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西旅游规模差异及其位序规模体系分析 被引量:75
1
作者 戈冬梅 吴玉鸣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44-48,共5页
文章从经济地理学的角度出发,运用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相关指标,对江西省11个市(1997-2006年)国内、国际旅游收入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江西省各市的国内、国际旅游经济相对差异的变化都呈下降趋势;但绝对差异的变化有所不同,国内绝对差异... 文章从经济地理学的角度出发,运用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相关指标,对江西省11个市(1997-2006年)国内、国际旅游收入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江西省各市的国内、国际旅游经济相对差异的变化都呈下降趋势;但绝对差异的变化有所不同,国内绝对差异不断扩大,国际绝对差异表现不明显。为进一步揭示引起这种差异的原因,借用位序—规模分布理论研究该省的旅游规模规律,发现江西省各城市的国内、国际旅游规模符合位序规模分布,国内旅游规模由集中向分散均衡转变,国际旅游规模呈首位分布发展,但有集中发展的趋势。此外从影响江西旅游差异和规模的因素出发,提出了江西省各城市今后的旅游发展政策性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规模差异 规模分布 江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体系规模结构研究的新方法——位序累积规模模型 被引量:13
2
作者 叶浩 庄大昌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25-832,共8页
利用位序累积规模模型与位序-规模法则定量分析2000~2014年中国城市体系规模结构的省际差异及其变化特征。结论如下:使用位序-规模法则进行区域城市体系规模结构对比与演变分析时会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而位序累积规模模型更能准确刻画... 利用位序累积规模模型与位序-规模法则定量分析2000~2014年中国城市体系规模结构的省际差异及其变化特征。结论如下:使用位序-规模法则进行区域城市体系规模结构对比与演变分析时会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而位序累积规模模型更能准确刻画区域城市体系规模结构的特征;中国各省区β值排名靠前的多属于自然地理条件优越、社会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其变化大致表现出增幅东大西小、增长率南高北低的特征;位序累积规模模型能较准确地反映出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对区域城市体系规模结构的影响,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自然地理和基础设施条件对城市体系规模分布的影响不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体系 规模结构 累积规模模型 -规模法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位序规模法则的我国城市用地规模分布变化研究(2000年~2012年) 被引量:12
3
作者 周晓艳 韩丽媛 +2 位作者 叶信岳 姚丽 王柏源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2-138,共7页
我国已进入快速城市化时期,城市用地迅速增长,研究我国城市用地规模分布变化规律有助于在城市化进程中合理配置城市用地,促进城市体系协调发展.选择2000年~2012年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建成区面积数据,利用位序-规模法则结合分形理论,研... 我国已进入快速城市化时期,城市用地迅速增长,研究我国城市用地规模分布变化规律有助于在城市化进程中合理配置城市用地,促进城市体系协调发展.选择2000年~2012年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建成区面积数据,利用位序-规模法则结合分形理论,研究我国城市用地规模分布的变化趋势并分析不同区域城市用地规模分布变化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1)以建成区面积衡量城市规模,我国城市规模分布符合位序-规模法则;(2)城市规模的位序-规模对数曲线呈平行向前推进趋势,城市用地规模总量增加,但城市用地规模分布Zipf指数呈上升趋势,城市用地规模分布的均衡度下降;(3)按建成区面积分类,超大、大城市的城市用地增长速度快于中小城市;(4)不同区域城市用地规模分布变化特征反映出差异性:4大区域中东部地区城市用地规模Zipf指数始终最接近理想值1,表明东部地区高中低位次城市用地发展较为协调,东北地区以及西部地区城市用地规模分布趋向于集中,高位次城市用地扩张明显快于中低位次城市,中部地区城市用地规模分布较为分散,但近几年高位次城市用地规模扩张趋势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城市用地规模 -规模法则 帕累托公式 分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体系位序-规模特征的空间计量分析——以中部地区地级以上城市为例 被引量:64
4
作者 程开明 庄燕杰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905-912,共8页
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中部地区的城市快速发展并引起广泛关注。为增进对中部地区城市体系发展规律的认识,根据1985~2009年城市人口数据,利用非参数密度估计方法得到该地区地级以上城市的Kernel密度图,发现城市规模的核... 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中部地区的城市快速发展并引起广泛关注。为增进对中部地区城市体系发展规律的认识,根据1985~2009年城市人口数据,利用非参数密度估计方法得到该地区地级以上城市的Kernel密度图,发现城市规模的核密度曲线不断右移,城市整体规模日益扩大;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对该地区地级以上城市的位序-规模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城市间的空间依赖性使空间滞后模型估计的Zipf指数值比OLS估计结果要小,表明考虑空间效应的城市体系规模分布更为集中。随后进一步解析空间依赖性影响城市规模结构演化的内在机制,认为要素集聚、产业调整和创新扩散等造成的空间相互作用提供了空间依赖性赖以存在的基础,影响城市体系的演化和位序-规模变动,使城市体系规模分布更趋均衡。结论对于明晰城市在区域城市体系中的定位,确定合理的发展战略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模法则 空间计量模型 演化机制 中部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东部地区高星级酒店规模与位序差异化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包富华 陈瑛 李玲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70-176,共7页
本文选取我国东部11个省区2000-2013年高星级酒店的数据,利用标准差、变异系数、基尼系数、首位度、赫芬达尔系数等指标分析其规模差异和位序规模分布,结果发现:东部地区高星级酒店呈现出"先快后慢"的发展节奏,总体发展不平衡... 本文选取我国东部11个省区2000-2013年高星级酒店的数据,利用标准差、变异系数、基尼系数、首位度、赫芬达尔系数等指标分析其规模差异和位序规模分布,结果发现:东部地区高星级酒店呈现出"先快后慢"的发展节奏,总体发展不平衡,但差异在缩小;东部地区高星级酒店呈位序规模分布并具有单分型性质;东部高星级酒店从集中型分布向分散均衡发展,但与此同时,其实际发展滞后于理想值,仍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东部高星级酒店发展态势呈现平稳型、上升型和衰退型三种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星级酒店 规模差异 规模 东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城市旅游规模差异及位序规模分布优化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陈银娥 钟学进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6-42,共7页
本文运用规模差异测算指标和位序规模理论分析方法,对1999—2013年长江经济带126个地级市及其东、中、西部城市的旅游规模差异和位序规模分布进行测度。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各城市之间旅游发展的绝对差异总体上不断扩大,相对差异逐... 本文运用规模差异测算指标和位序规模理论分析方法,对1999—2013年长江经济带126个地级市及其东、中、西部城市的旅游规模差异和位序规模分布进行测度。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各城市之间旅游发展的绝对差异总体上不断扩大,相对差异逐渐缩小,城市旅游规模的集聚程度经由增强到波动减弱的过程;城市旅游位序规模符合分布规律,且属于首位型分布,但旅游规模差距逐渐缩小;东、中、西部城市旅游发展的绝对差异不断扩大,相对差异逐渐减小,城市旅游规模的集聚程度逐渐下降。整体上看,中、西部城市的旅游规模总体分布较为合理,除西部外,东、中部城市的国际旅游外汇收入规模和入境旅游人数规模均符合位序规模分布规律特征,三大区域均属于首位型分布。要充分利用东部城市旅游客源地、经济发达区优势,带动中、西部城市旅游客源市场;发挥中、西部城市旅游资源区、特色文化地的有利条件,弥补东部城市旅游产品、路线不足等弊端,通过旅游协作建设,实现经济带内旅游资源互补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旅游规模 规模 入境旅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30s和1960s珠江三角洲城镇建成区位序-规模、扩展及其形态特征 被引量:5
7
作者 李涛 孙武 +2 位作者 胡莉 陈颖嘉 张惠娜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4-120,共7页
基于1930s、1960s的1∶5万地形图的解译,借助GIS软件,计算了1930s和1960s珠江三角洲地区15个城镇建成区面积、位序-规模、紧凑度与圆形率,并对该时段内建成区扩展强度及其形态特征进行了分析.1930s与1960s位序-规模分别呈Y=11.48X-1.30... 基于1930s、1960s的1∶5万地形图的解译,借助GIS软件,计算了1930s和1960s珠江三角洲地区15个城镇建成区面积、位序-规模、紧凑度与圆形率,并对该时段内建成区扩展强度及其形态特征进行了分析.1930s与1960s位序-规模分别呈Y=11.48X-1.30、Y=15.63X-1.28,城镇体系具有相似的特征,呈现金字塔的城镇规模结构;建成区规模小,扩展速度低,约0.98 km2/10 a;建成区的扩张主要表现为四周扩展和主轴线扩展;形态紧凑性差,呈现分散化态势.依据城镇发育的条件与形态特征,将城镇形态分为低山丘陵主导型、河网主导型、平原主导型3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 -规模法则 空间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十大城市群旅游规模差异及其位序规模体系的比较 被引量:16
8
作者 曾鹏 罗艳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60-63,共4页
文章以中国十大城市群一百多个城市1999~2009年的入境旅游人数为基础,运用变差系数、基尼系数、首位度和赫芬达尔系数等4个指标分析了十大城市群之间旅游规模存在的差异;然后对11年的数据进行位序规模相关系数的回归分析,发现十大... 文章以中国十大城市群一百多个城市1999~2009年的入境旅游人数为基础,运用变差系数、基尼系数、首位度和赫芬达尔系数等4个指标分析了十大城市群之间旅游规模存在的差异;然后对11年的数据进行位序规模相关系数的回归分析,发现十大城市群的旅游规模基本符合位序规模分布。研究还发现,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十大城市群旅游规模及位序规模分布的重要因子;中国十大城市群之间的旅游规模存在着非均衡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十大城市群 旅游规模差异 规模体系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长三角城市旅游规模分异及位序规模体系演进 被引量:6
9
作者 庄燕杰 李金昌 程开明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68-77,共10页
基于区域旅游一体化视角,文章依据泛长三角地区地级以上城市2002-2014年国内与入境旅游人数,运用变异系数、基尼系数、赫芬达尔指数等分析城市旅游规模分异状况,发现国内和入境旅游规模相对差异有所缩小、分布日趋均衡,入境旅游集聚程... 基于区域旅游一体化视角,文章依据泛长三角地区地级以上城市2002-2014年国内与入境旅游人数,运用变异系数、基尼系数、赫芬达尔指数等分析城市旅游规模分异状况,发现国内和入境旅游规模相对差异有所缩小、分布日趋均衡,入境旅游集聚程度虽较国内旅游更高,但下降趋势表明国内和入境旅游竞争更趋激烈。其后,运用引入空间效应的位序—规模模型探究规模差异的产生机制,结果表明旅游规模空间自相关性的确对城市旅游位序规模分布产生影响;泛长三角城市国内旅游规模分布由集中型转向分散均衡型,入境旅游虽保持首位型分布却在逐渐向集中型分布转变。结论对于地方政府明确自身在区域旅游体系中的定位和制定区域旅游发展战略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规模分异 规模体系 空间计量模型 泛长三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境旅游规模差异与位序规模体系研究——以江西省为例 被引量:6
10
作者 万田户 黄和平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5期121-127,共7页
选取江西省11个地市1999-2012年入境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外汇收入数据,综合运用标准差、变异系数、首位度、赫芬达尔-希斯曼指数、基尼系数及位序规模模型,结合Eviews7.0计量软件,对江西省入境旅游规模差异与位序规模分布进行研究。结果... 选取江西省11个地市1999-2012年入境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外汇收入数据,综合运用标准差、变异系数、首位度、赫芬达尔-希斯曼指数、基尼系数及位序规模模型,结合Eviews7.0计量软件,对江西省入境旅游规模差异与位序规模分布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江西省地市入境旅游规模绝对差异不断扩大、相对差异日渐缩小,入境旅游地市首位度在交替发展和波动中呈降低趋势,各地市入境旅游表现出更为激烈的竞争态势;江西省入境旅游符合位序规模分布,由初期明显的首位分布转向集中分布,并有进一步向分散均衡型分布的发展态势。总结出江西省入境旅游规模发展的3种不同趋势(稳步上升型、迂回徘徊型和衰退下滑型),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境旅游 旅游规模差异 规模分布 江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体系二倍数规律与位序-规模法则的等价性证明 被引量:10
11
作者 陈彦光 胡余旺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5-120,共6页
从城市规模分布的位序-规模法则出发,推导出城市等级体系的二倍数法则。假定城市体系服从标准位序-规模法则(幂指数为1),则城市规模可以抽象为一个调和数列。按照二倍数的规则对这个调和数列自上而下分级,各级数值之和在极限条件下趋于... 从城市规模分布的位序-规模法则出发,推导出城市等级体系的二倍数法则。假定城市体系服从标准位序-规模法则(幂指数为1),则城市规模可以抽象为一个调和数列。按照二倍数的规则对这个调和数列自上而下分级,各级数值之和在极限条件下趋于常数ln2。由此证明如下问题:1)城市位序-规模法则在极限条件下和平均意义上与二倍数法则数学等价;2)服从位序-规模法则的等级结构在一定尺度范围内是无标度的,规模尺度最大的城市理论上不服从规律的约束。上述结论可以进行两个方面的推广:一是逻辑推广,从二倍数推广到多倍数情形;二是应用范围推广,从城市研究领域推广到经济学和自然科学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倍数法则 -规模法则 Zipf定律 分形 城市等级体系 递阶结构 对称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渝经济区城市体系优化分析——基于位序规模模型 被引量:15
12
作者 钟海燕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0-63,共4页
应用城市体系位序规模模型,采集1998—2012年面板数据对成渝经济区城市体系进行了定量测度。结果显示:成渝经济区城市体系属于双核首位分布型,成都和重庆双核与其他城市的规模差距不断拉大,城市体系出现断层,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实力偏弱,... 应用城市体系位序规模模型,采集1998—2012年面板数据对成渝经济区城市体系进行了定量测度。结果显示:成渝经济区城市体系属于双核首位分布型,成都和重庆双核与其他城市的规模差距不断拉大,城市体系出现断层,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实力偏弱,属于城市群发展的初级阶段,大城市集聚发展时期,扩散效应不明显。提出成渝经济区城市体系优化要以高位序城市为核心发展各种形态的城市群体,引导成渝整合构建成渝城市群;促进城市规模晋级,弥补特大城市缺口和大城市的薄弱环节;积极发展区域性中心城镇,引导农村人口向中心镇集中;建成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等级完整合理的长江上游现代化城市体系,并构建一个更加繁荣、和谐的成渝城市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模 空间优化 成渝经济区 成渝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序的Beckmann城镇等级一规模模式及其对位序一规模法则的解释力 被引量:14
13
作者 梁进社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32-135,共4页
在没有改变Backmann1958年提出的城镇等级一规模(hierarchy-size)模式任何假设前提的情况下,给出了一个与贝氏的城市级别顺序相反的贝氏模式.此模式反映的城镇等级一规模特征与位序一规模法则的验证结果... 在没有改变Backmann1958年提出的城镇等级一规模(hierarchy-size)模式任何假设前提的情况下,给出了一个与贝氏的城市级别顺序相反的贝氏模式.此模式反映的城镇等级一规模特征与位序一规模法则的验证结果十分相近.这样一来,不仅解释了位序一规模法则,而且将中心地方论及其有关研究与城市规模分布的相关研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模法则 级别-规模模式 城市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城市群旅游经济差异及位序规模体系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詹军 张强 刘丽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4期154-158,共5页
选取长三角城市群26个地市旅游总收入为指标,运用标准差、变异系数、基尼系数、赫芬达尔指数、首位度以及对数回归分析,探究了2008—2015年长三角城市群的旅游经济差异和位序规模演变状况。研究发现,旅游经济绝对差异不断扩大,相对差异... 选取长三角城市群26个地市旅游总收入为指标,运用标准差、变异系数、基尼系数、赫芬达尔指数、首位度以及对数回归分析,探究了2008—2015年长三角城市群的旅游经济差异和位序规模演变状况。研究发现,旅游经济绝对差异不断扩大,相对差异总体下降;首位城市稳定,首位度呈现下降趋势,旅游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市极化效应在减弱;旅游收入位序规模双对数分析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旅游经济发展态势由首位型转化为集中型;旅游资源吸引力、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旅游接待能力等因素是形成长三角城市群旅游经济差异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城市群 旅游经济差异 规模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西江经济带城市旅游规模差异及位序规模分布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钟学思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2-86,共5页
运用规模差异测算指标和位序规模理论分析方法,对珠江-西江经济带城市旅游规模差异和位序规模分布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2003-2012年,珠江-西江经济带各城市之间旅游发展的绝对差异总体呈现不断扩大趋势,其相对差异则总体呈现减少趋势... 运用规模差异测算指标和位序规模理论分析方法,对珠江-西江经济带城市旅游规模差异和位序规模分布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2003-2012年,珠江-西江经济带各城市之间旅游发展的绝对差异总体呈现不断扩大趋势,其相对差异则总体呈现减少趋势;城市旅游规模的集聚程度经历先减弱后增强,随后再减弱的过程;城市旅游规模符合位序规模分布规律;城市旅游规模分布属于首位型分布,但其旅游规模差距呈现缩小趋势。据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规模差异 规模分布 珠江-西江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入境商务旅游位序规模差异化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包富华 《企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1-117,共7页
本文基于位序规模理论,利用标准差、变异系数、基尼系数、首位度、赫芬达尔系数等方法分析了我国入境商务旅游的位序规模差异。研究发现:我国入境商务旅游经历了从快速增长到稳定发展的阶段,总体发展还不平衡;其首位分布特征明显,首位... 本文基于位序规模理论,利用标准差、变异系数、基尼系数、首位度、赫芬达尔系数等方法分析了我国入境商务旅游的位序规模差异。研究发现:我国入境商务旅游经历了从快速增长到稳定发展的阶段,总体发展还不平衡;其首位分布特征明显,首位客源国在日本和韩国之间呈交替变化;各客源国之间的规模差异逐渐降低。根据我国入境商务旅游规模和位序的变化态势可将其分为平稳型、波动型、上升型和衰退型四种形态,并从经济发展水平、贸易依存度、旅游交通和汇率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建议政府加强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多样化的商务旅游产品,并根据不同客源国的发展形态制定不同的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境商务旅游 规模差异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位序-规模法则的理论难题:数理本质与解决方案 被引量:10
17
作者 陈彦光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8-102,共5页
周一星在研究京津冀地区的城市规模分布时发现Zipf模型P(r) =P1r-q的参数P1的计算值与实际值存在误差 ,即最大城市的人口数的理论值与实际数有不容忽视的差距 ,从而出现了理论与实验的矛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从一对具有普遍意义的奇... 周一星在研究京津冀地区的城市规模分布时发现Zipf模型P(r) =P1r-q的参数P1的计算值与实际值存在误差 ,即最大城市的人口数的理论值与实际数有不容忽视的差距 ,从而出现了理论与实验的矛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从一对具有普遍意义的奇异对称序列出发 ,导出了城市位序 规模法则的精确表达式 ,从而揭示了“周一星难题”的数理本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体系 城市规模分布 ZiPf定律 分维 "同一星难题" 城市-规模法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段集聚现象透视——基于城市位序—规模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卫玲 戴江伟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共7页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一个重要成效在于其集聚效应能否得以充分发挥,这其中的引擎正是经济带中的城市。运用2002年、2007年和2012年西北五省(区)30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市辖区人口规模数据,利用位序—规模分布法则,检验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城...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一个重要成效在于其集聚效应能否得以充分发挥,这其中的引擎正是经济带中的城市。运用2002年、2007年和2012年西北五省(区)30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市辖区人口规模数据,利用位序—规模分布法则,检验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体系规模分布的集聚程度。研究结果表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城市体系集聚程度较低,城市的人口分布较分散,大城市发展并不突出。西安、兰州、乌鲁木齐等大城市远远没有达到一定的规模,其集聚效应很有限,进而提出要特别重视培育丝绸之路经济带特大城市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城市规模 信息效应 规模分布 西安 兰州 乌鲁木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民用机场体系位序-规模分布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8
19
作者 姜海宁 蔡诗瑶 李博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15-624,共10页
运用位序-规模法则,以1990—2019年长三角各民用机场客货运吞吐量为基础数据,对长三角民用机场位序-规模分布特征进行探讨,然后结合核密度估计方法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三角民用机场体系总体呈现明显的位序-规模分布特征,... 运用位序-规模法则,以1990—2019年长三角各民用机场客货运吞吐量为基础数据,对长三角民用机场位序-规模分布特征进行探讨,然后结合核密度估计方法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三角民用机场体系总体呈现明显的位序-规模分布特征,在不同阶段,不同机场位序-规模出现明显分化;基于客运的机场体系经历高度集中化、机场体系重大调整、大中小型机场差异化发展和各机场融合发展4个阶段,而基于货邮的机场体系经历了大型机场主导、新兴小型机场缓慢发育、中小型机场自我突破和大中小型机场差异化发展4个阶段;长三角民用机场体系位序-规模分布作用机制主要表现为经济发展是机场规模扩大的根本动力,政府政策是机场建设发展的重要支撑,综合交通完善对小型机场发展带来冲击,客货航空业务差异使机场体系内部竞争与融合并存4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用机场体系 长三角 -规模法则 核密度估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物流量空间分布位序规模模型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斌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4-78,共5页
为准确预估物流量在城市体系空间分布的情况,从而合理规划区域性公共基础设施,根据帕累托原理,通过对全国35个经济单列城市的物流量数据分析,建立城市物流量空间分布的位序规模模型;得出物流量分布首位城市现象,及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物... 为准确预估物流量在城市体系空间分布的情况,从而合理规划区域性公共基础设施,根据帕累托原理,通过对全国35个经济单列城市的物流量数据分析,建立城市物流量空间分布的位序规模模型;得出物流量分布首位城市现象,及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物流量在空间分布上的聚集性有所弱化的结论;指出根据城市物流量空间分布规律以及变化的趋势,在规划建设大型基础设施时可以优先考虑首位城市的需求;此外,物流网络节点位置与大小的设置,也需要以物流量空间分布数据为基础进行合理安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物流 空间分布 规模 帕累托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