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科技管理人才选拔的几个观念误区 被引量:7
1
作者 丁福虎 《研究与发展管理》 1997年第3期30-33,37,共5页
关键词 高校科技管理 人才选拔 观念误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出保险营销观念误区 树立现代保险营销观念 被引量:1
2
作者 肖举萍 《上海保险》 1999年第9期33-35,共3页
目前,中国保险营销实践已进入调整期,由过去的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过渡,实践的转型首先需要观念的转型,笔者认为,走出粗放经营时期保险营销观念的误区,树立正确的现代保险营销观念,是保险营销实现集约化经营、达到永续经营的理念基础。
关键词 保险营销观念 现代保险 观念误区 内部营销 顾客导向 整体营销 营销组合 营销业务 营销对象 “营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大学新生的焦虑看基础教育的观念误区 被引量:3
3
作者 苏琪 《山东教育科研》 2000年第3期13-14,18,共3页
关键词 大学生 焦虑情绪 学习焦虑 适应焦虑 考试焦虑 人际关系焦虑 基础教育 观念误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电视真人秀的模式引进观念误区及解决路径
4
作者 张忠仁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8年第4期116-120,共5页
中国电视真人秀近年采取购买国外节目版权的模式引进方式,提升了节目商业竞争力和区域品牌效应的同时,也出现了内容过度娱乐化以及引进模式与本土文化不匹配等问题。因此,针对中国电视真人秀在模式引进中的问题,提出了以中国现实内容为... 中国电视真人秀近年采取购买国外节目版权的模式引进方式,提升了节目商业竞争力和区域品牌效应的同时,也出现了内容过度娱乐化以及引进模式与本土文化不匹配等问题。因此,针对中国电视真人秀在模式引进中的问题,提出了以中国现实内容为题材的自主研发节目模式,通过讲好中国故事来强化本土价值传播的解决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真人秀 模式引进 观念误区 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族教育的观念误区和策略研究
5
作者 肖戈 邵宪邦 《当代教育科学》 1995年第Z1期69-71,共3页
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是人一生所受教育的三大组成部分。作为一种独立形式而存在的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必要补充和发展。与另外两种教育相比,这种教育的时效性更长,因为它既是一种基础教育,又是一种终身教育;这种... 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是人一生所受教育的三大组成部分。作为一种独立形式而存在的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必要补充和发展。与另外两种教育相比,这种教育的时效性更长,因为它既是一种基础教育,又是一种终身教育;这种教育型为直接,因为施教者主要是受教育者接触最多的父母兄长等家人。著名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就曾说:"我的精神气质来自母亲。"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倾向、态度多半是六岁前培养成功的。"可见,家庭教育对人的各种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尤其是对人的品德和个性的形成与发展,起着重大的、全面的,甚至决定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教育 观念误区 学校教育 学业教育 社会教育 基本内涵 形成与发展 学习成绩 家长 终身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出观念误区 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集体腐败”透析
6
作者 丁越华 《钦州师专钦州教院学报》 1997年第1期13-22,共10页
本文通过对集体腐败种种恶行的揭露以及对它所带来的严重恶果的剖析,告诫人们走出观念误区,不要以为腐败现象只存在于个体之中,它同样也存在于群体之中。实施“三严四自”工程必须在全党全国人民中开展反腐败包括集体腐败的斗争,使... 本文通过对集体腐败种种恶行的揭露以及对它所带来的严重恶果的剖析,告诫人们走出观念误区,不要以为腐败现象只存在于个体之中,它同样也存在于群体之中。实施“三严四自”工程必须在全党全国人民中开展反腐败包括集体腐败的斗争,使党风和社会风气从根本上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腐败 党员 党风 观念误区 "三严四自"工程 反腐败斗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出寿险观念误区 建立科学寿险消费观
7
作者 王涛 《大众理财顾问》 2009年第8期44-45,共2页
分业经营13年来,我国的寿险市场有了很大的发展。恒安标准寿险指数至今也已连续发布两年。在连续两年调查的基础上,寿险认知指数课题组发现消费者普遍存在一些对人寿保险功能认识上的误区,而这些误区又会直接导致消费者拒绝或回避对... 分业经营13年来,我国的寿险市场有了很大的发展。恒安标准寿险指数至今也已连续发布两年。在连续两年调查的基础上,寿险认知指数课题组发现消费者普遍存在一些对人寿保险功能认识上的误区,而这些误区又会直接导致消费者拒绝或回避对家庭责任及财务规划的科学安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寿险市场 观念误区 科学 消费观 分业经营 保险功能 财务规划 家庭责任
原文传递
走出就业观念的六个误区
8
作者 郭可平 《改革与开放》 1997年第8期34-36,共3页
勿庸置疑,现实中的我国劳动就业形势是极为严峻的。据统计,现在,我国城镇的隐性失业率为18.8%,绝对人数为3161万人;在农村,农民的隐性失业率为31%,绝对人数为1.38亿。可以断定,就业难的问题还将长期困扰着我们。有关部门预测,"
关键词 就业观念 就业问题 认识误区 观念误区 社会问题 隐性失业率 社会就业 家庭 就业市场 就业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经济环境必须更新观念先行
9
作者 杨大庆 李学挥 《北方经济》 2006年第3期72-73,共2页
发展地方经济必须优化经济环境,形成投资“洼地”,吸引外来资本,才能最大限度地改善区域经济格局。目前,各个地方对于优化经济环境的重要性已经普遍认同,但是,出于种种原因,对于怎样看待经济环境、如何优化经济环境等方面还存在... 发展地方经济必须优化经济环境,形成投资“洼地”,吸引外来资本,才能最大限度地改善区域经济格局。目前,各个地方对于优化经济环境的重要性已经普遍认同,但是,出于种种原因,对于怎样看待经济环境、如何优化经济环境等方面还存在许多观念误区。并产生许多消极后果。某些招商引资的政策没有取得预期的成效;有的政策在过去取得一定成效,但是遇到了很大阻力,甚至引发了新的矛盾;一些旧矛盾甚至有反弹的可能。可见,优化经济环境必须更新观念先行,后者是优化经济环境的前提。是招商引资成功的基石,是巩固已有成果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经济环境 观念先行 更新 区域经济格局 招商引资 地方经济 外来资本 最大限度 观念误区 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大配镜误区 使您视力衰退
10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16年第8期168-169,共2页
近视的你,会经常关注视力的保护矫正吗?戴戴树脂镜片的你,几年更换一副眼镜?……日前,一一份对上海、北京、广州和成都四个城市2000名佩戴戴眼镜市民进行的调查报告显示,不会使用眼镜,不不会保护眼睛已成为众多市民的"通病"。专家认... 近视的你,会经常关注视力的保护矫正吗?戴戴树脂镜片的你,几年更换一副眼镜?……日前,一一份对上海、北京、广州和成都四个城市2000名佩戴戴眼镜市民进行的调查报告显示,不会使用眼镜,不不会保护眼睛已成为众多市民的"通病"。专家认为,"眼镜族"应避免一些观念误区,,保护视力须从细节上做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力状况 树脂镜片 配镜 三十岁 观念误区 眼镜店 眼保健 屈光不正 用眼卫生 光学矫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打造品牌会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志平 《改革与开放》 2006年第11期38-39,共2页
(一)当前国内会展业的观念误区 1、单一追求合同金额。我国会展业往往已习惯于以交易金额的大小来评价展会的效益与规模。但实际上.展会的功能大小并不仅仅体现在所签合同金额的大小.大部分功能还在树立和保持良好的品牌形象、更... (一)当前国内会展业的观念误区 1、单一追求合同金额。我国会展业往往已习惯于以交易金额的大小来评价展会的效益与规模。但实际上.展会的功能大小并不仅仅体现在所签合同金额的大小.大部分功能还在树立和保持良好的品牌形象、更新和密切与现有客户的联系、结识新客户、显示市场参与、推介新产品、巩固现有产品的市场份额和收集信息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牌会展 合同金额 观念误区 交易金额 品牌形象 市场参与 收集信息 市场份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广告创意教学的思考
12
作者 张龙专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92-93,110,共3页
初涉广告设计创意的人员,很容易对平面广告创意的理解产生误解和偏差,因此应从设计创意基础、民族文化、广告商业功能、开阔视野及广告战略等方面进行探讨,结合国内成功广告案例展开分析,从而进行引导和纠偏,揭示广告创意的内涵,明确真... 初涉广告设计创意的人员,很容易对平面广告创意的理解产生误解和偏差,因此应从设计创意基础、民族文化、广告商业功能、开阔视野及广告战略等方面进行探讨,结合国内成功广告案例展开分析,从而进行引导和纠偏,揭示广告创意的内涵,明确真正的广告人所应具备的素质和肩负的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广告创意 想象力 综合素质 观念误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文化名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几个问题
13
作者 王立群 《山西建筑》 2012年第13期28-29,共2页
基于目前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问题与挑战这一事实,分析了历史文化名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过程中的几种观念及实践误区,针对不同误区的产生根源提出不同的实施对策,从而更好的实现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
关键词 历史文化名城 观念误区 保护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禁放”何去何从
14
《花炮科技与市场》 1999年第1期25-26,共2页
这个春节,北京比往年要热闹些。久违的爆竹声又在四周响起。北京在城区禁放烟花爆竹已经有几个年头了,虽然一直有人抱怨春节因此冷清寡味,但由于管制严格,鲜有“以身试法”者。所以几年下来,不少百姓慢慢接受(更准确地说是习惯)了禁放,... 这个春节,北京比往年要热闹些。久违的爆竹声又在四周响起。北京在城区禁放烟花爆竹已经有几个年头了,虽然一直有人抱怨春节因此冷清寡味,但由于管制严格,鲜有“以身试法”者。所以几年下来,不少百姓慢慢接受(更准确地说是习惯)了禁放,谁知今年重又放起鞭炮来,大有前功尽弃之势,说来有些无奈。 “放炮”可图一时之快,但痛快之余,一个尴尬的问题表面化了:那便是我们如何对待法。始于除夕的爆竹声呈现由远及近、由稀而密的变化。可以看出,燃放者一开始是胆怯的,且人数有限。试探几下见无人管束,胆子便大了起来。而更多的人起先只是看客或听客,随便仿佛得到了暗示和鼓励,也加入到“放炮”的行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花爆竹 社会心态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法不责众 依法治国 必要性和可行性 观念误区 法治精神 执法不严 如何对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