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元数据融合的安徽省干旱遥感监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军 宁少尉 +3 位作者 金菊良 周戎星 周玉良 白夏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07-213,共7页
干旱是威胁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为实现干旱的精准监测,提出距平温度指数、距平降水指数、距平土壤含水量指数,将距平模型分别和分类回归树、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融合,提出距平分类回归树模型和距平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验证模型的可行性。... 干旱是威胁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为实现干旱的精准监测,提出距平温度指数、距平降水指数、距平土壤含水量指数,将距平模型分别和分类回归树、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融合,提出距平分类回归树模型和距平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验证模型的可行性。首先选取安徽省2001—2014年168个月的降水、遥感温度、植被和土壤含水量指标,将2001年—2010年距平指数作为率定期,2011—2014年距平指数作为验证期,分别计算距平分类回归树模型和距平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参数,并预测验证期模型值,计算两种模型值与SPI1值的相关系数,并与历史干旱记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验证期距平分类回归树模型指数和SPI1的相关系数为0.878。验证期距平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指数和SPI1的相关系数为0.882。验证期距平分类回归树模型与SPI1等级准确率为0.77。验证期距平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与SPI1等级准确率为0.80。距平分类回归树和距平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都有良好的监测效果,其中距平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监测效果更好些、可作为安徽省干旱监测的良好模型,为农业部门制定抗旱措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遥感监测 数据融合 距平分类回归模型 距平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遥感数据时空融合模型生成高分辨率归一化植被指数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思源 叶真妮 +2 位作者 毛勇伟 陈玉玲 曾纳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27-435,共9页
【目的】针对时空融合方法在遥感植被状况调查及动态变化监测中的应用,比对时空自适应反射率融合模型(STARFM)、增强型时空自适应反射率融合模型(ESTARFM)、回归拟合空间滤波和残差补偿模型(Fit-FC)和规则集回归树融合模型(RPRTM)等4种... 【目的】针对时空融合方法在遥感植被状况调查及动态变化监测中的应用,比对时空自适应反射率融合模型(STARFM)、增强型时空自适应反射率融合模型(ESTARFM)、回归拟合空间滤波和残差补偿模型(Fit-FC)和规则集回归树融合模型(RPRTM)等4种时空融合模型对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融合效果。【方法】以三江源地区2块具有差异性地表特征的区域为研究样地,采用上述4种时空融合方法,融合空间分辨率30 m的Landsat 8影像和250 m时间步长16 d的MODIS NDVI数据,生成步长为16 d的30 m空间分辨率的NDVI数据。基于Landsat NDVI影像通过定性的目视判别和定量的统计分析来评价不同融合模型结果的空间特征模拟效果,并以真实的MODIS NDVI时间动态为参考,分析了不同融合方法对地表植被动态特征的拟合效果。【结果】(1)关于空间特征的捕捉,在地表覆盖状况较复杂的区域,RPRTM融合效果最佳(R2=0.82);而对于输入影像差异较大的区域,ESTARFM融合效果最佳(R2=0.95)。(2)关于时间动态的捕捉,RPRTM针对不同的植被型均取得了最佳效果(R2为0.97~0.99)。(3)相对于模型输入数据的时空可比性,地表异质性对STARFM和ESTARFM融合效果的影响更大。【结论】4种时空融合模型能有效用于生成高时空分辨率的NDVI数据,不同模型其融合效果各有不同,RPRTM在复杂地表区域与模拟植被生长动态变化中均有较好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数据融合 归一化植被指数 增强型时空自适应反射率融合模型 规则集回归树融合模型 回归拟合空间滤波和残差补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规则树的一类随机过程多尺度建模方法
3
作者 文成林 史军杰 张延锋河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63-167,共5页
该文针对一类异步采样的多传感器动态系统,在已有的规则树建模基础上,基于现象或过程所具有的Markov性,给出了过程基于不规则树的多尺度表示方法和多尺度动态建模过程,并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新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规则 多尺度表示 多尺度模型 MARKOV过程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权重提取与Dempster多重融合的凝汽器真空预测 被引量:7
4
作者 夏琳琳 台金娟 +2 位作者 刘惠敏 王丹 文磊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29-334,共6页
为了解决单一网络预测结果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一种由BP、Elman及RBF三网络组合的预测模型,并引入模糊软集理论进行"判断证据"的权重提取以及D-S的多证据融合.以某电厂连续4天实测的现场参数构成样本空间,经主成分分析降维及权... 为了解决单一网络预测结果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一种由BP、Elman及RBF三网络组合的预测模型,并引入模糊软集理论进行"判断证据"的权重提取以及D-S的多证据融合.以某电厂连续4天实测的现场参数构成样本空间,经主成分分析降维及权重提取后,采用Dempster组合规则下置信函数三重融合结果对随后一天的真空值进行预测.结果表明,与单一网络预测模型相比,组合预测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均显著减小,融合精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汽器真空值 神经网络 DEMPSTER组合规则 模糊软 主成分分析 组合预测模型 权重提取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PS-IR的地表土壤湿度估算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朱小灵 王剑辉 谢荣安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8-133,共6页
全球定位系统干涉反射测量(GPS-IR)是一种新型的遥感技术,可用于估算近地表土壤水分含量。本文从多卫星融合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星融合的地表土壤湿度估算方法。首先通过低阶多项式拟合分离出卫星反射信号;然后建立反射信号正弦... 全球定位系统干涉反射测量(GPS-IR)是一种新型的遥感技术,可用于估算近地表土壤水分含量。本文从多卫星融合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星融合的地表土壤湿度估算方法。首先通过低阶多项式拟合分离出卫星反射信号;然后建立反射信号正弦拟合模型,获取相对延迟相位;最后基于多卫星相对延迟相位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利用美国板块边界观测计划(PBO)提供的监测数据,对比分析不同建模序列长度的反演效果,从而确定最佳的建模长度。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可实现多颗卫星的有效融合,运用于土壤湿度估算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IR 土壤湿度 多卫星融合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最佳输入变量 精度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