难以及政策针对性不足三方面研究了城郊农业规模经营主体参与农地流转的问题,并对政府如何引导城郊地区农业规模经营主体结合自身发展意愿和城市发展规律参与农地流转提出... 本文以农地流转参与主体为研究对象,从行业壁垒较高、流转沟通困难以及政策针对性不足三方面研究了城郊农业规模经营主体参与农地流转的问题,并对政府如何引导城郊地区农业规模经营主体结合自身发展意愿和城市发展规律参与农地流转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郊 农业规模经营主体 农地流转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嘉兴市粮食规模经营主体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沈轶舒 徐亦成 《上海农业科技》 2019年第1期6-7,16,共3页
随着粮食产业的不断发展,规模经营主体作为粮食生产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粮食复种指数、加快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为稳定浙江省嘉兴市粮食生产,在调查分析嘉兴市粮食规模经营主体发展现状... 随着粮食产业的不断发展,规模经营主体作为粮食生产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粮食复种指数、加快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为稳定浙江省嘉兴市粮食生产,在调查分析嘉兴市粮食规模经营主体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发现了嘉兴市粮食规模经营主体发展中存在着规模经营主体增收难、种粮规模扩大难、技能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并依此提出了加强政府支持力度、健全土地流转机制、加快人才培育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规模经营主体 发展现状 存在问题 对策建议 嘉兴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模经营主体与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福银 《安徽农学通报》 2019年第24期4-6,共3页
近期,财政部等国家四部委《关于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正式出台,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农业保险的高度重视,标志着我国农业保险顶层设计迈出关键一步,农业保险进入高质量创新发展的新时期。目前很多专家学者从顶层对农... 近期,财政部等国家四部委《关于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正式出台,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农业保险的高度重视,标志着我国农业保险顶层设计迈出关键一步,农业保险进入高质量创新发展的新时期。目前很多专家学者从顶层对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进行了分析,从政策目标、市场竞争、保费补贴、产品体系、风险分散等方面提出了宝贵建议。从基层操作来看,规模经营主体仍然是农业保险高保障体系和高质量服务领域的主要服务对象,也是迫切需要收入保险、价格保险、保险+期货等多层次风险保障的主体。该文依据国元保险规模经营主体经营数据和工作情况,对农业保险政策、环境、需求、成效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了规模经营主体种植规模、管理经验、经营目的与赔付结果之间的关系,从高质量发展的角度对规模经营主体农业保险开展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保险 高质量发展 规模经营主体 经营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模经营背景下基层农技服务“垒大户”现象分析 被引量:29
8
作者 孙新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0-86,共7页
基于皖南H镇的经验,探讨了基层农技服务"垒大户"现象及其生成逻辑。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地方政府推动规模经营的发展,基层农技部门在服务对象、服务渠道和服务项目上都主要倾斜于新兴的规模经营主体,而不断弱化对广大小规模... 基于皖南H镇的经验,探讨了基层农技服务"垒大户"现象及其生成逻辑。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地方政府推动规模经营的发展,基层农技部门在服务对象、服务渠道和服务项目上都主要倾斜于新兴的规模经营主体,而不断弱化对广大小规模农户的服务,使其在农技服务中逐渐被边缘化。这一现象的产生是地方政府、基层农技部门和规模经营主体分别基于政治逻辑、行政逻辑和逐利逻辑共同推动的结果。在广大小规模农户仍然构成我国农业经营主体基本面的前提下,基层农技服务"垒大户"亟待纠正。为此,需要从农业发展观、农技服务定位和小规模农户组织建设等方面入手加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技推广 垒大户 规模经营主体 规模农户 地方自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疫情冲击下的农业规模经营:风险应对能力与改进路径 被引量:9
9
作者 肖荣荣 任大鹏 乐章 《农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0-37,共8页
中国农业进入构建新型经营体系的阶段,规模经营主体+小农户成为当前农业经营格局的主流模式。我国现代农业体系逐渐建立,但对应的现代农业风险防御体系并未建立,规模经营主体的风险应对能力常常被忽略。从脆弱性视角,以新冠肺炎疫情对... 中国农业进入构建新型经营体系的阶段,规模经营主体+小农户成为当前农业经营格局的主流模式。我国现代农业体系逐渐建立,但对应的现代农业风险防御体系并未建立,规模经营主体的风险应对能力常常被忽略。从脆弱性视角,以新冠肺炎疫情对规模经营主体的影响为例,探讨农业规模经营的风险应对能力。研究发现,投入大、周期长、环节多、市场依赖性强等特点使农业规模经营的风险暴露程度变高,农业规模经营的自然嵌入、市场嵌入、村庄嵌入和制度嵌入使其生产系统的敏感性更强,而外部市场和政策环境不稳定及内部自我防御能力不足等原因导致农业规模经营的风险应对能力呈脆弱性状态;疫情冲击下的规模经营主体,受交通和人员流动管制,市场供应链断裂,遭遇农产品销售受阻、生产资料短缺、资金压力大、农业雇工难等风险。为此,需从提升农业经营模式、支持农产品在地化贮藏和加工、畅通流通渠道、加强金融支持、完善风险化解机制等方面提升农业规模经营的风险应对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模经营主体 新冠肺炎疫情 脆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政策建议
10
作者 蒋和平 《中国畜牧业》 2014年第21期30-30,共1页
适度规模经营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之路,是中国农业改革发展的第二次重大飞跃,深入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意义重大。一、统一思想,澄清认识误区应正确理解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内涵,避免在认识上产生以下三种误区:错误地理解农业适度... 适度规模经营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之路,是中国农业改革发展的第二次重大飞跃,深入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意义重大。一、统一思想,澄清认识误区应正确理解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内涵,避免在认识上产生以下三种误区:错误地理解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仅仅指土地的集中经营,盲目地追求"量"的扩张而不注重对"度"和"质"的把握,片面地认为适度规模经营只适合在农业发展基础较好的地区推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度规模经营 农业发展 农业改革 职业农民 农业社会化服务 流转交易 规模经营主体 农业基础设施 职业培训体系 流转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对永城市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调查与思考 被引量:1
11
作者 丁允 《河南农业》 2014年第15期6-7,共2页
为进一步搞好农村土地有序流转,促进农村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增加农民收入,永城市农业局、财政局联合组成调查组于2014年6月对全市29个乡镇农村土地流转的基本情况及流转土地6.67hm2以上的农业规模经营... 为进一步搞好农村土地有序流转,促进农村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增加农民收入,永城市农业局、财政局联合组成调查组于2014年6月对全市29个乡镇农村土地流转的基本情况及流转土地6.67hm2以上的农业规模经营主体进行了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流转 有序流转 规模经营主体 农村土地 乡镇农村 适度规模经营 农村生产要素 流转服务 土地面积 流转交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地经营权主体差异与农地抵押方式选择——基于市场与组织合约的分类视角 被引量:22
12
作者 王岩 李宁 +1 位作者 马贤磊 石晓平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13,共11页
本文立足市场与组织合约的分类视角,通过选取以农户为抵押主体的同心与平罗、以规模经营主体为抵押主体的明溪与枣庄这两对典型案例的对比,探讨农地经营权主体与农地抵押合约方式选择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在农地抵押中存在直接与间接定... 本文立足市场与组织合约的分类视角,通过选取以农户为抵押主体的同心与平罗、以规模经营主体为抵押主体的明溪与枣庄这两对典型案例的对比,探讨农地经营权主体与农地抵押合约方式选择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在农地抵押中存在直接与间接定价的合约方式差异,且农户和规模经营主体这两类主体倾向于选择不同的抵押合约;当农户作为抵押主体时,采用组织合约的间接方式优于选择市场合约的直接方式;而当规模经营主体作为抵押主体时,以市场合约的直接抵押方式要优于采用组织合约的间接抵押方式。就此,提出考虑抵押主体差异、鼓励具有信息收集与定价功能的主体参与抵押进程、推进"三权分置"改革和活化农地经营权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经营 农户 规模经营主体 抵押贷款 市场合约 组织合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多向性及其启示——基于世界农业发展历史的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孙新华 刘秋文 周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8-86,共9页
主流理论认为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方向不是规模经营主体替代小农户,就是小农户完全排斥规模经营主体。这种单向论都是将在特定时空条件下得出的结论普世化的结果,缺乏扎实的经验支撑。世界农业发展的历史表明,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方向具... 主流理论认为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方向不是规模经营主体替代小农户,就是小农户完全排斥规模经营主体。这种单向论都是将在特定时空条件下得出的结论普世化的结果,缺乏扎实的经验支撑。世界农业发展的历史表明,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方向具有多向性,即小农户、中等规模经营主体和大规模经营主体将长期并存,并形成了大规模经营主体主导、中等规模经营主体主导和小农户主导三种农业经营结构。这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启示意义在于,我国更可能形成占主导地位的小农户与中等规模经营主体和大规模经营主体长期并存发展的局面,三类农业经营主体的相互关系将构成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经营主体 小农户 中等规模经营主体 规模经营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化联结、农业服务链金融与融资风险控制
14
作者 周娟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42,共9页
通过对县域内农业经营体系的调查,从生产体系与农业服务体系两个维度,阐释了破解土地规模经营主体资金难题以及控制融资风险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在实际经营中,土地规模经营主体通过“赊欠式”经营将资金压力和风险转移至农业服务体系... 通过对县域内农业经营体系的调查,从生产体系与农业服务体系两个维度,阐释了破解土地规模经营主体资金难题以及控制融资风险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在实际经营中,土地规模经营主体通过“赊欠式”经营将资金压力和风险转移至农业服务体系。而农业服务体系之所以能接受这种转移,一是服务主体需要通过将这种债务关系资源化来获得市场份额,二是地方社会形成了对债务关系的风险控制机制。控制风险的机制在于以下3点:一是农业服务体系基于社会关系形成了纵横向的网络一体化联结;二是基于此网络所形成的社会声誉机制构成控制违约风险的内在机制;三是以一体化网络为基础,服务体系衍生出服务链金融运作模式,其通过资金闭环运行、债务一体化管理等,形成控制风险的外在机制。以上运行机制缓解了土地规模经营主体面临的融资难困境,但并未解决融资贵的问题,仍需加强针对粮食规模种植经营主体的普惠性金融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规模经营主体 赊欠经营 农业服务体系 农业服务链金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部门:推进农业保险精准投保理赔
15
《农村百事通》 2025年第2期15-15,共1页
近期,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农业保险精准投保理赔等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共计10部分,主要内容有:一是强化投保精准性管理。要求保险公司加强承保... 近期,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农业保险精准投保理赔等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共计10部分,主要内容有:一是强化投保精准性管理。要求保险公司加强承保信息精准性管理,对集体类业务和规模经营主体类业务分别提出了验标要求。二是完善理赔机制和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保险 金融监督管理 规模经营主体 保险公司 投保 理赔机制 精准性 《通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部门发文推进农业保险精准投保理赔
16
《农业工程技术》 2024年第31期2-2,共1页
记者11月28日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获悉,金融监管总局、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近日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农业保险精准投保理赔等有关事项的通知》,从农业保险承保、理赔、应收保费管理、数据共享等方面提出明确工作要求,更好... 记者11月28日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获悉,金融监管总局、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近日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农业保险精准投保理赔等有关事项的通知》,从农业保险承保、理赔、应收保费管理、数据共享等方面提出明确工作要求,更好保障农户权益。通知要求保险公司加强承保信息精准性管理,对集体类业务和规模经营主体类业务分别提出了验标要求。通知同时完善理赔机制和标准,要求各地农业农村、林草等部门及时更新重要保险标的的损失鉴定技术规范,提高损失确定的公信力。通知要求提高理赔服务质效,支持各地建立农业保险预赔付机制,鼓励保险公司提高预赔付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保险 金融监督管理 保险承保 监管总局 规模经营主体 理赔服务 保险公司 保险标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是源泉
17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林业与生态》 2024年第10期1-1,共1页
湖南省是全国重点集体林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今年5月,怀化市成功入列全国首批、湖南唯一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城市,其成功的关键即在创新。《本期策划》聚焦湖南集体林权制改革的新形势新发展,礼赞创新,呼唤创新。... 湖南省是全国重点集体林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今年5月,怀化市成功入列全国首批、湖南唯一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城市,其成功的关键即在创新。《本期策划》聚焦湖南集体林权制改革的新形势新发展,礼赞创新,呼唤创新。特别强调创新政策供给抓落实:完善规模经营主体扶持政策,推广溆浦县林地信托模式;完善林木采伐技术规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政策供给 规模经营主体 信托模式 林木采伐 集体林区 溆浦县 试点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的主要任务及侧重点分析 被引量:44
18
作者 杨蕾 杨兆廷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0-62,共3页
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今后必将以服务农村规模经营主体为重点,成为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乃至农业现代化的"加速器"。文章认为,农村金融的供给侧改革重点应着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战略上要... 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今后必将以服务农村规模经营主体为重点,成为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乃至农业现代化的"加速器"。文章认为,农村金融的供给侧改革重点应着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战略上要着眼于打好持久战,坚持稳中求进,把握好节奏和力度;战术上要抓住关键点,致力于打好协同战,重点做好增产能、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去风险,完成五大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金融供给 农业经营主体 产业融合发展 金融机构 求进 金融支农 合作性金融 改革重点 农业支持政策 规模经营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对称信息下农村土地流转激励模型 被引量:5
19
作者 段力誌 傅鸿源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62-167,共6页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视角,运用信息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研究了在不对称信息下如何设计一套合理的激励机制,促进农村土地市场化流转。研究发现:如果规模经营主体的经营能力越强、努力成本系数越小、调研成本系数越低、调研成本分担比例越高或...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视角,运用信息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研究了在不对称信息下如何设计一套合理的激励机制,促进农村土地市场化流转。研究发现:如果规模经营主体的经营能力越强、努力成本系数越小、调研成本系数越低、调研成本分担比例越高或者他越愿意承担风险,则均能使规模经营主体获得的激励强度越大;反之亦然。另外,引入市场竞争变量后可进一步改进原模型的激励效果,新模型不仅降低了随机干扰项对规模经营主体的不利影响,还提高了规模经营主体的激励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对称信息 农村土地流转 规模经营主体 竞争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现代化首先应是小农的现代化 被引量:4
20
作者 贺雪峰 《中国农村科技》 2015年第6期21-21,共1页
在当前中国发展阶段,农业现代化不仅不能是抛弃小农的现代化,而且必须是以为小农为服务重点的农业现代化,是用现代的适合小农需要的技术、装备、信息、组织来帮助小农的农业现代化。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农业补贴 农业经营主体 土地经营权流转 规模经营主体 服务重点 发展阶段 家庭农场 农业收入 适度规模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