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观测站有位置误差的多维标度时频差定位算法 被引量:11
1
作者 曹景敏 万群 +2 位作者 欧阳鑫信 邹延宾 Hesham Ibrahim Ahmed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9,共9页
定位精度对观测站位置误差很敏感。论文针对观测站位置和速度有误差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加权多维标度时频差定位算法。该算法利用了多维标度定位通过特征结构和维度信息抑制噪声的优势,它将定位残差表示成测量误差和观测站位置误差的线性... 定位精度对观测站位置误差很敏感。论文针对观测站位置和速度有误差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加权多维标度时频差定位算法。该算法利用了多维标度定位通过特征结构和维度信息抑制噪声的优势,它将定位残差表示成测量误差和观测站位置误差的线性形式,然后通过加权最小二乘给出了目标位置和速度估计的闭式解。仿真结果表明,在小的测量误差和观测站位置误差时,该算法对目标位置和速度的估计能够达到克拉美劳下界。与两步加权最小二乘和约束总体最小二乘算法相比,该算法在测量噪声和观测站位置误差较大时有更高的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源定位 观测站位置误差 到达时间差 到达频率差 多维标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天线阵列位置误差校正算法 被引量:13
2
作者 熊立志 漆兰芬 张元培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2004年第2期192-194,共3页
天线阵元的位置误差会影响天线阵元所接收到信号的相位。基于特征值分解的波达方向算法对信号的相位误差非常敏感 ,因此有必要对阵元的位置误差所带来的接收信号相位误差进行校正。提出了一种基于噪声子空间的最优化算法能有效的校正直... 天线阵元的位置误差会影响天线阵元所接收到信号的相位。基于特征值分解的波达方向算法对信号的相位误差非常敏感 ,因此有必要对阵元的位置误差所带来的接收信号相位误差进行校正。提出了一种基于噪声子空间的最优化算法能有效的校正直线阵列的位置误差。与原方法相比 ,该算法的优化参数仅为原来的一半 ,提高了梯度优化算法的收敛速度。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该算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线阵列 误差校正算法 位置误差 特征值分解 收敛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EMS加速度计的优化九位置校准算法 被引量:7
3
作者 刘宇 李博 +2 位作者 邸克 杨磊 范嗣强 《压电与声光》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80-783,共4页
针对传统的加速度计标定法对高精度转台依赖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微机电系统(MEMS)加速度计的优化九位置标定算法。该算法考虑加速度计的非线性因子和电子串扰效应,通过采集9个位置的静态加速度计输出数据,即可对加速度计零偏、刻度因... 针对传统的加速度计标定法对高精度转台依赖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微机电系统(MEMS)加速度计的优化九位置标定算法。该算法考虑加速度计的非线性因子和电子串扰效应,通过采集9个位置的静态加速度计输出数据,即可对加速度计零偏、刻度因子和安装误差等系数进行高精度快速校准,摆脱了对传统转台的依赖。实验结果表明,基于MEMS加速度计的九位置标定算法有效解决了加速度计非线性问题,减低了电子串扰效应对加速度计的影响,加速度计的误差精度由8.48×10-3 g(g=9.8m/s2)减少到5.1×10-4 g,证明该九位置标定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 惯性测量系统 标定算法 位置标定 误差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MS加速度计混合误差标定补偿方案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宇 余跃 +2 位作者 路永乐 邸克 郭俊启 《压电与声光》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89-593,共5页
针对微机电系统(MEMS)加速度计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非正交零偏误差和温度漂移误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混合误差标定补偿算法。算法通过分析加速度计温度与误差的关系,在不同温度区间下建立加速度计输出的误差模型,在每个温度区间采用十... 针对微机电系统(MEMS)加速度计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非正交零偏误差和温度漂移误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混合误差标定补偿算法。算法通过分析加速度计温度与误差的关系,在不同温度区间下建立加速度计输出的误差模型,在每个温度区间采用十二位置校准法对加速度计的非正交零偏误差进行标定补偿,得到精确的零偏和刻度因子,同时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零偏和刻度因子与温度的一维关系函数,最终实现不同温度区间下的动态误差补偿。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可使加速度计输出的精度提高1个数量级,补偿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机电系统(MEMS)加速度 十二位置校准 最小二乘法 温度区间 动态误差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度计标定中静态半径误差项的消除技术 被引量:5
5
作者 黄钦文 杨少华 +1 位作者 董显山 王蕴辉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2-126,共5页
基于离心机对线加速度计进行标定时,首先需确定加速度计有效质量中心到离心机旋转中心的距离,即静态半径。目前相关的确定方法较为繁琐,实际中难以操作。提出一种直接消除双离心机静态半径误差的测试分析方法,该方法基于加速度计在双离... 基于离心机对线加速度计进行标定时,首先需确定加速度计有效质量中心到离心机旋转中心的距离,即静态半径。目前相关的确定方法较为繁琐,实际中难以操作。提出一种直接消除双离心机静态半径误差的测试分析方法,该方法基于加速度计在双离心机上测试标定时在正向输入和反向输入条件下其安装位置误差的对称性,将安装位置误差项引入加速度计的静态模型方程中。通过对模型方程的处理,消除了结果数据中的安装误差项,获得了不含安装误差项的加速度计标度因数计算方法,并且基于所获得的标度因数,可以计算获得安装位置误差值。对比测试验证结果表明,同个加速度计在正常安装((35)R/R_1约0.37%)和人为增大安装位置误差((35)R/R_1约5.22%)的情况下,经过消除安装位置误差项的处理,所获得的标度因数仅相差约0.036%,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有效消除了安装位置误差对标度因数的影响,提高了标定精度,同时简化了加速度计的标定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离心机 速度 静态半径 安装位置误差 标度因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alman滤波和六位置法的加速度计标定补偿 被引量:6
6
作者 刘宇 季廷洪 +3 位作者 向高林 张欣 龚爽 宁莉莎 《压电与声光》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4-98,110,共6页
加速度计的零偏、刻度因子、安装误差都会影响加速度计的精度。以微机械系统(MEMS)加速度计为实验对象,采用卡尔曼(Kalman)滤波对实验数据进行滤波,结合六位置法得到MEMS加速度计的零偏、刻度因子、安装误差与MEMS加速度计测量值的关系... 加速度计的零偏、刻度因子、安装误差都会影响加速度计的精度。以微机械系统(MEMS)加速度计为实验对象,采用卡尔曼(Kalman)滤波对实验数据进行滤波,结合六位置法得到MEMS加速度计的零偏、刻度因子、安装误差与MEMS加速度计测量值的关系,最终获得基于Kalman滤波和六位置法的MEMS加速度计标定补偿数学模型。通过实验测试表明,补偿后MEMS加速度计的输出值更接近标准值,且加速度计解算俯仰角(-90°^+90°)的绝对误差由补偿前的1°经补偿后减小为0.34°。验证了该标定补偿算法的可行性,对提高MEMS加速度计测量精度有较好的理论和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尔曼(Kalman)滤波 位置 微机械系统(MEMS)加速度 安装误差 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翘翘板摆式MEMS加速度计振动整流误差 被引量:1
7
作者 肖鹏 孙国良 +3 位作者 刘林 王小斌 孙俊杰 余才佳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90-694,共5页
MEMS加速度计凭借其体积小、成本低、可靠性高及可批量生产等优势,已经在战术级精度的武器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在振动环境下的输出误差(振动整流误差)成为其向导航级精度发展的主要指标瓶颈。为了减小MEMS加速度计的振动整流误差... MEMS加速度计凭借其体积小、成本低、可靠性高及可批量生产等优势,已经在战术级精度的武器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在振动环境下的输出误差(振动整流误差)成为其向导航级精度发展的主要指标瓶颈。为了减小MEMS加速度计的振动整流误差,对传感器芯片结构不对称性和电路零位误差引起的力矩器结构非线性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按照振动法测非线性的方式对上述误差源引起的系统级误差模型进行了仿真试验验证,确定了各误差源与加速度计非线性系数间的影响关系。最后,对主要误差源(电路零位)优化前后的MEMS加速度计振动整流误差和非线性系数进行了测试对比,结果表明:优化后,在50~1500 Hz频率范围内MEMS加速度计二阶非线性的最大值可由1E-4g/g^2降至5E-6g/g^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MS加速度 振动整流误差 非线性 闭环平衡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机电加速度计的六位置标定(英文) 被引量:3
8
作者 宋丽君 秦永元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557-1561,共5页
加速度计是惯性导航系统测量载体加速度和影响惯性导航系统精度的主要元器件。为提高惯性导航系统的精度,在使用加速度计以前需要进行加速度计的标定测试[1]。主要介绍了微机电(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s,简称MEMS)加速度计的... 加速度计是惯性导航系统测量载体加速度和影响惯性导航系统精度的主要元器件。为提高惯性导航系统的精度,在使用加速度计以前需要进行加速度计的标定测试[1]。主要介绍了微机电(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s,简称MEMS)加速度计的六位置标定法,以便从MEMS加速度计的误差模型中分离出MEMS加速度计的各项标定参数。这些参数包括MEMS加速度计的标度因数、零位漂移以及安装误差系数。并且在得到MEMS加速度计的各项标定参数后将其封装在C函数中进行了验证实验。实验结果表明MEMS加速度计的六位置标定法的原理简单并且在工程应用中容易实现,所得到的MEMS加速度计的输出不但反映了MEMS加速度计的实际输出,而且使MEMS加速度计的线性度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导航系统 MEMS加速度 位置标定 标度因数 安装误差 线性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感器位置误差下外辐射源雷达三维定位代数解算法 被引量:8
9
作者 左燕 周夏磊 蒋陶然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55-562,共8页
机载外辐射源雷达系统中,部署在飞机上的观测站传感器位置无法精确获知,观测站位置误差将严重影响目标定位精度。对此,该文提出一种观测站位置误差下多基外辐射源雷达3维定位代数解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辅助变量将非线性双基距离和差(B... 机载外辐射源雷达系统中,部署在飞机上的观测站传感器位置无法精确获知,观测站位置误差将严重影响目标定位精度。对此,该文提出一种观测站位置误差下多基外辐射源雷达3维定位代数解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辅助变量将非线性双基距离和差(BRD)观测方程进行线性化,构造伪线性目标估计模型。然后将观测站位置量测噪声的统计特性融入定位算法,提出一种改进两步加权最小二乘(TS-WLS)算法实现观测站位置误差下外辐射源雷达目标定位。最后推导了克拉美罗下界(CRLB)和算法的理论误差。仿真结果显示,在适中的BRD量测误差和观测站位置误差下,所提算法的目标定位性能能够达到CRL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辐射源雷达 观测站位置误差 双基距离和差(BRD) 两步加权最小二乘(TS-W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轴台测试陀螺加速度计试验误差补偿 被引量:1
10
作者 陆仲达 徐凤霞 赵学增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5-38,43,共5页
分析了测试陀螺加速度计的试验中存在的三轴台位置误差,得出引起三轴台位置误差的原因为三轴台的定位误差和动不平衡扰动,研究了两种位置误差对仪表测试结果的影响,提出采用总体最小二乘法补偿三轴台的位置误差。总体最小二乘法为一种... 分析了测试陀螺加速度计的试验中存在的三轴台位置误差,得出引起三轴台位置误差的原因为三轴台的定位误差和动不平衡扰动,研究了两种位置误差对仪表测试结果的影响,提出采用总体最小二乘法补偿三轴台的位置误差。总体最小二乘法为一种具有噪声清除的方法,其应用有效地补偿了测试试验中三轴台的位置误差,提高了陀螺加速度计的测试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陀螺加速度 三轴台 位置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参考速度和一点位置的重调技术
11
作者 胡佩达 高钟毓 +1 位作者 吴秋平 贺晓霞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81-284,共4页
惯性导航系统经过长时间自主导航后,陀螺仪的g0项漂移误差会引起速度和位置误差发散。为了抑制以上误差,设计基于参考速度和一点位置的重调方案:利用基于参考速度的Kalman滤波器实时估计陀螺漂移误差并进行误差补偿,补偿后,再利用一点... 惯性导航系统经过长时间自主导航后,陀螺仪的g0项漂移误差会引起速度和位置误差发散。为了抑制以上误差,设计基于参考速度和一点位置的重调方案:利用基于参考速度的Kalman滤波器实时估计陀螺漂移误差并进行误差补偿,补偿后,再利用一点位置进行全面的参数修正,以得到重调所需的10个参数。针对空间稳定惯性导航系统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采样频率10 Hz条件下,根据连续6 hr地速误差观测值即可完成相关参数辨识,极轴陀螺的g0项漂移误差估计精度可达5.8%,而无法辨识赤道陀螺的g0项漂移误差,它将引起经度误差发散,因此需利用一点位置进行g0项陀螺漂移误差修正。实际导航试验表明:利用零速信息加上一点位置进行重调,速度和位置精度分别提高了58.2%和7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调 速度误差 一点位置 惯性导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延迟特性的倾斜镜系统中速度-位置控制方法 被引量:4
12
作者 阮勇 徐田荣 +1 位作者 杨涛 唐涛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47-53,共7页
在基于图像传感器的倾斜镜控制系统中,由于传感器采样频率和系统延时的影响,限制了系统的闭环性能和控制带宽。在有限带宽的条件下,本文提出利用光栅尺测量位置,差分得到速度,实现基于图像传感器系统的速度-位置反馈控制,从而提升倾斜... 在基于图像传感器的倾斜镜控制系统中,由于传感器采样频率和系统延时的影响,限制了系统的闭环性能和控制带宽。在有限带宽的条件下,本文提出利用光栅尺测量位置,差分得到速度,实现基于图像传感器系统的速度-位置反馈控制,从而提升倾斜镜控制系统的误差抑制能力。速度反馈环节的引入,使控制系统呈微分特性,当速度反馈闭环完成后,图像位置回路具有积分特性,此时使用PI控制器稳定系统,从而使得系统从零型上升为二型系统,提升系统的误差抑制能力。仿真和实验都证明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跟踪控制系统的闭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斜镜 光栅尺 图像传感器 时延 速度-位置控制 误差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知信号传播速度下存在时钟同步和传感器误差的多基地定位算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霆 王威 +1 位作者 陈鹏 高婧洁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124-2133,共10页
现有未知信号传播速度场景下的多基地定位算法在实际场景中受地形、遮挡等因素影响可能无法利用直接路径获取测量值.同时,这些算法引入了较多辅助变量,在相对较少数目发射站和接收站场景下也无法实现定位.为了弥补这些不足,本文对未知... 现有未知信号传播速度场景下的多基地定位算法在实际场景中受地形、遮挡等因素影响可能无法利用直接路径获取测量值.同时,这些算法引入了较多辅助变量,在相对较少数目发射站和接收站场景下也无法实现定位.为了弥补这些不足,本文对未知信号传播速度下存在时钟同步误差和传感器位置误差的多基地定位问题开展研究,并提出一种新的闭式算法.所提算法包含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利用发射站-目标-接收站这一间接路径的时延观测量,基于单一辅助变量构建矩阵方程,随后通过加权最小二乘技术给出初始解.第二步利用未知参数与单一额外变量的关系修正初始估计值,进一步提升定位精度.理论分析表明所提算法在适度的误差条件下可实现克拉美罗下界(Cramer Rao Lower Bound, CRLB),且在较少数目发射站和接收站场景下仍可实现目标位置和信号传播速度估计.仿真实验进一步验证了理论分析,同时表明所提算法定位精度优于现有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知信号传播速度 多基地定位 时钟同步误差 传感器位置误差 闭式算法 克拉美罗下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MS加速度传感器在矿用随钻轨迹测量系统中的误差校正 被引量:21
14
作者 燕斌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44-148,共5页
矿用随钻轨迹测量系统的工具面向角和倾角通常采用加速度传感器实现测量,然而由于传感器制作工艺、探管机械加工以及装配等因素使得工具面向角和倾角的测量出现误差。为了修正上述系统误差,首先介绍了随钻轨迹测量系统及其工作原理,进... 矿用随钻轨迹测量系统的工具面向角和倾角通常采用加速度传感器实现测量,然而由于传感器制作工艺、探管机械加工以及装配等因素使得工具面向角和倾角的测量出现误差。为了修正上述系统误差,首先介绍了随钻轨迹测量系统及其工作原理,进而分析了加速度传感器的误差产生,并建立了MEMS加速度传感器的误差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三十六位置的加速度标定方法,并对其进行相应的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建立的加速度误差模型在随钻轨迹测量系统中,倾角精度为0.2°,工具面向角精度为0.2°,且倾角和工具面向角之间相互影响较小,能够满足实际煤矿井下钻探工艺的精度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MS加速度传感器 随钻轨迹测量系统 三十六位置标定方法 误差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冗余度机械臂初始位置误差容错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剑琴 李克讷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351-2359,共9页
针对冗余度机械臂在执行跟踪任务时,末端执行器的实际初始位置与期望初始位置之间存在误差的情况,探讨了一种基于伪逆的控制方法。在加速度层求解机械臂冗余度解析问题,并引入关节速度/位置的反馈信息,及时调节关节加速度,以减小末端执... 针对冗余度机械臂在执行跟踪任务时,末端执行器的实际初始位置与期望初始位置之间存在误差的情况,探讨了一种基于伪逆的控制方法。在加速度层求解机械臂冗余度解析问题,并引入关节速度/位置的反馈信息,及时调节关节加速度,以减小末端执行器的实时位置误差。通过加速度连续函数,保证关节加速度的连续。若初始位置误差较大,通过位置调整函数,使关节加速度在运动过程中合乎实际情况。平面三连杆机械臂跟踪圆形轨迹以及PUMA560机械臂在三维空间跟踪心形轨迹的MATLAB仿真实验,验证了末端执行器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跟踪期望轨迹,并以较高的精度完成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逆 冗余度机械臂 位置误差 速度 轨迹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感应同步器系统误差的动态提取与补偿 被引量:8
16
作者 袁辉 刘朝晖 +2 位作者 李治国 崔凯 谢友金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94-802,共9页
由于采用圆感应同步器的光电转台系统的精度取决于圆感应同步器的角位置测量精度,故对圆感应同步器的系统误差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圆感应同步器系统误差的产生机理;使用相关的实验装置对圆感应同步器的系统误差进行了动态的定量测量;最后... 由于采用圆感应同步器的光电转台系统的精度取决于圆感应同步器的角位置测量精度,故对圆感应同步器的系统误差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圆感应同步器系统误差的产生机理;使用相关的实验装置对圆感应同步器的系统误差进行了动态的定量测量;最后,结合数据处理和误差机理,确立了圆感应同步器的动态误差模型,并结合误差模型对圆感应同步器的输出信号进行补偿。对补偿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显示:实验中使用的720极12位圆感应同步器的动态角度测量精度由补偿前的11.25″提高到了1.17″,角速度估计精度由修正前的0.72(°)/s提高到了0.09(°)/s。这些结果表明提出的动态误差补偿方法能够显著提高圆感应同步器的动态测量精度,满足光电转台指向控制系统的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感应同步器 位置误差 速度 系统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Lead控制的永磁同步电机双环位置伺服系统 被引量:9
17
作者 杨明 刘铠源 +1 位作者 陈扬洋 徐殿国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060-2072,共13页
为提高位置伺服系统轨迹跟踪精度及极限带宽,该文研究了一种位置-电流双环伺服结构,其位置控制采用结合相位超前环节的比例积分控制器(PI-Lead)。首先,探讨了P-PI-PI和PI-P-PI两种传统三环位置控制结构在轨迹跟踪精度上存在的局限,研究... 为提高位置伺服系统轨迹跟踪精度及极限带宽,该文研究了一种位置-电流双环伺服结构,其位置控制采用结合相位超前环节的比例积分控制器(PI-Lead)。首先,探讨了P-PI-PI和PI-P-PI两种传统三环位置控制结构在轨迹跟踪精度上存在的局限,研究了速度前馈提升精度的机理及问题;然后,证明了PI-Lead双环结构相位超前环节对维持系统稳定的意义,详细分析了低通滤波器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及其参数设计方法,给出了PI-Lead双环位置伺服系统基于闭环频域指标的参数整定策略;最后,对比分析了双环结构与传统三环结构的特点,推导了三种结构的位置极限带宽。实验结果表明,PI-Lead双环结构无需任何前馈补偿即可基本消除系统动态跟踪误差,并具有更高的位置环极限带宽。此外,由于减少了速度控制环节,其无需速度测量且参数整定更加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速度位置伺服 动态跟踪误差 参数整定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度误差的解析评定法和微机数据处理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玉 张魁伟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1988年第3期299-306,共8页
本文简述了平面度误差的四种评定方法,建立了四种评定方法的数学模型,并采样用微机进行数据处理。计算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和高级语言程序具有运行速度快,计算精度较高等特点。
关键词 平面度误差 评定方法 理想平面 语言程序 最小二乘法 数学模型 运行速度 采样点 位置公差 三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平台惯导惯性器件误差高精度估计算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夏卫星 杨晓东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176-2185,共10页
为满足高精度导航及隐蔽性要求,基于方位旋转技术,给出了针对水下平台惯导系统惯性器件(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IMU)误差无阻尼估计算法。首先分析了状态转换对固定指北式平台惯导系统的影响;其次利用Laplace变换,求解了方位旋转式... 为满足高精度导航及隐蔽性要求,基于方位旋转技术,给出了针对水下平台惯导系统惯性器件(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IMU)误差无阻尼估计算法。首先分析了状态转换对固定指北式平台惯导系统的影响;其次利用Laplace变换,求解了方位旋转式平台惯导系统误差;然后基于舒拉振荡和平台旋转周期,利用间断获得的外测信息建立系统短时速度、位置误差模型并作不确定度评估;最后采用Kalman滤波对惯性器件误差作了事后估计。仿真结果表明,建立的速度、位置误差模型可信度高,算法可准确估计出东、北向陀螺常值漂移以及加速度计零位偏置,有效抑制导航误差发散,提高导航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器件误差估计 方位旋转 KALMAN滤波 速度 位置误差模型 舒拉振荡 旋转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PSD动态响应误差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尚鸿雁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302-305,共4页
针对光源连续扫描位置敏感器(PSD)时,PSD产生的动态响应误差随扫描速度的不同而发生变化的问题,基于二维四边型PSD,建立光源扫描照射下PSD动态响应模型,仿真分析得到了不同光源扫描速度下,PSD动态响应误差的分布,光源扫描速度越快,PSD... 针对光源连续扫描位置敏感器(PSD)时,PSD产生的动态响应误差随扫描速度的不同而发生变化的问题,基于二维四边型PSD,建立光源扫描照射下PSD动态响应模型,仿真分析得到了不同光源扫描速度下,PSD动态响应误差的分布,光源扫描速度越快,PSD动态响应误差越大。最后对影响动态响应误差分布的两个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建立的二维PSD动态响应模型及仿真结果为PSD器件的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了一个有效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置敏感器 动态响应误差 扫描速度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