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州市工业产业区块规划实施评价及优化策略——以广州市花都区为例
1
作者 卢新潮 赵欣 王志成 《城市开发》 2024年第9期114-116,共3页
为提高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水平,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广州市于2020年印发并实施了广州工业产业区块系列规划和政策文件。规划自实施以来,为全市工业用地规划与管理提供了空间指引与政策依据。为对规划实施效果进行系统性评价,本文以花都区... 为提高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水平,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广州市于2020年印发并实施了广州工业产业区块系列规划和政策文件。规划自实施以来,为全市工业用地规划与管理提供了空间指引与政策依据。为对规划实施效果进行系统性评价,本文以花都区为例,运用规划绩效评估方法,从空间绩效、产业绩效、环保绩效3大维度,对2020—2024年全区工业用地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结果显示,规划实施对于优化工业用地布局,提升土地使用效率和集聚度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对清退污染产业、推动清洁低碳发展有一定积极作用。此外,当前花都产业发展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大力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仍是工作重点。总体上,规划实施对推动工业用地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但在鼓励科技创新和引导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仍待进一步完善政策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产业区块 规划实施评价 绩效评价 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提高城乡规划实施评价有效性与可操作性的探讨 被引量:28
2
作者 李王鸣 沈颖溢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9-24,共6页
当前城乡规划实施评价存在规范性差、主观认知不足、方法论缺失等问题,使其难以有效开展,可从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价内容体系、评价组织与方法、结果判定三个方面探索提高城乡规划实施评价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规划实施评价内容应围绕目... 当前城乡规划实施评价存在规范性差、主观认知不足、方法论缺失等问题,使其难以有效开展,可从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价内容体系、评价组织与方法、结果判定三个方面探索提高城乡规划实施评价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规划实施评价内容应围绕目标实施、空间发展、公众参与和措施落实四个领域展开,突出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和空间发展落实,并以近期建设为重点评价时段;实施评价组织宜采用第三方主导、多方参与的模式,评价方法应注重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将目标评价与规划实施过程分析相结合;评价结果判断应包括对规划目标实现程度的评价和对规划实施过程的检测两方面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划实施评价 内容体系 组织与方法 结果判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中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中主要问题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杜金锋 冯长春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4-80,共7页
研究目的:根据国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制度的政策设计目标,总结已有研究成果,分析目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研究与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的建议。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比较与综述。研究结果:(1... 研究目的:根据国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制度的政策设计目标,总结已有研究成果,分析目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研究与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的建议。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比较与综述。研究结果:(1)明确规划实施评价主体及其资格要求,增强评价主体独立性;(2)完善规划实施评价内容,科学合理构建评价指标体系;(3)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完善评价方法,推广3S技术;(4)明确实施评价介入的时点,建立规划实施的动态监测、评价与管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规划实施评价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规划实施评价中的自然生态安全指标体系构建——以重庆市北部新区为例 被引量:7
4
作者 叶林 杜春兰 陈舒一郎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5年第4期37-42,共6页
自然生态安全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当前城市规划实施评价中尚未建立系统的自然生态安全指标体系,势必导致评价结论的偏差。本研究选取与用地布局和用地适宜性密切相关的空间化指标作为关键要素,运用PSR模型尝试构建城市规划实施评价... 自然生态安全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当前城市规划实施评价中尚未建立系统的自然生态安全指标体系,势必导致评价结论的偏差。本研究选取与用地布局和用地适宜性密切相关的空间化指标作为关键要素,运用PSR模型尝试构建城市规划实施评价的自然生态安全指标体系,并选取重庆市北部新区为例,通过分析2003—2010年7年间该区的总体规划实施情况,验证了该指标体系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划实施评价 自然生态安全指标体系 重庆市北部新区总体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发性技术灾害层面的规划实施评价 被引量:4
5
作者 黄怡 陈韵 +1 位作者 张雅丽 杜洁莉 《上海城市规划》 2015年第5期70-74,80,共6页
伴随着近几十年我国快速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慢发性技术灾害已日益成为城乡许多地区面临的突出环境问题之一。对某些特定地区来说,从慢发性技术灾害层面进行规划实施评价已成为一种必需之举。分析了慢发性技术灾害层面规划实施评价的必要... 伴随着近几十年我国快速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慢发性技术灾害已日益成为城乡许多地区面临的突出环境问题之一。对某些特定地区来说,从慢发性技术灾害层面进行规划实施评价已成为一种必需之举。分析了慢发性技术灾害层面规划实施评价的必要性和针对性,着重从产业符合性、规划合理性、规划符合性、规划有效性4个方面阐述了慢发性技术灾害层面规划实施评价的框架内容,并初步构建了慢发性技术灾害层面规划实施评价的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发性技术灾害 规划实施评价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实施评价研究综述 被引量:9
6
作者 董文丽 李王鸣 《华中建筑》 2018年第1期1-5,共5页
我国大量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和名村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决策的坚实载体。自20世纪80年代起,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在全国各地陆续实施,但其在各空间层面均时常遭到突破,亟需对保护规划的实施进行广泛的检验。然而,... 我国大量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和名村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决策的坚实载体。自20世纪80年代起,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在全国各地陆续实施,但其在各空间层面均时常遭到突破,亟需对保护规划的实施进行广泛的检验。然而,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实施评价的内容体系和标准体系具有双重复杂性,现有研究在评价方法上依赖经验判断和定性描述,在评价标准上不仅缺乏客观性量度及居民反馈测度,而且缺乏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模型建构方法。该文提出,未来应基于多准则决策法建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实施评价理论体系,为提高名城评价体系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划实施评价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城市规划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数据环境下的城市增长边界规划实施评价 被引量:7
7
作者 龙瀛 李派 《上海城市规划》 2017年第5期106-111,共6页
城市增长边界(UGBs)是新版《城乡规划法》中的强制性内容,其实施效果的评估是城市规划学界和实践界共同关注的热点。回顾近年来新数据环境,对如何利用土地利用许可数据、人类移动数据和活动数据等新数据,进行了更系统、更深入、更多元... 城市增长边界(UGBs)是新版《城乡规划法》中的强制性内容,其实施效果的评估是城市规划学界和实践界共同关注的热点。回顾近年来新数据环境,对如何利用土地利用许可数据、人类移动数据和活动数据等新数据,进行了更系统、更深入、更多元、更广泛的实施评估研究,并且对研究方法进行了总结。这些方法对城市规划以及规划实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为未来中国的城市研究、规划设计和政策制定带来新的启示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数据环境 城市增长边界 规划实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元回归模型的规划实施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桑劲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79-85,共7页
规划实施评价的一个重要任务在于分析实施结果并建立实施结果和影响实施结果的要素之间的关系,多元回归模型是一种用于解释这种关系的定量分析工具,有助于建立清晰的规划实施评价的概念框架。研究在进行大量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模型... 规划实施评价的一个重要任务在于分析实施结果并建立实施结果和影响实施结果的要素之间的关系,多元回归模型是一种用于解释这种关系的定量分析工具,有助于建立清晰的规划实施评价的概念框架。研究在进行大量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模型因变量的不同,将基于多元回归模型的规划实施评价方法分为四种类型,结合案例的分析阐述了不同方法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划实施评价 多元回归模型 规划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鲁春阳 杨庆媛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37-239,共3页
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是土地利用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规划各项目标和任务、发挥规划宏观调控作用的基本措施,其目的在于了解土地利用规划实施所产生的结果,以便为现行土地利用规划废、改、立提供指导。为此,在分析我国开展土... 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是土地利用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规划各项目标和任务、发挥规划宏观调控作用的基本措施,其目的在于了解土地利用规划实施所产生的结果,以便为现行土地利用规划废、改、立提供指导。为此,在分析我国开展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研究必要性的基础上,评述了国内外关于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研究的概况,并探讨了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的概念、内容和指标体系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 可持续利用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市重点功能区规划实施评价探究——以汉口沿江二七商务核心区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舒敏 田燕 《城市建筑》 2020年第13期107-109,113,共4页
重点功能区作为武汉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抓手,集合了大量的城市发展资源和政策,因此,对其进行规划实施效果评价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武汉市汉口沿江二七商务核心区为研究对象,从规划实施结果和规划实施过程两个角度出发,选取... 重点功能区作为武汉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抓手,集合了大量的城市发展资源和政策,因此,对其进行规划实施效果评价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武汉市汉口沿江二七商务核心区为研究对象,从规划实施结果和规划实施过程两个角度出发,选取若干评价指标搭建重点功能区规划实施评价体系,分析二七商务核心区规划的实施效果,并从转变规划编制思想和规划实施工作良性循环等方面进行反思与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重点功能区 规划实施评价 汉口二七商务核心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开放理念的老校区整治规划实施评价——以沈阳农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乔鑫 《城市建筑》 2018年第11期95-98,共4页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向社会化方向发展,以及快速城镇化带来的校地关系的转变,高校规划必须寻求与所在城市及周边社区的互动与联系,以开放校园理念指导校园规划的编制与实施。相对于新校区、老校区整治规划,由于需要解决现状发展需求、协调...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向社会化方向发展,以及快速城镇化带来的校地关系的转变,高校规划必须寻求与所在城市及周边社区的互动与联系,以开放校园理念指导校园规划的编制与实施。相对于新校区、老校区整治规划,由于需要解决现状发展需求、协调历史文化资源等因素,具有更大的难度。通过对我国开放校园理论研究进展综述和沈阳农业大学实际建设案例的分析,功能的梳理与重构、交通的分级与分流、景观的外化与视线的网络化、历史文化资源的利用与传承等,是在老校区整治规划中的核心任务。同时,老校区整治规划具有动态性、渐进性特征,需要结合校园发展规划及近期建设计划予以逐步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校园 规划实施评价 老校区整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城市遥感动态监测方法的规划实施评价研究——以武汉市绿地规划为例
12
作者 杜月辛 《城市建筑》 2017年第5期349-350,共2页
"建设国家园林城市"是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建设美好家园的重要途径,政策规定城市绿化覆盖率、建成区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指标达应到规划要求.本文以武汉市两个不同时相的遥感影像为例,提取了城市宏观层面的楔形绿地信息,用Envi软... "建设国家园林城市"是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建设美好家园的重要途径,政策规定城市绿化覆盖率、建成区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指标达应到规划要求.本文以武汉市两个不同时相的遥感影像为例,提取了城市宏观层面的楔形绿地信息,用Envi软件分类后动态监测处理,得出了土地利用变化混淆矩阵.利用矩阵结果分析了武汉市绿地、水体变化情况,监测城市绿地发展动态、对城市规划的实施进行评价,以期能为相关政府部门的规划实施评价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划实施评价 动态监测 城市绿地 遥感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时代的城市规划响应 被引量:104
13
作者 叶宇 魏宗财 王海军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11,共7页
近年来,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加速了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但对于大数据到底对城市规划带来了哪些冲击、城市规划编制与实施应如何响应,仍需进一步探索。基于对大数据时代城市空间研究成果的简要述评,研究从城市规划的编制与实施评价两... 近年来,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加速了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但对于大数据到底对城市规划带来了哪些冲击、城市规划编制与实施应如何响应,仍需进一步探索。基于对大数据时代城市空间研究成果的简要述评,研究从城市规划的编制与实施评价两方面展开讨论。对于规划编制,大数据提供了从"小样本分析"到"海量呈现",从"滞后化"到"实时化",从"专家领衔"到"公众参与",从"人工化"到"智能化",从"分散化"到"协同化"等多维转变的可能;对于规划实施评价,大数据指明了从"以空间为本"到"以人为本",从"静态、蓝图式"到"动态、过程式",从"粗放化"到"精细化"的转变方向。研究对当前正处于探索阶段的城市规划的未来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城市规划编制 规划实施评价 规划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PA分析法的城镇风貌改造后评价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芮光晔 王世福 赵渺希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5-100,共6页
在全球化进程中,地域特色的消失已成为普遍的城市问题,有效地实施规划设计、重塑城镇风貌成为规划的重要议题。研究以广西龙胜县城镇风貌改造为案例,采用"重要性—绩效性"这一评价模型(IPA),在解析、检验城镇风貌地域特征的... 在全球化进程中,地域特色的消失已成为普遍的城市问题,有效地实施规划设计、重塑城镇风貌成为规划的重要议题。研究以广西龙胜县城镇风貌改造为案例,采用"重要性—绩效性"这一评价模型(IPA),在解析、检验城镇风貌地域特征的基础上,对改造后效果进行绩效感知的评价与反思,结果发现:运用地域元素改造后的城镇风貌在空间上有明显的地域尺度区分效果,同时在社会心理上,受访者对城镇风貌的期望值高于现状实施效果;在"重要性—绩效性"方面,受访者对改造后的城镇风貌认知与可感知的空间范围密切相关,更加关注非物质空间的地域文化对城镇风貌建构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风貌 地域特色 规划实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