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规划下乡:改革开放以来村庄规划的发展脉络及其实现逻辑 被引量:11
1
作者 吴春宝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4-75,共12页
以规划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发挥规划的宏观引领和战略指导等功能,对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自改革开放以来,规划下乡大致经历了起步探索、快速发展以及优化成熟三个... 以规划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发挥规划的宏观引领和战略指导等功能,对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自改革开放以来,规划下乡大致经历了起步探索、快速发展以及优化成熟三个阶段。这其中,村庄规划也呈现出从“有规可依”到“多规并行”再到“多规合一”的发展脉络。从实现逻辑来看,规划下乡是自上而下的国家意志与自下而上的农民意愿双向互动的过程。具体而言,国家意志作为规划下乡的外部推动力,有助于实现村庄规划的专业化和规范化,对乡村的有序建设发挥着强有力的引导与调控作用。同时,农民意愿作为规划下乡的内部驱动力,突显了乡村的地方性特点及乡村建设的自主性,增强了村庄规划的适应性和有效性。可见,国家与农民之间双向互动的复线关系,体现了规划下乡的深层次逻辑。这为当前切实增强村庄规划引领乡村振兴的活力与效力,提供了有益的政策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振兴 规划下乡 国家化 发展脉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有效治理视域下的村庄规划:功能定位与提升路径 被引量:3
2
作者 马雪松 安丙淏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3-91,共9页
村庄规划作为国家规划治理模式在村域国土空间的延伸形态,能够巩固国家纵向治理体系的基层场域、推进村民自治实施机制的健全完善,并在价值理念、治理结构、运行机制三个方面契合乡村有效治理的内在要求和现实需要。村庄规划在乡村有效... 村庄规划作为国家规划治理模式在村域国土空间的延伸形态,能够巩固国家纵向治理体系的基层场域、推进村民自治实施机制的健全完善,并在价值理念、治理结构、运行机制三个方面契合乡村有效治理的内在要求和现实需要。村庄规划在乡村有效治理中的预期功能,主要是以议事协商协调乡村有效治理的主体利益、以精准对接配置乡村有效治理的要素资源、以科学规划形成乡村有效治理的目标牵引、以刚性约束设定乡村有效治理的底线要求。推动村庄规划的编制优化与效能发挥,应坚持以人为本引导治理行为、构建统一的治理资源配置机制、组织乡村规划师全链条参与、以弹性规划与执行监督推动规划落地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有效治理 村庄规划 规划下乡 规划赋能 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