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利用资料同化方法优化观测系统的空间布局:以泰国湾为例
被引量:
4
1
作者
史军强
尹训强
乔方利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29,共16页
海洋观测费用高昂,设计科学高效的观测系统可以充分发挥观测的效能。本文以泰国湾高频地波雷达观测系统为例,利用数据同化方法对观测系统进行了最优布局。首先基于FVCOM海洋数值模式建立了泰国湾海域高分辨率三维斜压水动力模式,在此基...
海洋观测费用高昂,设计科学高效的观测系统可以充分发挥观测的效能。本文以泰国湾高频地波雷达观测系统为例,利用数据同化方法对观测系统进行了最优布局。首先基于FVCOM海洋数值模式建立了泰国湾海域高分辨率三维斜压水动力模式,在此基础上利用一种改进的高效集合卡曼滤波同化方法对岸基高频地波雷达表层海流观测系统开展观测效能评估数值实验。通过观测区域的不同组合方式将3个区域的雷达表层海流数据同化到数值模式中,实验结果表明,岸基高频地波雷达表层海流观测系统可有效降低高分辨数值模式的海流模拟误差。但不同观测区域的组合提供的观测数据对改善海流模拟的作用存在明显差别,泰国湾现有观测系统雷达站位布设方式应进一步优化。本文最后给出了研究区域最优观测站位的布局方案,可作为下一步观测系统进行布局调整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测系统优化设计
泰国湾
高频地波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四川盆地复杂地表地震采集关键技术及其应用效果
被引量:
15
2
作者
王晓阳
张晓斌
+7 位作者
赵晓红
胡峰
任聪
王光银
黎书琴
孙偲轶
王书彦
罗文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5-23,共9页
四川盆地及其周缘地表地质条件复杂,地震资料信噪比低、成像效果差、采集施工难度大。为了支撑该盆地复杂地表地震勘探项目的高质量运行,近年来针对复杂地表地震采集技术瓶颈问题持续攻关,通过技术创新有效地推进了采集技术与施工作业...
四川盆地及其周缘地表地质条件复杂,地震资料信噪比低、成像效果差、采集施工难度大。为了支撑该盆地复杂地表地震勘探项目的高质量运行,近年来针对复杂地表地震采集技术瓶颈问题持续攻关,通过技术创新有效地推进了采集技术与施工作业能力升级,形成了一系列复杂地表地震采集关键技术。该系列技术的应用结果表明:①基于声波方程正演和实际资料与叠前偏移成像相结合的观测系统优化设计技术,可以更加直观地展现不同采集方案对复杂目标叠前成像效果的影响,地震采集方案更加经济有效;②通过智能提取地形风险及地表障碍物信息,结合野外精细踏勘,开展地形风险识别与分级评价、室内智能优化布设井炮物理点,形成了复杂地表区GIS+炮点智能布设技术,有效地降低了施工作业风险;③采用降低爆炸脉冲初始压力和延长炸药爆炸作用时间的空腔激发技术,可以提高岩石激发能量的有效弹性波能量转化率、提高反射能量和地震单炮资料品质;④研发所形成的山地地震野外资料质量自动评价技术与KL-GMLiveQC 1.0软件相结合,可以提高评价效率、节约评价成本,保证了复杂地表地震资料的高质量获取。结论认为,上述系列地震采集关键技术大幅度提高了地震资料的信噪比与分辨率,为精细储层预测奠定了基础,确保了四川盆地海相碳酸盐岩气藏、页岩气藏、火山岩气藏、浅层致密砂岩气藏4大领域的天然气立体勘探开发工作持续取得重要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复杂地表
观测系统优化设计
炮点智能布设
空腔激发
质控与评价
资料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川西地区二叠系火山岩地震采集关键技术应用及效果
被引量:
1
3
作者
黎书琴
王晓阳
+3 位作者
张孟
赵晓红
王雪梅
周晓冀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2-73,I0003,共13页
四川盆地火山岩发育区生储盖组合配置好,油气成藏条件优越。2018年,YT1井获得高产工业气流,证实了该区二叠系火山岩具有较大的油气勘探潜力。但由于以往地震资料的信噪比低、成像精度不高,难以满足火山岩有利相带的精细刻画及井位部署...
四川盆地火山岩发育区生储盖组合配置好,油气成藏条件优越。2018年,YT1井获得高产工业气流,证实了该区二叠系火山岩具有较大的油气勘探潜力。但由于以往地震资料的信噪比低、成像精度不高,难以满足火山岩有利相带的精细刻画及井位部署需求。为此,通过高精度三维观测系统设计、井—震联合采集施工、动态激发井深设计、低频检波器接收技术等采集关键技术的应用,目的层地震资料信噪比与分辨率得到大幅提高;并且利用新资料建立了火山岩喷溢相地震识别模式,有效识别了喷溢相与溢流相火山岩的平面分布,推动了四川盆地新区、新领域的天然气勘探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高精度井—震联合采集
观测系统优化设计
动态井深
设计
低频检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资料同化方法优化观测系统的空间布局:以泰国湾为例
被引量:
4
1
作者
史军强
尹训强
乔方利
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区域海洋动力学与数值模拟功能实验室
海洋环境科学和数值模拟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
出处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29,共16页
基金
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项目"东南亚海洋环境预报与灾害预警系统建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山东省人民政府联合资助海洋科学研究中心项目(U1606405)
+2 种基金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重大科研专项"海洋与气候系统数值模拟平台建设关键技术"(2016ASKJ16)
鳌山科技创新计划研究项目(2015ASKJ01)
乔方利获得"鳌山人才"卓越科学家项目资助
文摘
海洋观测费用高昂,设计科学高效的观测系统可以充分发挥观测的效能。本文以泰国湾高频地波雷达观测系统为例,利用数据同化方法对观测系统进行了最优布局。首先基于FVCOM海洋数值模式建立了泰国湾海域高分辨率三维斜压水动力模式,在此基础上利用一种改进的高效集合卡曼滤波同化方法对岸基高频地波雷达表层海流观测系统开展观测效能评估数值实验。通过观测区域的不同组合方式将3个区域的雷达表层海流数据同化到数值模式中,实验结果表明,岸基高频地波雷达表层海流观测系统可有效降低高分辨数值模式的海流模拟误差。但不同观测区域的组合提供的观测数据对改善海流模拟的作用存在明显差别,泰国湾现有观测系统雷达站位布设方式应进一步优化。本文最后给出了研究区域最优观测站位的布局方案,可作为下一步观测系统进行布局调整的指导。
关键词
观测系统优化设计
泰国湾
高频地波雷达
Keywords
optimizing oceanic observation system
Gulf of Thailand
high frequency radar
分类号
P714.3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川盆地复杂地表地震采集关键技术及其应用效果
被引量:
15
2
作者
王晓阳
张晓斌
赵晓红
胡峰
任聪
王光银
黎书琴
孙偲轶
王书彦
罗文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物理学院
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西南物探分公司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事业部
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物探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5-23,共9页
基金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大科技专项“西南油气田天然气上产300亿立方米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课题四“四川盆地碳酸盐岩地球物理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编号:2016E-06-04)。
文摘
四川盆地及其周缘地表地质条件复杂,地震资料信噪比低、成像效果差、采集施工难度大。为了支撑该盆地复杂地表地震勘探项目的高质量运行,近年来针对复杂地表地震采集技术瓶颈问题持续攻关,通过技术创新有效地推进了采集技术与施工作业能力升级,形成了一系列复杂地表地震采集关键技术。该系列技术的应用结果表明:①基于声波方程正演和实际资料与叠前偏移成像相结合的观测系统优化设计技术,可以更加直观地展现不同采集方案对复杂目标叠前成像效果的影响,地震采集方案更加经济有效;②通过智能提取地形风险及地表障碍物信息,结合野外精细踏勘,开展地形风险识别与分级评价、室内智能优化布设井炮物理点,形成了复杂地表区GIS+炮点智能布设技术,有效地降低了施工作业风险;③采用降低爆炸脉冲初始压力和延长炸药爆炸作用时间的空腔激发技术,可以提高岩石激发能量的有效弹性波能量转化率、提高反射能量和地震单炮资料品质;④研发所形成的山地地震野外资料质量自动评价技术与KL-GMLiveQC 1.0软件相结合,可以提高评价效率、节约评价成本,保证了复杂地表地震资料的高质量获取。结论认为,上述系列地震采集关键技术大幅度提高了地震资料的信噪比与分辨率,为精细储层预测奠定了基础,确保了四川盆地海相碳酸盐岩气藏、页岩气藏、火山岩气藏、浅层致密砂岩气藏4大领域的天然气立体勘探开发工作持续取得重要突破。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复杂地表
观测系统优化设计
炮点智能布设
空腔激发
质控与评价
资料信噪比
Keywords
Sichuan Basin
Complex surface
Optimization design of observation system
Intelligent deployment of shot points
cavity excitation
Quality control and evaluation
Signal-to-noise ratio of data
分类号
P631.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川西地区二叠系火山岩地震采集关键技术应用及效果
被引量:
1
3
作者
黎书琴
王晓阳
张孟
赵晓红
王雪梅
周晓冀
机构
东方地球物理公司西南物探分公司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事业部
东方地球物理公司西南物探分公司采集技术中心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2-73,I0003,共13页
基金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大科技专项“西南油气田天然气上产300亿立方米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课题四“四川盆地碳酸盐岩地球物理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2016E-06-04)资助。
文摘
四川盆地火山岩发育区生储盖组合配置好,油气成藏条件优越。2018年,YT1井获得高产工业气流,证实了该区二叠系火山岩具有较大的油气勘探潜力。但由于以往地震资料的信噪比低、成像精度不高,难以满足火山岩有利相带的精细刻画及井位部署需求。为此,通过高精度三维观测系统设计、井—震联合采集施工、动态激发井深设计、低频检波器接收技术等采集关键技术的应用,目的层地震资料信噪比与分辨率得到大幅提高;并且利用新资料建立了火山岩喷溢相地震识别模式,有效识别了喷溢相与溢流相火山岩的平面分布,推动了四川盆地新区、新领域的天然气勘探进程。
关键词
火山岩
高精度井—震联合采集
观测系统优化设计
动态井深
设计
低频检波器
Keywords
volcanic rock
high-precision seismic acquisition
shot and vibroseis joint acquisition operation
optimal geometry design
dynamic well depth design
low-frequency geophone
分类号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利用资料同化方法优化观测系统的空间布局:以泰国湾为例
史军强
尹训强
乔方利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四川盆地复杂地表地震采集关键技术及其应用效果
王晓阳
张晓斌
赵晓红
胡峰
任聪
王光银
黎书琴
孙偲轶
王书彦
罗文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川西地区二叠系火山岩地震采集关键技术应用及效果
黎书琴
王晓阳
张孟
赵晓红
王雪梅
周晓冀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