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变革·观念与方法——谈城市一条街规划设计的发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周安伟 卢洁玉 《现代城市研究》 1996年第1期32-34,38,共4页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城市一条街的规划模式,伴随着土地开发机制的变革和规划工作体系的完善,已需要引进新的内涵,满足新的建设管理要求。从而,传统方式下理应摒弃的“沿街一层皮”的规划模式,在经过批判和发展之后,重新又被提...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城市一条街的规划模式,伴随着土地开发机制的变革和规划工作体系的完善,已需要引进新的内涵,满足新的建设管理要求。从而,传统方式下理应摒弃的“沿街一层皮”的规划模式,在经过批判和发展之后,重新又被提上议事日程。近年来各地城市结合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相继提出沿江风光带规划、历史地段沿街保护规划、街道沿线土地批租规划以及一条街的街景规划等便是例证。本文针对新形势下的新问题,探讨与之相适应的新观念和新方法,以共同探求城市一条街规划设计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划设计 观念与方法 城市设计 规划模式 城市规划 轮廓线 街景规划 规划建设 城市土地 旧城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美术史的观念与方法探讨
2
作者 马明 《艺术探索》 2013年第3期59-64,5,共6页
中国美术史的观念与方法是中国美术史发展的重要因素,是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西方艺术史学、中国的美术史学、美国的中国美术史学在自身发展过程中运用了不同观念与方法,呈现出不同特点。同时,不同观念和研究方法及它们的分离与重组,为... 中国美术史的观念与方法是中国美术史发展的重要因素,是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西方艺术史学、中国的美术史学、美国的中国美术史学在自身发展过程中运用了不同观念与方法,呈现出不同特点。同时,不同观念和研究方法及它们的分离与重组,为当下中国美术史研究和发展提供更多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元观念 西方艺术史学 中国美术史学 美国的中国美术史学 观念与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尹一鹏公共雕塑的创作观念与方法
3
作者 赵嘉 《艺术家》 2022年第3期102-104,共3页
尹一鹏,广西桂林人,1936年生,出生时正逢秋菊盛开之时,故取名为“菊生”。他于1955年考入中南美专(现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师从曾新泉、朱培钧、陈禾衣等人,1958年毕业后被分配到景德镇陶瓷学院任教,是景德镇陶瓷学院陶瓷雕塑的学科带... 尹一鹏,广西桂林人,1936年生,出生时正逢秋菊盛开之时,故取名为“菊生”。他于1955年考入中南美专(现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师从曾新泉、朱培钧、陈禾衣等人,1958年毕业后被分配到景德镇陶瓷学院任教,是景德镇陶瓷学院陶瓷雕塑的学科带头人和创始人之一。在景德镇从教几十年,他培养了大量杰出的艺术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德镇陶瓷学院 广州美术学院 学科带头人 中南美 公共雕塑 陶瓷雕塑 雕塑系 观念与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象之美——意象阐释学的观念与方法》简介
4
作者 叶子 《美育学刊》 2023年第1期I0005-I0005,共1页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顾春芳教授的《意象之美——意象阐释学的观念与方法》是继《意象生成》(2016)、《呈现与阐释》(2019)之后的第三本关于意象理论的专著。该书系统论述了“意象阐释学”的理论和方法,在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美学的思想遗...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顾春芳教授的《意象之美——意象阐释学的观念与方法》是继《意象生成》(2016)、《呈现与阐释》(2019)之后的第三本关于意象理论的专著。该书系统论述了“意象阐释学”的理论和方法,在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美学的思想遗产和精神遗产的基础上进行了创造性转化,为当代美学和艺术学的理论建构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全球化时代的美学研究和艺术学研究贡献出新的智慧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象生成 意象理论 观念与方法 顾春 意象之美 中国传统美学 阐释学 精神遗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理性精神的开放与整一——王尧散文研究观念与方法的启示
5
作者 蒋登科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1998年第4X期33-36,共4页
青年学者王尧的散文批评观念和方法体系,是从文化精神的角度探寻中国现代散文的得失,这一体系的主要特点是追求散文史研究中的开放性、整一性,并融合学术研究上的理性精神,以散文文体为对象,描述中国现代散文所体现的知识分子的人文精... 青年学者王尧的散文批评观念和方法体系,是从文化精神的角度探寻中国现代散文的得失,这一体系的主要特点是追求散文史研究中的开放性、整一性,并融合学术研究上的理性精神,以散文文体为对象,描述中国现代散文所体现的知识分子的人文精神及其构成的思想文化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文研究 合理性精神 观念与方法 20世纪中国散文 中国当代散文 中国现代散文 作家作品 乡关 散文史 作家心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挑战与反思:艺术考古方法论研究范式的考量——评练春海《重塑往昔:艺术考古的观念与方法》
6
作者 李安乐 《中国书画》 2019年第12期120-120,共1页
艺术考古学是当下热起来的一门时尚学科,但它又是边缘的和高冷的。艺术考古学并非考古学框架下的艺术考古(关注材料、年代、等级等),而是一种借助于考古学的方法论而展开的艺术史研究范式。它应该同艺术人类学、艺术社会学一样,在艺术... 艺术考古学是当下热起来的一门时尚学科,但它又是边缘的和高冷的。艺术考古学并非考古学框架下的艺术考古(关注材料、年代、等级等),而是一种借助于考古学的方法论而展开的艺术史研究范式。它应该同艺术人类学、艺术社会学一样,在艺术史架构下进行考古性的研究,对考古方法进行借鉴和吸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方法 艺术考古 艺术社会学 艺术史研究 艺术人类学 考古学 方法 观念与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计批评中的当代艺术观念介入研究
7
作者 徐子为 《文学艺术周刊》 2024年第24期43-46,共4页
“当代艺术”作为一个艺术概念,其对既有艺术观念的质疑和对现实问题的关注构成了“当代性”的重要内涵。设计批评作为对设计现象展开批判性思考的学科,同样有着对现实问题的思考。这种对当代问题的共同关注使设计批评与当代艺术有着广... “当代艺术”作为一个艺术概念,其对既有艺术观念的质疑和对现实问题的关注构成了“当代性”的重要内涵。设计批评作为对设计现象展开批判性思考的学科,同样有着对现实问题的思考。这种对当代问题的共同关注使设计批评与当代艺术有着广泛的共鸣,而在设计批评实践的媒介、方式日益多元的情境下,当代艺术的观念与方法日益成为设计批评实践的一种重要方式,拓展了设计批评的媒介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批评 批判性思考 艺术概念 观念与方法 批评实践 当代艺术 介入研究 情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问题、方法意识中的学术建构——《美术批评的范式》评介
8
作者 董龙昌 《美育学刊》 2022年第6期I0008-I0008,共1页
山东艺术学院孔新苗教授的《美术批评的范式》对中西美术批评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理论梳理,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学术观点,为学科共同体作出了新贡献。该著从中西美术批评的观念与方法研究着眼,结合美术批评实践,在对中西经典文本的历时性... 山东艺术学院孔新苗教授的《美术批评的范式》对中西美术批评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理论梳理,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学术观点,为学科共同体作出了新贡献。该著从中西美术批评的观念与方法研究着眼,结合美术批评实践,在对中西经典文本的历时性梳理和对中西不同文化空间中批评话语特点的比较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艺术学院 学术建构 美术批评 观念与方法 学科共同体 批评话语 理论梳理 经典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想像与思辨的互渗——文学与哲学关系之阐释》
9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3-73,共1页
作者:颜翔林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年12月“诗与哲学之争”乃自柏拉图肇始之西方美学经典性论题,而文学与哲学之一体化则为中国文化特质之一。本书系统而深入探究文学与哲学关系,对“文学与哲学之关系”论题进行历史与逻辑相... 作者:颜翔林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年12月“诗与哲学之争”乃自柏拉图肇始之西方美学经典性论题,而文学与哲学之一体化则为中国文化特质之一。本书系统而深入探究文学与哲学关系,对“文学与哲学之关系”论题进行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理论诠释,在从语言学视角探究文学与哲学的同一性前提下,继而从文化人类学“人是目的”命题深入地诠释两者的本质性关联。本书借鉴现象学、阐释学、符号学、神话学等观念与方法,创立与论证“文学文本的哲学性、哲学文本的文学性”,“典型文本、交叉文本、混合文本”,“双身份写作、单身份写作、偏身份写作”等观点和范畴,寻求对文学与哲学既有同一性又有差异性的辩证解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与哲学之争 观念与方法 人是目的 同一性 理论诠释 文化人类学 神话学 哲学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科壁垒与学者情怀——写在《文学的跨界研究》出版之际 被引量:3
10
作者 鲁枢元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3-57,共5页
本文从中西学术史的对比着眼,对于"学科"的涵义及"跨学科"的时代走向进行了宏观审视。作者认为学科与学科之间并非一堵冰冷坚硬的墙壁,而是一片可以漫游的谷地,跨学科研究往往忽略了研究者的主观因素。进而,作者立... 本文从中西学术史的对比着眼,对于"学科"的涵义及"跨学科"的时代走向进行了宏观审视。作者认为学科与学科之间并非一堵冰冷坚硬的墙壁,而是一片可以漫游的谷地,跨学科研究往往忽略了研究者的主观因素。进而,作者立足于个人从事文学理论跨界研究的经验表达两点体会:一是性情先于知识,专门的知识领域是学科跨界研究的前提条件之一,但更为重要的是研究者本人的自由意志、自然情性;二是观念重于方法,跨学科的学术研究并不只是方法的引进与改造,常常为学者的预设心理状态决定,即主体生命在经验基础上形成的看待问题的视角、视野、意图、意向,尽管不够明晰,却能够决定其关键性的选择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 跨学科 性情与知识 观念与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绘画史著述的总体特征
11
作者 耿明松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1-35,共5页
明代的绘画史著述具有较多新的特点,在作品鉴赏、收藏著录、汇编方面均超过了前代,产生了新的、多样的画史观念与方法。画史内容从先前的以画家为中心转向以绘画作品为中心;画史目的从为画家作传立碑转向对画作鉴赏、收藏;画史语言从人... 明代的绘画史著述具有较多新的特点,在作品鉴赏、收藏著录、汇编方面均超过了前代,产生了新的、多样的画史观念与方法。画史内容从先前的以画家为中心转向以绘画作品为中心;画史目的从为画家作传立碑转向对画作鉴赏、收藏;画史语言从人物品藻的文学性语言转向图像记录、作品分析性语言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绘画史著述 观念与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句法——词义界面的现代汉语实词词义研究》简介
12
《现代语文》 2020年第12期F0004-F0004,共1页
《基于句法-词义界面的现代汉语实词词义研究》由湖北大学副教授邱庆山独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7月出版,是作者博士学位论文的修订版,也是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2CYY057)的阶段性成果.此书不是就词义和为词义而研究词义,而是关... 《基于句法-词义界面的现代汉语实词词义研究》由湖北大学副教授邱庆山独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7月出版,是作者博士学位论文的修订版,也是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2CYY057)的阶段性成果.此书不是就词义和为词义而研究词义,而是关注词义和句法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动静结合的研究观念与方法,对词义的句法个性和句法特征进行深入分析,挖掘了词义所蕴涵的句法信息。全书共分六章。第一章主要介绍选题缘起及意义,研究内容、目标、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文字学 国家社科基金 句法信息 句法特征 阶段性成果 动静结合 博士学位论文 观念与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解自然——放松与小号演奏
13
作者 Mark Lord 桐木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61-62,共2页
虽然有千万的人演奏小号,但优秀的演奏家却只有极少数,因为大多数人的练习方法不正确,并且因忽略基本功的培养从而丧失日后获益的机会。
关键词 小号演奏 演奏家 美的声音 克拉克 练习方法 技术进步 观念与方法 演奏技巧 分辨方法 前进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语音教学
14
作者 翟园园 《教师》 2013年第8期64-64,共1页
语言是人们进行交流的工具,而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英语学习的基础。目前,小学英语语音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我们作为启蒙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语言素质,把语音教学放在小学英语教育的重要位置,以任务型教学为基准,寻找突破,积... 语言是人们进行交流的工具,而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英语学习的基础。目前,小学英语语音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我们作为启蒙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语言素质,把语音教学放在小学英语教育的重要位置,以任务型教学为基准,寻找突破,积极探索语音教学的新方法,在语音教学中走出新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英语教学 语音教学 观念模式与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