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利用兰州小孔径地震台阵资料叠加观测走时曲线
1
作者
秦满忠
沈旭章
+1 位作者
张元生
刘旭宙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9-69,共11页
使用兰州小孔径地震台阵记录的近10年地震观测垂直分量波形数据,采用长、短时间平均数比值方法(STA/LTA)叠加出适用于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的观测走时曲线.结果表明,兰州小孔径地震台阵独特的地理位置,基本上能够记录到不同震中距(0—180&...
使用兰州小孔径地震台阵记录的近10年地震观测垂直分量波形数据,采用长、短时间平均数比值方法(STA/LTA)叠加出适用于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的观测走时曲线.结果表明,兰州小孔径地震台阵独特的地理位置,基本上能够记录到不同震中距(0—180°)和不同方位的地震事件;使用不同频率滤波处理之后的地震数据记录叠加出相应的观测走时曲线,从观测走时曲线中可以识别出不同体波震相(P,PKIKP,PKP,PP,PPP,PcP,ScP,S,SS等)的到时及其观测走时曲线特征.这对识别地震各种震相,认识和研究地球内部精细结构等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测走时
曲线
小孔径地震台阵
长短窗能量比叠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核幔界面衍射波P_(diff)震相最大记录震中距探讨
被引量:
2
2
作者
秦满忠
李顺成
+2 位作者
刘旭宙
张淑珍
张元生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49-256,共8页
智利MS8.8特大地震在甘肃数字测震台网记录的最大震中距达179.7°,通过读取该地震初至震相的观测走时,计算该震相的平均观测慢度为4.104s/°,与Pdiff震相的理论慢度4.439s/°基本一致.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甘肃数字测震台网和...
智利MS8.8特大地震在甘肃数字测震台网记录的最大震中距达179.7°,通过读取该地震初至震相的观测走时,计算该震相的平均观测慢度为4.104s/°,与Pdiff震相的理论慢度4.439s/°基本一致.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甘肃数字测震台网和甘东南野外观测流动台阵独特的地理位置,记录到了至今全球最大震中距(179.7°)的核幔界面衍射波Pdiff震相;Pdiff震相起始观测走时明显滞后于IASP91理论走时;核幔界面复杂的形态对不同方位传播的Pdiff震相观测走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if
震相
慢度
观测走时
智利
甘肃数字测震台网
甘东南野外
观测
流动台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兰州小孔径地震台阵资料叠加观测走时曲线
1
作者
秦满忠
沈旭章
张元生
刘旭宙
机构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出处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9-69,共11页
基金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2012IESLZ09
2012IESLZ03)共同资助
文摘
使用兰州小孔径地震台阵记录的近10年地震观测垂直分量波形数据,采用长、短时间平均数比值方法(STA/LTA)叠加出适用于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的观测走时曲线.结果表明,兰州小孔径地震台阵独特的地理位置,基本上能够记录到不同震中距(0—180°)和不同方位的地震事件;使用不同频率滤波处理之后的地震数据记录叠加出相应的观测走时曲线,从观测走时曲线中可以识别出不同体波震相(P,PKIKP,PKP,PP,PPP,PcP,ScP,S,SS等)的到时及其观测走时曲线特征.这对识别地震各种震相,认识和研究地球内部精细结构等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
关键词
观测走时
曲线
小孔径地震台阵
长短窗能量比叠加
Keywords
observed travel-time curve
Lanzhou small aperture seismic array
STA/LTA stack
分类号
P315.61 [天文地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核幔界面衍射波P_(diff)震相最大记录震中距探讨
被引量:
2
2
作者
秦满忠
李顺成
刘旭宙
张淑珍
张元生
机构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兰州科技创新基地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49-256,共8页
基金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2012IESLZ0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74029)共同资助
文摘
智利MS8.8特大地震在甘肃数字测震台网记录的最大震中距达179.7°,通过读取该地震初至震相的观测走时,计算该震相的平均观测慢度为4.104s/°,与Pdiff震相的理论慢度4.439s/°基本一致.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甘肃数字测震台网和甘东南野外观测流动台阵独特的地理位置,记录到了至今全球最大震中距(179.7°)的核幔界面衍射波Pdiff震相;Pdiff震相起始观测走时明显滞后于IASP91理论走时;核幔界面复杂的形态对不同方位传播的Pdiff震相观测走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
Pdif
震相
慢度
观测走时
智利
甘肃数字测震台网
甘东南野外
观测
流动台阵
Keywords
seismic phase Pdif
slowness
observational travel time
Chile
Gan-su Digital Seismic Network
southeastern Gansu temporary observation array
分类号
P315.63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利用兰州小孔径地震台阵资料叠加观测走时曲线
秦满忠
沈旭章
张元生
刘旭宙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核幔界面衍射波P_(diff)震相最大记录震中距探讨
秦满忠
李顺成
刘旭宙
张淑珍
张元生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