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观测系统退化的气云区地震资料采集参数分析与建议
1
作者 丁洪波 徐德奎 +1 位作者 段新意 马振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60,共10页
渤海湾浅层气云广泛发育,气云影响区在地震剖面上多表现为模糊带,无法准确描述构造和储层特征,但学术界针对气云区地震资料采集方面的研究较少。文中以渤海湾X油田先后采集的三套关键采集参数存在较大差异的地震数据为基础,通过对实际... 渤海湾浅层气云广泛发育,气云影响区在地震剖面上多表现为模糊带,无法准确描述构造和储层特征,但学术界针对气云区地震资料采集方面的研究较少。文中以渤海湾X油田先后采集的三套关键采集参数存在较大差异的地震数据为基础,通过对实际采集观测系统进行退化处理,在保证其他采集参数一致的前提下,分别研究采集方向、面元尺寸、覆盖次数等单一采集参数对气云区地震成像的影响规律。得到能够指导海上气云区地震资料采集设计的三点认识:①采集方向对条带状气云成像影响非常大,沿气云短轴方向采集时气云内部成像品质相对更好,而沿气云长轴方向采集时气云平面影响范围相对更小,对于方向特征比较明显的条带状气云,宜采用双方位采集及融合处理改善气云区成像;②不同面元尺寸气云区成像品质及气云平面影响范围差异均较小,缩小面元尺寸对气云区成像贡献不大,建议气云区地震资料采集时采用常规面元尺寸,不必过分追求小面元;③覆盖次数增加到一定程度,继续增加对非气云影响区成像贡献不大,但对气云区成像仍然很有意义,建议地震资料采集时增加气云区的有效覆盖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云区 观测系统退化 采集方向 面元尺寸 覆盖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际地震资料的覆盖次数和信噪比关系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徐辉 韩文功 +3 位作者 单联瑜 步长城 玄长虹 朱洪昌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1-186,205,共7页
目前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采集中采用多高的覆盖次数既能达到所希望的信噪比,又能合理地控制采集投资是必须考虑的实际问题。以永新地区高精度实际地震资料为基础,通过对该区细分面元的观测系统进行退化处理,选取了8种覆盖次数相对均匀、... 目前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采集中采用多高的覆盖次数既能达到所希望的信噪比,又能合理地控制采集投资是必须考虑的实际问题。以永新地区高精度实际地震资料为基础,通过对该区细分面元的观测系统进行退化处理,选取了8种覆盖次数相对均匀、属性较好并且在野外可以实现的观测系统作为研究基础,利用频谱估算的信噪比计算方法,对相同面元不同覆盖次数、不同面元相同覆盖次数以及不同噪声背景下的资料进行信噪比分析和统计,研究了覆盖次数与信噪比的关系曲线,并根据实际统计曲线,得出结论:①信噪比与面元的大小基本无关,只与覆盖次数有关;②不同面元覆盖次数相同,信噪比一致;③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采集覆盖次数选择在200次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精度三维 覆盖次数 信噪比 观测系统退化 永新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