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观测系统综合质量因子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赵虎 尹成 +3 位作者 魏福吉 杨晶 徐维秀 李忠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37-1041,1029,共5页
观测系统的优劣决定地震采集数据的质量。目前用于地震勘探观测系统评价的大多是仅能反映观测系统某一方面特征的单一属性。为此,基于前人研究成果,综合观测系统中的覆盖次数、炮检距和方位角分布特征、炮检距非均匀性系数等几种属性,... 观测系统的优劣决定地震采集数据的质量。目前用于地震勘探观测系统评价的大多是仅能反映观测系统某一方面特征的单一属性。为此,基于前人研究成果,综合观测系统中的覆盖次数、炮检距和方位角分布特征、炮检距非均匀性系数等几种属性,推出观测系统综合质量因子评价方法;通过对四种常用观测系统和四种不同接收线距的OBC观测系统实例做分析,探究综合质量因子的影响因素及其变化特征。结果证实本文方法可定量地评价观测系统质量,从而建立起观测系统定量评价与分析的新方法和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观测系统 综合质量因子 观测系统评价 观测系统属性 炮检距非均匀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分面元三维观测系统浅析 被引量:8
2
作者 王赢 贾烈明 +3 位作者 朱艳保 张翔利 王金兴 张光照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9-302,共4页
可分面元三维观测系统可在较大道间距和激发点距条件下形成"子面元"(小面元),但可分面元三维观测系统会造成相邻面元最小炮检距增大、方位角分布不均,甚至空间波场出现剧烈跳跃等问题,影响地震数据采集效果。针对上述问题,通... 可分面元三维观测系统可在较大道间距和激发点距条件下形成"子面元"(小面元),但可分面元三维观测系统会造成相邻面元最小炮检距增大、方位角分布不均,甚至空间波场出现剧烈跳跃等问题,影响地震数据采集效果。针对上述问题,通过2个实例,阐述了两种可分面元三维观测系统(奇偶三维观测系统和面元细分三维观测系统)"子面元"形成原理,分析讨论了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及其对资料品质的影响,认为可分面元三维观测系统在小投入情况下不可能得到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数据采集 可分面元三维观测系统 子面元 观测系统属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底电缆地震资料采集观测系统对比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哲 杨志国 +3 位作者 龚旭东 张建峰 周滨 高祁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14年第4期56-61,共6页
在海洋石油地震勘探中,随着勘探技术的不断改进,以及对勘探要求的不断提高,地震勘探资料采集对观测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需选择出最佳的采集观测系统进行地震勘探。通过研究观测系统面元属性这一途径,对目前海底电缆地震勘探中所... 在海洋石油地震勘探中,随着勘探技术的不断改进,以及对勘探要求的不断提高,地震勘探资料采集对观测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需选择出最佳的采集观测系统进行地震勘探。通过研究观测系统面元属性这一途径,对目前海底电缆地震勘探中所普遍采用的PATCH和正交束线这两种观测系统在方位角、炮检距、覆盖次数、采集脚印及覆盖次数渐减带等属性方面的特征进行分析对比,得出各面元属性在地震资料中产生的不同反映,及其优缺点。另外,实践表明通过观测系统属性分析的这一方法,可以在不同地质勘探任务和地质环境条件选择观测系统时提供有效的途径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采集 海底电缆 观测系统属性 方位角 炮检距 覆盖次数 采集脚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观测系统与采集脚印 被引量:28
4
作者 侯成福 蒋连斌 高书琴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11-615,共5页
产生采集脚印的因素分为非观测系统和观测系统两类。本文从炮检距分布和叠加组合响应分析入手,讨论了由观测系统因素形成采集脚印的机制及消除对策,并得出以下认识:①在相近的覆盖次数下,即使双奇偶观测系统相邻面元炮检距分布不均匀,... 产生采集脚印的因素分为非观测系统和观测系统两类。本文从炮检距分布和叠加组合响应分析入手,讨论了由观测系统因素形成采集脚印的机制及消除对策,并得出以下认识:①在相近的覆盖次数下,即使双奇偶观测系统相邻面元炮检距分布不均匀,其叠加组合响应效果还是明显优于常规观测系统。②随着面元尺寸的增加、面元内覆盖次数提高及采样间距减小,双奇偶观测系统时间切片上的采集脚印现象逐渐减弱。炮检距分布均匀的常规观测系统的叠加组合响应极差,噪声泄漏严重,致使以含有噪声干扰的实际二维CMP道集为输入数据的叠加响应时间切片上出现了严重的采集脚印。③在低覆盖次数观测时,在高信噪比地区由于随机干扰较弱,宜采用炮检距规则分布的观测系统(此时叠加组合响应曲线上极大值呈周期性分布,压制源致线性噪声的效果要优于压制随机噪声);在低信噪比地区宜采用炮检距不规则分布的观测系统(此时叠加组合响应呈随机分布,且极大值较小,有利于压制源致线性噪声和随机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集脚印 叠加响应 叠加组合响应 观测系统属性 炮检距 采样间距 采样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垦71井区三维VSP采集方法及效果 被引量:2
5
作者 刘美丽 于雪莲 +1 位作者 曹齐放 马波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44-49,177+8,共8页
本文结合垦71井区面临的开发难题,研究了井地联合采集方式下三维VSP采集方法。论证了三维VSP基础采集参数(最大井源距、检波器沉放深度、级间距、炮点距)的选择方法,确定了工区具体采集参数;通过观测系统属性分析技术,研究了采集参数的... 本文结合垦71井区面临的开发难题,研究了井地联合采集方式下三维VSP采集方法。论证了三维VSP基础采集参数(最大井源距、检波器沉放深度、级间距、炮点距)的选择方法,确定了工区具体采集参数;通过观测系统属性分析技术,研究了采集参数的变化对面元分布的影响,验证了参数选择的合理性;并进行了三维VSP数模研究。正演模拟结果表明:该观测系统对目标成像能力较好;采用该套采集技术,采集得到了垦71井区高信噪比、波场丰富、直达波和反射波清晰的三维VSP原始资料。处理结果显示三维VSP技术在分辨小构造及小断层时具有明显的优势。基于地质模型与速度模型的三维VSP设计与正演模拟技术,可以获得解决地质任务的最佳观测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VSP 基础采集参数 观测系统属性分析 正演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