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6种木莲属植物的园林观赏价值评价 被引量:10
1
作者 赵珊珊 沈顺锋 +3 位作者 王亚玲 赵强民 武艳芳 付琳 《广东园林》 2013年第4期66-70,共5页
采用层次分析和加权评分相结合的评价系统,以木莲属植物的园林景观应用为目的,根据观赏价值、资源潜力、生物学特性三大类13个指标,对26种木莲属植物的园林观赏价值进行评价。筛选出适宜华南地区园林应用的种类,有亮叶木莲、马关木莲、... 采用层次分析和加权评分相结合的评价系统,以木莲属植物的园林景观应用为目的,根据观赏价值、资源潜力、生物学特性三大类13个指标,对26种木莲属植物的园林观赏价值进行评价。筛选出适宜华南地区园林应用的种类,有亮叶木莲、马关木莲、木莲、大叶木莲、海南木莲、毛桃木莲、乳源木莲、大果木莲等,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较为一致。此评价可以为育种目标的确定和育种亲本的选配提供依据,还可以很好地了解木莲属各个种的优缺点,为建立木莲属园林植物核心种质资源库提供数据支持,也便于人们根据各自的目标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观赏价值评价 层次分析法和加权评分法 木莲属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4种山茶科植物观赏价值评价 被引量:15
2
作者 薛克娜 田雪琴 +1 位作者 柯欢 陈香 《广东林业科技》 2015年第2期109-113,共5页
应用层次分析法,对猪血木(Euryodendron excelsum)、杜鹃红山茶(Camellia changii)、越南抱茎茶(C.amplexicaulis)、石笔木(Tutcheria championi)4种山茶科植物的树形、花、叶和果进行观赏价值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在树形、花、叶、果4个... 应用层次分析法,对猪血木(Euryodendron excelsum)、杜鹃红山茶(Camellia changii)、越南抱茎茶(C.amplexicaulis)、石笔木(Tutcheria championi)4种山茶科植物的树形、花、叶和果进行观赏价值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在树形、花、叶、果4个影响因子中,花因子最能影响人对植物的评判,其次是树形、叶,最后是果;4种植物中,最佳观树形植物是猪血木,最佳观叶、观花植物是杜鹃红山茶,最佳观果植物是石笔木。4种植物的综合观赏价值从高到低依次为杜鹃红山茶>越南抱茎茶>猪血木>石笔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茶科 观赏价值评价 AHP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茶花品种观赏性状的主成分分析与观赏价值综合评价 被引量:13
3
作者 陈艺荃 潘宏 魏云华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51-559,共9页
【目的】为山茶花科学引种和育种目标性状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运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影响山茶花观赏性的关键因子,对28个山茶花品种进行观赏价值的综合评价与观赏品种的筛选,构建观赏价值综合评价模型。【结果】山茶花... 【目的】为山茶花科学引种和育种目标性状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运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影响山茶花观赏性的关键因子,对28个山茶花品种进行观赏价值的综合评价与观赏品种的筛选,构建观赏价值综合评价模型。【结果】山茶花各观赏性状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花量、瓣数与花期呈极显著正相关,花色与新叶色呈极显著正相关;13个性状可综合为花量因子、花期因子、花径因子、色彩因子和叶形因子等5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85.48%,具有生物学意义;28个品种评为3个等级,筛选出金碧辉煌、花宝珠、花鹤翎、花芙蓉、正黄旗、黄的旋律、小桃红、红叶贝拉、杰作等9个观赏价值Ⅰ级的品种,评价结果与实地观测效果基本一致。【结论】山茶花观赏价值主要受花量、花期、花径、色彩和叶形等因子的综合影响,花量和花期是最关键的影响因子,要重点选择花大色艳、花量丰富、花期长,或具彩叶特征,整体观赏性强的品种作为推广栽培或育种的优良亲本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茶花 观赏性状 主成分分析 观赏价值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评价郁金香留床栽培的观赏价值 被引量:5
4
作者 赵杨静 唐楠 +1 位作者 吕春娜 唐道城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8-187,共10页
【目的】留床栽培是解决郁金香种球消耗性栽培的途径之一,本研究旨在分析不同郁金香品种在留床栽培后观赏价值的变化,筛选出适宜露地留床栽培的郁金香品种,为提高种球利用率、降低园林应用成本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对荷兰引进的36个... 【目的】留床栽培是解决郁金香种球消耗性栽培的途径之一,本研究旨在分析不同郁金香品种在留床栽培后观赏价值的变化,筛选出适宜露地留床栽培的郁金香品种,为提高种球利用率、降低园林应用成本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对荷兰引进的36个郁金香品种进行连续2年不采挖的留床栽培,测定株高、基生叶数、最长叶叶长、最短叶叶长、最长叶叶宽、最短叶叶宽、花径、花瓣长、花葶长、冠幅、叶面积、叶绿素等12个地上部表型性状,并进行主成分分析及综合评价。【结果】留床栽培1年后36个品种的出苗率为16.51%~86.67%,出苗率下降7.14%~82.10%,其中17个品种的出苗率降幅小于40%。表型性状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综合评价观赏价值时优先考虑株高、基生叶数、最长叶叶长、最短叶叶长、最长叶叶宽、最短叶叶宽、花径、花葶、叶面积等9个性状的变化情况。根据主成分得分对36个品种进行排名,留床一年后排名有所提升的品种占总数的55.5%,排名退后的品种占总数的19.4%。结合出苗率、综合排名和表型性状的增减数目,共筛选出6个在留床栽培后观赏价值较高且稳定的品种:Yellow Pomponette、Negrita、Leen Van Der Mark、Christmas Marvel、Pink Pomponette、Parade。【结论】筛选出6个适宜在西宁地区或相似环境条件下进行露地留床栽培的郁金香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郁金香 留地栽培 表型 主成分分析 观赏价值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贺兰山野生花灌木资源观赏及潜在开发利用价值评价 被引量:2
5
作者 魏育钢 蓝登明 李钢铁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15年第4期13-17,共5页
基于对内蒙古贺兰山地区的野外实地调查和文献查阅,从观赏价值、开发潜力和生态学特征3个方面选取了12个评价指标构建综合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内蒙古贺兰山地区45种观赏价值较高的野生花灌木进行了评价,将其划分为4个开发利... 基于对内蒙古贺兰山地区的野外实地调查和文献查阅,从观赏价值、开发潜力和生态学特征3个方面选取了12个评价指标构建综合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内蒙古贺兰山地区45种观赏价值较高的野生花灌木进行了评价,将其划分为4个开发利用等级。结果表明:全缘栒子、黑果栒子、毛樱桃、葱皮忍冬等8种植物达到Ⅰ级标准,可优先开发利用;山桃、黄蔷薇、刺蔷薇、单瓣黄刺玫等31种植物达到Ⅱ级标准,可次重要开发利用;耧斗菜叶绣线菊、松叶猪毛菜、霸王、虎榛子等6种植物达到Ⅲ级标准,可针对性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兰山 观赏价值评价 层次分析法 野生花灌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北盘江流域观赏兰科植物及其功能群研究
6
作者 侯欢欢 安明态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7-178,共12页
为科学保护和合理开发贵州北盘江流域野生兰科(Orchidaceae)植物资源,科学筛选高观赏价值兰科植物并探究其环境适应特征,该文以贵州省北盘江流域分布的兰科植物为研究对象,基于层次分析法筛选出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种类,并使用聚类和冗... 为科学保护和合理开发贵州北盘江流域野生兰科(Orchidaceae)植物资源,科学筛选高观赏价值兰科植物并探究其环境适应特征,该文以贵州省北盘江流域分布的兰科植物为研究对象,基于层次分析法筛选出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种类,并使用聚类和冗余分析明确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植物功能群物种组成。结果表明:(1)研究区兰科植物共74属249种(含变种),在水平空间分布上有2个密集区,分别是望谟县与紫云县交界片区和盘州市西部片区;在垂直空间分布上,随海拔变化呈“中间膨胀型”分布,以800~1 600 m范围为主。(2)研究区观赏兰科植物可划分为三大等级,第一级为开发优等级,共51种兰科植物,第二级为开发储备级,共170种,第三级的28种观赏价值较低,没有作为观赏植物开发的必要。(3)研究区开发优等级的观赏兰科植物可划分为低海拔喜荫非石灰岩山地功能群、低海拔喜阳石灰岩山地功能群、中海拔喜荫石灰岩山地功能群和高海拔喜阳非石灰岩山地功能群4类,不同功能群间兰科植物适应环境类型差异较大。综上表明,对贵州北盘江流域观赏兰科植物的筛选和生态功能群的划分,为今后园林应用、科学保护、引种驯化开发、野外回归等研究提供了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科 物种多样性 观赏价值评价 生态功能群 植物资源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拿大秋播草花的引种观察与应用评价 被引量:9
7
作者 张庆春 牛立新 +1 位作者 张延龙 刘孟霞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51-255,共5页
对从加拿大引进的16种草花进行为期两年的观察试验,研究其出苗成活率、绿期、花期情况,并对其观赏价值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筛选出7个品种可直接用于园林绿化,其他品种也具有很好的育种价值,丰富了关中地区城镇园林绿化种类。
关键词 草本花卉 引种 观赏价值评价 关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原牡丹在包头市的引种观察与应用评价 被引量:3
8
作者 周永明 肖斌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0年第5期57-59,共3页
对在包头市引种15种中原牡丹进行为期两年的观察试验,研究其成活率和物候期等,对其生长状况、植株观赏性状、花色和花期等进行观察记录,并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引种牡丹的适应性和观赏性进行评价,筛选出‘姚黄’、‘魏紫’、‘赵粉’... 对在包头市引种15种中原牡丹进行为期两年的观察试验,研究其成活率和物候期等,对其生长状况、植株观赏性状、花色和花期等进行观察记录,并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引种牡丹的适应性和观赏性进行评价,筛选出‘姚黄’、‘魏紫’、‘赵粉’、‘大胡红’、‘御黄衣’、‘十八号’和‘昆山夜光’等7个适宜在包头市露地栽培的牡丹品种;筛选出‘二乔’、‘金轮黄’、‘首案红’和‘墨撒金’等4个品种,可以在包头市采用设施栽培;其余品种‘洛阳红’、‘状元红’、‘罗汉红’和‘胭红’不适宜在包头地区露地栽培。试验不仅成功的筛选出了适宜在包头市进行露地栽培的牡丹品种,还为该地区牡丹的引种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 引种 观赏价值评价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