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再生丝素非绢丝利用及原料规模化制备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1
作者 成国涛 刘紫旭 代方银 《蚕学通讯》 2025年第1期7-12,共6页
丝素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已成为生物医用材料的理想来源。近年来丝素非绢丝利用相关基础研究和产业化应用加速发展,规模化、标准化、高效率生产供给再生丝素原料市场需求大。天然丝素为非水溶性线状高分子,需经过脱胶、... 丝素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已成为生物医用材料的理想来源。近年来丝素非绢丝利用相关基础研究和产业化应用加速发展,规模化、标准化、高效率生产供给再生丝素原料市场需求大。天然丝素为非水溶性线状高分子,需经过脱胶、溶解、脱盐等工艺再生后方可进一步加工。由于丝素分子量大且有一定粘度,常用的透析法、膜法和柱法等脱盐技术在丝素溶液脱盐时耗时耗水、容易堵塞,导致生产效率低下,难以进行规模化工业生产。本文综合论述了再生丝素非绢丝利用及丝素原料规模化生产的发展现状及研究进展,讨论分析了规模化制备的关键问题及解决方案,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丝 再生丝素 规模化制备 关键技术 溶解 脱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通道微胶囊制备系统规模化制备海藻酸钙微胶珠 被引量:5
2
作者 朱静 谢威扬 +4 位作者 于炜婷 张英 刘袖洞 王为 马小军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04-210,共7页
In this paper,calcium alginate gel beads were prepared through a homemade microcapsule preparation system with multi-nozzles under forced high-voltage electrostatic field.The effect of operation parameters on the larg... In this paper,calcium alginate gel beads were prepared through a homemade microcapsule preparation system with multi-nozzles under forced high-voltage electrostatic field.The effect of operation parameters on the large-scale preparation of gel beads was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ir pressure of feed was the decisive factor affecting the size and yield of gel beads,and the size distribution was dependent on several factors including the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field,pulse potential,air pressure of feed,pulse frequency,pulse width and threshold potential.The gel beads with good sphericity,smooth surface and low dispersivity(CV<20%)can be prepared by adjusting and optimizing above parameters.It is more important that the yield of gel beads by the microcapsule preparation system is 20—40 folds higher than the traditional electrostatic droplet generator,which makes it possible to realize the large-scale preparation of gel bea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胶囊制备系统 高压静电 海藻酸钠 微胶珠 规模化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模化制备钙基复合载氧体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郗艳荣 刘永卓 +1 位作者 田红景 郭庆杰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1-58,共8页
采用规模化制备方法得到了两种钙基复合载氧体,并分别在冷模流化床和固定床上考察了其机械强度和循环反应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两种复合载氧体各组分分布均匀,机械强度较好。通过对磨损前后粒度分布变化和时变规律的比较,得到的CaAlFe... 采用规模化制备方法得到了两种钙基复合载氧体,并分别在冷模流化床和固定床上考察了其机械强度和循环反应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两种复合载氧体各组分分布均匀,机械强度较好。通过对磨损前后粒度分布变化和时变规律的比较,得到的CaAlFe载氧体耐磨损性能较好,510 min后磨损率仅为3.83%。热重实验表明,CaAlNi载氧体同煤之间的反应在12 min内完成,反应速率稍快,但CaAlFe载氧体同煤的反应更彻底。选择CaAlFe载氧体进行了5次还原-氧化循环实验,固体产物和气体产物分析表明CaAlFe载氧体具有良好的持续循环反应能力。因此,所研究规模化制备的CaAlFe载氧体适用于工业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模化制备 复合载氧体 化学链燃烧 耐磨损性能 循环反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规模化制备技术及其产业化应用展望 被引量:5
4
作者 邵丽 魏大鹏 史浩飞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16023-16029,共7页
石墨烯是一种新型二维材料,具有优异的导电性、热导率、透光率、力学强度等特性,可广泛应用于电子信息、航空航天、光电子技术、绿色能源、生物医药等诸多领域,被誉为21世纪战略新型材料,为世界各国所布局和抢占的战略制高点。目前,石... 石墨烯是一种新型二维材料,具有优异的导电性、热导率、透光率、力学强度等特性,可广泛应用于电子信息、航空航天、光电子技术、绿色能源、生物医药等诸多领域,被誉为21世纪战略新型材料,为世界各国所布局和抢占的战略制高点。目前,石墨烯的大面积、高质量、规模化制备和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在石墨烯材料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以及在智能终端、能源等领域的应用进展,展望了今后石墨烯行业的关注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规模化制备 智能终端 能源 晶体管 光电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原子催化剂规模化制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张浩 王子悦 +2 位作者 程钰洁 何晓辉 纪红兵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76-289,共14页
单原子催化剂兼备均相催化剂活性中心明确和多相催化剂易于分离等优点,被视为传统均相催化和多相催化之间的桥梁。单原子催化剂所具备的高原子利用率和独特的电子-几何结构等特性,使其在一系列重要反应中表现出相当优异的催化性能,具有... 单原子催化剂兼备均相催化剂活性中心明确和多相催化剂易于分离等优点,被视为传统均相催化和多相催化之间的桥梁。单原子催化剂所具备的高原子利用率和独特的电子-几何结构等特性,使其在一系列重要反应中表现出相当优异的催化性能,具有较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但目前报道的单原子催化剂的制备量级仍大多局限在克级甚至毫克级,远不能满足未来的工业应用需求。本文介绍了目前间歇式(热解法、物理混合法和气体迁移法)和连续式(前体微胶囊法、前体雾化法、光化学合成法、两段式微反应器法和电场辅助合成法)这两种大规模制备单原子催化剂的典型合成策略,可为单原子催化剂的工业化生产和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模化制备 单原子催化剂 传质 传热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晶圆的制备:从高品质到规模化 被引量:3
6
作者 姜蓓 孙靖宇 刘忠范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15,共13页
石墨烯晶圆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材料,在集成电路、微机电系统和传感器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实现石墨烯晶圆广泛应用的前提是高品质材料的规模化制备。可控性高、工艺兼容性强、成本低的化学气相沉积(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CVD)... 石墨烯晶圆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材料,在集成电路、微机电系统和传感器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实现石墨烯晶圆广泛应用的前提是高品质材料的规模化制备。可控性高、工艺兼容性强、成本低的化学气相沉积(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CVD)法,是高品质石墨烯晶圆规模化制备的首选方法。本文将综述石墨烯晶圆的CVD制备进展:首先探讨石墨烯晶圆的制备需求,从实用牵引和应用场景出发,提出石墨烯晶圆的制备品质等级;随后重点介绍石墨烯的晶圆级制备方法和石墨烯晶圆材料的规模化制备技术;最后,对石墨烯晶圆可行的制备路线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晶圆 化学气相沉积 高品质 规模化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的功能与应用--规模制备和能源相关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斌 智林杰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共2页
2004年曼彻斯特大学报道了首个具有明确结构的石墨烯材料1,其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引起了科学界和工业界的持续关注。经过十几年的探索,石墨烯的规模化制备和应用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在能源存储和转化等领域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2004年曼彻斯特大学报道了首个具有明确结构的石墨烯材料1,其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引起了科学界和工业界的持续关注。经过十几年的探索,石墨烯的规模化制备和应用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在能源存储和转化等领域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本专刊收集了国内部分科学家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分成两期在2022年第1期和第2期印刷出版。上一期围绕高质量石墨烯的生长、性质调控和新功能器件的开发展开了讨论,本期则聚焦在石墨烯的规模化制备和在能源相关领域的实际应用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刷出版 曼彻斯特大学 石墨烯 功能器件 能源存储 功能与应用 规模化制备 研究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芝规模化液态深层发酵及其产物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朱晓璐 韩伟 +5 位作者 冯娜 唐庆九 袁峰 徐国华 冯杰 张劲松 《上海农业学报》 2021年第3期24-28,共5页
利用1 000 L工业级别发酵罐规模化制备赤芝液态深层发酵活性产物,获得的30 L发酵产物经醇提浓缩后用石油醚、乙酸乙酯依次萃取,得到3种不同极性部位的萃取物,分别评价其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发酵过程中添加油酸可以促进活性产物的合成... 利用1 000 L工业级别发酵罐规模化制备赤芝液态深层发酵活性产物,获得的30 L发酵产物经醇提浓缩后用石油醚、乙酸乙酯依次萃取,得到3种不同极性部位的萃取物,分别评价其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发酵过程中添加油酸可以促进活性产物的合成,发酵产物中三萜及甾醇含量高达8.91 mg∕(100 mg干菌丝);石油醚萃取物与乙酸乙酯萃取物均表现出良好的抗L1210和K562肿瘤细胞活性。可见,液态深层发酵技术是规模化制备赤芝活性物质的有效手段,可为后续活性成分分离纯化的研究提供稳定的材料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液态深层发酵 规模化制备 抗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焰喷雾热解制单原子催化剂研究进展
9
作者 王琳茹 赵宁 +1 位作者 王晓波 黄鑫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3,共9页
随着全球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单原子催化剂兼具100%原子利用率和独特的电子结构,受到研究机构的广泛关注。单原子催化剂商业化应用的关键在于其规模化制备及在重要工业反应的应用。近年来,火焰喷雾热解法是一种简单、高效、可规... 随着全球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单原子催化剂兼具100%原子利用率和独特的电子结构,受到研究机构的广泛关注。单原子催化剂商业化应用的关键在于其规模化制备及在重要工业反应的应用。近年来,火焰喷雾热解法是一种简单、高效、可规模化制备单原子催化剂的合成策略。本综述对单原子催化剂规模化制备方法和火焰喷雾热解制单原子催化剂的研究进展进行综合评述。总结了火焰喷雾热解制Mo、Pt、Pd、La、Zr基单原子催化剂在甲烷无氧转化、CO氧化、CO_(2)加氢制甲醇和光催化反应的研究进展。相比于传统的湿式制备方法,火焰喷雾热解法所制单原子催化剂具有良好的高温结构稳定性、抗积炭性、各组分的物相及其空间分布可控等优势。对火焰喷雾热解制单原子催化剂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焰喷雾热解 单原子催化 规模化制备 催化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层类水滑石纳米片的可控合成及规模生产展望 被引量:15
10
作者 李天 郝晓杰 +2 位作者 白莎 赵宇飞 宋宇飞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63-79,共17页
水滑石(LDHs)是一种阴离子黏土材料,由于其主体层板厚度的可调性,使其在光/电催化、电池、超级电容器、传感器以及生物医药等领域都具有广泛应用。降低层厚至单层可使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发生根本改变,从而优化催化性能。近期研究表明,... 水滑石(LDHs)是一种阴离子黏土材料,由于其主体层板厚度的可调性,使其在光/电催化、电池、超级电容器、传感器以及生物医药等领域都具有广泛应用。降低层厚至单层可使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发生根本改变,从而优化催化性能。近期研究表明,利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方法,可以实现单层LDHs类材料的合成,但是受限于产量(g级)以及成本设备等问题,目前规模化制备高质量单层LDHs类材料还没有工业案例。成核晶化隔离法是目前唯一规模化合成纳米LDHs的工业化方法,具有成本低,产量可吨级放大等优点。本综述从合成方法、表征手段、应用三个角度讨论了单层及超薄LDHs的精准调控,详细论述了近期关于单层及超薄LDHs合成突破以及LDHs的规模化生产进展,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总结,为后续设计高性能单层LDHs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滑石 厚度 单层 超薄 缺陷 规模化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_(2)(Si,Sn)合金大尺寸试样低温固相反应法制备及其热电性能
11
作者 余冠廷 忻佳展 +2 位作者 李艾燃 朱铁军 赵新兵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33-540,共8页
Mg_(2)(Si,Sn)合金是一种受到广泛关注的中温区热电材料,具有成本低廉、环境友好等优点。Mg_(2)(Si,Sn)材料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在于如何实现对Mg元素的精准控制,采用低温固相反应法可能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方法。本研究通过低温固相反应... Mg_(2)(Si,Sn)合金是一种受到广泛关注的中温区热电材料,具有成本低廉、环境友好等优点。Mg_(2)(Si,Sn)材料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在于如何实现对Mg元素的精准控制,采用低温固相反应法可能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方法。本研究通过低温固相反应法成功制备了高质量Mg_(2)(Si,Sn)合金试样,并将此方法应用至百克级Mg_(2)Si_(0.35)Sn_(0.635)Sb_(0.015)大尺寸试样的制备中,研究了大尺寸试样不同区域的热电性能及其均匀性。实验结果表明低温固相反应法能有效抑制Mg元素的挥发,实现对其较为精准的成分控制;制得的大尺寸试样的致密度沿压力方向存在规律性分布,越靠近试样中心材料致密度越高,相应地其组分含量和热电性能也随之变化。在640 K时,Mg_(2)Si_(0.35)Sn_(0.635)Sb_(0.015)大尺寸试样在所研究的不同区域最高zT值约为0.75,平均zT值达到0.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材料 Mg_(2)(Si Sn)合金 低温固相合成 规模化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所在二维共价有机框架薄膜材料制备方面取得进展
12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10-310,共1页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有机固体院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陈建毅和中科院院士刘云圻,开展了二维有机框架薄膜材料的可控组装及规模化制备策略研究,并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最近,该课题组提出了一种气体诱导薄膜转化方法,在化学气相沉积系统(CVD)...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有机固体院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陈建毅和中科院院士刘云圻,开展了二维有机框架薄膜材料的可控组装及规模化制备策略研究,并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最近,该课题组提出了一种气体诱导薄膜转化方法,在化学气相沉积系统(CVD)中,通过对苯二甲醛(TPA)蒸汽与1,3,6,8-四-(对胺基苯基)-芘(PyTTA)薄膜之间的化学反应,在玻璃、硅片、铜箔及高定向热解石墨等衬底上制备了高质量的二维PyTTA-TPA共价有机框架(COF)薄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科院院士 有机固体 薄膜材料 高定向热解石墨 对苯二甲醛 院重点实验室 规模化制备 TT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过滤用静电纺纳米纤维材料研究进展
13
作者 刘嘉炜 季东晓 覃小红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5-43,共9页
面对日益严重的空气污染,传统过滤材料的过滤效率低且过滤阻力大,静电纺纳米纤维材料具有高孔隙率、大比表面积等特性,过滤效率高且过滤阻力小,可广泛应用于空气过滤及个人防护等领域。为此,首先从加工方式方面综述了3种静电纺丝法,不... 面对日益严重的空气污染,传统过滤材料的过滤效率低且过滤阻力大,静电纺纳米纤维材料具有高孔隙率、大比表面积等特性,过滤效率高且过滤阻力小,可广泛应用于空气过滤及个人防护等领域。为此,首先从加工方式方面综述了3种静电纺丝法,不同的方法可获得不同尺度的纤维;其次,从不同纳米纤维材料结构和功能化制备角度,系统综述了空气过滤纳米纤维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最后对规模化制备及纺丝原理进行论述,并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研究认为:需要深入研究静电纺丝机制,进一步研究电场、溶液、纤维成形之间的影响机制与构效关系开发新技术,来实现静电纺纳米纤维材料的规模化宏量制备;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功能化改进,研发具备自清洁、抗菌和传感等功能的空气过滤纳米纤维材料,以提高其在空气过滤领域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过滤 静电纺丝 纳米纤维材料 规模化制备 功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iO-66-NH_(2)合成及其在混合基质碳捕集膜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羿戬 生梦龙 +1 位作者 李庆华 王志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8-68,共11页
UiO-66-NH_(2)是典型Zr基金属有机框架(Zr-MOFs),在CO_(2)吸附领域应用前景广阔,是与聚乙烯基胺(PVAm)结合制备混合基质膜(MMMs)的较好填料。但UiO-66-NH_(2)合成反应规模化效应明显,难放大到十克级以上。通过调节水–乙酸的比例,合成... UiO-66-NH_(2)是典型Zr基金属有机框架(Zr-MOFs),在CO_(2)吸附领域应用前景广阔,是与聚乙烯基胺(PVAm)结合制备混合基质膜(MMMs)的较好填料。但UiO-66-NH_(2)合成反应规模化效应明显,难放大到十克级以上。通过调节水–乙酸的比例,合成了一系列UiO-66-NH_(2),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比表面积测试与孔隙率分析(BET)对样品进行表征。通过分析表征结果,提出一种水–乙酸促进Zr-MOFs二级结构(SBU)形成的机理,以此为指导成功实现UiO-66-NH_(2)颗粒的百克级规模化合成。此外,将该材料与聚乙烯基胺(PVAm)结合制备了UiO-66-NH_(2)/PVAm混合基质膜,用模拟烟道气(CO_(2)、N_(2)体积分数分别为15%、85%)进行分离性能测试,相较纯PVAm膜,UiO-66-NH_(2)/PVAm混合基质膜分离性能提高,CO_(2)渗透率达1937 GPU,CO_(2)/N_(2)分离因子达85。根据成本估算结果,用混合基质膜可有效减少碳捕集成本,在实际燃煤烟道气碳捕集中有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iO-66-NH_(2) 规模化制备 膜分离 CO_(2)捕集 水促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微纳米功能复合材料和功能器件的先进制造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楚虹 陈宁 +2 位作者 李莉 陈英红 王琪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09-217,共9页
现代能源、电子通讯、生物医用等高技术领域迫切需要具有光、电、磁、生物医用等多功能、复杂、微型、轻量化高分子功能器件,需要解决两大难题:一是高性能高分子微纳米功能复合材料及规模化制备,二是复杂、微型、轻量化功能器件的先进... 现代能源、电子通讯、生物医用等高技术领域迫切需要具有光、电、磁、生物医用等多功能、复杂、微型、轻量化高分子功能器件,需要解决两大难题:一是高性能高分子微纳米功能复合材料及规模化制备,二是复杂、微型、轻量化功能器件的先进制造技术。文中介绍了近年来作者团队在高分子微纳米功能复合材料和功能器件先进制造方面的研究进展:通过有机无机/杂化、固相剪切碾磨层间剥离、聚合物粉体球形化、分子复合热塑加工等技术,规模化制备了兼具目标功能、加工性和力学性能的新型高分子微纳米功能复合材料,通过3D打印、微型加工、可控发泡等先进制造技术,制备了系列复杂、微型、轻量化高分子功能器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微纳米功能复合材料 规模化制备 高分子功能器件 先进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离子电池钒基聚阴离子型正极材料的发展现状与应用挑战 被引量:10
16
作者 易红明 吕志强 +3 位作者 张华民 宋明明 郑琼 李先锋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20年第5期1350-1369,共20页
钠离子电池以其资源丰富、性价比高等优势有望在电动自行车、低速电动车、固定式储能领域获得广泛应用。在众多正极材料中,钒基聚阴离子型化合物因具有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高、稳定性好等优点成为研究热点之一。但是其本征电子电导率较... 钠离子电池以其资源丰富、性价比高等优势有望在电动自行车、低速电动车、固定式储能领域获得广泛应用。在众多正极材料中,钒基聚阴离子型化合物因具有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高、稳定性好等优点成为研究热点之一。但是其本征电子电导率较低,同时由于制备方法不当等带来的体相电子和离子传递阻力较大等缺陷,限制了材料的实际比容量、倍率性能及稳定性等。本文从几种典型的钒基聚阴离子型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和储钠特性分析入手,从微观材料本体和介观电极结构的角度讨论钒基聚阴离子型化合物中电荷传递过程、动力学提升策略并总结近期进展;结合钒基聚阴离子型化合物的实用化需求,凝练出推进钒基聚阴离子型化合物进一步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钒基聚阴离子型化合物 电荷传递动力学 低成本规模化制备 实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分子筛膜的微观结构调变与气体分离性能优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樊燕芳 王启祥 崔峻巍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7-126,共10页
碳分子筛(CMS)膜作为新型无机多孔膜,高渗透系数、高选择性的优势使其具有代替传统气体膜分离材料的广阔前景.深刻认知CMS膜的形成机理,阐明前驱体结构与CMS微观结构及分离性能的关联机制能够实现CMS膜微观结构调控、气体分离性能优化... 碳分子筛(CMS)膜作为新型无机多孔膜,高渗透系数、高选择性的优势使其具有代替传统气体膜分离材料的广阔前景.深刻认知CMS膜的形成机理,阐明前驱体结构与CMS微观结构及分离性能的关联机制能够实现CMS膜微观结构调控、气体分离性能优化的目标.系统总结了近十年来CMS膜的制备工艺、新型CMS膜前驱体的选择思路及设计制备现状,重点介绍了基于聚酰亚胺、自具微孔聚合物CMS膜的制备;探讨了实现CMS膜性能优化的主要调控手段,着重介绍了前驱体交联改性对CMS膜结构与性能的调控;通过分析CMS膜实现放大生产的制约因素,总结了CMS膜规模化制备的研究进展;并提出可行的CMS膜结构调控手段,并对未来可工业化CMS膜的研究和制备提出合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分离 碳分子筛膜 性能优化 结构调控 规模化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息报道
18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07-309,共3页
化学所二维共价有机柩架/石墨烯复合薄膜材料制备获进展在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E类)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支持下,中科院化学研究所有机固体重点实验室刘云圻课题组的科研人员开展了二维有机框架薄膜材料的可控组装及规模化... 化学所二维共价有机柩架/石墨烯复合薄膜材料制备获进展在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E类)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支持下,中科院化学研究所有机固体重点实验室刘云圻课题组的科研人员开展了二维有机框架薄膜材料的可控组装及规模化制备研究,并取得系列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人员 有机固体 重点实验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薄膜材料 规模化制备 材料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