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四译诗与中国新诗形式观念的确立 被引量:12
1
作者 熊辉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0-34,共5页
中国新诗形式观念的确立得益于译诗的启示:一是在观念上,译诗显示出来的新型诗歌的文体特征冲击甚至瓦解了中国固有的诗歌形式观;二是在形式上,译诗是早期新诗形式观念的实践者,是新诗的参照和模仿对象,促进了新诗形式的多元化;三是在... 中国新诗形式观念的确立得益于译诗的启示:一是在观念上,译诗显示出来的新型诗歌的文体特征冲击甚至瓦解了中国固有的诗歌形式观;二是在形式上,译诗是早期新诗形式观念的实践者,是新诗的参照和模仿对象,促进了新诗形式的多元化;三是在创作上,译诗逐渐成为中国新诗传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带来了有别于传统诗歌的形式资源,诗人的译诗过程也为他们的创作积累了形式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译诗 中国新诗 形式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美学古代形式论的观念史意涵
2
作者 张旭曙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53-158,共6页
数理形式、绝对理式、实体形式是西方哲学美学形式观念的三大精神元型。古代哲学美学的形式观念与本体论问题密切相关,其总体特征是一元论的,即探求统摄宇宙万物存在的终极原因、根本原则、统一的基础。古代世界美的概念总与某种形式要... 数理形式、绝对理式、实体形式是西方哲学美学形式观念的三大精神元型。古代哲学美学的形式观念与本体论问题密切相关,其总体特征是一元论的,即探求统摄宇宙万物存在的终极原因、根本原则、统一的基础。古代世界美的概念总与某种形式要素如数、比例、对称、光联系在一起。古代世界占主导地位的两种审美范式是模仿和象征,其实质关乎感性与理性、具体与抽象、个别与一般的关系,即多样复杂的质料和统一单纯的形式之间的关系。最高、最美的和谐形式,在古希腊是"存在",在中世纪是"神",在文艺复兴时期是"自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式观念元型 多中之一 美在形式 模仿和象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两种逻辑观念的阐扬人——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
3
作者 李小虎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5-21,共7页
20世纪初期,域外逻辑观念传入中国。域外逻辑观念包括两个向度的观念:一是形式逻辑观念,二是辩证逻辑观念。当时,国内有一批杰出的思想家是这两种逻辑观念的阐扬人,毛泽东就是其中的代表。毛泽东早期具有自觉的逻辑问题意识;他倡导逻辑... 20世纪初期,域外逻辑观念传入中国。域外逻辑观念包括两个向度的观念:一是形式逻辑观念,二是辩证逻辑观念。当时,国内有一批杰出的思想家是这两种逻辑观念的阐扬人,毛泽东就是其中的代表。毛泽东早期具有自觉的逻辑问题意识;他倡导逻辑问题法研究逻辑理论,这是方法论层次的思维方式的创新;他提出现实矛盾概念,深化了科学的逻辑范畴体系,这是逻辑理论体系的创新,具有重大建树意义;他强调逻辑的文化教育功能,制定了逻辑应用的操作程序,这种理论创新具有重要的传承意义。毛泽东以对逻辑理论的独特理解和创造性地阐扬,为域外逻辑的传播、诠释、普及和国内逻辑研究的深入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在中西文化汇流中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形式逻辑观念 辩证逻辑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营销观念在政府组织行政管理活动中的应用分析——论政府组织行政管理的行为导向观
4
作者 俞亚南 《经济与管理》 2002年第8期12-13,11,共3页
政府与企业虽有很大差异,但面对的是相同的社会环境,为社会服务是它们共同的、基本的职能,相互可以借鉴之处是很多的。面对复杂的社会市场环境,政府这家“企业”如何提高服务质量、“营销”好自己的产品,摆正组织、顾客、社会三者的利... 政府与企业虽有很大差异,但面对的是相同的社会环境,为社会服务是它们共同的、基本的职能,相互可以借鉴之处是很多的。面对复杂的社会市场环境,政府这家“企业”如何提高服务质量、“营销”好自己的产品,摆正组织、顾客、社会三者的利益关系是新时期政府组织面临的重大课题。解决问题的关键因素在于在政府组织中树立正确的行为导向,以指导行政管理工作的实践。一、企业营销管理的市场导向论在政府组织行政管理活动中的应用——行政管理的行为导向观营销管理就是在目标市场上达到预期交换结果的自觉努力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营销观念 政府 行政管理活动 应用 计划任务行政观念 形式管理行政观念 宏观协调 行政管理 导向观念 行为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的八种类型
5
作者 陆安林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47-47,共1页
从历史经验和现实情况看,“左”作为一种思想政治倾向、认识方法和观念形式在实际中有很多表现形态,择其要归类成型为: 1.唯书唯上型。典型的教条主义,不能处理好书本与实践的关系、领袖与群众的关系,认定真理只来自于书本,来自于上面... 从历史经验和现实情况看,“左”作为一种思想政治倾向、认识方法和观念形式在实际中有很多表现形态,择其要归类成型为: 1.唯书唯上型。典型的教条主义,不能处理好书本与实践的关系、领袖与群众的关系,认定真理只来自于书本,来自于上面。在改革开放中不能符合实际创造性地运用马列主义,而是以“坚持”为由,生搬硬套,搞一个模式一条道路,甚至把一些并不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东西当作“原则”来固守。 2.经验主义型。小生产者惯有的思维方式。一个事物或一种理论一旦被接受,便在内心固定下来,形成经验和模式,以其当作正统,视其它为异端。把一时的东西看作永恒,把一事的经验看作绝对。今天,经验主义往往以“左”的面目出现。一些人用原有的经验和框框判断改革中的新事物,动辄以姓“资”姓“社”问罪,旧的东西太多,新的东西往往进不去。提倡“换脑筋”可谓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 八种类型 经验主义 观念形式 经验和模式 上型 小生产者 认识方法 领袖 好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画家的自我审美感受
6
作者 易淑萍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57-59,共3页
画,作为一种美术作品,无疑是供人们欣赏或收藏的。画之所以有收藏价值也是因为它首先具有审美价值。然而,任何一幅画的第一个欣赏者或审美者却不是别人,而恰恰是画家自己。画家在绘画创作过程中始终进行着一种自我的审美活动,不断体验,... 画,作为一种美术作品,无疑是供人们欣赏或收藏的。画之所以有收藏价值也是因为它首先具有审美价值。然而,任何一幅画的第一个欣赏者或审美者却不是别人,而恰恰是画家自己。画家在绘画创作过程中始终进行着一种自我的审美活动,不断体验,丰富自己的审美感受。画家正是在自我审美感受的驱动下进行绘画构思和创作,直到整个艺术作品的完成。画家在创作过程的自我审美感受如何,直接影响到他的作品的艺术欣赏价值及其个人艺术风格的形成。 所谓画家的自我审美感受,是指画家在绘画创作中对自己创造的对象(从观念形式到现实作品)产生的审美知觉,并由此得到一种特殊的满足和快乐的审美享受。画家的自我审美活动贯穿于他的整个创作活动过程。甚至在作品完成之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画家 审美感受 个人艺术风格 绘画创作 意境 中国绘画艺术 审美想象 一画之法 作品完成 观念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狄德罗的审美理论评析
7
作者 杨君武 《湖湘论坛》 1996年第6期29-32,共4页
狄德罗(1713—1784),十八世纪法国著名思想家,他在《对优美的根源和本性的哲学探索》(以下简称《论美》)一文中探索了审美形式的根源、审美感受的非用性和审美判断的差异性等问题,本文试作一些评析。
关键词 狄德罗 形式观念 审美感受 审美判断 美感差异性 审美感官 审美形式 柏拉图 根源问题 十八世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